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大口胭脂鱼(Ictii。busCrprinellS)又名牛鲤、巨口胭脂鲤。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鲤形目、胭脂鱼科。原产于北美的密西西比河流域,是一种大型经济鱼类。该鱼93年由浙江省淡水水产科研所从美国引进带卵黄囊鱼苗进行养殖并推广,经部分地区几年的试养情况表明,其生长快,个体大,易饲养,易捕捞,抗逆性强,是一个良好的淡水养殖新品种。目前国内多采取池塘主养和与其它鱼混养模式,未见美国大口胭脂鱼与罗氏沼虾混养的报道。笔者98年引进美国大口胭脂鱼混养于罗氏沼虾池塘中,力图通过本试验,探索出美国大口胭脂鱼养殖新模式,为我省发…  相似文献   

2.
美国大口胭脂鱼是北美洲大型经济鱼类,是世界许多国家认可的养殖优良品种,具有肉味鲜美、生长快、产量高、易饲养、饲料系数低等优点,被许多国家选作鲤鱼替代品种引入池塘、水库、河流养殖。用顶替生长慢、肉质差、价格贱的鲤鱼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1998年7月我市鱼苗养殖场引进美国大口胭脂鱼种20对,1999年人工繁育成功,经过几年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3.
宋亮英  罗林生 《内陆水产》1997,22(11):19-19
美国大口胭脂鱼又名牛鲤、巨口胭脂鲤,属鲤形目胭脂鱼种,原产于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是一种大型的淡水经济鱼类。据资料介绍:在原产地最大个体38Kg。肉质鲜嫩,可与鳜鱼媲美。1993年湖北省水产研究所从美国引进大口胭脂鱼,在华中地区养殖,每667m2单产513kg,当年鱼苗下池,最大个体605g。为提高“菜篮子”工程质量,增加池塘养殖效益,我区1997年从湖北引入鱼苗进行试验,小结如下:1材料1.1鱼苗来源从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引进08-1.6cm鱼种964尾,于4月17日清晨5:40下池。1.2鱼池条件鱼苗培育池长方形,系罗非鱼越冬塑料大棚池(…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 ,在媒体上多次出现胭脂鲫 (又称胭脂巨鲫 )的虚假广告 ,对消费者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对此事我觉得有必要谈些个人看法 ,供读者参考。  一、产销胭脂鲫苗种是违法行为  我国最新的《渔业法》(2 0 0 0年 )、《水产苗种管理办法》(2 0 0 1年 )和《水产原、良种审定办法》(1998年 )规定 ,水产新品种必须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农业部 )批准并正式命名后方可进行广告宣传、推广和报奖。经营未经审定批准的水产苗种的 ,责令立即停止经营 ,没收违法所得 ,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胭脂鲫迄…  相似文献   

5.
柳富荣 《齐鲁渔业》2003,20(1):28-29
美国大口胭脂鱼又名巨口牛鲤,属鲤形目,胭脂鱼科,是原产于北美洲的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该鱼具有肉味美、个体大、生长快、成熟早、易繁殖、易捕捞等优点,我国于1994年从美国引进,目前在许多地区予以推广。大口胭脂鱼生长速度较快,个体也较大,在原产地美国的最大个体达36.3kg。我国的养殖情况表明,在适  相似文献   

6.
郑善坚 《内陆水产》1998,23(2):25-25
美国大口胭脂鱼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自味美、个体大、生长快、抗病力强等经济性状,已在世界许多国家进行驯养。我国于1993年引进,1997年进行大面积试养。实践证明,美国大口胭脂鱼是一种优良淡水经济养殖过类,适合在我国各地区养殖,具有广阔的养殖前景。美国大[1胭脂鱼在一般情况下,很少发生疾病。我们于1997年6月初引进夏花鱼种3000尾,经过80多天的养殖,平均规格达到了250g/尾,目.成活率达999%,但是因8月底开始拉网操作后,陆续死it20余尾,其余部分已出现充血病症,初步诊断是由细菌引起的细菌性出血病。l养殖及发病情况胭脂…  相似文献   

7.
《海洋与渔业》2013,(6):14-15
我是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北果园乡一位农民,胭脂河从西向东从我家乡穿流而过,养育着两岸上百个村庄。胭脂河是阜平县境内的第二大河,也是我们的母亲河  相似文献   

8.
<正>七彩鲑又名溪鲑,学名美洲红点鲑(Salvelinus fontinalis),属于鲑科(Salmonidae),红点鲑属(Salvelinus),是世界上著名的五种鲑鱼之一,分布于加拿大东部的拉布多地区以及美国的大西洋、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流域到明尼苏达州与乔治亚州北部。七彩鲑色彩鲜艳,体表布满蚯蚓状的橄榄绿色花纹,胭脂色的红点镶嵌在一个个天  相似文献   

