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行12个花生新品种(系)省级区域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福花0739、福花0721、龙花128和泉花806等4个新品种荚果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泉花7号增加22.17%、14.98%、13.19%和11.39%,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且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龙花13、泉花608表现也较优;这6个品种可进一步参试。  相似文献   

2.
2013年龙岩市新罗区花生新品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花生产业体系福建试验站的要求,2013年春季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种子站从省内外引进泉花701、泉花2197、泉花735、泉花551、泉花27、桂花671、合花1号、吉花3号和湛油82等9个花生新品种在新罗区白沙镇南卓村试种,结果表明,泉花735、泉花2197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逆性较强,适宜在新罗区推广种植。本试验还对参试品种主要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荚果和籽仁产量与主茎高、侧枝长、饱果数、饱果率、百果重、公斤仁数之间存在正相关,与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公斤果数、百仁重、出仁率之间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福建气候条件花生单粒和双粒播种对产量和性状的影响,为单粒播种的品种选择及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南方生态区选育的6个珍珠豆型花生品种开展单粒和双粒播种对比试验,研究单、双粒播种对其产量和性状的影响,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与经济性状关联的其他20个性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单粒播种较双粒播种能极显著提高株型指数、分枝数、结果枝数、荚果总数、单株荚果产量和单株籽仁产量(P0.01),饱果率极显著降低(P0.01),主茎高显著降低(P0.05),秕果总数的增加是造成单粒播种荚果增加的主要因素,单粒播种能明显促进侧枝生长,导致百果重变小,双仁果率下降,出仁率降低;单双粒播种间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均未达到显著差异,福花31521在单粒播种下能获得更高产量,而福花11510却在单粒播种下减产明显,表明品种存在适宜单粒和双粒播种不同的倾向性;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相比双粒播种,单粒播种的单仁饱果、双仁率、秕果总数和百仁重等4个性状对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的关联系数上升较大,饱果总数、单株籽仁重和百果重等3个性状对荚果产量的关联系数下降明显,饱果总数和荚果总数等2个性状对籽仁产量的关联系数降低较大。因此,在单粒播种品种筛选及高产栽培生产过程中应注意这些性状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2012年在厦门市同安区引进泉花551进行试种试验。结果表明,泉花551荚果和籽仁产量均比我区主栽品种泉花7号、泉花6号和白沙1016(CK)极显著增产。与3个CK相比,泉花551平均荚果产量5146.9 kg·hm-2,荚果产量增产幅度在30.8%-111.5%;平均籽仁产量3700.5 kg·hm-2,籽仁增产幅度在32.0%-110.8%。泉花551抗病(逆)性强,生育期适中,适合在我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花生新品种龙花243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龙花243系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泉花627(后定名为泉花7号)为母本、台南1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龙花243荚果产量4202.7 kg.hm-2,比泉花10号(CK)增产12.0%;籽仁产量2815.35 kg.hm-2,比CK增产11.49%;蛋白质含量为31.4%,比CK提高3.38%。龙花243属于丰产性、稳产性较好,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引进13个花生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泉花2109、泉花2108、龙花205和泉花2101综合性状好,尤其产量高、抗逆性较强,适宜在龙岩市新罗区推广种植.花生荚果产量与籽仁产量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与主茎高、侧枝长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百果重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出仁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春花生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引进12个春花生新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以泉花7号为对照,从产量、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0910-63和龙花128的荚果与籽仁产量比对照品种泉花7号增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综合性状表现较优,适合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对引进的11个花生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闽花6号、闽花3号、福花4号的荚果和籽仁产量较泉花7号(CK)增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主要农艺和经济性状表现比较突出,可进一步扩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选育高产、优质、抗性强的alto专用型花生品种,笔者以泉花7号为母本、台南1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龙花243。以泉花10号为对照,经多年多点试验,龙花243荚果产量为4202.7kg·hm,籽仁产量为2815.35kg·hm~,比对照泉花10号分别增产12.0%和11.49%。其生产性示范增产幅度在750~2250kg·hml2范围。按湿烤咸酥花生的成品标准,龙花243加工产品(荚果)的出仁率和纯质率均达特级品标准,比泉花10号分别增加4.8%和8.1%。结果表明,龙花243高产、抗病、适应性广、加工属性好,是伏良的加工(荚果)型花生新品种,已于2010年3月通过福建省品种认定。  相似文献   

10.
从收集引进的花生品种中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作为亲本,利用系谱法杂交选育出14个花生新品系,以龙花128为对照,开展比较试验及加工属性鉴定。结果表明:综合产量、品质及加工属性考察,14个花生新品系中龙花182、龙花1821、龙花184、龙花186和龙花194等5个品系田间长势良好,荚果产量均比对照增产3%以上,籽仁产量增产2%以上,双仁果率78%,蛋白质含量28%,含油量≤49%,油亚比≥1.1,出仁率82g·hg-1,纯质率89g·hg-1,综合表现优异;其中龙花182的荚果产量及籽仁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其双仁果率81.4%,蛋白质含量29.1%,含油量48.6%,油亚比1.1,出仁率82.6g·hg-1,纯质率94.2g·hg-1,各项指标均符合加工咸酥花生的标准,可进一步开展品种登记加以推广利用;其余4个品系可作为后备品系继续参加试验。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引进10个花生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从产量、农艺等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泉花551和龙花10号的荚果与籽仁产量均比对照增产,且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扩大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2.
运用Tai模型对2005年参加福建省春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的11个品种的产量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福花101、福花104和泉花10号表现为平均稳定性品种,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龙花3号、龙花163等7个品种表现为不稳定性品种;莆系29表现为对环境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13.
2002年春以湛油41为母本、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中间材料9817-36-2为父本,有性杂交,混合系谱法选择,育成了丰产、含油量高的花生新品种福花6号.该品种于2008~2009年参加福建省春花生品种区域试验,2008年平均荚果产量3 926.85 kg·hm-2,比对照泉花10号增产11.05%;平均籽仁...  相似文献   

14.
对福建省新育成的10个花生品种(系)进行产量、抗性与品质鉴评。结果表明,参试新品种中泉花27、龙花138和闽花11号丰产性和稳产性好,抗病性较强,可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试种示范;龙花250和闽花151丰产性较好,具有区域适应性。各参试品种油脂含量均低于51%。莆多6号、福花13、泉花7号蛋白质含量在29%以上,较适合食用。  相似文献   

15.
花生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汕油523为对照品种,对引进的13个花生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泉花551、龙花9号、汕油诱1号、航花2号、航花3号、福花4号等6个品种产量高、生长势强、抗性强、综合性状好,适合南安市进一步试种示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不同花生品种耐酸性低钙能力的差异,筛选适宜在酸性低钙旱地生长、荚果饱满的品种,为花生品种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酸性低钙旱地种植19个花生品种,测定各品种的单株结果数、单株饱果数、单株生产力、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等指标。[结果]酸性低钙土壤作用下,桂花166的饱果率74.1%,单株生产力30.1 g,百果重140 g,百仁重58 g,出仁率64%,为参试品种中最高;不同品种的单株结果数、饱果率、单株生产力、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差异较大,酸性低钙土壤对花生的影响具有种间差异性。[结论]19个花生品种耐酸性低钙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参试花生品种中有1个品种为高耐酸性低钙品种,11个品种为中耐酸性低钙品种,其余7个品种为酸性低钙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