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86—1987年用长效氮肥CDU对伊利莎白甜瓜进行施肥试验,其增产效果显著,在砂壤质土壤上,一次亩施折合纯氮12公斤的CDU作基肥,比施用等氮量尿素增产10—17%,前期瓜产量提高80%以上,经济效益良好.同时研究确认CDU有抑制土壤真菌,促进放线菌、细菌和自生固氮菌的数量增加,有利于作物的健壮生长.  相似文献   

2.
随着甜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设施栽培的广泛应用,甜瓜病害日趋严重,通过采用嫁接苗不仅可以有效防止甜瓜枯萎病等病害的发生,而且能够提高甜瓜产量和品质,为此,我们进行了厚皮甜瓜嫁接试验。1嫁接准备1.1砧木选择甜瓜嫁接用砧木有野生甜瓜、葫芦、南瓜、冬瓜等,最常用的是  相似文献   

3.
张存松 《中国种业》2007,(12):42-43
以南瓜为砧木,采用断根嫁接技术进行嫁接,起到了防病增产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以南瓜Cs16和甜太子为砧木采用断根嫁接法,其抗病性与自根苗有极显著差异,产量增幅较大,最高可达47.3%,而对果实品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甜瓜适宜的生长条件,并从播种育苗、嫁接、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总结了温室精品甜瓜的早春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甜瓜嫁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瓜生产近年发展迅速,尤其是随着保护地设施的发展,在京、津、鲁等地已形成大面积种植,形成了周年生产、周年供应。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连作造成土传病害严重,春季地温低、光照弱引起沤根等生理病害等。为克服这些问题,生产上多应用嫁接育苗技术,对于提高抗病性、吸肥能力、增加产量大有益处。目前,甜瓜嫁接生产中所采用的砧木主要是南瓜,但是南瓜属种类和品种间差异大,虽抗病性强,但有的田间表现一定比例的不亲和株。在大面积使用之前,最好先经小面积试验,确定甜瓜品种和砧木品种的亲和性强弱。厚皮甜瓜和薄皮甜瓜在苗期生长速度,苗子大小上区别较大,嫁接育苗时应注意采用不同的嫁接方式和措施,不可等同处理。薄皮甜瓜苗较小,生长慢,宜采用插接法或劈接法,不宜采用靠接法;厚皮甜瓜苗子相对大,与黄瓜类似,用插接法、靠接法、劈接法都可。  相似文献   

