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Bt农药对“桂蚕一号”家蚕毒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叶饲喂法,测定了Bt农药对广西现行夏秋用家蚕品种“桂蚕一号”的毒性。结果显示:添食Bt农药浓度越高,家蚕的死亡率越高,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对家蚕的LC50也越小;对3龄和5龄家蚕72h的持续毒性LC50分别为32.37mg/L和358.04mg/L,其相对毒性比接近11:1,说明小蚕比大蚕较为敏感。因此,建议在蚕区其他作物上应谨慎用Bt农药,以减少和避免对桑蚕业安全生产的威胁。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浓度的65%毒死蜱乳油农药对家蚕进行毒性试验后认为:65%毒死蜱乳油4000倍液对3龄起蚕安全间隔期为8d,2000倍液14d仍有影响;该农药1000倍液对4龄起蚕安全间隔期为18d,2000倍液安全间隔期为11d。  相似文献   

3.
8种农药对家蚕“两广二号”的毒性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急性毒性测定和田间施药慢性测定得知,家蚕对农药的抗性因农药的浓度和家蚕龄期大小不同而有差异,同一种农药低龄蚕比高龄蚕的LC50值小,说明蚕儿越小对农药的抗性越弱。这8种农药2000倍液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相差很大,18%杀虫双、2.5%敌杀死安全间隔期均超过60d,不能在蚕期桑叶上使用,蚕农可以用于秋蚕结束后桑园封园治虫,春天桑树发芽后应禁止施用;50gJL锐劲特、40%毒死蜱乳油、0.2696苦参碱水剂的安全间隔期为35d左右,一般不宜在蚕期使用;73%克螨特(7d)和10%甘膦(3d)的毒性相对较低,如在蚕期桑园使用农药,更要正确掌握安全间隔期,过了安全间隔期后,先采少量桑叶饲喂,确认无毒后再大面积使用。  相似文献   

4.
730g/L炔螨特乳油对家蚕的残毒期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专用杀螨剂730g/L炔螨特乳油对家蚕的毒性较低,3000倍喷药后对3龄蚕的安全间隔期为3d,适用于秋蚕饲养前后的防治。但对蚕有慢性积累毒性和拒食反应,生产上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5.
从食下急性毒性、残留毒性和中毒反应等方面,评估毒死蜱对家蚕的毒性。结果表明,45%毒死蜱乳油对3龄起蚕的24 h致死中浓度LC50为3.353 mg/L,对家蚕的毒性等级为高毒,具有极高风险性。家蚕取食带毒桑叶1~3 d左右,逐渐出现拒食、乱爬、吐液、体曲呈“S”状、胸部肿胀、尾部脱肛、蚕体缩小等明显的中毒症状。随着采叶间隔时间的延长、处理浓度的降低,毒死蜱对家蚕的毒性逐渐减弱。45%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间隔21 d死亡率为24.07%,对家蚕仍具有较高风险性,1 500倍液间隔18 d、2 000倍液间隔15 d和2 500倍液间隔12 d后连续3 d无中毒死亡家蚕。因此,在使用45%毒死蜱乳油防治桑园害虫时,以1500倍液浓度为宜,其安全间隔期应在21 d以上。  相似文献   

6.
室内食下毒性测定和田间残毒期试验结果表明:虱螨脲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50)为7.7972 mg/L,属于高毒级;5%虱螨脲乳油2 000倍、1 000倍和500倍稀释药液处理的桑叶间隔30 d后,饲喂3龄起蚕可使全部死亡,饲喂5龄起蚕的生命率和结茧率均大幅下降。虱螨脲在桑叶上的毒性残留较长,对家蚕具有累积毒性,毒性作用缓慢,供试浓度在3 d左右表现症状,食桑减慢,龄期经过延长,蚕体表皮破裂,中肠脱出而死。虱螨脲对养蚕生产具有高风险性,桑园附近农作物应避免使用含有虱螨脲成分的农药。  相似文献   

7.
室内毒性测定结果表明:40%辛硫磷乳油对3龄起蚕24h的LC50为0.8872mg/L,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的LC50为2.1978mg/L,两者相差1.48倍。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15001倍(200mg/L)、1000倍(300mg/L)和500倍(600mg/L)对3龄起蚕的安全间隔期分别为11d、15d和17d,40%辛硫磷乳油2000倍(200mg/L)、1333倍(300mg/L)和667倍(600mg/L)的安全间隔期分别为2d、4d和6d;即在同等质量浓度下,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比40%辛硫磷乳油的安全间隔期延长9-11d。  相似文献   

8.
通过用不同浓度的65%毒死蜱乳油和不同间隔期喷洒桑叶后,从3龄饷食开始每天采叶喂蚕的试验表明:65%毒死蜱乳油对家蚕毒性较强,其使用浓度1000倍与2000倍的桑叶喂蚕基本上都中毒死亡,而4000倍浓度的安全间隔期也在10d以上;因此,蚕期在桑园中用65%毒死蜱乳油治虫时,使用浓度应大于4000倍,安全间隔期要在10d以上,以确保蚕作安全。  相似文献   

