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早钟6号不同离体保存阶段的枇杷试管苗为材料,建立内源激素ABA、GA3、IAA和ZT的HPLC梯度洗脱方法,结果显示:4种内源激素的各组分分离完全,峰形良好,可为准确分析离体保存过程中枇杷试管苗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提供技术保障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杨酸对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年生枇杷容器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低温胁迫下水杨酸(SA)处理后枇杷幼果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SA能增强枇杷幼果的抗寒性,其中以70mg/L SA处理枇杷幼果的效果最好;SA处理枇杷幼果,能增强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还原型谷胱甘肽(CSH)和类胡萝卜素(Caro)的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抑制叶绿素的降解.  相似文献   

3.
钙调素拮抗剂TFP对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AsA-GSH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年生早钟6号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容器苗为试材,采用100.0 mmol/L钙调素拮抗剂三氟拉嗪(Trifluoperazine,TFP)的Hoagland营养液砂培法预处理24 h后,于-3℃人工气候室进行低温胁迫,研究钙调素拮抗剂TFP对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AsA-GSH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TFP处理导致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H2O2含量高于单一低温胁迫的LTS处理(Low Temperature Stress,LTS),而AsA和GSH含量低于LTS处理,且两者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同时GR、DHAR、MDAR、APX活性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对APX和GR活性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TFP预处理削弱了枇杷幼果低温胁迫后的抗氧化能力,加重了低温胁迫对幼果的伤害,表明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的AsA-GSH循环受Ca2+.CaM信使系统的诱导和调控。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黑龙江省不同抗病类型的大豆品种,利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ELISA),研究了病毒病侵染条件下,不同抗病类型品种内源激素含量及其平衡状况的变化。结果表明,在SMV侵染条件下,感病品种ABA含量急剧增加,ipA含量降低;而抗病品种ABA含量、GA/ABA比值低于自身对照,ipA含量增加。由此证实:内源激素的变化和平衡对大豆抗病性诱导产生起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DDRT-PCR技术分离枇杷幼果低温诱导相关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mRNA差异显示(DDRT-PCR)技术,分离枇杷‘早钟6号’幼果在0℃低温胁迫6h后差异表达的基因。共分离到19个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经反向Northern杂交,得到了4个阳性的枇杷低温诱导相关基因片段(编号为CSIGE1~4-Cold Stress Induced Genes in Eriobotrya japonica1~4)。结果显示:CSIGE1只在低温处理的枇杷果实中表达,这表明该基因与低温逆境有关;CSIGE2和CSIGE3是受低温诱导的上调表达基因;而CSIGE4登录号为GT617706,未搜索到与任何基因有相似性,可能为新基因。  相似文献   

6.
大麦花药培养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武  李鸣 《大麦科学》1995,(1):14-16
  相似文献   

7.
以南京中山陵茶园中十年生龙井长叶茶树为试验材料,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自然低温下茶树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以探讨自然低温下茶树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自然越冬期间,茶树叶片中吲哚乙酸(IAA)含量的波动幅度最大,脱落酸(ABA)次之,而赤霉素(GA_3)与玉米素核苷(ZR)波动幅度较小;同时,除了ABA外,茶树其他内源激素IAA、ZR和GA_3含量变化趋势一致;激素间比值变化和相关性分析显示ZR与GA_3、ZR与IAA、IAA与GA_3含量变化极显著相关,ABA与IAA、ABA与ZR呈显著正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茶树内源激素之间关系密切,茶树可能通过调控ABA/(GA_3+IAA+ZR)的比值来适应自然低温环境。  相似文献   

8.
以解放钟枇杷(Eriobotrya japonico Lindl.)幼果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降温的方法,研究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超微结构及膜透性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6和3℃低温胁迫时,枇杷幼果果肉细胞质膜、液泡膜清晰,叶绿体、线粒体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PMP(Plasma Membrane Permeablity,细胞膜透性)、MDA(Malondialdehyde,丙二醛)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保护酶活性先增大后减小,且一直维持较高水平,表明有一定的低温适应能力:0℃低温处理原生质膜结构完整,少数叶绿体出现部分解体,双层膜有部分破裂现象,线粒体结构仍清晰可见,PMP、MDA含量、酶活性变化同6和3℃低温胁迫相类似,表明枇杷幼果对0℃低温有一定的适应能力:-3℃低温胁迫下,原生质膜、液泡膜均破裂,原生质体浓缩,叶绿体扭曲变形、相互融合,线粒体膜结构受损,脊消失,PMP、MDA含量均达到最高,保护酶活性受到极为严重的抑制,表明枇杷幼果已经受到冻害。  相似文献   

