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优化近江牡蛎多糖提取工艺,为不同海域牡蛎多糖含量对比及其结构分析打下基础。【方法】以近江牡蛎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选取液料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3个因素为变量,近江牡蛎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建立回归模型,以优化近江牡蛎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通过响应面法建立近江牡蛎多糖提取率(Y)与液料比(A)、提取时间(B)、提取温度(C)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为:Y=9.65-0.18A-0.071B+0.080C-0.27AB-0.24AC-0.52BC-2.6A2-1.34B2-1.35C2,该模型拟合度好;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90∶1、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1次,在此条件下的近江牡蛎多糖提取率为9.72%,与预测值(9.66%)相对偏差为0.62%。【结论】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近江牡蛎多糖提取工艺具有可行性,可用于实际生产,以提高多糖提取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竹荪菌托多糖的提取工艺,为其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竹荪菌托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提取次数对竹荪菌托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法建立以竹荪菌托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的二次回归数学模型.[结果]通过响应面分析建立竹荪菌托多糖提取回归方程为:Y=12.96+0.29A+0.13B+0.17C-0.13AB-0.039AC-0.014BC-0.34A2-0.27B2-0.34C2(A为提取温度,B为提取时间,C为液料比,Y为竹荪菌托多糖提取率,R2=0.9551),该模型拟合度好;并确定竹荪菌托多糖提取的影响因素顺序为: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其中提取温度和液料比对竹荪菌托多糖提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提取时间有显著影响(P<0.05),但双因素交互作用对竹荪菌托多糖提取率无显著影响(P>0.05);竹荪菌托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在提取温度82℃、液料比62∶1 mL/g的条件下提取3.1h、提取1次,竹荪菌托多糖提取率为13.016%,与模型预测理论值13.040%接近.[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竹荪菌托多糖提取工艺具有可行性,可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柿渣中单宁的提取工艺,为柿单宁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溶剂浸提法提取成熟柿渣中的单宁,采用福林酚法测定柿单宁含量,选取pH(水浸提取法)、乙醇体积分数(乙醇浸提法)、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为因素,柿单宁提取率(Y)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回归方程,优化柿渣中单宁的提取工艺。【结果】3种提取方法获得的柿单宁提取率排序为:碱性水浸>酸性水浸>乙醇浸提。选用碱性水浸提取法作为提取工艺,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1.75-0.0424A+0.0164B+0.0118C+0.01AB+0.0015AC-0.0005BC-0.2528A2-0.0003B2-0.0179C2(A为pH,B为提取时间,C为提取温度);3个因素对碱性水浸提取柿单宁提取率的影响排序为pH>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柿单宁提取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最佳提取工艺条件:pH 11、料液比1∶3、提取时间129 min、提取温度96.5℃,在此条件下获得柿单宁提取率为1.75%,与理论预测值(1.76%)接近。【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柿渣中单宁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具有实用价值,可在生产实际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丹参多糖提取的柔化工艺参数,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为丹参多糖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液料比(A)、浸提温度(B)、浸提时间(C)为自变量,以丹参多糖提取率(Y)为响应值,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丹参多糖提取工艺,同时测定丹参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建立的丹参多糖提取二次多项回归方程为:Y=1.94-0.041A-0.056B+0.022C-0.046AB+0.13AC-0.03BC-0.24A2-0.75B2-0.44C2,其中浸提温度与浸提时间的交互作用对丹参多糖提取率影响显著(P<0.05)。丹参多糖提取的最佳柔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5∶1(mL/g)、浸提温度75℃、浸提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1.94%,与预测值1.97%接近。丹参多糖对羟基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能力,且随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丹参多糖质量浓度为4.5 mg/mL的清除率最高,为42%。【结论】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的提取柔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可用于丹参多糖提取;丹参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可作为食品及医药行业的天然抗氧化剂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广西大果山楂叶黄酮的工艺条件,为广西大果山楂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广西大果山楂叶为原料,以超纯水为提取剂,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提取山楂叶黄酮工艺进行优化,探讨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4个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通过响应面试验建立二次多项回归方程:Y=52.91+1.41A+1.08B+1.63C+0.51AB+0.89AC+0.052BC-4.53A2-0.97B2-1.36C2(Y为黄酮提取率,A为提取温度,B为提取时间,C为料液比).