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北校区"海绵校园"建设为例,提出校园绿地中生态树池、雨水花坛、道路、广场铺装的结构形态,雨水花园、下凹绿地的空间形态与具有高雨水截留能力的园林植物群落构建模式等"海绵校园"建设的雨洪管理措施,系统解决校园水问题,赋予校园"海绵"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雨水花园是自20世纪90年代新兴的一种用来控制雨洪与利用雨水的雨水管理系统,是建设海绵城市最为有效的措施。阐述了寒地城市雨水花园的基本结构以及在步行街中的应用。以沈阳市为例,探讨了雨水花园在寒地城市应用要点,通过对雨水花园试点的实地调研和具体量化的试验分析,探索了寒地城市步行街的雨水花园应用模式,提出了雨水花园在经济、景观、生态等多因素下对寒地城市的最优组合方式,以体现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理念,为沈阳市建设海绵城市提供数据和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雨水花园是一种生态美观的可持续雨洪利用和管理设施,具有高效能、低成本、建造简单以及养护方便等特点。对校园雨水花园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概况进行了阐述,并详细介绍了校园雨水花园的功能与类型,提出了校园雨水花园的设计方法、建造步骤和后期维护的方法和措施,期望对城市校园雨水花园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水资源大国同时也是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如何在城市的有限空间中实现雨水收集利用已经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海绵城市的实体单元——雨水花园,承载着控制雨洪和优化生态、促进水净化循环等主要任务。而如何有效地选择适宜的植物材料,通过构建高效的群落生态系统达到预期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搜集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雅安境内的典型雨水花园进行调查。采用综合分析法对雨水花园植物进行综合评价,从3个准则层和9个指标层构建植物评价体系。结果表明:抗旱性、抗涝性、绿化美化特性、去污降污能力4个指标对于雨水花园植物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千屈菜、红蓼、东方狼尾草、鸢尾、细叶芒、花叶芒是雅安地区建设雨水花园的首选植物;再力花、常夏石竹、八宝景天、美人蕉、金鸡菊、马鞭草、大丽花是建设雨水花园慎重选择的植物材料;其余植物根据雨水花园种植区不同的水淹情况,选择合适的区域如蓄水区、缓冲区、边缘区进行雨水花园植物的种植。研究结果可为雅安乃至川蜀地区雨水花园植物的筛选和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城市内涝风险和雨水径流污染。建设海绵城市要求加大城市径流雨水源头减排的刚性约束,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充分发挥从源头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雨水花园和绿色屋顶作为海绵城市建设中常用的LID措施,在减少径流量和改善径流水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雨水花园和绿色屋顶的组成结构,并对雨水花园和绿色屋顶截流减污效率进行了分析,为城市化过程中的居民小区和广场建设优选工程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雨水花园是集合雨水收集、雨水处理和雨水利用技术的生态景观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雨水利用技术,已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城市绿地。根据杭州市行政分区,随机选取30个雨水花园,对其类型、构造特点和植物配置进行了归纳,对其使用效果、景观层次和景观空间等进行了分析,为杭州市雨水花园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学习雨水花园、社区更新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案例研究、分析实践等方式,探讨了雨水花园在老旧社区更新中实现的途径,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与文化需求,同时设计出具体的雨水花园可行性方案,继而提出更为人性化、社区化的设计,并对基于雨水花园技术的上海老旧社区更新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雨水花园是一种有效利用雨水及防洪减灾的花园形式。阐述了雨水花园的概念及其在许昌市的概况,从雨水花园的选址、内部结构、植物选择、日常养护等方面对雨水花园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许昌及中国的现状,就雨水花园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热岛效应、城市缺水、"路上行船"等城市问题的盛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建设的海绵体也逐渐摒弃传统园林绿地建设模式,优先考虑采取植草沟、生态旱溪、雨水花园、小微湿地等生态措施来解决雨水径流,采用"慢排缓释"和"分散源头"的方式来缓解城市雨水问题。以徐州市五山公园广山片区生态修复工程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的海绵设施为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公园绿地运用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渗透性能是衡量雨水花园运行能力的重要指标,其大小直接反映雨水花园的堵塞性问题。针对南京地区的径流特点和雨水水质,在选定雨水花园基质厚度配比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了模拟不同水平的进水浊度和进水频率下雨水花园运行,分析了其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探讨了进水浊度和进水频率与渗透系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雨水浊度值的增加和进水频率的增大都会使渗透系数变小;即浊度值越大,进水频率越大,雨水花园越容易发生堵塞。  相似文献   