9.
57%克螨特乳油对家蚕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螨特具有低毒、无抗药性、残效期长而残毒期短的特点。经不同间隔期和不同浓度连续添食等家蚕毒性饲养试验,推算 57%乳油1250~2500倍之间稀释液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为4天。  相似文献   

10.
联苯肼酯是用于农作物害螨防治的一种新型选择性叶面喷雾杀螨剂。以43%联苯肼酯悬浮剂(SC)供试,采用叶碟喷雾法测定药剂对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的室内毒性,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药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和桑园施药后的残留毒性。43%联苯肼酯SC对2种害螨的成螨、若螨和螨卵均具有较高的杀灭活性,48 h LC_(50)值分别为4.93和3.38 mg/L、0.75和1.90mg/L、18.61和11.85 mg/L,其中对朱砂叶螨成螨和若螨的毒力分别为其对螨卵毒力的3.78和24.81倍,对二斑叶螨成螨和若螨的毒力则分别是对螨卵毒力的3.51和6.24倍。43%联苯肼酯SC对家蚕3龄起蚕48 h的LC_(50)和LC_(90)值分别为1 063.36和3 523.77 mg/L,属于低毒级农药(LC_(50)200 mg/L);桑树喷施143.33~573.33 mg/L药液后14 d采摘桑叶养蚕,对家蚕的龄期经过、眠蚕体质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均无明显影响。依据试验结果确定,43%联苯肼酯SC可以用于桑园内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的防治,建议田间施用联苯肼酯143.33 mg/L药液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定为10 d,286.67~573.33 mg/L药液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定为14 d。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试4JD%丙·辛乳油(保桑灵)三个不同浓度(750倍、1000倍、1500倍)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及对杂交桑的安全性。通过试验结果表明:喷三个不同浓度药液后1天分别采药叶喂3龄第二口叶蚕至上蔟,蚕累计死亡率100%;喷药后4天采药叶喂3龄第二口叶蚕至上蔟,累计死亡率为0。40%丙·辛乳油对家蚕的毒性随着喷药后间隔时间延长,家蚕死亡率趋向变低。用该药防治桑园低龄幼虫效果较好,建议40%丙·辛乳油在桑园使用浓度为750~1000倍液,采桑叶喂蚕的安全间隔期为5~7天。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试40%丙·辛乳油(保桑灵)三个不同浓度(750倍、1000倍、1 500倍)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及对杂交桑的安全性.通过试验结果表明:喷三个不同浓度药液后1天分别采药叶喂3龄第二口叶蚕至上蔟,蚕累计死亡率100%;喷药后4天采药叶喂3龄第二口叶蚕至上蔟,累计死亡率为0.40%丙·辛乳油对家蚕的毒性随着喷药后间隔时间延长,家蚕死亡率趋向变低.用该药防治桑园低龄幼虫效果较好,建议40%丙·辛乳油在桑园使用浓度为750~1 000倍液,采桑叶喂蚕的安全间隔期为5~7天.  相似文献   

13.
氟啶虫酰胺对家蚕的毒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_(50))为10.2146 mg/L,对家蚕具有高毒性。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500倍、1000倍和2000倍液喷洒桑叶后,残毒期分别为9 d、7 d和3 d。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500倍液喷洒桑叶后,有轻微的向上传导毒性。氟啶虫酰胺对家蚕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拒食、静伏或侧倒、蚕体较软、体躯伸长等,毒性反应较为迟缓。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甲胺磷对家蚕的毒力和残效期。结果表明:甲胺磷对家蚕有很强的触杀作用,秋季对三龄蚕的触杀毒力回归方程为Y=-0.175+2.302X,LD50为177.03ppm,LC50为0.089ug/头.春季1000倍液喷桑叶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为44天。蚕对甲胺磷的抗药因蚕龄大小和季节不同有异。  相似文献   

15.
我县几年来农药使用单一,原有农药对虫害防治效果已不明显,本试验目的是测试40%丙溴.辛硫磷—保桑灵(以下统称40%丙溴·辛硫磷)三个不同浓度(1000倍、1250倍、1500倍)对家蚕安全间隔期及对桑树的安全性,为我县桑虫害防治寻找新农药,结合原有农药交替使用达到最佳防治。试验表明:三个不同浓度药液喷施桑树后,当天采叶喂收蚁第一天,蚕儿全部死亡;24h后采叶喂蚕也全部死亡;48h后采叶喂蚕出现一部分蚕儿萎缩死亡现象;72h后采叶喂蚕无异常现象。喷药6天后,喂3龄饷食蚕一直到上蔟累计死亡率均为零。说明40%丙溴.辛硫磷对家蚕的毒性随着喷药后间隔时间的加长死亡率趋向变低,建议使用浓度为1000~1500倍,采桑喂蚕的安全期为5~7天。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甲氧虫酰肼对家蚕的毒性,测定了甲氧虫酰肼和阿维菌素及其混合制剂对家蚕的急性经口食下毒性、熏蒸毒性、在桑树上的内吸传导毒性和残毒期。试验结果表明,3种农药对3龄起蚕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SC)0.060 9 mg/L、1.8%阿维菌素水乳剂(EW)0.001 3 mg/L、10%阿维·甲氧虫酰肼悬浮剂(SC)0.007 8 mg/L(根据有效含量计算为阿维菌素0.001 6 mg/L·甲氧虫酰肼0.006 2 mg/L),3种药剂对家蚕的毒性等级均为剧毒级;10%阿维·甲氧虫酰肼SC 1 000倍液(100 mg/L)、24%甲氧虫酰肼SC 1 000倍液(240 mg/L)、1.8%阿维菌素EW 1 000倍液(18 mg/L)对家蚕均无熏蒸毒性;24%甲氧虫酰肼SC 3 000倍液(80 mg/L)、1.8%阿维菌素EW 1 500倍液(12 mg/L)和10%阿维·甲氧虫酰肼SC 1 000倍液(100 mg/L)在桑树上的残毒期均50 d;24%甲氧虫酰肼SC 3 000倍液(80 mg/L)、10%阿维·甲氧虫酰肼SC 1 000倍液(100 mg/L)均可通过内吸作用并传导到未喷药的桑叶上。建议桑园附近及养蚕区域避免使用此类农药。  相似文献   

