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研究氮肥、磷肥、钾肥(N、P、K)配比施肥对川滇无患子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出适宜N、P、K施肥的最佳比例,为川滇无患子幼苗的规模化培育及促进川滇无患子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施肥试验研究氮(N)、磷(P2O5)、钾(K2O)3种不同配比施肥下,川滇无患子幼苗生长发育变化及根系形态的变化。说明施肥能够促进川滇无患子幼苗生长及影响生物量的积累分配。施肥处理过的苗高、地径及总生物量分配和根系形态等指标均有明显差异。苗高和地径增量中以T8(N2P1K3)处理最为明显,T6(N3P1K2)生物总量和根系形态综合比较最优,说明促进川滇无患子幼苗苗高和地径生长的最佳施肥配方为N2P1K3,施肥用量分别为尿素4g/株、过磷酸钙1.5g/株、氧化钾3g/株。能促进幼苗生物量和根系发育的最佳施肥配比是N3P  相似文献   

2.
江西4个乡土种源无患子种子品质及苗期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江西乡土无患子种源差异,筛选优质种源,对江西省南昌市、靖安县、泰和县、鹰潭市4个种源的种子品质及苗期生长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综合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个种源中,鹰潭市种源种子品质最优;无患子场圃发芽率4个种源依次为:鹰潭泰和靖安南昌;1年生苗木苗高和地径的年生长规律均呈S型生长曲线,且生长量最大的均是泰和县种源;总生物量最大的种源是鹰潭市,最小的为靖安县。根据相关性分析可知,无患子种子纵径、含水量和优良度分别与苗木冠幅呈显著正相关,且无患子苗木各生长性状,尤其苗高与各生物量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以良种选育为目的,以无患子的种子品质和1年生苗苗期生长性状为参评因素,对这4个乡土种源进行了综合评价,优良度依次为:鹰潭泰和南昌靖安。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高产脂种子园20个优良家系为研究对象,探寻不同家系在6个月培育期内,千粒重、发芽率、生物量、苗高和地径生长性状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家系各项生长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选育潜力很大,综合选择16、20、9和6号为最优家系。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湿地松家系苗期生长表现,以湖南省汨罗市桃林林场国家湿地松良种基地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的36个半同胞家系子代苗为研究对象,在湖南省桃源县进行试验,对1年生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差异显著,其中苗高生长大于对照且有极显著差异的有:0-1027、0-456、II-101、0-761、11-16、0-53、7-245、25号、11-13等9个家系;地径生长大于对照且有显著差异的有:25号、Ⅰ-10、0-464、Ⅱ-101、3-1、0-615、7-245、8-126等8个家系。  相似文献   

5.
2003年9月从东峡林区黄伯崖落叶松种子园采集落叶松4个种13个种源,于2004年5月在场苗圃大田条播,2006年5月移植,2007年10月随机调查每一系号50株苗木苗高、地径,新梢长,分枝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落叶松各家系间地径、新梢长、一级分枝数差异极显著而苗高差异显著。综合分析得出:长白落叶松6号和日本落叶松3号为4种落叶松13个家系苗苗期对比试验中的首选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6.
以20个福建柏家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家系苗木生长差异,并对优良家系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表明,福建柏不同家系间的种子发芽率、苗木保存率、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长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初步筛选出优良家系4个,分别为家系10、15、18、6,其种子发芽率、苗木保存率、苗高、地径、主根长和侧根长分别比群体均值高18.90%,4.16%,10.35%,7.07%,11.71%和10.51%,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7.
以混合家系为对照,对云南松12个种源78个家系的苗高和地径生长性状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家系与混合家系间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差异显著,其中表现最好的是云南石屏种源,其次为云南宜良、弥渡、禄丰和四川德昌种源,表现最差的是四川盐边种源;参试家系苗高生长量表现最好的是石屏龙朋45号家系,地径生长量表现最好的是石屏龙朋52号家系;苗期综合表现较好的家系有17个,分别是3、4、22、23、41、45、47、51、52、54、55、65、67、73、74、78、80号家系和混合家系;采用不同种源苗木地径和苗高进行逐步聚类分析,12个种源可分为5类,根据各种源苗期地径、苗高的生长状况,初步筛选出云南石屏种源高径生长均最好,云南腾冲、弥渡、禄丰、宜良和四川德昌种源生长次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激素组合浸种对滇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苗木生长、生物量积累和水含率的影响,为培育滇青冈壮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L16(43)正交设计开展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和6-苄氨基腺嘌呤(6-BA)组合浸泡4个滇青冈家系种子(家系1~家系4)试验,分析各处理组合滇青冈家系苗木的地径、苗高及根、茎、叶、全株生物量和水含率差异.[结果]以1.5 g/L GA3+25.0 mg/L 6-BA浸泡滇青冈家系1种子,其苗木的地径最粗,为2.39 mm;以1.5 g/L GA3浸泡滇青冈家系2种子,其苗木的苗高最高,为14.3 cm;以1.5 g/L GA3+25.0 mg/L 6-BA浸泡家系1种子及以2.5 g/L GA3+50.0 mg/L 6-BA浸泡家系2种子,其苗木根和叶的生物量较高,分别为0.198、0.255 g/株和0.199、0.260 g/株;以2.5 g/L GA3+50.0 mg/L 6-BA浸泡家系2种子,其苗木茎和全株的生物量最高,分别为0.164和0.622 g/株.[结论]家系是影响滇青冈幼苗生长及生物量积累的主要因子;1.5和2.5 g/L GA3浸种可有效促进滇青冈苗木生长和生物量积累,25.0和50.0 mg/L 6-BA浸种可分别促进滇青冈苗木地径生长及全株和茎的生物量积累.  相似文献   

