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律师同志: 我和丈夫到外地打工,准备租住一间房子。一房屋中介所收了我们五百元中介费,介绍了几间出租房屋。我与房主均因租金问题没有谈成。请问中介的事项没办成,他们收取的中介费应否退还 ? 读者:燕来 燕来同志: 你委托房屋中介所给你介绍出租房屋,你与其达成的协议,属居间合同,按《合同法》第四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高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所谓居间合同,即是指双方当事人约定一方为他方报告成交机会或为订立合同的媒介,他方给付一定报酬的合同。在居间合同关系中,提供交易媒介的一方为居间人,给付报酬的一方为委托人。按该法第四百二十七条的规定:“居间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当事人支付报酬,但可以要求委托人支付从事居间活动支付的必要费用。”中介所给你介绍了出租房屋,但因租金问题你和房屋出租者均未达成承租房屋的协议,居间人房屋中介所的中介行为没有促成你与出租方承租合同的成立。房屋中介所应当退还其收取你的中介费。但其按居间合同给你提供了出租房,进行了居间服务,你应当支付中介所从事居间活动所支付的必要费用。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南县三仙湖乡的农民李大光,因父母早故,他只读了初中后就在家种田和学习机械操作了,农闲时做点小生意。上世纪80年代,家里勉强糊口。1991年.他的岳父从供销部门退休后,把积赞下来的1万元钱给他创业。大光拿了这些钱,带着妻子和弟弟来到吉首市.通过摸行情.他在农机局旁租了一间门面.经营农业、矿山用的各类水泵、水管、皮带等。刚开始的几个月生意清淡,经过向其他店铺了解、取经。并给上门顾客发送名片,顾客逐渐增多。生意日益红火起来,当年获纯利3万多元。十多年来他的生意一直兴旺.现已成为拥有200余万元资产的老板了。他总结自己的经营服务经验就是“好学、善观、诚实、货真、联谊、服务”十二个字。  相似文献   

3.
放荡俄罗斯     
赵清竹 《百姓》2005,(11):22-24
极受欢迎的"热带天堂" 一场别开生面的性教育课被安排在莫斯科中央陆军体育俱乐部的一座灰色大楼里.沿着楼梯下去,穿过一条堆满破烂的狭窄走廊,就到了"热带天堂"俱乐部.俱乐部的女老板犹丽娅·瓦拉身披一张金色网眼披肩,年龄约四十岁左右.这个俱乐部十分隐蔽,对客人来说无疑是绝佳的地点.据犹丽娅介绍,生意最好的时候这里一天要接待30余对客人.  相似文献   

4.
水中世界     
他是日本一个小零售商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回家帮父亲打理生意,可生意一直不愠不火。有一天,一个客人要买含气矿泉水,他想也不想,递过一瓶普通矿泉水去,客人连连摇头。他既惭愧又好奇,拦住客人请教,方才知道,原来,法国商人把一种矿泉水  相似文献   

5.
秘书恭谨地把名片交给董事长,一如预期,董事长不无厌烦地把名片丢回去,“又来了!”很无奈地,秘书把名片退回去给立在门外看尽尴尬的业务员,业务员不以为杵地再把名片递给秘书。“没关系,我下次再来拜访,所以还是请董事长留下名片。”拗不过业务员的坚持,秘书硬着头皮,再进办公室,董事长火大了,将名片一撕两半,丢回给秘书。秘书不知所措地楞在当场,董事长更气,从口袋拿出十块钱,“十块钱买他一张名片,够了吧!”岂知当秘书递还给业务员名片与铜板后,业务员很开心地高声说:“请你跟董事长说,十块钱可以买两张我的名片,我还欠他一张。”随即再掏…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多元经济在农村兴起,农村物产日益丰富,给商贩的营销活动开辟了新的途径.而商贩多是外地人,对山里的情况不太了解,加之山区交通不便,往往买一批产品要费好大劲,花费好多时间. 尹某是山村路边人家,他灵机一动,干起了为商贩提供信息,撮合生意的中介业务.生意人一来,他就热情接待,不论什么生意,他知道哪条山沟有货,哪架山梁无货,商贩只需花点小钱,就可省很多事.比如买猪吧,商贩只需付每头10元钱的中介费,他就负责在很短时间内把货办齐,把车装满,商贩省时又省事,都很乐意请他中介.如果是买药材的商贩,他最清楚谁家种的什么药,谁家数量多,谁家数量少.有他中介带路,药商就多了一份把握,给他提成一点中介费,商贩们认为也值得.他干了3年了,钱没少挣,供了一个大学生和一个高中生没借分文的外债.(陕西张爱华)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我的一位好友租了间小门面,开了家海鲜小酒馆。起初,生意不好,一天接待不了几位客人,有时甚至一整天都等不来一位。所以,早上购进的海鲜,有的到了晚上就坏了,只好白白扔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我的一位好友租了间小门面,开了家海鲜小酒馆。起初,生意不好,一天接待不了几位客人,有时甚至一整天都等不来一位。所以,早上购进的海鲜,有的到了晚上就坏了,只好白白扔  相似文献   