超声波辅助提取广西大果山楂叶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140 W、提取温度59℃、提取时间120 min、料液比1:56(g/mL),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54.18 mg/g,与预测值53.86 mg/g的误差小.3个因素对广西大果山楂叶黄酮提取率影响主次排序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与料液比的交互作用对山楂叶黄酮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响应面优化得到的超声波辅助水提广西大果山楂叶黄酮工艺具有提取率高、精度高、工艺稳定的优点,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玛卡(Lepidium meyenii Walp.)多糖的提取工艺,提高多糖的产率,采用响应面法考察超声温度(A)、提取时间(B)和料液比(C)3个因素对玛卡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同时考察其中存在的交互作用(A×B、A×C和B×C)。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60℃、提取时间40 min、液料比40∶1,在最佳工艺条件组合下,测得玛卡多糖提取率为51.21%。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番木瓜叶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为番木瓜叶中黄酮类成分提取及番木瓜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超声波提取番木瓜叶片总黄酮,采用氯化铝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选取乙醇体积分数(A)、料液比(B)、超声波时间(C)和超声波温度(D)为试验因素,总黄酮提取率(Y)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回归方程,优化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建立的回归方程:Y=4.54-0.11A+0.29B+0.023C-8.333×10-4D-0.18AB+0.19AC-0.068AD+0.23BC+0.017BD+0.18CD-1.13A2-0.72B2-0.44C2-0.61D2.4个因素对番木瓜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排序为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时间>超声波温度,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以料液比与超声波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最大,而料液比与超声波温度的交互作用影响最小.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79%、料液比1:72(g/mL)、超声波时间42 min、超声波温度50℃,实际总黄酮提取率为4.15%,与理论预测值(4.18%)接近.[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番木瓜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可在生产实际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牡丹花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为其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牡丹花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乙醇体积分数(A)、液料比(B)、提取时间(C)为影响因素,牡丹花总黄酮提取率(Y)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牡丹花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牡丹花总黄酮提取率对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的二次多元回归方程为:Y=5.81+0.29A+0.13B+0.30C+0.24AB+0.45AC+0.24BC-0.50A2-1.42B2-0.61C2(R2=0.9846),该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其中,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牡丹花总黄酮提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乙醇体积分数与液料比、液料比与提取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乙醇提取牡丹花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5%、液料比41:1(mL/g)、提取时间45 min,此条件下牡丹花总黄酮提取率为6.08%,与理论预测值(5.96%)的相对误差为2.01%.[结论]通过响应面建立的牡丹花总黄酮提取工艺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用于实际预测.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具有所需试剂少、提取时间短、易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响应面法对水浴提取黄秋葵中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选定料液比、水浴时间和水浴温度作为影响因素,根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利用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 Design(BBD)设计法,得到关于黄秋葵多糖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方程:Y=28.27+0.026A+0.014B-0.02C+0.095AB-2.5×10-3 AC+0.27BC-0.38A2-0.3B2-0.35C2。结果显示:最佳提取参数中液料比为63∶1(mL·g-1)、水浴时间为46min、水浴温度为77℃,多糖提取率达到最大值,为27.87%。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纤维素酶提取扫帚菜多糖的工艺,评价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选择酶用量、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和液料比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研究了各工艺条件及其交互作用对扫帚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得到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模型,并以猪油的抗氧化性能来评价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扫帚菜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用量2.1%、超声温度51℃、超声时间20 min、液料比25 m L/g,该条件下扫帚菜多糖的提取率为65.93 mg/g,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21%。扫帚菜多糖对猪油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结论】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纤维素酶提取扫帚菜多糖的工艺有效、可靠,扫帚菜多糖能有效提高猪油产品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1.
