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象草栽培花菇技术与效益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闽东北寿宁山区利用象草栽培花菇。研究结果表明,以象草粉与杂木屑混合配方为原料栽培的花菇效果好,其最佳混合配方比例为:象草粉30%、杂木屑50%、麦皮16.6%、石膏粉2%、硫酸镁0.4%。象草粉、杂木屑混合配方与纯杂木屑栽培的花菇的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95和1:2.80。  相似文献   

2.
杉木屑作为花菇原料的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杉木屑栽培花菇中,其最佳混合配方比例为:杉木屑15%、杂木屑65%、麦皮16.5%、石膏粉1.2%、碳酸钙0.5%、过磷酸钙0.5%、红糖1%、尿素0.3%,能够达到纯杂木屑为原料栽培花菇的水平。杉木屑、杂木屑混合配方与纯杂木屑栽培的花菇的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3.19和1∶2.99。  相似文献   

3.
在闽东北寿宁山区花菇种植区开展了五节芒代木栽培花菇的研究,结果表明:五节芒粉与杂木屑混合配方原料栽培的花菇效果好,其较佳混合配方比例为:五节芒粉25%、杂木屑55%、麦皮16.6%、石膏粉2%、硫酸镁0.4%;能够达到纯杂木屑为原料栽培花菇的水平,五节芒粉、杂木屑混合配方与纯杂木屑栽培花菇的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72...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的胡枝子屑、杂木屑混合配方进行胡枝子栽培花菇试验,结果表明胡枝子屑能够部分替代杂木屑原料栽培花菇,且混合配方还有利于提高栽培效益。  相似文献   

5.
茶枝屑与杂木屑混合配方原料栽培的花菇效果与纯杂木屑原料栽培的花菇效果基本一致,但荼枝屑所占的比例不宜过大,以10%-40%为宜,并以30%-40%为最好。其较佳混合配方比例为:茶枝屑30%~40%、杂木屑51%-41%、麦皮16%、石膏粉2%、红糖1%,能够达到纯杂木屑为原料栽培花菇的水平,茶枝屑、杂木屑混合配方栽培的花菇与纯杂木屑栽培的花菇的投入产出比均在1:2.90左右。  相似文献   

6.
花菇形成机理与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菇是香菇的一种特殊形态,为香菇中的优质产品。适宜的外界条件促进香菇菌丝生长成熟,产生菇蕾,而后在特定的外界条件下,表里细胞分裂速度不同步,菌盖表面开裂形成类似菊花纹的香菇。花菇质嫩味香,滑润可口,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近几年来笔者在袋料人工控制生产花菇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象草木屑混合栽培优质花菇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象草和杂木屑混合栽培花菇生产技术,在培养基中添加25%、41.5%、58.45%象草进行了一系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料中加25%~35%象草粉进行香菇栽培,同样能够生产出优质、高产花菇。  相似文献   

8.
薏苡的栽培     
薏苡,又叫六谷子、苡米、薏仁米、沟子米,1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其种仁食药兼优,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的功能,主治湿热内蕴、脾虚腹泻、肌肉酸重、关节疼痛、小便不利和肺脓疡、阑尾炎、胃癌、绒毛膜上皮癌等症,是我国传统的一味中药材.苡米白色如糯米,营养丰富,可做粥饭或与肉、鸡等炖食,是食疗佳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使得生态保护工作逐渐走上正轨。虽然当前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是,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始终存在。针对以上问题,融水县积极地发展并推广杉木造林技术,详细地分析其发展效益,进而更好地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并为杉木生长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研河北省安国,吉林省柳河,辽宁省抚顺、本溪,内蒙古赤峰等多个中草药种植合作社,结合铁岭县大甸子、李千户药材种植户及当铺屯林场东北道地药材基地的种植经验,认为发展东北道地药材应该是当地林农致富的首选项目。目前在东北地区人参、赤芍、苍术等大宗药材种植较多,忽视了一些小品种,而白薇就是一个珍稀濒危的品种,近年由于农民毁林开荒和无休止采药,导致野生资源濒临灭绝,且人工栽培较少,产量有限,随着国内外需求量增大,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从白薇的培育技术入手,浅析效益,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生态示范林营造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建瓯营造13个阔叶树种生态示范林的调查结果表明:酸枣示范林的生长最快,乳源木莲、鹅掌楸、光皮桦示范林生长也较迅速。  相似文献   

12.
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在食用菌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表明,应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发酵所得菌丝体与野生子实体具有相似的营养成分和生理功效。因此,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应用于食用菌生产,不仅可以使食用菌菌丝块在市场上销售成为现实,同时,其发酵液可以提取真菌多糖,制取抗肿瘤食品。  相似文献   

13.
草菇床栽料面保湿对菌丝生长和生物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双版纳6~7月,对草菇菇房空间及菇床料面的喷雾温水保湿试验结果:喷30~45℃温水可保持料面湿润,促进培菌期草菇菌丝生长,促进出菇,不影响幼菇蕾生长,喷温水后菇产量为对照(菇床料面不喷温水)的280%~332%。  相似文献   

14.
闽北马尾松造纸原料林适宜密度及轮伐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造纸原料林造林密度以3750株/hm~2较为合理,17年生时可保留2600—2700株/hm~2。轮伐期以26—30年为宜。  相似文献   

15.
新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较2002版规范做了一些补充、修订和修改,本文针对裂缝宽度计算的调整系数,给出一个简单的具体算例做比较,对加深理解混凝土规范对裂缝宽度的影响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16.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培育菇木林效果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造林后4年林分调查表明,在具有天然更新能力的阔叶林采伐迹地中开展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培育菇木林比同期在相同条件下开展的人工造林具有保存率高、生长快、投资省的良好效果,是恢复阔叶林资源的有效途径。同时提出了在类似条件下通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培育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文献报道,对DNA分子标记技术在食用菌遗传育种、菌种和菌株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基因定位和克隆等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认为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有更多、更有效的分子标记在食用菌研究中得以应用,同时随着分子标记技术应用的深入,更高密度、更为实用有效的遗传连锁图谱将被建立,大量重要的功能基因将被定位和克隆,这将为进一步培育高产、优质、抗病、耐贮等食用菌新品种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阔叶树种造林试验与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将乐国有林场开展台湾桤木、酸枣、毛红椿、白花树等10个阔叶树种的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造林试验,通过对其适应性和9a来的生长情况分析,得出:台湾桤木、白花树2个树种可作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在当地推广应用;2种不同密度造林对高、径和材积的生长影响,因树种不同而不同,因此在培育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时宜根据不同树种而采用其适宜的密度造林。  相似文献   

19.
浙西南食用菌可持续生产与生态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西南食用菌生产规模,销售状况及所消耗的资源情况进行分析,阐述了阔叶林与食用菌生产的关系,提出在欠发达山区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持续发展食用菌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