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996年7月5日,一只名叫“多莉”的小羊出生在英国爱丁堡市罗斯林研究所。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用已经分化成熟的体细胞克隆出来的哺乳动物,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进步的第一项,也是当年最引人注目的国际新闻之一。但几乎没有人知道,在一位中国老人呕心沥血的努力下,我们早在1981年就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条克隆鱼!这位老人就是童第周,他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是世界克隆技术的先驱,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相似文献   

2.
1999年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评选结果公布 :( 1 )转基因山羊体细胞克隆羊诞生、首例转基因试管牛问世 ;( 2 )我国储氢纳米碳管研究取得进展 ;( 3 )中国古生物研究取得多项重大发现和进展 ;( 4)我国科学家发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基因 ;( 5 )《量子态隐形传输实验研究》入选《自然》杂志近代物理学百年经典之作 ;( 6)我国科学家确定碳 60单分子在硅表面的取向状态 ;( 7)我国科学家在新核素合成和研究中取得新的重要突破 ;( 8)我国南极冰盖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完成《中国冰川编目》 ;( 9)我国“离子型声子晶体的光学性质”的研究取得重要进…  相似文献   

3.
唐宋时期浙江茶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时期浙江茶文化的发展浙江农业大学童启庆前言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挥地之一。1974年冬,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省建德县李家乡新桥村岩洞中,发现一批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和一枚属于智人阶段的右上犬齿化石,定名为“建德人”,表明早在距今约五万年前左右的旧石器时...  相似文献   

4.
小鲵是与恐龙同时代的古老物种,距今3.20亿年,堪称珍贵的"生物活化石",被生物学家誉为研究古生物进化史的"金钥匙"。据了解,1889年一外国人最早在湖北宜昌发现这种小动物,定名为"中国小鲵"。由于频临灭绝,属于红色易危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1986年与国宝大熊猫一起被国家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研究人类早期文明尤其是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区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伟铭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选取该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自然剖面和考古点剖面,开展了包括高分辨率AMS14C测年、孢粉、炭屑、磁化率和粒度以及区域表土花粉和与农作物相关植物现代花粉形态等一系列研究。  相似文献   

6.
苏铁的栽培     
苏铁俗称"铁树",为苏铁科植物.早在古生代白灰纪,距今约2亿多年就出现在地球上,而在中生代侏罗纪,这一古老的类群十分丰富,仅在四川省宝鼎地区晚三迭世地层中,苏铁类化石就达50多种,之后逐渐衰退,大部分类群相继灭绝,现存苏铁故有"活化石"之称.  相似文献   

7.
2002年11月下旬,1条爆炸性新闻从祁阳县挂榜山林场传出:湖南永州惊现“中国小鲵“!从而使我省成为继湖北、福建、浙江之后世界上第4个发现这种与恐龙同处一个发展年代、距今3.2亿年的古珍稀动物的省份.……  相似文献   

8.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和德国科学家近日在博物馆中"重新发现"了一具成年雌性鱼龙化石,化石长度为3~3.5米,是该类动物中最大的化石纪录。该化石20多年前发现于英格兰海岸,但直到最近才被科学家拿来研究。鱼龙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它们最早出现于约2.5亿年前,比恐龙稍微早一点(2.3亿年前),约9 000万年前灭绝,比恐龙早灭绝约2 500万年。有些鱼龙身体十分小,但有些鱼龙身体很大。  相似文献   

9.
食用板栗古今谈山东省莒南县第三中学尹世娟我国是栗树的原产地,食用和栽培历史悠久。在陕西半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的粟谷和栗、榛坚果化石,表明在距今六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采集、食用和贮藏野生栗果。在南京博物院里,还陈列有距今3600年前...  相似文献   

10.
宁荣华 《中国农垦》2004,(12):46-46
云南省景洪农场十分场政工部宣传干事宁云刚,10年坚持收藏《中国农垦》杂志,一期不漏,令人十分敬佩。 10年前,宁云刚由割胶队到分场机关担任宣传干事。1995年4月初的一天,他到农场宣传科送稿,发现了办公桌上摆着一本当年第三期《中国农垦》,他好奇地翻阅。从垦区新貌图片新闻,封底5幅摄影  相似文献   

