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3.
26个金针菇品种的品比试验及栽培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26个金针菇品种进行了菌线培养特性比较,发现菌丝长速,密度,色泽,现蕾难易等,与菇体色泽品系有很好的相关性,通过品比试验,从12个黄菇品种中筛选出产量和商品性状较好的F124菌株。 相似文献
5.
6.
近年来,金针菇栽培在我区已初具规模,但由于采用传统的老式栽培法,产量低、质量差,生物学效率仅70%~80%,经济效益不显著。为摸索出一套在厦门地区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我站进行了金针菇三种栽培法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西藏地区栽植金针菇的培养基配方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充分利用西藏的本土资源,取代棉籽壳栽植人们喜食的金针菇,本研究采用了3种不同碳源的培养基配方进行金针菇栽培试验,并与全棉籽壳碳源培养基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以冷杉木屑与棉籽壳混合碳源的培养基其菇产量同对照的棉籽壳培养基无显著差异;而以冷杉木屑为碳源的培养基因其成本低廉,更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9.
为筛选出适合固原市种植的鹰嘴豆品种,对8个鹰嘴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Ypb15-02、Ypb15-04、Ypb15-03等3个品种平均产量分别为2 186.67、2 086.67、2 010.00 kg/hm~2,分别较对照科鹰1号(CK)增产25.7%、19.9%、15.5%,综合表现好,可以在当地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在参试的5个品种中,湘9720、陕西305表现最好,产叶量高,千克叶片数少,抗病性强,叶大而肥,叶肉厚;盛东1号表现较差,产叶量低,千克叶片数多,抗病性中等;农桑14号、农桑12号表现中等,但农桑14号抗病性较弱. 相似文献
14.
<正> 金针菇生产中主要存在产量偏低,品质较差两大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制菌袋正品率不高,品种本身种性不好,栽培料配方不合理,管理不科学等。只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获得优质高产。 一、提高菌袋正品率 一般而言,要搞好以下几个方面:选择无霉变的原材料,特别要消除不易散开的霉变颗粒;在栽培原料中加入10%左右的稻草(2厘米长)或谷壳,以利加快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为筛选适于贵州省三都县早春种植的辣椒品种,于2010~2011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法对6个辣椒品种(长辣7号、长辣9号、辣丰3号、红辣椒王、金线8号和本地线椒)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长辣7号、辣丰3号、长辣9号、红辣椒王和金线8号分别比本地线椒增产57.6%、47.1%、38.3%、13.5%和4.5%,其中以长辣7号和辣丰3号的植株性状、商品性较好且单产高,可作为早春栽培推广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18.
19.
<正> 利用糠醛渣栽培金针菇是我们继糠醛渣栽培平菇试验成功之后进行的又一项关于废物利用的试验研究。目前我省金针菇的栽培主要采用棉籽壳做培养料,大面积的栽培生物效率为80~100%。利用工业生产的下脚料糠醛渣栽培金针菇目前尚未见报道。糠醛渣以含纤维素和木质素为主,丰富的碳源是培养金针菇的基本营养条件。为了对糠醛渣进行广泛地开发利用,以开辟新的食用菌培养料资源,我们于1988~1989年对糠醛渣栽培金针菇进行了试验,生物效率达到89%。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