6.
土壤质量退化已成为制约现代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采取适宜措施开展设施土壤改良活动对于促进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西安市塑料大棚土壤改良研究为例,分别探讨了土香香(T1)、腐殖酸(T2)、富活素(T3)、蚯蚓粪(T4) 4种改良剂处理对大棚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盐分离子组成、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所有改良剂处理较CK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塑料大棚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并小幅调节土壤pH使其更接近中性。其中T1和T4处理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改良效果更好一些,T3处理后的土壤pH更接近7.00。(2)所有改良剂处理较CK均能大幅显著降低土壤盐分离子总量和电导率,尤以T3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土壤盐分离子总量和电导率降幅可分别达到68.21%和75.89%。(3)与CK相比,不同改良剂均具有增产效果,尤以T3和T4处理的增产效果最佳,产量增幅分别达到14.37%和21.01%。(4)与CK相比,所有改良剂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甜瓜的可溶性固形物,其中T3处理的效果最佳;所有处理间甜瓜可滴定酸无显著性差异;甜瓜固酸比和维生素含量有升有降,其中T1和T3处理甜瓜的固酸比较高,而T3处理甜瓜的维生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达到146.21 mg/kg。总体而言,就改土、降盐、提质、增产等综合效果来看,T3处理,即施用富活素改良剂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张明生 《种子世界》2021,(8):0054-0056
瓜类在中国各地都很受欢迎,特别是哈密瓜和香瓜。甜瓜最大的特点是香甜,它们因甜美的果肉和在夏季高温下的冷却效果而受到我们的欢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甜瓜种植更是加大了研究力度。目前甜瓜种植已经有一定的经验与技术,当前温室和大棚比较受欢迎,为甜瓜的种植生长提供更加优越的条件,大大促进其生长速度。本文对日光温室甜瓜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研究,归纳总结经验与教训,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静 《中国种业》2020,(12):69-71
本文选取了8个特色甜瓜品种,包括酸甜风味哈密瓜和特色光皮厚皮甜瓜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测量各品种田间植株长势及成熟后果实各品质指标,以期筛选出适宜北京种植的优质特色甜瓜品种。结果表明:8个参试品种田间长势及果实品质均有显著差异,其中酸甜风味哈密瓜类型中‘香妃’的心糖边糖均为最高,口感酥脆,酸甜可口;特色光皮厚皮甜瓜中‘雅州蜜’植株的株高最高生长旺盛,果实较大、肉厚较厚且心糖边糖也较高,综合品质较好。综合看来,‘香妃’和‘雅州蜜’这两个品种可进一步在北京地区进一步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9.
以设施黄瓜和甜瓜为对象,草菇菌渣为试验材料,在山东莘县进行田间试验,以常规鸡粪还田为对照(CON),设置6个菌渣[0 (MR0)、15 (MR1)、30 (MR2)、45 (MR3)、60 (MR4)、75 (MR5) t/hm2]还田量处理,研究菌渣还田对设施瓜菜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渣还田处理相比对照处理可以增加设施黄瓜和甜瓜产量幅度分别为28.1%~45.3%和0.5%~10.4%,黄瓜产量与甜瓜产量都是呈现出随着菌渣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MR4的增产效果最好;菌渣还田处理相比对照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和甜瓜品质,其中MR3和MR4的效果较好;菌渣还田处理相比对照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pH和EC值,降幅分别为2.1%~2.4%和29.8%~48.1%,土壤有机质增至11.2%~33.1%,提高土壤氮磷钾含量及活化系数。综上,菌渣还田可以提高设施黄瓜和甜瓜产量、改善设施黄瓜和甜瓜品质,降低土壤pH和EC值,提升土壤肥力和提高土壤质量,因此菌渣还田是提高设施瓜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其中菌渣还田量为60 t/hm2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包膜尿素对甜瓜产量、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基质盆栽试验研究了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对甜瓜产量、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包膜尿素-次性接触施肥于幼苗根部.结果表明:包膜尿素处理的甜瓜产量显著(P<0.01)高于常规施氮处理,增产19.2%-19-4%;相比常规施氮,施用包膜尿素显著降低了果实硝酸盐含量(P<0.05);常规施氮处理的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在追肥前后出现较大波动.而包膜尿素处理在甜瓜生长期间均比较稳定;甜瓜植株氮素吸收曲线与包膜尿素氮素释放规律吻合;施用包膜尿素较常规施氮提高氮肥利用率1.1~20.6个百分点.综上所述,施用包膜尿素能实现增产、提高氮肥利用率以及改善品质的目的,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新型肥料.  相似文献   

11.
嫁接对薄皮甜瓜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研究目的】为了探明薄皮甜瓜嫁接苗初期生长势弱,而中、后期生长势加强,且最终生长势强于自根苗这一现象的相关机制。【方法】选取薄皮甜瓜品种‘金蜜’为接穗,南瓜品种‘圣砧1号’为砧木,以自根苗为对照,用PAM-2100型叶绿素荧光仪于定植后20、30、45、60d测定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定植后20d,嫁接苗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低于自根苗;定植后30、45、60d,嫁接苗Fv/Fm、ΦPSⅡ、ETR、qP及开放PSⅡ中心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高于对照,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低于对照。20d时,嫁接苗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能量比例(θPSⅡ)低于对照;但30d后,θPSⅡ显著升高,45d时超过70%,而自根苗只有60%。【结论】定植初期,薄皮甜瓜嫁接苗的光能传递和转化效率不如自根苗,但30d后,对光能的利用和转化效率显著提高,表明嫁接苗的生长主要集中在中后期,且导致最终植株生长势强于自根苗。  相似文献   