9.
经营高招     
以诚待人、诚信经营不仅可以提高你的人格魅力,而且会给你带来滚滚财源。诚心地对待顾客,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让顾客满意,是生意长久不衰的秘诀。泰国的东方饭店堪称亚洲之最,不提前一个月预定是很难有入住机会的,而且客人大都是来自西方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0.
慧聪 《饲料博览》2007,(4):31-32
笔者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经常免不了与宾馆和餐饮业打交道,接触多了,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问题。比如,吃饭点菜时,服务员经常的做法是拿起菜单让客人自己随便点,自己担任的只是一个记录员的角色;也有的服务员在客人点完后,会问“是否再加上一条鱼”、“是否再需要一份汤”等等,但遗憾的是,很多时候,给客户的感觉是“宰”客,令人很不舒服,在有其他客人在场的时候,那种感觉就更加强烈了。但也有一些服务员,她们会给客人简单介绍一下本店的特色菜(不仅仅是高价菜),充分尊重客人的选择,如果她认为客人点的菜多了,会善意的提醒“先生,  相似文献   

11.
万民 《农家致富》2007,(14):19-19
每售一袋大米就发一张印有地址、网址、姓名和电话号码的名片:每发一张名片就道一声“大米好吃回头找我,打个电话送货上门”。这是近来江苏省连云港菜根香公司使出的卖大米新招——发名片。他们卖的不是普通的大米,是富硒米。  相似文献   

12.
王见 《湖南农业》2003,(8):27-27
据《北京晚报》报道,一位大学生为了拍摄一个体验生活的录像带,想出了一个替人擦车的生意门路来。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她选择了一个繁华地段给过客擦自行车,擦1辆车2元钱,意想不到的是生意还挺红火,一会几功夫,就挣了几十元钱。由于她只是体验生活,拍完就走了。但三百六十行,谁听说了有擦自行车这一  相似文献   

13.
宁乡县偕乐桥镇八石村村民喻绪志别出心裁开了一家"家宴服务部",将餐馆开到了顾客家中. 1998年,在乡政府当了几年临时炊事员的喻绪志回到家中无事可做.一次,一位朋友家办寿宴,请他去帮忙做宴席招待客人.他做的饭菜香且可口,当场受到了客人的夸奖.寿宴结束时,朋友塞给他80元钱的"辛苦费".由此,他想到了专门上门做烹饪服务的生意.  相似文献   

14.
问:你认为你和你女儿管理农家乐有哪些不同,你服她吗? 曾光海:女儿在外见得多些,看问题也准些,所以胆子也大。我们哪舍得投那么大的资嘛,但她看准了就敢投。还有,我们都相信亲戚朋友,自己搞生意,都找亲戚朋友,这样也要节约一些。还有就是管理和服务意识,特别是服务意识,以前只知道把客人招呼进来,不知道从客人所需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跟朋友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店里吃面,由于客人不多,我们就顺便和小老板聊了会儿。谈及如今的生意。  相似文献   

16.
郑云 《农家科技》2010,(6):25-25
曹东哲,沈阳市苏家屯区(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一位村民,2001年才在村委组织的电脑培训课中第一次接触电脑。网上令人眼花缭乱的商业信息让他感到神奇和震惊.他觉得世界真大,这让一直想着要做生意的曹东哲认识到,电脑可以让他的世界无限延伸。后来有朋友介绍一位韩国客人要买大米.他就把这个信息试着发到辽宁省农业信息网上.没想到很快就有五六个买家与他联系。  相似文献   

17.
当年我刚被下放到村时,就听村民说,大队书记老黄外号“老抠”,啥时候见他都是穿着那套旧军装,好像一年四季都没换过,一杆旧旱烟枪从不离手。还听说大队部只摆着一张旧办公桌和歪歪扭扭几个椅子,有客人来,老黄才舍得从茶罐里拈一小撮粗茶叶泡给客人喝。  相似文献   

18.
市场前景名片是人的衣装,是第二张身份证。传统的名片在人与人的长期交往中仅仅起到自我身份介绍的作用。如今在商业交往频繁、市场竞争激烈的商品社会中,人们己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自我介绍功能,而更需要既能传达信息,又给对方带来健康,永远不会让客户丢弃的名片。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将本求利,本大利大,本小利小,从未听说过无本的生意。你别说,这世上还真有专做这无本生意的,而且绝对是正当的合法的生意。她就是河南省扶沟县的岳小兰。岳小兰是一位农家妇女,她有一个亲戚在广州工作。在农闲时节,她就让她的亲戚在广州的一些工厂里给她揽一些手工活,如给珠绣厂刺绣、给出口创汇的鞋厂做艺术鞋帮、给高档沙发厂勾工艺沙发座垫等。她们从厂里直接领回原材料,不需要投入一分钱,只要按照人家的要求用手工进行制作就行了。当然事前得,先交上押金,再培训几天,都是些很简单的活计,用不了几天就学会了。岳小兰学会后就带着…  相似文献   

20.
<正>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一套纪念邮票在呼和浩特市首发。在其中的一张邮票画面上,蒙古族群众在蒙古包前欢歌笑语,醒目的马头琴格外引人注目。那么,你对马头琴了解多少呢?马头琴上的特殊"名片"马头琴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一种弓弦乐器,早在成吉思汗时期就已在蒙古草原上流传了。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马头琴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民间,一直都有一些关于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