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杉木人工林采伐前、后及其采伐迹地造林后林地土壤调蓄水分功能的变化,揭示采伐地造林后,幼林对土壤蓄水功能的调节恢复作用.[方法]采用定位连续观测方法,在24年生杉木人工林伐前、伐后以及造林后1年、3年、5年、8年的样地内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室內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与伐前相比,杉木人工林采伐后1 m深土壤层毛管孔隙度提高了1.70%,非毛管孔隙度下降了4.95%;伐后1 m深土壤层最大持水力、最小持水力和毛管持水力比伐前分别提高了4.02%、2.67%和5.31%,但土壤贮水力下降14.30%;0~20,20~40 cm土层的初渗速率分别下降19.81%和16.95%,稳渗速率分别下降12.97%和14.49%;造林后林分对土壤调蓄水分功能的调节作用,随着林龄增加而增大,8年生幼林0~20,20~40 cm土层对土壤水分的初渗调控能力恢复到采伐前的62.50%和58.83%,稳渗的调控恢复到采伐前的62.22%和48.79%;若以伐后与伐前土壤的最大持水力、最小持水力和毛管持水力的差值为100%,8年生幼林其与伐前的差异只有16.90%,17.84%和23.20%.土壤贮水力恢复到采伐前33.34%的水平.[结论]杉木人工林的采伐导致土壤调蓄水分功能减弱,采伐迹地再造林能逐步改善林地土壤调蓄水分功能,而且随着幼林林龄增加调节功能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2.
杉木人工林经一二十年的培育.到了主伐期,面临更新方式、更新树种和造林方法的选择。目前大多采取皆伐后重新造林更新的方法,但这样做会因皆伐造林带来环境改变、水土流失.并由此产生地力、造林及成林质量下降等问题。我们从1998年开始在杉木人工林中选行套种竹子的探索.至今已完成林间种竹30多公顷,  相似文献   

3.
杉木不同密度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密度每公顷4995株的林地,每公顷平均村积生长量为9.315m3,每公顷年均产值6408.90元。分另]是林龄27年、造林密度3600株/hm2林地的2.49倍和2.38倍;是林龄13年,造林密度3000株/hm2的1.66倍和1.67倍。试验证明在杉木分布区北缘的低山丘陵区,采用合理密植造林,集约经营的管理方式、缩短轮伐期,来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对林龄27年的杉木人工林实行片伐后进行萌芽更新与实生苗补植相结合的更新造林试验,采用全面清理林地、全垦细致整地、补植实生苗及松土除草与选留健壮萌芽等技术措施,4年后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第4年萌芽更新幼苗平均高为2.97m,比杉木速丰林第4年平均高生长量指标增长0.47m,比第4年补植的实生苗平均高增长0.94m;与同年营造世行贷款杉木速丰林投入造林成本相比,每公顷可降低44.34%。这将为大规模开展杉木人工林基地片伐更新造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一、引言据史料记载,闽北林农插杉造林(即无性系造林)可追溯千年以上的历史。历来林农插杉造林的传统经验是根据杉木伐根大小和所抽发萌芽条的高度和粗度来选择穗条的。我们现在进行优树选择的原理同历代林农选择插杉穗条的原理是一样的。如杉木以30年为一轮伐期,则从插条起源的杉木林分已经是经过三十多代的人工无性系选择了,这是杉木插条造林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营造杉木林同时点播周岁桐,与杉木纯林造林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周岁桐生长快,为杉木幼林创造了较为适生环境,到第4年,混交林杉木平均树高生长比对照提高达10%,平均胸径生长比对照提高达14%,并且周岁桐在第2年开始结果产生经济效益,在第5年后树势衰弱可以伐除,不影响杉木后期生长。因此新造杉木林或萌芽更新的杉木林,在造林或更新当年直播混种周岁桐于杉木行间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栽培模式,混交比例为10杉3桐较宜。  相似文献   

