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评价了日粮添加大蒜(GAR)和刺柏果(JUN)提取物以及添加莫能菌素对奶牛采食量、瘤胃发酵、不同部位日粮消化率、微生物蛋白质合成、产奶量以及奶牛免疫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采用4头安装瘤胃和十二指肠瘘管的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按照4*4拉丁方试验设计,每期进行21 d。4个试验处理分别为:对照组(不添加),MO组(莫能菌素按照330 g/d.头添加),GAR组(大蒜提取物按照5 g/d.头添加)和JUN组(刺柏果提取物按照2 g/d.头添加)。试验奶牛日粮组成为精粗比40∶60的全混合日粮,精料以大麦为基础。干物质采食量平均为20.4 kg/d,并且不受添加剂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之间日粮干物质、有机物、纤维和淀粉的全肠道消化率差异不显著。但干物质和有机物的瘤胃消化率却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GAR和JUN组均升高13%)。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于日粮粗蛋白质瘤胃消化率升高所致。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GAR和JUN使粗蛋白质瘤胃消化率增加11%。与之相反,添加MO使粗蛋白质瘤胃内消化率降低11%。日粮添加MO使乳脂率显著降低,各处理组分别为3.46%(CAR)、3.40%(JVW)、3.14%(对照组)、2.68%(MO)。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MO、GRA、JUN对产奶量、微生物蛋白合成、瘤胃pH、瘤胃VFA以及氨态氮的浓度均没有显著影响。各处理对血浆白细胞总数、血清淀粉样蛋白A以及结合珠蛋白的数量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各种添加剂的添加对奶牛免疫性能没有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虽然日粮添加GAR(5 g/d)和JUN(2 g/d)改善日粮瘤胃的消化性,但是可能会降低过瘤胃蛋白质的量。相反,日粮添加MO能够增加过瘤胃蛋白的量,但在本试验中,其对日粮的消化率和产奶量的增加却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2.
根据奶牛胎次、产奶量、泌乳日龄等相近的原则选择33头中高产水平澳洲型荷斯坦经产奶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11头(即对照组,处理I组,处理II组),分别饲喂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占青绿类饲料比例分别为0、50%、100%的日粮。结果表明,日粮的各类饲料含量相同而青绿类饲料中桂牧一号所占的比例不同对奶牛的产奶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对乳脂率、干物质率和乳蛋白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乳干物质率和乳蛋白率均有上升的趋势而乳脂率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对50头泌乳中期的奶牛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研究高粗料高脂肪日粮对奶牛血液代谢产物、瘤胃发酵和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设有10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奶牛,每头奶牛给定一种日粮。试验用日粮为:对照日粮(日粮1)和试验日粮(高粗料75%高脂肪7.5%,日粮2;高粗料,中等水平脂肪5.0%,日粮3;中等水平粗料65%,高水平脂肪,日粮4;中等水平粗料和脂肪,日粮5;或者对照日粮中含有50%粗料和2.0%脂肪)。这些日粮含氮量相同(CP17.7%)。粗饲料由20苜蓿干草、40%苜蓿半干青贮和40%青贮玉米组成。所用脂肪由80%瘤胃 保护脂肪和20%黄色油脂组成。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糖浓度差异不显著;试验组的血浆非酯化脂肪酸(NEFA)高于对照组。而奶牛采食日粮的粗饲料和脂肪水平不同,其NEFA差异不显著;对照组、试验组与粗饲料和脂肪水平不同的日粮的瘤胃PH、瘤胃VFA浓度和干物质消化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12头泌乳中期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在干物质进食量相似的条件下,增加瘤胃快速可发酵能量,用玉米粉颗粒替代甜菜渣颗粒,三个处理分别替换0kg、0.4kg和0.8kg,试验期61d。结果表明,日粮处理对奶牛的产奶量和乳成分没有明显影响,玉米粉颗粒替代甜菜渣颗粒饲喂奶牛后可显著降低牛奶中尿素氮(MUN)浓度,评价目粮的瘤胃能氮平衡表明为正平衡,有明显低水平的MUN。