9.
研究烯效唑处理对荔枝花期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以‘妃子笑’荔枝为试材,喷施44.4 mg/L烯效唑,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分析‘妃子笑’荔枝花穗发育期间花穗和叶片内源激素赤霉素(GA_3)、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和茉莉酸甲酯(MeJA)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烯效唑处理降低了GA的含量,提高了ABA、IAA、ZR、MeJA含量。通过利用烯效唑处理调控‘妃子笑’荔枝花穗发育期间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最终起到控花保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水分胁迫对大豆幼苗叶片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盆栽条件下对大豆苗期进行干旱和渍水胁迫处理,测定在逆境条件下,大豆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改变了大豆幼苗叶片内源激素的平衡.干旱胁迫下,ZR的绝对含量降低,ABA、GA3的绝对含量增加,导致IAA/ABA、ZR/ABA、GA3/ABA比值降低;而水渍胁迫下,GA3、IAA的绝对含量增加,ABA的绝对含量降低,ZR/ABA、IAA/ABA、GA3/ABA比值增加.  相似文献   

11.
人工疏果对龙眼果实大小、内源激素和细胞壁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花后1个月内分2次对储良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cv.Chuliang)进行人工疏果处理(总疏果幅度50%左右)。结果表明,人工疏果可以促进果实的生长(与对照相比,横径和果实重量至采收分别增加了7.1%和22.5%)。果实中GA4 7和ZRs含量均表现为疏果处理大于对照,其差异在出现含量高峰时增大,而IAA含量也是疏果处理大于对照,但其差异主要出现在花后45d和花后100d。在整个果实发育期间,疏果处理与对照果皮中细胞壁成分变化的趋势基本相似,处理只是在后期才增加了果皮细胞壁中果胶,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含量,分别出现在花后90d后、60d和75d后,疏果处理对可溶性糖的含量无影响。根据试验结果推测:在果实发育前期,疏果处理显增加的内源细胞分裂素类水平,可能有利于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数量;而在果实发育后期,增加的果皮细胞壁成分则为人工疏果促进果实生长(主要表现为细胞的膨大)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杧果花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玉杧和泰国金白花2个品种杧果在花芽膨大期、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的内源激素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和玉米素核苷(ZRs)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芽膨大期金白花中ABA和LAA含量高于白玉杧,而白玉杧中GA3和ZRs含量高于金白花杧;初花期白玉杧中ABA和GA3含量高于金白花杧,而IAA和ZRs含量则低于金白花杧;盛花期白玉杧中ABA,IAA和GA3含量低于金白花杧,而ZRs含量高于金白花杧;末花期白玉杧中ABA,LAA,GA3和ZRs含量均低于金白花杧。  相似文献   

13.
臭氧对枇杷果醋的除菌效果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臭氧在枇杷果醋中的溶解特性和稳定性,以及臭氧对枇杷果醋的除菌效果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在枇杷果醋中的溶解曲线符合逻辑斯蒂模型,该实验条件下其溶解度约为5 mg/L,并随存放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衰减;臭氧处理15 min,枇杷果醋的细菌总数由1.05x106 cfu/mL降到4.43x103 cfu/mL;臭氧处理的枇杷果醋总酯含量比对照的提高了40.4%:常温下贮藏28 d,经过臭氧除菌处理的枇杷果醋细菌总数为1×102cfu/mL,总酸、总酯含量分别为5.6%、6.20 g/L,对照的细菌总数为6.51x103 cfu/mL,总酸、总酯含量分别为5.4%、4.46g/L.  相似文献   

14.
妃子笑与鹅蛋荔枝花芽分化期间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妃子笑和鹅蛋荔枝在花芽分化期间内源赤霉素(GA3)、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和生长素(IAA)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个品种在整个荔枝花序分化过程中内源GA,的含量不断的下降;在嵛期内源ABA的含量下降、中期上升和后期下降;前期内源ZR的含量下降而后上升;前期内源IAA的含量不断的下降后上升。  相似文献   