张敏  赵婷  茆广华  邹烨  邹艳敏  宋晶  仰榴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728-14729,14768
[目的]研究中药金钱草醇提残渣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醇沉倍数和提取次数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水提法最佳工艺为:浸提温度100℃,料液比1∶12(W/V,g/ml,下同),浸提3 h,醇沉倍数4倍,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80.8%。[结论]该工艺多糖提取率较高,可用于金钱草醇提残渣中粗多糖的提取,为综合开发和利用金钱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弓  吉守祥  叶菊  毛继祖  林鹏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30-11130,11268
[目的]优选并确定正己烷提取河湟红花籽油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河湟红花籽油出油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液料比4个因素进行估选研究。[结果]对河湟红花籽油得率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提取次数(C)〉提取温度(A)〉液料比(D)〉提取时间(B)。以B因素为误差项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对籽油得率有显著性影响。[结论]综合河湟红花籽油得率及实际情况等因素,确定最佳工艺为ABCD,即提取温度65℃,每次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3次,液料比3∶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波辅助[Bmim]Cl-K2HPO4提取黄秋葵多糖的最佳工艺。  方法  采用浊点滴定法,比较[Bmim]Cl-(NH4)2SO4、[Bmim]Cl-Na2HPO4、[Bmim]Cl-Na2CO3和[Bmim]Cl-K2HPO4等4种双水相体系的分相能力与萃取能力,确定[Bmim]Cl-K2HPO4为最佳双水相体系。以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Bmim]Cl- K2HPO4提取黄秋葵多糖,探讨K2HPO4质量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固比、[Bmim]Cl质量分数等5个单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在各单因素试验最佳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优化黄秋葵多糖提取工艺。  结果  各因素对提取率影响大小依次为液固比、[Bmim]Cl质量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K2HPO4质量分数;最佳工艺条件为5 mL质量分数71.94%的离子液体[Bmim]Cl,5 mL质量分数22.31%的K2HPO4双水相体系中,提取时间29.36 min,提取温度55.69 ℃,液固比25.00 mL·g?1,黄秋葵多糖提取率为29.12%。验证平均值为31.22%,相对标准偏差为3.70%。  结论  超声波辅助[Bmim]Cl-K2HPO4提取工艺具有提取率高、时间短、离子液体可回收等优点,可用于工业化生产。图8表3参24  相似文献   

14.
响应面法优化茅苍术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徐秀泉  于荣敏  刘柯  罗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82-12085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茅苍术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三个因素为自变量,多糖的提取得率为响应值,设计了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试验,来确定茅苍术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茅苍术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7℃,料液比1∶22,提取时间3.1 h。在此最佳条件下,茅苍术多糖的提取率为2.12%。[结论]该研究对大规模提取茅苍术多糖有一定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紫苏饼粕多糖的水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紫苏饼粕中提取多糖,可以提高紫苏籽饼粕的综合利用率。[方法]采用热水提取紫苏饼粕多糖,从液固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方面对得率进行考察。[结果]水提紫苏饼粕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固比35∶1,浸提时间4h,浸提温度80℃。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8.34%。[结论]该优化工艺对紫苏饼粕中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芡实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建国  曲伟红  吕璐  彭方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770-10771
摘要[目的]研究芡实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芡实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芡实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5℃,提取时间40min,料液比1:15。在该条件下,测得的多糖得率为4.65%,RSD值为1.93%(n=3)。[结论]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芡实多糖,方法简单可行,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对微波辅助提取七叶一枝花总黄酮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期提高七叶一枝花总黄酮提取量,为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和微波功率3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筛选七叶一枝花总黄酮提取最佳工艺参数.[结果]建立了七叶一枝花总黄酮提取量(Y)与乙醇体积分数(A)、液料比(B)和微波功率(C)的回归模型:Y=4.90+0.30A+0.51B+0.48C-0.19AB+0.44AC+0.24BC-0.85A2-0.83B2-0.55C2(R2=0.9734),拟合程度较高.3个影响因素及乙醇体积分数与微波功率的交互作用对七叶一枝花总黄酮提取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微波辅助提取七叶一枝花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50%、液料比17:1、微波功率528 W,在此条件下七叶一枝花总黄酮提取量为5.28 mg/g,与预测值(5.18 mg/g)的相对误差为1.93%.[结论]以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七叶一枝花总黄酮工艺参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8.
迷果芹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迷果芹根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迷果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提取过程中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料液比对迷果芹多糖提取的影响,筛选迷果芹根中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单因素实验表明,当提取时间为2 h,浸提温度为90℃,料液比(g/ml)为1∶10和提取次数为2次时,迷果芹多糖的提取率最高。正交实验表明,影响迷果芹多糖提取率的因素的顺序是: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迷果芹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为1次,加入10倍量的水。[结论]由方差分析可知,提取温度对迷果芹提取的影响作用最显著。其他3种因素均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9.
响应面法优化泥螺糖胺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泥螺糖胺聚糖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液料比、酶解时间和酶添加量为自变量,利用响应面法对泥螺糖胺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二次回归方程,确定泥螺糖胺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3个因素对泥螺糖胺聚糖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液料比。所建立的二次回归模型中失拟项的P值0.05,复相关系数为0.996 4,说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经拟合得到泥螺糖胺聚糖提取的二次回归方程为:Y=26.36+0.22A+0.75B+1.23C-0.052AB+0.097AC-0.390BC-0.72A2-0.47B2-4.10C2。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确定泥螺糖胺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V/W),酶解时间7.5 h,酶添加量0.80%,在此条件下泥螺糖胺聚糖提取率为0.265%。[结论]该研究为泥螺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多功能糖胺聚糖的制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