7.
以造林1年后的苗木成活率和造林5年后的高生长量为指标,比较分析了福建省武平县南坊国有林场7杉3阔混交林(阔叶树种红锥和山杜英种植比例为1∶1)和杉木纯林中杉木的生长效果。结果表明:7杉3阔混交林中杉木的造林成活率和高生长量均比杉木纯林高,造林1年后混交林中杉木造林成活率比纯林高4.16%,造林5年后混交林中杉木平均树高比纯林高2.77 m。杉木与珍贵阔叶树种混交在生产中有广阔的推广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8.
杉木扦插造林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利用伐蔸萌条扦插造林,在我国一些杉木产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对杉木插条造林曾提出过一些争议,加以解放后造林事业迅猛发展,由于伐蔸萌条数量少,又受采伐地区和采伐量的限制,使插条造林发展缓慢。但是,杉木插条林具有生长快,分化小,干形通直圆满,林相整齐等优点。所以,江华瑶胞的集体山,至今仍采用插条造林。为了充分利用插条造林的优越性,适应杉木选育良种工作的需要,自1978年来,我们探索用幼苗促生萌条,在圃地剪萌条培育扦插苗,然后利用扦插苗上山进行造林,现已获得初步成效。一、营建萌条采穗圃  相似文献   

9.
杉木迹地连栽(二栽)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22年试验,选育适宜杉木迹地连栽的无性系造林,从75个杉木无性系中选出开天13、B23-6、B44等6个杉木无性系,其中B23-6无性系造林8年生时,平均树高6.9 m,胸径9.3 cm,平均单株材积0.028 23 m3,比CK1(优良家系混合)平均树高增高32.6%,平均胸径增粗38.8%,单株材积增加121.6%。杉木伐桩贮藏大量养分,用于嫁接开天13杉木无性系,8年生时平均树高9.3 m,胸径11.4 cm,平均单株材积0.052 7 m3,比伐桩萌芽林平均树高增加17.7%,平均胸径增粗11.7%,平均单株材积增加41.2%,比开化二代种子园的种苗造林,平均树高增高12.0%,平均胸径增粗9.6%,平均单株材积增加31%。单位面积造林成本降低29.6%。  相似文献   

10.
杉木人工林迹地更新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杉木人工林皆伐迹地上,对4个速生优质用材料树种(种源)进行了栽培试验。经过14年的试验研究表明:连栽杉木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较低,生长不如长一代林,更新困难;而使用秃杉(Taiwania flousiana云南种源)、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浙江天目山种源)造林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14年生单株立木材积分别比杉木提高178.0%和327.6%,这是杉木人工林皆伐迹地较理想  相似文献   

11.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用材树种,具有生长快、蓄积量高、材质好、树形优美、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等优点,深受林农、林业职工和广大消费者喜爱。同时,它也是基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特别是70、80年代以来,四川省达川地区营造了大面积的杉木速丰林和四旁林。根据杉木工艺成熟、经济成熟的原理,这些杉木林分和林木多已成熟,可进行小面积皆伐或择伐,如采用萌芽更新不仅可节约伐后造林更新成本,而且萌芽林生长旺盛,可提早成林成材,缩短培育周期,提高经济效益,并保留原有杉木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经济性状。现就其主要经营技术介绍如下:1 选择适宜的条…  相似文献   

12.
<正> 薄刀峰林场地处罗田县北部,鄂皖交界的大别山区,是杉木分布区的北缘地带。林场从1963年开始造林,23年里共营造杉木林10,000余亩,除改造、皆伐外,还保存杉木林分5800余亩,未成林的杉木林分367亩,占全场总造林保存面积的33.5%,杉木林分蓄积51,008m~3幼林每亩平均蓄积1.4m~3,11年生杉木林就有间伐收入,中龄林平均每亩蓄积8.65m~3,近熟林平均每亩蓄积  相似文献   

