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桂芳 《齐鲁渔业》2014,(10):34-35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养殖贝类死亡事件发生越来越频繁,贝类死亡的种类、面积不断增加,使贝类养殖业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养殖贝类大规模死亡问题已引起水产养殖者的广泛重视。 1 养殖贝类死亡原因 造成养殖贝类严重死亡的重要原因有海洋污染、气候影响、各种敌害和赤潮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贝类养殖规模的扩大及养殖历史的延长,病害问题日趋严重,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去年,在伦敦举行的贝类年会上,PhilippeGoulletquer博士认为死亡并不是因为一种病害,而是与养殖密度过大而造成的环境压力有关。英国贝类协会主席EricEdward。指出:外地贝类的引人和移植可能会传播更多的敌害和疾病,所以区域间要加强管理。另外,在对我国贝类养殖的基本情况做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大连水产学院的张国范教授详细分析了发病原因。一是生物性病原致病。引起贝类死亡的生物性病原主要有…  相似文献   

3.
养殖贝类大规模死亡原因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新城 《齐鲁渔业》2008,25(6):11-12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养殖贝类死亡的种类、面积及范围不断增加,使贝类养殖业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养殖贝类大规模死亡问题已引起水产养殖场(户)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4.
樊甄姣  刘志鸿 《河北渔业》2007,(8):13-14,60
养殖环境污染是造成贝类不同程度的规模性死亡的原因之一,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环境污染因子,并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环境污染对贝类免疫活性影响的研究,并对其机理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重金属离子对菲律宾蛤仔呼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永红 《齐鲁渔业》2008,25(6):22-24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滩涂养殖贝类之一。国外专家学者对滤食性生物耗氧率做过较多的研究,而重金属离子对水生生物影响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通过测量耗氧量来探讨不同浓度的Cd^2+、Cu^2+、Zn^2+对菲律宾蛤仔呼吸代谢的影响,旨在为研究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生物机理和贝类能量学提供依据,所得结果可作为选择蛤仔养殖滩涂底质的重要依据,并有助于养殖过程中科学管理,提高滩涂养殖种类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海洋贝类养殖的发展,水域环境也在不断恶化。这些年来,贝类养殖经常发生大批死亡,作者参阅了有关文献,并根据自己在贝类病害和死亡方面所做的一些调查与积累的一些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提出了防止对策,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贝类等无脊椎动物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贝类养殖因其具有食物链短、定居性强、育苗和养殖基础好、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海水养殖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是随着养殖品种的增加,养殖规模的扩大,以及各地区间的频繁引种使养殖病害问题日益严重。据统计:2002年水产养殖病害种类多达185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41亿元。研究贝类的免疫系统将有助于这些养殖种类的疾病控制,使贝类养殖业得到更好的持续发展。贝类缺乏特异性的免疫系统,它们的免疫防御主要由细胞和体液免疫系统所组成,通过血细胞或淋巴细胞的吞噬、包囊作用排除异己的微生物和病原体。抗菌肽作为其…  相似文献   

8.
鳙鱼溶血性腹水病近年来,由于滩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和苗种投放密度的增加,滩涂养殖贝类出现了发病时间早、发病面积大等新特点,从而使养殖者经济损失惨重。为了引导养殖户走科学养殖之路,使养殖户对滩涂养殖贝类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有效防止贝类养殖病害的发生,减少贝类死亡,增  相似文献   

9.
贝类养殖具有食物链短、定居性强、育苗和养殖基础好、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已成为沿海地区海水养殖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 0 0 2年我省贝类养殖产量1 7.48万t,占海水养殖产量的83.64%。但随着养殖面积和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大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变,近几年出现了严重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单产降低、品质下降、大面积死亡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育种方面看,我国开展贝类养殖的各个种类,迄今为止基本未进行过系统的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良工作,其遗传基础仍是野生型的。经过累代养殖,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遗传杂合度降低、抗逆性差、…  相似文献   

10.
吴雪  崔龙波 《福建水产》2016,(2):165-170
为给海水贝类健康养殖提供依据,本文总结了近年国内外的报道,从氮、磷、重金属、石油类、有机氯农药等海洋污染物对贝类及其环境影响进行了归纳综述,发现由于特殊的取食方式,贝类体内的污染物含量较其它生物高,此外,同种污染物在不同种类贝类体内的积累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贝类养殖区的选择要比其他养殖区的选择更加谨慎,另外,也可以针对不同养殖海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养殖种类。  相似文献   

11.
温度对贝类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贝类养殖在水产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贝类病害日益严重,频发大规模死亡事件,造成了重大损失[1-3]。Malham等[2-3]报道,欧洲一些地方如爱尔兰养殖的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在夏季出现大量死亡现象,并归咎于环境、传染性病原体、牡蛎本身生理或遗传因素等。年,等[3]研究表明,环境  相似文献   