17.
36%氰虫·毒死蜱悬乳剂是一种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新型复配农药,测定了对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和在桑叶上的残毒期,并观察了喷药后不同间隔时间的中毒症状。结果表明:氰虫·毒死蜱对3龄起蚕的摄人致死中浓度(LC50)为0.5871mg/L。36%氰虫·毒死蜱悬乳剂稀释500倍、1000倍和2000倍喷雾桑叶,间隔50d后饲喂3龄蚕的死亡率均为100%,在添食毒叶后2—3d表现中毒症状直至死亡。36%氰虫·毒死蜱悬乳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较强,在桑叶上的残毒期极长,桑园周围其它农作物应谨慎使用该杀虫剂。  相似文献   

18.
对5家不同企业生产的1.8%阿维菌素乳油产品,测定了对家蚕的急性食下毒性和在桑叶上的残毒期。结果表明:5家不同企业生产的1.8%阿维菌素乳油,对3龄起蚕的食下致死中浓度(LC50)为4.4742×10^-4~9.2332×10^-4mg/L,属同一数量级,对家蚕的毒性均极强;5家不同企业生产的1.8%阿维菌素乳油稀释1500倍均匀地喷雾桑叶后,间隔一定时间后采摘桑叶连续饲喂3龄起蚕1个龄期,分别在喷药后45~60d无中毒死亡,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在桑叶上的残毒时间很长,而且不同企业生产的农药残毒期相差较大。因此,阿维菌素对养蚕生产的安全风险很大,桑园及周围其它农作物应禁止使用阿维菌素及含有阿维菌素的混配农药。  相似文献   

19.
啶虫脒是一种新型氯化烟碱类杀虫剂,主要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防治蚜虫、蓟马、粉虱类害虫。为明确啶虫脒在蚕区使用对养蚕生产的安全性,采用食下毒性测定和田间残毒期试验。结果表明:啶虫脒对3龄起蚕的摄入致死中浓度(LC50)为0.2964 mg/L,95%置信限为0.2770~0.3257 mg/L;7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2500倍、5000倍和10000倍稀释液分别对桑叶喷雾,间隔60 d后饲喂3龄起蚕的死亡率均为100%;家蚕中毒症状表现为:拒食、静伏、胸部膨大、吐少量褚色污液,腹部缩小、尾部向背弯曲,死后侧倒。啶虫脒对家蚕的急性食下毒性很强,在桑叶上的残毒期极长,超过正常的桑叶叶龄,桑园附近其它农作物应避免使用该杀虫剂。  相似文献   

20.
橄榄鲨和松螨鲨是用于作物害螨、粉虱、蚜虫、蓟马等防治的新型广谱杀虫杀螨剂。采用叶碟喷雾法测定了49%橄榄鲨软皂水剂和87%松螨鲨松油乳剂2种药剂对朱砂叶螨敏感种群和抗性种群的室内毒性;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了49%橄榄鲨软皂水剂和87%松螨鲨松油乳剂2种药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橄榄鲨和松螨鲨对朱砂叶螨2个种群成螨的毒力比螨卵高,而对螨卵的毒力较差,橄榄鲨和松螨鲨不同浓度对朱砂叶螨敏感种群和抗性种群螨卵的孵化率均小于98.00%(对照处理为100%)。添食橄榄鲨浓度为6 125.00~16 333.33 mg/L的家蚕72 h后未见中毒死亡,但发现添食浓度为7 000.00~16 333.33 mg/L的家蚕有轻微中毒症状;添食松螨鲨浓度为1 450.00~2 900.00 mg/L的家蚕出现轻微中毒症状和少量中毒死亡蚕,其中毒死亡率为0.87%~2.22%;橄榄鲨和松螨鲨添食处理的3龄眠蚕体质量均比对照低0.01~0.03 g/头,取食毒叶后的4龄起蚕饥饿48 h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死蚕,其死亡率为16.36%~59.80%,而对照未出现死蚕,说明添食橄榄鲨和松螨鲨对家蚕有累积中毒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