11.
芥蓝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以肥嫩的花薹和嫩叶为食用部分。芥蓝起源于中国(瓦维洛夫,1935),原产地在中国的南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1956),据文字记载,其在中国已有至少900年的栽培历史。芥蓝栽培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区),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有少量栽培,  相似文献   

12.
正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永栋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对中生代已绝灭松柏类植物——苏铁杉属(Podozamites)的多样性起源和辐射演化开展了综合分析研究并取得了新进展,该项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国际地球科学类综合性专业刊物《三古》。苏铁杉属(Podozamites)是古植物学领域广泛采用的形态属名。研究表明,东亚地区该植物在晚三叠世始逐渐广布于中纬度地带,且发展成为植物群中占绝对优  相似文献   

13.
番茄抗根结线虫Mi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前国际上从番茄中发现了8个抗根结线虫基因,其中3个抗性基因Mi-1、Mi-3和Mi-5分别定位在番茄第6染色体和12染色体上,已经克隆出的Mi-1基因与其他植物抗病基因具有相似性,Mi基因与抗蚜虫的基因(Meu-1)密切相关,抗线虫Mi基因介导了对马铃薯蚜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4.
<正>牦牛,藏语"雅克",是中国青藏高原高山高寒荒漠地区适应高寒气候而延续至今的特产牛种,属珍奇稀有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经济资源和畜种资源,这种青藏高原独有的景观动物分布于青海、西藏、四川、甘肃西北部、云南、新疆南部等省(自治区)。牦牛起源于中国,主产于中国。在中国华北和内蒙古等地发现了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距今300万年)牦牛化石;在青海省柴达木地区诺洪木遗址发掘出了牦牛的毛和皮;在四川省康定地区挖掘出了古代牦牛化石,据考证是新石器时代的牦牛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1月下旬,1条爆炸性新闻从祁阳县挂榜山林场传出:湖南永州惊现“中国小鲵”!从而使我省成为继湖北、福建、浙江之后世界上第4个发现这种与恐龙同处一个发展年代、距今3.2亿年的古珍稀动物的省份。现在湖北已经有100多年没有出现“中国小鲵”了,福建也有近80年没有消息,浙江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鹿文化试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孔秀 《农业考古》2000,(1):162-168,185
考古发现揭示出中国古代有历史悠久的食鹿历史。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已将幼鹿作为猎食对象。(1)80万年前陕西兰田人已猎食鹿。50万年前北京人更是大量猎食各种鹿。旧石器时代,河南境内最多的动物是鹿和马。(2)山西芮城西侯渡遗址、许家窑遗址、峙峪遗址,都发现多种鹿的骨角化石。新石器时代,众多的人类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鹿的骨角化石。夏商时期,河南地区人类捕获的动物亦以鹿类居多,共有八种:鹿、麋鹿、赤鹿、四不像鹿、斑鹿、水鹿、轴鹿、约占这个时期动物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3)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岁月中,鹿为…  相似文献   

17.
巴布亚新几内亚1500米海拔高地上有一片116公顷的湿地。考古学家经挖掘证实,该湿地已有七千至上万年的耕作历史。在湿地的沉积泥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七千年前的香蕉植物化石,由于地下水中的硅渗入植物细胞中,形成的化石仍保持着原有的植株形态。考古学家依据有无花粉和结籽来判断这些香蕉植物化石是否属于驯化栽培品种。结果发现驯化香蕉栽培种的植物化石与其它野生近缘种的主要区别是个体较大。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该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8.
资讯     
《中国畜禽种业》2011,(11):153-156
第十届(2012)中国畜牧业展览会现场筹备会暨新闻发布会在南京召开2011年10月18日,第十届(2012)中国畜牧业展览会现场筹备会暨新闻发布会在"六朝古都"——南京召开。中国畜牧业协会沈广秘书长,江苏省畜牧兽医局宋晓春局长、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张庆瑄总经理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新闻媒体、畜牧行业企业和各地行业协会的百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刘强德主持。  相似文献   

19.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近日宣布:他们成功克隆出一个与控制水稻粒重的数量性状相关的功能基因,并阐明了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理。相关论文于2007年4月8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遗传学杂志《自然·遗传学》。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几个月的实地调查,对南京市园林中的花境景观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了南京地区花境的景观设计特点、花境应用类型以及植物材料的选择,总结出了南京花境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南京地区做花境的优良植物种类及景观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