12.
贝类具有食物链短、定居性强、育苗和养殖基础好、成本相对低等特点,其养殖业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海水养殖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滩涂环境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养殖贝类病害日趋严重,沿海养殖的文蛤(Meretrix lusoria)、牡蛎等不断发病,给贝类产业带来严重危害[1].其中由各种原虫引起的原虫病是养殖贝类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13.
海水贝类养殖中污损生物的防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振霞  严岩  黄良民 《水产科学》2007,26(4):240-243
据2002年统计,我国贝类养殖产量占海水养殖总量的79.4%,贝类养殖面积占海水养殖面积的66.9%,贝类养殖种类已发展到了30余种,其中主要为贻贝、扇贝、蛤、蚶、牡蛎等。贝类养殖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广泛采用的贝类养殖方式是网笼养殖,但是贝类在笼内放养一定时间后,一些海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会在贝壳表面和养殖网笼的表面附着从而影响养殖贝类的正常生长。污损生物的大量出现严重影响了贝类养殖业的生产效率。如何有效地防止和减少污损生物对养殖贝类和养殖器具的危害,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许红  梁鹏 《河北渔业》2014,(7):56-56
<正>单细胞藻类与水产养殖息息相关,单细胞是鱼、虾、蟹、贝类等幼体的直接饵料,在水产养殖以及育苗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本人多年从事贝类育苗、海参育苗工作,下面对贝类育苗、海参育苗中单细胞藻类常用种类和培养方法做如下介绍。1常用种类贝类育苗中常用种类较多,有小球藻、塔胞藻、扁藻、金藻(等鞭金藻和叉变金藻)、硅藻(新月菱形藻);海参育苗中常用种类有盐藻、角毛藻和新月菱形藻。以上几种藻类对温度、盐度、光照有  相似文献   

15.
彭张记  袁华  袁群生 《齐鲁渔业》2008,25(10):14-14
近年来,由于滩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和苗种投放密度的增加,滩涂养殖贝类出现了发病时间早、发病面积大等新特点,从而使养殖者经济损失惨重。现将滩涂养殖贝类发病、死亡原因及预防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四种帘蛤科贝类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蛤、青蛤、菲律宾蛤仔和硬壳蛤隶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广泛分布于朝鲜、日本及我国沿海,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2001年全国养殖产量已突破200万吨,仅次于牡蛎,在贝类中列第二位。目前,我国人工养殖蛤苗种大部分来源于天然,基本上没有经过系统的人工选育,其遗传基础还是野生型的,由于养殖上没有好的品种,一些种类经过累代养殖,出现生活力下降、个体变小和抗逆性差等问题,大面积死亡现象时有发  相似文献   

17.
正扇贝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之一,1996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783.5万t,其中贝类产量412.7万t,扇贝产量达90万t,占海水养殖产量的11%,贝类产量的22%[1]。同年,世界扇贝的产量约98万t,可见我国扇贝养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占有重要位置。目前,海洋贝类主要有底播和浅海筏式两种养殖方式,其中贝类筏式养殖以其养殖种类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管理方便等优点,逐步发展成  相似文献   

18.
宁波地区滩涂贝类大规模死亡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滩涂贝类养殖多实行生 态养殖,具有本轻利厚、生产稳 定、管理方便等优点,已成为宁波 市海水养殖业的一大热点。然而, 近几年来滩涂养殖贝类大规模死亡的 现象时有发生,给当地的海洋水产 经济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我们从 2001年开始,对宁波市滩涂贝类养 殖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结合对 滩涂养殖环境的检测结果,分析了 造成滩涂养殖贝类大规模死亡的主要 原因。  相似文献   

19.
杂交育种技术在海水养殖贝类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养殖大国,同时也是海水养殖大国。2001年海水养殖产量达1.13×108t,其中贝类养殖产量占海水养殖总量的80%以上[1],贝类养殖在整个海水养殖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贝类只是进行单一的野生品种的养殖,很多养殖品种一直处于野生状态。长期近亲繁育、累代养殖,导致了近交衰退,种质逐年下降,表现为生长缓慢、经济性状下降、抗逆性降低等等。再加上病害的发生、养殖海区环境恶化等因素,致使近些年几种重要的养殖贝类均发生了大规模的死亡事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其中仅1997、1998年的扇贝死亡,山东省…  相似文献   

20.
正一、贝类苗种生产用水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海水养殖规模、密度的逐渐扩大和海水污染的日益严重,导致赤潮、浒苔等有害藻类持续暴发及水产动物疾病频繁出现,严重影响海水水质。有害藻类能够产生藻毒素等有害物质,造成鱼类、贝类等水生动物及其幼体的死亡。有害细菌可以对贝类及其幼体产生伤害。因此,海水水质成为制约水产养殖、育苗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