试验证明,可以用日粮瘤胃能氮平衡判断饲喂日粮对奶牛MUN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探究碳酸腐殖酸钠代替碳酸氢钠对荷斯坦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和泌乳性能的影响。选用年龄、胎次、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2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0.76%碳酸氢钠,试验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0.76%碳酸腐殖酸钠。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的瘤胃pH值、丙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乙丙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饲料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日粮添加碳酸腐殖酸钠代替碳酸氢钠可显著提高奶牛瘤胃pH值,预防瘤胃酸中毒,促进丙酸生成,改善瘤胃发酵模式,提高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不同日粮条件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用4头安装永久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泌乳奶牛(体重为483±21kg,泌乳日龄为175±6天)通过4×4拉丁方试验设计,日粮包括70CW组(粗料仅由羊草组成)、30:70CCA组(粗料为玉米青贮 苜蓿 羊草)、50:50CCA组和65:35CCA组,共设4期试验,每期23天。30:70CCA组干物质采食量与有机物采食量极显著低于其它日粮组(P<0.01),30:70CCA组能量采食量显著低于其它30:70日粮组,CW组DM、OM在瘤胃消化率(P<0.05)及全肠道消化率均(P<0.01)显著低于其它日粮组;NDF、ADF瘤胃及全肠道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65:35CCA组产奶量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  相似文献   

7.
不同日粮对奶牛瘤胃发酵模式及泌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4头安装永久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泌乳奶牛(体重为483 kg±21 kg,泌乳日龄为175 d±6 d),研究4种日粮,分别为30∶70CW(粗料由羊草组成)、30∶70CCA(粗料为玉米青贮+苜蓿+羊草混合型)、50∶50CCA、65∶35CCA日粮对泌乳奶牛瘤胃内pH、NH3 N浓度、VFA的动态变化及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每期23 d。结果表明,精粗比为65∶35CCA日粮条件下奶牛瘤胃内pH显著低于其它组(P<0 01), 65∶35CCA及50∶50CCA日粮组瘤胃内NH3 N浓度显著高于精粗比30∶70 日粮组(P<0 01),瘤胃内乙酸浓度随精料比例的提高而降低(P= 0 10),丙酸浓度、丁酸浓度及乙酸/丙酸比例差异均为极显著(P<0 01);在不同精粗比日粮条件下,乳脂率差异显著(P<0 01),以30∶70CCA组为最高;产奶量、乳蛋白率及非乳脂固形物含量均呈极显著差异(P<0 01),均以高精料组65∶35CCA组为最高。  相似文献   

8.
研究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甜菜碱和胆碱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和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8头泌乳日龄为21~91d的荷斯坦奶牛,以玉米青贮料为基础配制全混合日粮,基础日粮中蛋氨酸含量为42g/a。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甜菜碱和胆碱,分为4个日粮处理组:对照组;添加20g/d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组;添加45g/d瘤胃保护性甜菜碱组和添加40g/d瘤胃保护性胆碱组。同时在所有处理组中添加一定量脂肪酸钙盐以确保各处理组含有相同的脂肪含量。结果显示,各处理组对初产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和乳成分无显著影响,经产奶牛的平均干物质采食量、体重和体况评分也没有受到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甜菜碱和胆碱的影响。瘤胃保护性胆碱组经产奶牛的产奶量高于其它处理组,乳蛋白含量高于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组,但与对照组和瘤胃保护性甜菜碱组相比没有区别。因此,在缺乏蛋氨酸的奶牛全混合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甜菜碱作用甚微。  相似文献   

9.