9.
美国大口胭脂鱼,又名巨口胭脂鱼、牛鲤等。隶属于鲤形目、胭脂鱼科。原产于北美的密西西比河流域,是一种大型经济鱼类,具有肉味美、个体大、生长快、繁殖力强等特点。我国于1993年从美国引进,经部分地区几年的试养情况表明,该鱼生长速度快、易饲养、易捕捞、抗病...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大口胭脂鱼是北美洲的大型鱼类之一,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适温广、抗病力强、繁殖力高、易捕捞、肉质鲜美等特点,因而非常适宜于在我国养殖。目前,美国大口胭脂鱼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推广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鲑鳟鱼类养殖技术之二七彩鲑成鱼流水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彩鲑(Salvelinus fontinalis)又名溪鳟,学名美洲红点鲑,属于鲑科、红点鲑属,分布于加拿大东部的拉布拉多地区以及美国的大西洋、五大湖与密西西比河流域到明尼苏达州与乔治亚州北部.七彩鲑色彩鲜艳,体表布满蚯蚓状的橄榄绿色花纹,胭脂色的红点镶嵌在一个个天蓝色的圆环中,鳞片细小,每个鳍翅下沿都有一条奶白色的裙边,这是七彩鲑与其它鲑鳟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12.
美国鮰,原产美国,是美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这种鱼适温范围为0—39℃,具有食性广、耐低氧、疾病少、成活率高、生长快、易捕捞饲养等特点。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可食比例大,是  相似文献   

13.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us Rafinesque)亦称美洲鲶、沟鲶,属于鲶形目(Siluriformes)、鮰科(Ictaluridae),为淡水温水性鱼类。斑点叉尾鮰天然分布在美国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以及大西洋沿岸的部分地区,以后广泛地进入大西洋沿岸。现在基本上全美国和墨西哥北部都有分布,是美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其产量占美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该鱼具有适应范围广、食性杂、适温广、抗病力强、生长快、产量高、易饲养、肉质鲜嫩、易捕捞等特点,1984年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引进我国,1987年人工繁殖成功。  相似文献   

14.
美国鮰,原产美国,是美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这种鱼适温范围为0~39℃,具有食性广、耐低氧、疾病少、成活率高、生长快、易捕捞饲养等特点。其肉昧鲜美,营养丰富,可食比例大,是发展家庭养鱼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5.
斑点叉尾鱼回原产于美国,是美国及非洲、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主要淡水养殖品种和食用经济鱼类。具有适温广、易饲养、食性杂、生长快、易捕捞等特点。受到广大养殖户普遍欢迎。我们合肥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自1997年引进该鱼以来,经过几年人工繁殖试验,喜获成功,现将亲鱼培育时应注意几个问题小结如下。1亲鱼选择斑点叉尾鱼回亲鱼要求个体大、体型好、无伤无病,基因来源要求较好,这样亲鱼易驯化,也易养殖和培育。体重以1.5~5千克为好,年龄要求在3冬龄以上。2亲鱼池准备选择无渗漏、底泥浅、面积0.33~0.67公顷,…  相似文献   

16.
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又称大西洋漠斑牙鲆,分布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北部沿海和墨西哥沿海,在美国被称为Southern flounder(南方鲆)。漠斑牙鲆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易运输等特点,是一个很有推广价值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7.
河蟹是一种生长快、味鲜美、养殖周期短、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的名特水产品,目前已被广泛推广养殖,效益可观。为探索草型湖泊网栏养殖河蟹技术,笔者于 2000年在沅江市胭脂湖的荷叶坝进行了湖泊网栏养殖河蟹的试验,现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湖场条件 荷叶坝地处沅江市南部竹莲乡的胭脂湖,面积 13.33公顷,常年水深 1.5~ 2.0米,低水位时水深 0.8~ 1.2米。湖中轮叶黑藻、苦草等水生植物丰富,覆盖率达 95%,鲜草产量约 150千克 /667米 2;湖底螺、蚬、贝等底栖动物繁多,蕴藏量约 50千克 /667米 2。水质清爽,无污染, pH值 …  相似文献   

18.
斑点叉尾鱼回(IctalurusPunctatusRafinesque)亦称美洲鲶、沟鲶 ,属于鲶形目 (Siluriformes)、鱼回科 (Ic taluridae) ,为淡水温水性鱼类。斑点叉尾鱼回天然分布在美国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以及大西洋沿岸的部分地区 ,以后广泛地进入大西洋沿岸。现在基本上全美国和墨西哥北部都有分布 ,是美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 ,其产量占美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该鱼具有适应范围广、食性杂、适温广、抗病力强、生长快、产量高、易饲养、肉质鲜嫩、易捕捞等特点 ,1984年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  相似文献   

19.
胭脂鱼的早期发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描述了1987~1989年在葛洲坝下游人工授精后的胭脂鱼卵及其胚胎发育的特点和仔幼鱼的习性。  相似文献   

20.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punctatus)亦称美洲鲶、沟鲶、属于鲶形目、鮰科,为淡水温水性鱼类,原产于美国。该鱼具有适应范围广、食性杂、适温广、抗病力强、生长快、产量高、易饲养、肉质鲜嫩、易捕捞等特点。我国1984年由湖北省从美国引进,1987年人工繁殖成功。但随着其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