11.
《福建林业科技》2015,(1):177-182
以哈尔滨市"颐源庭院"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例,从雨水资源潜力分析、居住区雨水资源直接、间接利用景观途径3个方面详述了居住区景观与雨水资源化的整合设计策略。结果表明:颐源庭院5—10月可回收利用的雨水总量为14023.55m3、总消耗用水量为20129.54 m3,收集回用雨水量能够满足该居住区的部分用水;通过构建"雨水花园"及"花坛雨水收集利用模式",颐源庭院居住区可分别收集道路、绿地雨水资源7786.08 m3,屋顶雨水资源6985.03 m3。在居住区雨水资源化的同时打造出丰富的居住区景观,可为城市居住区雨水资源管理与景观的整合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阐述海绵城市、雨水花园的相关概念,提出在雨水花园设计中要注意在地形设计时保留高差,排水设计中结合绿色设施,从功能和审美角度优先考虑乡土树种等设计要素。以雨水花园经典案例——中航山水间公园为例对其设计亮点进行解析,并对入口景观区、生态湖区、阿基米德花园、儿童活动区、山林步道区等重点功能区景观及雨水循环系统进行详解,指出海绵城市雨水花园的设计手法应注意维持景观的持续性,功能、景观、生态需相互协调,不能脱离现有的城市问题和场地现状等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雨水作为大气循环的一部分,是一种值得利用的自然资源。郑州市现有的雨水花园较少,通过对郑州市郑东新区的雨水花园展开实地调研,在微观层面对郑东新区雨水花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望对今后的雨水花园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南昌市蔡家桥电排站场地雨水花园的构建进行分析,探究了海绵城市理念在电排站环境建设中的应用方法,结果表明:海绵城市理念能够很好地指导区域生态环境的营造,彰显生态水利形象,改变区域脏、乱、差等特征。蔡家桥电排站雨水花园的建设突破了已往单一的钢筋混凝土形象,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互动的生态场所,为后续城市电排站景观环境的建设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案从实地调研、现状分析入手,拟对内蒙古农业大学新校区主教学楼屋顶花园进行规划设计,结合"雨水花园"、"互联网+"等新的理念,在对内蒙古农业大学新校区主教学楼的现状进行充分分析后,提出"云径游园"的规划主题。设计过程中,利用"蓝哈达"路网、"红丝带"综合体等串联整个屋顶空间,并利用可渗透铺装、太阳能电池板等手段进行雨水与能源的收集与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设计所营造出的景观新奇,富有艺术气息,丰富校园的文化内涵,有效改善了校园小气候,提高校园绿地面积。  相似文献   

16.
正你或许想象不到,在北京三环内有这样一组屋顶花园,它错落置身于一幢十七层的办公楼上,散落在三个不同高程的屋顶平台,其景观意境或曲径通幽、或蓝色梦幻、或林泉高致。不仅如此,设计团队还将十多项绿色生态技术措施融入其中,实现了屋顶雨水生态下渗、收集、净化和利用,将"保留利用、绿色雨水、空中花园"的景观生态措施完美融入花园设计中。2017年12月,三个屋顶花园所属的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科研综合楼景观工程(以下简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园林植物对于海绵城市建设十分重要,在控制地表径流、净化雨水与空气、净化水质等方面都是有着积极作用的,对此应该充分做好园林植物的运用,如可以开展雨水花园、人工湿地、屋顶绿化、下凹式绿地、街头小型绿地、修复栖息地等方面的探索应用。论述了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列举提出了相关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绿化与生活》2011,(12):55-56
屋顶绿化又称为"空中花园"、"屋顶花园"或"空中绿洲",就是在屋顶、露台、天台或阳台上选择性地育花种木,铺植绿草,建造园林景观。最早的屋顶花园应该说是古巴比伦时代有"空中花园"美称的巴比伦塔。屋顶绿化能够节约能源(尤其是冬夏两季),延长建筑物的寿命(尤其是防水层),制造氧气,净化大气,减轻热岛效应。减少雨水的流失量,缓解水处理系统的工作压力,节省公共事业开支。  相似文献   

19.
基于eBalance软件,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雨水花园与渗透铺装+渗透管/井系统等LID措施进行了建设施工、运行维护直至报废拆除全过程的生命周期评价。该生命周期评价模式不仅考虑了环境因素,而且考虑了技术和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海绵城市建设是我国当前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以安徽科技学院为对象,在现状调研和相关案例总结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安徽科技学院海绵校园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解决途径,从地面铺装、屋顶绿化、雨水花园等方面实现雨水的“排”、“渗”、“储”、“用”。以期为其他高校海绵校园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