陈宝财 《中国饲料》2021,1(18):21-24
文章旨在评估全混合日粮中补充益生菌对奶牛泌乳性能、瘤胃发酵及血清代谢产物浓度的影响。试验将泌乳性能一致的48头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在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期间,对照组饲喂基础全混合日粮,处理组饲喂基础全混合日粮+1×105 CFU/kg枯草芽孢杆菌。结果:日粮添加益生菌对奶牛干物质摄入量、乳脂肪、乳蛋白含量及乳脂肪产量、乳蛋白产量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奶牛的泌乳量、4%脂肪校正乳和饲料报酬分别显著提高4.09%、7.69%和1.89%(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奶牛瘤胃异丁酸浓度显著提高11.96%(P<0.05)。对照组与处理组对奶牛氮摄入量、粪氮和尿氮排泄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奶牛氮沉积量显著提高50.15%(P<0.05)。对照组与处理组对大部分血清代谢物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奶牛血清甘油三酯浓度显著提高25.37%(P<0.05),但血清尿素氮和非酯化脂肪酸浓度分别显著降低14.63%和40%(P<0.05)。结论:全混合日粮中补充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提高奶牛泌乳量、4%脂肪校正乳及饲料报酬,同时改善瘤胃异丁酸浓度及氮沉积。 [关键词]益生菌|奶牛|泌乳性能|瘤胃发酵|血液代谢物  相似文献   

10.
肖健康 《饲料广角》2012,(17):42-45
本试验旨在研究用菜粕(CM)代替奶牛日粮中的酒糟蛋白质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8头泌乳荷斯坦奶牛(4头初产和4头经产的奶牛)被用于该试验,试验时间为4周。试验数据从第3周和第4周开始收集。分别用菜粕(CM)代替酒糟蛋白质中的100%、66%、33%和0的蛋白质。所有的奶牛日粮(平均含有15.1%的粗蛋白质和4.5%的乙醚提取物)中包含55%的粗饲料和45%的精料,其中粗饲料中含有50%的玉米青贮和苜蓿干草。试验数据显示,各处理组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25.4kg/d)基本相似,产奶量也极其相似(各处理组奶牛的牛奶产量分别是35.2、35.8、34.5和34.3kg/d);各处理组中牛奶的蛋白质含量(3.04%)、脂肪含量(3.92%)和饲料转化率也基本相似。总体来看,用菜粕来代替奶牛日粮中的酒糟蛋白质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苗静平 《饲料广角》2012,(15):45-46,49
本试验旨在研究奶牛日粮中不同含量的菜籽粕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8头泌乳荷斯坦奶牛被用于该试验,试验时间为4周。试验数据显示,各处理组的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以及奶牛的饲料转化率相似;而各处理组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也基本相似。总体来看,用菜籽粕来代替奶牛日粮中的DDGS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以四头瘘管荷斯坦牛为试验动物,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用不同水平的葡萄糖、不同的含水量、不同加热温度处理豆粕,采用尼龙袋法测定各组豆粕的瘤胃降解率,以含不同降解率的豆粕为蛋白质饲料配制成四种TMR日粮,即对照组日粮(豆粕降解率为51.94%)、高降解率豆粕日粮-HD组(豆粕降解率为40.85%)、中等降解率豆粕日粮-MD组(豆粕降解率为38.98%)、低降解率豆粕日粮-LD组(豆粕降解率为28.21%),探讨葡萄糖处理豆粕对奶牛瘤胃内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含不同降解率豆粕的TMR日粮对奶牛瘤胃内环境有影响,随日粮中豆粕降解率的降低,瘤胃pH值增加,氨氮浓度降低,总VFA浓度下降,乙酸浓度升高,丙酸浓度降低,丁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乙酸∶丙酸比值有增加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VFA组成中乙酸比例显著增加(P0.05),丙酸比例有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加拿大西部,利用不同比例玉米和小麦混合物生产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并将其用于泌乳奶牛日粮作为饲料粗蛋白的来源.