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大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是共和国的摇篮和苏区精神的主要发源地,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了一系列的财税、投资、国土资源等优惠政策,支持在吉泰盆地、赣抚平原开展加强粮食生产重大工程建设,以改善农田生产条件,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从赣南等地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出发,分析该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移民政策的执行协商对农户满意度的影响,利用赣南原中央苏区433户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调研数据,以最后通牒博弈实验为理论分析基础,首先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执行协商对农户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在考虑了二者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通过选取工具变量运用双变量有序probit模型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完善贫困地区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扩大移民农户参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执行协商力度,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政策扶贫目标,提升农户的政策满意度。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总结了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特色农业的竞争力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从要素禀赋优势、产量优势和品质优势方面分析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特色农业的竞争力;剖析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生产基础薄弱、规模效应不足、精深加工滞后和科技含量低。提出政策建议: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特色农业生产环境;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带动特色优势产业一体化经营;加大农业科技支撑,提高特色农业科技含量;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建设特色农产品物流体系,提高优势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技是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引擎,在科技支撑下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现代特色农业迅速发展,但农业科技与特色农业产业存在脱节。文章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为例,阐述了特色农业的基本情况、措施及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外部环境优化和内部机制创新两个方面提出了促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2000年以来,赣南中央苏区的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以赣南中央苏区2001、2009、2017年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应用遥感和GIS软件提取3期土地分类数据,揭示其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情况,并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和草地,两者占总面积的75%以上;草地先增后减,耕地和水体先减后增,林地和其他用地持续减少;建设用地则先缓增,后快速增长,共增加475.99km2.研究前期,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是占用大量耕地,后期主要向地沿河湖低洼地段扩张,占用大量草地和水体,耕地面积则有所回升.人口、经济和政策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6.
基于SWOT分析的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特色农业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WOT分析法,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出发,分析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特色农业的战略决策:(1)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特色农业生产环境;(2)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带动特色优势产业一体化经营;(3)加大农业科技支撑,提高特色农业科技含量;(4)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竞争力;(5)建设特色农产品物流体系,提高优势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7.
运用SWOT分析法,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出发,分析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特色农业的战略决策:(1)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特色农业生产环境;(2)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带动特色优势产业一体化经营;(3)加大农业科技支撑,提高特色农业科技含量;(4)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竞争力;(5)建设特色农产品物流体系,提高优势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中央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 成。本文通过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实地走访调研了若干赣南地区毕业后返乡创业的大学 生,通过案例研究影响原赣南苏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主要障碍,归纳出返乡大学生在创业过程 中遇到了专业知识不对口、项目产业选择具有盲目性,风险识别与把控能力不足,政府帮扶缺失 等主要障碍,并针对这些障碍提出了三个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王员  郭秋光 《农业考古》2006,2(3):34-3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中央苏区的农村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群众路线,把实现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把动员、组织农民参与苏维埃政权建设作为党的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把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教育水平作为党的农村工作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温珍琴 《农业考古》2006,(3):158-161
地名是特定的地域之名,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系或民族地名的冠名方式及文化内涵有不同的特色.赣南地处江西南部,居民大部分为客家人.本文主要探讨赣南农村聚落名的用词情况及其特征,旨在揭示这一区域农村聚落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本文立足于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首先简要分析了当前农村地区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希望能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和改革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有效缩短我国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2.
江西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是全国特殊连片困难地区之一,正处于振兴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为了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必须培育新型农民,进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调研数据显示苏区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偏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农户收入低、扶持政策不足、农户思想观念传统和农户生活方式消极。应对之策是实行农村工业化战略、整合提高政府扶持政策精准度和强度、大力办好教育和推进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3.
吴磊  钟国芳 《农业考古》2007,(6):370-37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家庭结构的改变,农村家庭教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有积极进步的一面,也表现出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的一些误区。本文通过对当代赣南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中国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农业要素错配的影响,提升农业要素配置效率,本研究基于生产理论,测算并可视化了2000—2020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下同)农业劳动力要素、农业土地要素和农业机械要素的错配系数,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农业要素错配的影响以及耕地坡度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农业要素错配存在时空差异,且配置过度与配置不足并存;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农业劳动力要素、农业土地要素和农业机械要素的错配均有抑制作用;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具有空间溢出作用,周围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也会影响本地农业要素的错配;此外,耕地坡度显著调节了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对农业要素错配的影响。本研究从资源配置视角论证了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也为缓解农业要素的错配提供了思路和支撑。  相似文献   

15.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利用2008—2017年中国除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外的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邻接矩阵和反地理距离矩阵,在进行空间相关检验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密度对农村减贫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省级层面上,农村贫困水平表现出显著(P<0.0...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ESRI的Web GIS平台ArcIMS,进行广西交通基础设施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建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基层政权建设的视域探讨了中央苏区的农村教育,它对于提升基层政权建设参与者和组织者的水准十分重要。当时的农村教育着眼点之一就是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它的开展加强了中央苏区基层政权建设。  相似文献   

18.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转型不仅改变了传统社区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同时也正在改变农村女性的社会网络和行为方式。本文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采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社区转型对女性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村社区转型改善了社区环境和公共服务资源的可及性,将直接增加女性的健康行为。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推动农村社区转型发展,改善社区环境和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健康知识传播、培养女性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9.
张亚娥 《北京农业》2016,(4):174-175
一直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是政府所切实关注的问题,而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农村生产力的提升还需从基础设施的建设性和完善性展开,只有基础设施得以有效完善,农业的生产才能得到有效推动。基于此,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协调作用出发,分析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革命老区。目前,该区域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正处于农业农村统筹发展的新阶段,秉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导向,涌现了一批优秀市县案例,在民生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建设3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同时应看到,赣闽粤原中央苏区经济基础仍然较为薄弱,在制度建设、体系构建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需完善,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性仍待巩固。基于此,以江西省赣州市、福建省三明市、广东省梅州市为代表,构建赣闽粤原中央苏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旨在客观分析该区域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赣闽粤原中央苏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优化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