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是中国严重的生态脆弱区之一,开展对石漠化的治理是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环境保护的当务之急。试验以重庆市岩溶石漠化山地为研究对象,依据石漠化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结合石漠化生态恢复治理中环境造林的原则与要求,选择生物学特性表现为适应性强、阳性速生、耐旱、耐贫瘠、适合在喀斯特石漠化山地生态恢复治理中种植的先锋植物山桐子为造林树种,具体介绍了山桐子在石漠化治理中的造林技术,从而为岩溶石漠化山地的植被恢复及生态重建提供造林经验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黔东南石漠化治理主要植物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石漠化山地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和要求,根据黔东南石漠化现状,提出了该区域植被恢复适宜植物种,为该区石漠化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马关义 《乡村科技》2023,(11):93-95
大力植树造林,促进植被恢复,是治理土地石漠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华山松是一种能防风固沙、保护水土的优质树种,适应能力强,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低,适生于我国西南地区,可作为石漠化地区的造林树种。从培育壮苗、造林前整地、栽植、抚育管理等方面对贵州省石漠化地区华山松人工造林技术进行总结,以期提高华山松在贵州省石漠化地区的造林成活率,同时为类似地区石漠化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黄山紫荆容器育苗和造林技术,调查了黄山紫荆果实和种子形态特征、一年生容器苗年生长节律、生物量分配规律以及不同土壤类型造林效果。结果表明:黄山紫荆在石漠化山地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较高,可以作为石漠化治理的优选乡土灌木树种;黄山紫荆一年生容器苗在生长过程中各器官生物量生产分配具有规律性,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比例在生长初期较高;地下部分生物量分配比例从生长盛期末和生长后期就处于稳步上升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掌叶木百日苗培育与造林技术.[方法]采用常规育苗方法培育掌叶木百日营养苗和裸根苗并开展石山造林试验.[结果]百日苗平均苗高18.798 cm,平均地径0.211 cm,苗木木质化达60%.人工造林成活率97.60%,保存率90.68%;裸根苗造林优于营养苗,育苗和造林期间病害为茎腐病和褐斑病.[结论]掌叶木适合喀斯特石山地造林,可作为将来喀斯特石漠化植被恢复首选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岩溶石漠化山地生态重建后的植被生产力特征,对桂北地区岩溶石漠化山地12年生的林分进行野外实地观测,采用分层切割法对主要造林树种的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个主要造林树种在岩溶石漠化山地上均能表现出良好的生长状态,在6种绿化树种中,刺槐的各项生长指标都表现出最好的生长效果,胸径和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分别达到0.65 cm和0.58 m;其次是乡土树种女贞,胸径和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63 cm和0.43 m;4个乔木树种干的生物量比例分别是刺槐(78%)、女贞(45%)、臭椿(67%)、榆树(45%),刺槐和臭椿的主干非常明显,而分枝很少;4种乔木的枝叶指数大小依次是榆树(0.41)、女贞(0.40)、臭椿(0.26)、刺槐(0.15),说明榆树和女贞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可以充分利用光能生产干物质;6种绿化树种的冠根比分别为刺槐(2.24)、女贞(2.64)、臭椿(3.88)、榆树(2.76)、冬青(1.39)、酸枣(4.56),表明酸枣对岩溶石漠化山地的适应性最强,而冬青最弱;单株生物量最大的是刺槐,为21.61 kg/株,其次分别为女贞、臭椿、榆树、冬青和酸枣,酸枣的生物量相对较小、仅为2.89 kg/株;6种不同林分单位面积生物量的大小为女贞>刺槐>榆树>臭椿>冬青>酸枣,相对于其他4个树种,刺槐与女贞林分表现出了很好的优势,单位面积生物量分别达了42 139 kg/hm2和50 522 kg/hm2。  相似文献   

7.
李心江 《农技服务》2010,27(6):788-788,791
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脆弱,土层脊薄、保水保肥固土持能力差,植被恢复较为困难的特点,从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的树种选择、造林地清理、整地、点播、植苗和造林密度,抚育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石漠化地区植被快速恢复的相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崇左市山地多,平地少,石灰岩地层占大部分。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破坏,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越来越扩大,阻碍了崇左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加快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介绍了适合桂西南石灰岩地区生长且人工栽种容易成活的一些树种及其造林方法,提出加强石灰岩地区森林管护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169-170
休宁县是一个商品材生产大县。简要介绍了休宁县杉木良种繁育和主要山地造林树种的苗木培育情况,分析了当前山地造林种苗培育和用种用苗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就加强该县山地造林种苗建设的措施,提高造林成效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安徽省山地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砂糖椰是多用途的棕榈科植物,又是石漠化石山一种优良造林树种.在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石漠化石山地区和退耕还林中,大力发展砂糖椰大有可为.本文介绍了砂糖椰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特性,以及国内外砂糖椰的应用状况、繁殖方法和造林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凤翔县石质山地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渭北黄土台塬西部石质山地立地条件差,土壤干旱,土层稀薄,适生树种少,造林难度大,成活率和保存率低。为了解决石质山地的造林难题,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针对石质山地特点及多年的山区造林工作经验,从提高规划设计、整地、苗木、栽植、抚育等方面总结石质山地造林技术,以期提高当地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东海县石灰岩裸露山地造林困难的问题,拟定石灰岩裸露山地困难立地造林技术规程,包括规划设计、树种选择、结构配置、造林方法、抚育管理、检查验收和建立档案等内容,以为提高同等立地条件的造林成活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滇东南半干热石漠化治理8个主要树种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半干热石漠化治理云南省建水县8个主要树种为对象,分别于雨季和旱季进行采样,用PV技术对各个树种水分状况参数进行测定,用多种理化方法对植物细胞内的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 A-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酶(SOD)活性、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SS)、游离氨基酸(AA)的含量等8个抗旱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树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树种的抗旱能力为白枪杆冬樱清香木新银合欢墨西哥柏湿地松旱冬瓜苦刺花,在滇东南半干热石漠化山地治理可选用白枪杆、冬樱及清香木造林。经过连续4年干旱的检验,与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辽宁朝阳地区以山地为主,山地土壤贫瘠,荒山面积大。本文分析了3种造林树种的生长特性,分别总结了3种造林技术的优点和具体应用,提出了提升荒山造林效果的对策,以期为提升荒山造林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国有林区大部分地区属中、高山区,文章通过对山地造林的林种、树种、时间的选择与确定分析,详细阐述了山地造林的技术要点措施,最后总结出只要用好苗、整好地、栽植好、幼林管护好,山地造林就能大见成效。  相似文献   

16.
清香木为阳性树种,萌发力强,生长缓慢,耐干旱瘠薄,根系发达,抗性较强,是石漠化地区进行绿化造林的先锋树种。嫩叶呈红色,光亮,叶形精致,树形优美,广泛用于园林绿化工程中。  相似文献   

17.
祁连圆柏是我省干旱山地阳坡、半阳坡造林的理想树种之一,但是,祁连圆柏的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都比较困难。研究干旱山地祁连圆柏造林技术,对加快我省造林绿化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华北落叶松是我国冀北山地主要的造林树种,具有速生、材质好、耐腐朽等优点,用途广泛,是营造速生丰产林及防护林的良好树种。文章对华北落叶松秋季造林技术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石质山地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石质山地造林技术,包括树种选择、石质山整地、造林方法、抚育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供广大林业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陕西关中地区的山地造林工程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关中地区的山地气候、土壤等等自然条件分析,在合适的时间段选出适宜在关中地区的山地种植的树种进行造林计划,这样做才能保证林地的成活率以及山地林场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