本研究旨在确定提高日粮中小麦DDGS的配给量对泌乳中期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性能、乳成分、饲料效率、血浆代谢产物和瘤胃发酵的影响.16头经产和16头初产泌乳荷斯坦奶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每期试验3周.试验日粮如下:以菜籽粕作为主要蛋白质源的日粮设置为对照日粮(CON),试验日粮中利用小麦DDGS增量代替玉米DDGS(配给量为0、50%和100%日粮DDGS),处理组的蛋白质源约占饲料粗蛋白质的35%.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喂DDGS提高了奶牛产奶量、乳脂肪、乳糖和能量校正乳含量.尽管饲喂DDGS日粮的奶牛粗蛋白质消化率较对照组有降低的趋势,但瘤胃中氨氮浓度、血浆尿素氮浓度、乳中尿素氮浓度有所提高,而乳蛋白浓度下降.随着日粮中小麦DDGS添加量的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呈线性升高,产奶量不受影响,因此饲料效率线性下降.增量饲喂小麦DDGS有线性降低血浆葡萄糖浓度的趋势,同时血浆中亮氨酸浓度呈线性下降,而谷氨酰胺浓度呈线性升高.除粗蛋白质外,各处理组其他营养物质的肠道表观消化率未受影响.小麦和玉米的DDGS混合物似乎具有相似的饲喂价值,且可以被用于泌乳奶牛日粮的替代蛋白质源.但是,利用小麦DDGS替代玉米DDGS可能降低饲料效率.  相似文献   

14.
文章旨在评估功能性油脂替代莫能菌素对高温高湿环境下奶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和生理状态的影响。试验选择产奶期(200±50)d,平均体重(600±75)kg的荷斯坦奶牛36头,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进行为期6周的试验(1周适应期,5周试验期),试验共设计3种日粮,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1组在基础日粮添加20mg/kg莫能菌素,处理2组在基础日粮添加0.05%功能性油脂。试验期间环境温度、湿度和温湿度指数分别是(25±0.55)℃、(82.0±1.20)%和74.5±0.30,表明奶牛处于高温高湿环境。结果:处理1组较对照组和处理2组显著降低了干物质和有机物的摄入量(P<0.05),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粗蛋白质摄入量(P<0.05)。试验时间显著影响有机物、蛋白质摄入量及养分表观消化率(P<0.05),同时显著影响瘤胃pH、氨氮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P<0.05)。对照组较处理2组显著降低了血清尿素含量(P<0.05),处理和时间对血清尿素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效应(P<0.05)。处理1组较处理2组显著降低了脂肪产量和乳脂肪含量(P<0.05)。试验时间显著影响乳成分含量及产量(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功能性油脂增加了乳脂产量,并且可以代替莫能菌素而不影响奶牛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采食量、养分消化率、瘤胃发酵和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不同日粮条件下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用4头安装永久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泌乳奶牛(体重为483±21kg,泌乳日龄为175±6天)通过4×4拉丁方试验设计,日粮包括30:70CW组(粗料仅由羊草组成)、30:70CCA组(粗料为玉米青贮+苜蓿+羊草)、50:50CCA组和65:35CCA组,共设4期试验,每期23天。30:70CCA组干物质采食量与有机物采食量极显著低于其它日粮组(P<0.01),30:70CCA组能量采食量显著低于其它日粮组,30:70CW组DM、OM在瘤胃消化率(P<0.05)及全肠道消化率(P<0.01)均显著低于其它日粮组;NDF、ADF瘤胃及全肠道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65:35CCA组产奶量极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  相似文献   

16.