12.
不同砧木嫁接白皮黄瓜的综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试验分别以黑子南瓜、荆州南瓜、十堰南瓜、鄂西南瓜、天门葫芦作砧木嫁接白皮黄瓜 ,以自根苗作对照 ,对它们的生长发育情况、产量及抗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砧木嫁接苗的枯萎病发病率都极显著低于自根苗 ;黑子南瓜、荆州南瓜、十堰南瓜砧嫁接苗生长势始终优于自根苗 ,而鄂西南瓜砧的生长势始终与自根苗的相当。天门葫芦砧嫁接苗生长势前期优于对照 ,后期明显不如对照 ,出现了生理不亲和的特征 ;除鄂西南瓜砧外 ,其它砧木嫁接苗的开花结果比自根苗早 ,且前期产量显著高于自根苗。黑子南瓜、荆州南瓜砧嫁接苗的总产量显著高于自根苗 ,而鄂西南瓜和天门葫芦砧的总产量分别比自根苗的降低了 7 2 %和 2 6 5 %。十堰南瓜砧的总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从综合效应考虑 ,黑子南瓜、荆州南瓜是白皮黄瓜嫁接的理想砧木 ,十堰南瓜次之 ,鄂西南瓜嫁接效果不好。天门葫芦可作为白皮黄瓜早春大棚栽培的嫁接砧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鑫力三号’、‘升力砧木’、‘神力砧木’和‘圣砧一号’为砧木,‘津春39号’黄瓜为接穗,研究不同砧木对嫁接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合黄瓜嫁接的优质砧木。不同砧木对黄瓜嫁接成活率、物候期、株高、茎粗、生长势、产量和品质等均有影响。其中,‘神力砧木’嫁接黄瓜成活率最高,‘圣砧一号’嫁接黄瓜生长相对最强,自根苗(CK)与各砧木嫁接组合的果实瓜瘤、瓜棱、刺色和果肉脆度均无显著差异。‘鑫力三号’嫁接黄瓜的小区平均产量与自根苗(CK)无显著差异,‘神力砧木’和‘升力砧木’嫁接黄瓜长度显著高于自根苗(CK),‘圣砧一号’嫁接黄瓜明显高于自根苗(CK)。‘升力砧木’、‘神力砧木’和‘圣砧一号’嫁接的黄瓜维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自根苗(CK),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自根苗(CK)。因此,‘圣砧一号’与‘津春39号’黄瓜亲和性强,作为砧木嫁接黄瓜后植株不仅生长势强,产量高,而且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不同砧木嫁接对西瓜生长、果实品质及丰产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瓜品种‘早佳(84-24)’自根苗为对照,进行‘日本雪松’与‘京欣砧4号’砧木与‘早佳(84-24)’的嫁接试验,探讨不同砧木品种对西瓜生长、果实品质及丰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砧木品种与‘早佳(84-24)’的共生性较好,能够显著提高西瓜幼苗的质量、促进西瓜植株的生长。嫁接西瓜的抗枯萎病能力与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日本雪松’嫁接西瓜的产量达到49000.0 kg/hm2,‘京欣砧4号’产量达到47000.0 kg/hm2。2个砧木品种对西瓜的品质影响较小,嫁接西瓜的中心糖含量均超过了10.7%。因此,2个砧木均可作为上海地区西瓜嫁接栽培的砧木品种。  相似文献   

15.
甜瓜枯萎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大田防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从环境中分离甜瓜枯萎病的拮抗细菌,并通过适当的复配进行大田试验,以期为该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从大棚甜瓜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116株细菌,利用平板对峙法、管碟法筛选出13株对甜瓜枯萎病病原菌具有较好拮抗作用的细菌,其中以F-1和D-3的拮抗作用最强。经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鉴定,菌株F-1和D-3均属于芽孢杆菌属。大田试验结果表明,F-1和D-3发酵液对甜瓜枯萎病的防效分别达到85.7%和81.6%,F-1和D-3混合发酵液对甜瓜枯萎病的防效达到91.8%,均极显著地高于农药组的防效(64.6%),显示出良好的防治潜力。  相似文献   