15.
水分胁迫对芒果成花效应及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a生盆栽红芒6号为试材,研究水分胁迫对芒果成花的效应。发现水分胁迫能改变芒果植株梢尖内源激素的水平及激素间的平衡,使 GA减少,ABA和 CTK增加,CTK/GA及ABA/GA的比率提高,抑制营养生长,促进开花,成花率高达 75%;而对照(灌水)植株营养生长旺盛,萌发新梢,抽梢率37.5%,成花率仅6.25%。   相似文献   

16.
采用Waters nova-pak C18色谱柱(3.9 cm×15 cm,5 μm),87双波长紫外检测器,以甲醇∶乙腈∶磷酸缓冲液(pH 3.5)=15∶15∶70(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10 nm的条件下同时分离测定胡椒叶片中GA3、6-BA植物激素。GA3和6-BA各峰分离效果理想,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80%和88.78%。  相似文献   

17.
龙眼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龙眼果实发育早期(花后5d),幼果中腐胺(Put)、亚精胺(Spd)含量较高,随着果实发育而下降。假种皮开始发育时(花后45d)腐胺、亚精胺含量较高,随后下降。3种游离多胺中,以腐胺含量最高,亚精胺次之,精胺(Spm)含量最低。在果实迅速膨大期,假种皮内游离的腐胺、亚精胺、精胺含量迅速上升,并处在较高的水平。在果皮和种子的快速生长阶段多胺含量亦快速上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白背飞虱取食后苗期水稻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规律及其合成途经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为进一步解析内源激素调控水稻白背飞虱抗性机理提供参考.[方法]利用UPLC-MS方法测定了白背飞虱敏感材料9311与抗性近等基因系(NIL)在白背飞虱取食0、24和48 h后植株水杨酸(SA)、脱落酸(ABA)、茉莉酸(JA)和生长素...  相似文献   

19.
在‘早钟6号’枇杷二次短截修剪提高结果母枝质量、果实品质及效益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不同穗留果量对果实品质、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穗留果3个与穗留果4个、5个相比,可显著增加单果重、提高特级果比例和商品率;穗留果5个的可食率极显著高于穗留果4个的处理,而3个穗留果处理的果皮色泽、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厚度差异不显著;3个处理间的果穗重、株产和单位面积产量差异显著,且随着穗留果量的增加有增大趋势,但单位面积产值差异不显著。认为穗留果3个较适宜,可提高优质果比率和商品率,实现丰产、稳产、高效种植目的。  相似文献   

20.
前期研究发现,外源GA信号影响了甘蔗分蘖进程。为了解GA信号对甘蔗不同分蘖时期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以综合性状优良的甘蔗主栽品种‘桂糖42号’为材料,采用不同外源GA信号调节剂对蔗种进行浸种处理,并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分别测定分蘖初期、盛期和末期+1叶(主苗+分蘖苗)中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赤霉素(gibberellins,GA)、乙烯(ethylene,ETH)、细胞分裂素(cytokinin,CTK)、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油菜素内脂(brassinosteroids, BR)的含量,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外源GA3(gibberellic acid 3;GA生物合成促进剂)对蔗种浸种处理后,增加了分蘖期甘蔗分蘖叶片中IAA、GA和CTK的总体含量,提高了分蘖前期ETH含量和后期ABA含量;多效唑(paclobutracol, PP333;GA生物合成抑制剂)处理后却增加了分蘖前期内源GA和ABA含量,提高了后期分蘖叶片中ETH含量,同时降低了CTK和BR含量。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利用外源赤霉素信号促进剂处理蔗种后,甘蔗叶片内源激素IAA与GA、CTK和BR、CTK与GA均呈显著正相关;而ABA与GA呈显著负相关,与ETH呈显著正相关。可见,外源GA信号影响了甘蔗分蘖期叶片内源激素系统,促进生长的激素与抑制生长的激素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最终导致了甘蔗分蘖的差异。甘蔗分蘖与植物内源激素含量密切相关,可通过施用外源激素来影响内源激素的含量,调控激素之间的动态平衡,达到提高甘蔗分蘖形成及其成茎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