13.
杉木良种繁育,在无性繁殖方面,主要是建立嫁接种子园。杉木具有插条繁殖的优点,为了提供直接用于插条造林的穗条,本场试验建立杉木优树穗条圃,兹将初步结果简报如下: 一、穗条(或插条)的选取杉木扦插造林,我国劳动人民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杉木扦插造林,多采用伐根萌条,而这样的萌条数量太少,如果把中选的  相似文献   

14.
杉木良种繁育,在无性繁殖方面,主要是建立嫁接种子园。杉木具有插条繁殖的优点,为了提供直接用于插条造林的穗条,本场试验建立杉木优树穗条圃。一、穗条选取杉木扦插造林,我国劳动人民有丰富的经验。但杉木扦插造林,多采用伐根萌条,而这样的萌条数量太少,如果把中选的优树砍掉取其萌条扦插,显然是不经济  相似文献   

15.
杉木迹地更新造林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南山区的国有林场大多建于五十年代末或六十年代初,早期营造的杉木用材林已进行皆伐利用。因此杉木采伐迹地的更新造林将是营林上的一大课题。旌德县庙首林场于1983年进行杉木皆伐作业以来,便进行了不同更新造林方式的对比试验。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或在不同更新方式的林分中,选择立地条件相近地段。随机抽样设标准地调查。现将试验结果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不同苗龄杉木苗木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2年生苗造林具有较大生长优势,造林2年平均树高生长量为2.99 m,平均地径为4.74 cm,是1年生苗木造林树高生长量的1.73倍、地径生长量的1.80倍,存在着极显著差异;2年生苗造林2年生长量是1年生苗木造林3年平均树高、地径生长量的1.11倍和1.05倍。在郁闭成林投入成本对比上,2年生杉木苗造林每667 m~2投入成本为1 884元,比1年生苗林造林成本每667 m~2节约了124元。  相似文献   

17.
对杉木人工栽植和伐后除萌更新两种不同营造方式进行了比较试验,介绍了两种栽培方式的主要技术要点,并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效益分析。对本区杉木造林提出了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枫香杉木(萌芽)混交造林的主要方法是:在第一代实生杉木纯林的采代迹地上,栽植适当密度的枫香,抚育过程中保留部分伐蔸上的萌芽条,使之形成枫香杉木针阔混交林。这是我们在杉木林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树种选择和配置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特定的更新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9.
15年来,浙江省临安县共推广杉木良种造林1.84万hm2,占同期杉木造林的52.9%,15年生种子园混系子代遗传增益18.11%,累计增加产值2756.7万元,预计到轮伐期满的第20年可增产值9810.6万元.  相似文献   

20.
杉木在安徵有林地面积中仅占12.9%,蓄积占18.7%;用材树种中杉木面积占10%,蓄积占20%;杉木蓄积中小径材(6—14cm)占59.9%,可伐量已下降为24.2%,而且大部分集中在交通闭塞的边远社队。因此,对现有少量杉木资源应实行集约经营,推行小面积(以50亩为宜,缓坡可大至100亩左右)皆伐,伐一块更新一块。安徵杉木采伐迹地更新方式,解放前以人工插条、萌芽更新和人工促进萌芽更新为主。解放后增加了实生苗造林和萌芽更新的比重,而人工促进萌芽更新有所忽视。实生苗造林更新在很多地区往往落后于森工采伐,而萌芽更新难以成林成材,易发生树种更替。调查表明,杉木皆伐后,在交通不便、劳力缺少的地区,可选择人工促进萌芽更新为主;在劳力多、经营条件好的地区,可选择实生苗更新为主,以培育大径用材。而择伐后单纯依靠萌芽更新,在很多情况下会发生树种更替现象,降低林分价值。本文根据1954、1963—1980年在黔县、休宁、歙县和金寨等地杉木采伐和更新的调查资料整理而成,为今后确定采伐方式和萌芽更新、人工促进措施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