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日,傣族园景区五寨村民都自愿地兢兢业业干起“保安”,为傣族园守门把户,而且不拿公司一分钱。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公司与五寨村民于7月底签定了《西双版纳傣族园开发合同》补充协议,村民也成为了景区的主人,与傣族园共享门票收入。 相似文献
2.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有限公司自8月1日开展员工"敬业精神"培训学习以来,不断灌输新的服务理念,在景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细节服务月"活动。 相似文献
4.
2005年7月25日至28日,风光旖旎的桂林阳朔迎来了世界级的旅游盛会——“世界旅游组织可持续发展指标国家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专家,学者纷纷登台阐述自己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真知灼见。27日下午, 一位四十来岁、皮肤略黑、戴宽边近视眼镜的中年男学者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原定每人15分钟的发言,在与会者的要求下和阵阵掌声中一再延长,持续了近40分钟。世界旅游组织给予他高度评价:西双版纳傣族园有限公司“公司加农户”的模式,从某种意义上为旅游走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已经提供了佐证和经验,他 相似文献
5.
文化品牌建设是傣族园发展的主题。近年来,傣族园在不断完善园内基础设施,狠抓员工、村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同时,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以打造世界民族文化品牌为目标,紧紧抓住泼水节这个文化品牌的主题,构造“勐巴拉娜西天天欢度泼水节”文化活动,不仅取得较好的口碑和宣传效应,提升了景区文化含量和经济效益,而且为推动西双版纳民族文化产业闯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6.
7.
西双版纳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灌溉历史的农业民族。傣族传统水利灌溉体系具有生态性、宗教性、灌溉技术的独特性等特点,而傣族传统灌溉制度体系具有系统的水利管理体系、常态化的水利管理、法规民约与无形管理相结合等的特点,它们为现今灌溉水源林的保护、灌溉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9.
西双版纳傣族森林文化与植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多样性对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傣族与西双版纳地区的森林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傣族民族森林文化,如傣族传统的生态观、宗教信仰等。本文从铁刀木文化、贝叶文化、龙山文化和稻作文化4个方面综述了西双版纳傣族森林文化对当地植物多样性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傣族传统水利灌溉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四个环节:水源与水渠、分水器、水田和水稻、计量标准。文章对这四个环节进行了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并结合稻作农艺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西双版纳傣族佛寺建筑选址、布局的特点,通过调查寺院周围绿化树种,探讨了其配置方式及形成的园林植物景观,总结了傣族佛寺建筑的园林植物景观特征.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橄榄坝农场地处中国西双版纳的旅游胜地橄榄坝,这里有迷人的亚热带风光、有浓厚纯朴的民族风情,素有"绿孔雀的羽翎"之美称。上个世纪50年代末建场以来,农场不断拓宽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村落的发展与保护之间存在的矛盾日趋显著。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建设使当地的经济发展、居民需求和村落景观之间产生了较为复杂的影响关系。针对这一点,将影响形成的原因作为路径,详细分析景区的建设过程与居民需求对傣族园物质景观和非物质景观造成的影响,为此背景下的村落发展与保护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16.
傣族传统文化具有佛教世俗化,民间习俗佛教化,以及神佛世界融合的特点。在这种文化影响下,傣族佛寺园林与汉传佛教的佛寺园林迥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佛寺园林常选址于村寨中风景最优美,地位最显要的地方。总体布局不求规整对称,佛寺中的建筑和小品造型独特,装饰材料和色彩丰富多样,热带植物和宗教文化植物姿态万千。在分析各组成元素特色的基础上,认为傣族佛寺具有风格朴实无华,建筑形式独特别致,装饰小品独树一帜,植物应用具有地域特色和小乘佛教文化特色等与众不同的园林特色。图2参12 相似文献
17.
18.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土地制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农民内部具有平等假象,生活相对宽裕,与领主结成一种看似合理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由于对佛教宿命观的笃信,造成农民人身上对土地的长期依附,思想上对领主土地所有权的默认以及对不平等剥削的集体无意识。因此,与其他地区相比,其阶级矛盾较为和缓,形成一种恒定、和谐的社会结构与生产生活秩序,封建领主制更藉此稳定持续了近800年。 相似文献
19.
20.
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算得上是最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不仅居住在竹楼里,还吃着竹筒饭、喝着竹筒酒,真是比神仙还逍遥。来到版纳,最令人心动的就是那成片的竹林以及掩影在竹林中的一座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