奶牛常用饲料瘤胃干物质和淀粉降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前期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在精粗比为55∶45的日粮条件下,采用In sacco法测定了奶牛常用饲料瘤胃内干物质和淀粉的降解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饲料的干物质和淀粉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率不同。能量饲料中,麸皮的干物质和淀粉的瘤胃降解率均高于玉米;蛋白质饲料中,干物质和淀粉的降解率顺序是豆粕>胡麻饼>棉粕;常用粗料中,玉米青贮的干物质和淀粉的降解率均高于青干草。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围产期奶牛日粮中添加瘤胃脂肪粉、葡萄糖及丙二醇外源能量饲料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40头处于围产前期、体况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牛,处理组日粮在对照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00 g/d的过瘤胃脂肪粉(脂肪组)、葡萄糖(葡萄糖组)和丙二醇(丙二醇组),试验期30 d.结...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的玉米压块秸秆和羊草组成的日粮对奶牛瘤胃发酵、日粮消化率以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4头体重为(550±25)kg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奶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4个日粮处理精料组成相同,粗料组合分别为:100%玉米秸(100% CS)、60%的玉米秸+40%羊草(60% CS+40% CW)、40%玉米秸+60%羊草(40% CS+60% CW)和100%羊草(100% CW).试验期共60 d.结果表明:4个日粮处理间奶牛瘤胃pH差异不显著(P>0.05),60% CS+40% CW组和40% CS+60% CW组pH变化较平缓.日粮处理间氨态氮(NH3-N)浓度、微生物蛋白质(MCP)产量以及各种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羊草比例的增加,乙酸/丙酸值逐渐减小.60% CS+40% CW组日粮中性洗涤纤维(NDF)消化率比100% CS组有提高的趋势(P=0.10),其他营养成分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4个日粮处理条件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粗饲料由不同比例压块玉米秸秆和羊草组成的日粮对奶牛瘤胃发酵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均可提供正常的瘤胃发酵和泌乳的营养需要,能达到较高的乳脂率.60% CS+40% CW组有提高日粮NDF消化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通过瘤胃尼龙袋消化试验 (试验 1)和生长性能试验 (试验 2 )评价大豆皮替代羔羊饲粮中玉米或纤维饲料(玉米秸 )对瘤胃消化和生长性能的影响。饲粮处理为大豆皮替代饲粮中全部玉米 (SH C)、饲粮中 5 0 %纤维饲料(SH F)和对照饲粮 (CK)。试验 1结果表明 ,以大豆皮替代羔羊饲粮中全部玉米对于 2 4h和 4 8h干物质消化率(DMD)没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但极显著降低了 2 4h和 4 8h细胞壁消化率 (NDFD) (P <0 .0 1) ;以大豆皮替代饲粮中 5 0 %纤维饲料显著提高了羔羊饲粮 2 4h和 4 8hDMD(P <0 .0 1)以及 4 8hNDFD(P <0 .0 5 )。试验 2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 ,SH C处理不影响羔羊日粮干物质采食量 (P >0 .0 5 )、日增重 (P >0 .0 5 )和饲料转化效率 (P >0 .0 5 ) ,但可以降低单位增重的饲料成本 ;SH F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羔羊日粮干物质采食量 (P <0 .0 5 )、增重速度 (P <0 .0 1)和饲料转化效率 (P <0 .0 5 )。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饲粮中用闽牧6号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cv.Minmu 6)鲜草代替等量干物质羊草(Leymus chinensis)干草对奶牛生产性能及乳品质的影响,选用24头胎次一致(1胎)、产奶量相近(15kg左右)的荷斯坦奶牛,设置6个处理,各处理间饲粮中闽牧6号杂交狼尾草的重量分别为:0(CK)、7.50、15.00、22.50、30.00和37.50kg。试验期40d(预试期10d,正试期30d)。结果表明,1)夏季30~37℃条件下,在中低产奶牛饲粮中使用7.5~37.5kg杂交狼尾草鲜草替代羊草干草,各处理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2)从试验前、后产奶量的对比来看,与全干草的对照组相比,给饲鲜草的试验组产奶量相对更稳定。3)饲粮中供给22.5kg杂交狼尾草鲜草时,每100g牛乳中α-亚麻酸含量最高为15.88mg,比CK增加了43.41%(P0.05)。由此可知,夏季高温条件下,在奶牛饲粮中供给杂交狼尾草鲜草有助于稳定产奶量,并提高部分试验组乳中α-亚麻酸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