16.
甜瓜中间砧对嫁接西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甜瓜中间砧对日光温室西瓜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京欣2号’西瓜为接穗、‘伊丽莎白’甜瓜为中间砧、‘德高铁柱’南瓜为砧木,研究了南瓜砧木、中间砧、甜瓜砧木嫁接对西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根苗对比,南瓜砧木能显著增强嫁接苗长势、提高嫁接苗光合特性、增强抗病性,株高分别增长27.8%、25.5%、25.5%,茎粗分别增长42.2%、33.6%、38.5%,枯萎病发病率分别降低71.5%、57.2%、60.5%;甜瓜砧对西瓜生长发育影响不显著;甜瓜中间砧处理各项指标介于普通嫁接与自根苗之间,且显著优于自根对照。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砧穗苗龄对嫁接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金棚砧木1号’为砧木,‘金棚8号’为接穗,砧木苗龄为4~6叶,接穗苗龄3~5叶,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分析不同砧穗苗龄对嫁接番茄嫁接苗成活率、嫁接苗生长指标、叶片色素含量及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并采用综合满意度法对砧穗苗龄嫁接组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砧穗苗龄共同影响着嫁接番茄苗的愈合、成活、生长及产量和品质,交互作用显著。接穗和砧木苗龄相近嫁接成活率较高,‘穗4/砧4’组合具有较高嫁接成活率。砧木苗龄对嫁接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叶片色素含量及果实产量的影响较大,接穗苗龄对嫁接番茄果实品质的作用显著。较大苗龄砧木嫁接番茄植株杆茎粗壮,根系发达,地上、地下、全株干物质量明显增加,产量增加显著。采用满意度法综合评价番茄嫁接苗嫁接成活率、嫁接植株生长发育、产量及果实品质,发现接穗苗龄3~4叶、砧木苗龄6叶的番茄嫁接植株生长健壮,产量及果实品质显著提高,可作为番茄嫁接较适苗龄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邢宏宜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222-227
摘 要:通过病圃连续选择杂种世代材料,育成的陕棉抗病种质对棉花枯、黄萎病具有较高的抗性,同时丰产、优质是中国棉花育种初始抗源之一。陕4、陕5、陕401、陕5245、陕1155等抗病种质被多家育种单位应用,具陕棉遗传背景的品种有晋7、冀14、86-1、川56、苏5、新陆中3号、中17、中19、中23、中35、中41等抗病品种60余个,陕棉抗病种质及其衍生品种累计在中国种植0.2亿公顷,有效地控制了棉花枯、黄萎病在中国的蔓延,起到防病增产作用。陕棉抗病种质作为抗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枯萎病是农业生产中最具有威胁性的土传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多种作物的产量及品质。本研究旨在寻找和开发绿色环保且可高效抑制枯萎病菌的植物资源,同时为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和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的提取物为材料,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3种植物提取物对6种植物枯萎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表明当质量浓度为2 mg/mL时,丁香、甘草、瑞香狼毒3种提取物对6种植物枯萎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3种植物提取物处理96 h后的抑菌率均在44.5%以上。其中,丁香对6种植物枯萎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在0.1473~0.3785 mg/mL之间;瑞香狼毒和甘草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次之,EC50值分别在0.1866~2.6262 mg/mL和0.6281~3.1703 mg/mL之间。试验结果表明丁香、甘草、瑞香狼毒提取物对6种枯萎病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均可作为防治植物枯萎病的新型植物源农药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旨在发掘甘蓝抗枯萎病基因FOC1中与抗性相关的特异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为进一步开发FOC1特异分子标记提供理论依据。在对11份甘蓝自交系材料枯萎病抗病表型鉴定基础上,通过基因测序,对每份材料中FOC1等位基因及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OC1等位基因序列之间共存在92处SNP变异和2处Indel变异,其中包含C381A/G等18个在抗、感材料中表现出特异性差异的SNPs。此18个特异的SNP中转换型比率为86.11%、颠换型比率为13.89%,4种碱基变异率以T/C、G/A最高,分别占47.22%和38.89%,而C/G和A/C变异率共占13.89%。本研究也发现抗、感材料中存在4个特异的SNP,可造成3个氨基酸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