9.
以马尾松(pinusmassoniana)二代种子园55个优良家系为研究对象,采收家系种子做苗期试验,研究不同家系在6个月培育期苗高、地径、针叶长度、根系以及其生物量之间的差异性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家系发芽率在81.00%~94.0%,千粒重在9.1~16.4 g,苗高在22.22~36.30 cm,地径在0.44~0.66 mm,总鲜重均值9.753 g,总干重均值4.531 g;家系各项生长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选育潜力极大,按照10%的选择强度,最优家系为2、4、11、8和51号。  相似文献   

10.
史富强  陈宏伟  杨斌  陈伟  徐玉梅  陈绍安  刘际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388-12389,12393
对15个种源99个旱冬瓜家系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种源及家系间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差异显著,其中以瑞丽种源最好,其次为孟连、西盟、陇川、潞西的种源,表现最差的是镇沅种源;家系间苗高生长量表现最好的是瑞丽的62号家系,地径生长量表现最好的是瑞丽的49号家系;苗期综合表现较好的家系有22个,分别为49、50、51、52、53、55、59、61、62、72、77、78、81、85、88、94、120、122、123、127、128、129号家系。  相似文献   

11.
以赣南162个杉木优树子代(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对其1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轮枝数生长情况进行测定与分析,旨在探究苗期生长性状因子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并选择出表现好的杉木半同胞家系。结果表明:半同胞家系间的苗高、地径、轮枝数生长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苗高与地径、苗高与轮枝数以及地径与轮枝数均呈现出极显著正相关,结合苗高与地径的生长表现,通过LSD法初步选择出Y135、Y145、Y190、Y11、Y16、Y199、Y111这7个表现优良的杉木半同胞家系。  相似文献   

12.
闽楠种子轻基质容器育苗及优良家系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无纺布轻基质育苗和优良家系选择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规格和缓释肥施入量对闽楠苗期生长性状有显著的影响,而基质成分和配比对闽楠苗期生长影响不显著。不同处理对闽楠苗期生长影响显著,容器规格10cm、基质成分和配比以泥炭∶珍珠岩=7∶3、缓释肥施入量2.5kg.m-3时效果最佳,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为26.2cm和3.02mm。闽楠不同家系间苗高、地径和分枝数等性状差异极显著,苗高和地径等生长性状受中等以上遗传控制。根据苗高和地径,从35个闽楠家系中综合选择出7个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13.
闽楠优树子代苗期生长表现(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闽楠优树子代苗期生长表现。[方法]以湖南省17个闽楠优树子代一年生苗为研究对象,在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进行育苗试验,对苗期生长指标进行调查,并对苗高、地径等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20%的入选率,筛选出了苗期生长相对较快的闽楠家系3个:PB17、PB9、PB12。入选3个闽楠家系平均苗高为36.52 cm,比本次参试的17个家系平均苗高(31.45 cm)高16.1%,3个闽楠优良家系平均地径为2.6 mm,比本次参试的17个家系平均地径(2.3 mm)高13.0%。[结果]家系间苗高、地径等性状均达极显著差异,说明闽楠半同胞家系间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具选育潜力。  相似文献   

14.
以保存于安吉县龙山林场的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39个无患子优树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种实各表型性状、子代苗期生长性状的均值、变异系数以及相关性,并计算苗高和地径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筛选子代生长表现优良的优树无性系。结果表明:无患子优树无性系种实表型性状间差异显著,种实质量性状变异系数大于其形态性状,子代生长性状变异系数大于种实质量性状。种实各表型性状间、子代苗高与地径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种实各表型性状与子代生长性状间均无显著相关性。子代苗高与地径性状遗传力分别为96.09%和93.23%,以10%入选率选择时,子代苗高和地径性状遗传增益分别高达39.97%、27.51%,以20%入选率选择时,子代苗高和地径性状遗传增益分别高达35.10%、25.59%。无患子优树无性系种实表型及子代生长性状均存在丰富的变异,但两者性状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根据子代生长性状差异以及遗传增益估算,选择出子代生长表现优良的优树无性系为SM322号、SM36号、SM331号、SM312号。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不同家系子代测定林早期生长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分析马尾松不同家系子代测定林各家系成活率、树高、地径(胸径)及冠幅等指标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参试的50个家系总体表现出较为优良的生长特性;就家系间生长差异而言,不同调查年份马尾松不同家系幼苗生长表现差异较大;综合各指标,筛选出9号家系、2号家系、13号家系、15号家系、24号家系、17号家系及25号家系为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16.
选择杉木种子园9个半同胞家系种子培育的幼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磷胁迫盆栽试验,从根系增生觅磷能力角度比较分析不同家系杉木幼苗在低磷胁迫下根系形态指标生长的差异,结合苗高、地径和根冠比等生长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并结合权重进行综合评价,旨在筛选出具较强觅磷能力的杉木优良种质材料.结果表明:供磷处理和家系对杉木幼苗根体积、根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响均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而对苗高、地径、根长和根表面积的影响无明显交互作用.从单个因素来看,家系对杉木苗高、地径和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供磷处理对根系指标和地径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而对苗高的影响不显著.轻度与重度磷胁迫下,杉木家系地径增量比正常供磷处理显著降低22.9%和25.4%,且这两种低磷胁迫处理均明显促进根长、根体积、根生物量和根冠比等指标的增加.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低磷环境中, 25号、20号和41号家系杉木根系觅磷能力较强,有利于对土壤磷斑块的觅食,从而维持地上部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选育出适合辽宁地区生长的优良小干松种源。[方法]以从加拿大引进的10个小干松种源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种源3年生苗木的苗高和地径进行测定和分析,同时对不同育苗方式进行了评价。[结果]在不同种源小干松温室容器育苗中,3年生苗高平均为0.30 m,苗高最大的是6号种源(0.34 m);地径平均为0.81 cm,地径最大的是2号种源(0.89 cm)。在不同种源小干松露地育苗中,3年生苗高平均为0.34 m,苗高最大的是2号种源(0.52 m);地径平均为1.07 cm,地径最大的是1号种源(1.27 cm)。不同育苗方式比较表明,小干松温室容器育苗在苗高和地径方面均差于露地育苗。[结论]根据苗高和地径的结果,初步筛选出1号、2号和6号种源为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8.
利用福建省引种地的16个峦大杉优树自由授粉种子和1个对照为材料,在福建南平开展优树家系苗期试验,研究1年生苗高、地径、生物量、高径比、苗木质量指数、根幅与最粗枝径等7苗期性状遗传变异状况,分析7个苗期性状相关性并计算遗传参数,并进行家系选择。结果表明:引种地峦大杉种内有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优树子代间差异显著,这些变异主要由遗传物质控制,系列苗期性状的家系广义遗传力介于0.616 3~0.961 1之间;峦大杉苗高与地径性间无显著性相关,根幅、最粗枝径与其他性状间均无显著性相关;以苗木质量指数为选择指标,初步选择3个峦大杉优良家系;3个优良家系的平均苗高、地径、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和根幅分别为33.62 cm、7.19 mm、9.19 g、0.202、11.95 cm;优良家系的苗高、地径、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和根幅平均遗传增益达5.83%~44.57%,选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以1个中国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自由授粉家系为对照,对鹅掌楸属23个种间杂种家系2 a生苗木生长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苗高和地径性状上,正交、反交、回交及F1个体之间相互杂交4种交配系统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家系间在两个性状上的差异均达极显著程度(P<0.01)。对于苗高性状,家系平均变异系数为29.16、家系内平均变幅为2.31 m,在地径性状上,家系平均变异系数为31.87、家系内平均变幅为2.63 cm。因此,在鹅掌楸属种间杂种优势开发中,上述  相似文献   

20.
滇西地区滇橄榄自然居群子代苗期生长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滇西地区9个滇橄榄自然居群的种子开展育苗试验,定期测定其苗高、地径,应用Logistic方程拟合其生长过程,以揭示其子代苗期生长节律,为其良种选育研究及苗木产业化生产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各居群子代苗高和地径生长过程均呈现"S"型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各居群子代幼苗地径、高的速生期分别为70~88d和42~60d,前者平均比后者长28d,两者速生期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例均在55%以上;各居群子代苗高和地径生长特性存在明显差异,以瑞丽市半宁村居群表现最佳,其苗高和地径的速生期开始早、持续时间长,生长拐点出现早,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