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森林经营规划编制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经营规划编制是森林经营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指导区域森林经营工作科学有序开展及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提供主要依据。针对我国森林经营规划编制体系不完善、森林经营工作无遵循等情况,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制了全国森林经营规划,并对省级、县级森林经营规划编制工作提出要求。文章就我国森林经营规划编制体系进行探讨,从国家级、省级、县级3个层面分析我国森林经营规划编制指导思想及关键技术,以及新时期我国森林经营工作的重点及发展方向,为各地编制森林经营规划、科学进行森林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科学编制县级森林经营规划,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邵武市森林经营管理的基础上,从总体思路、规划目标、应把握原则、主要内容、规划组织、规划成果等方面提出编制县级森林经营规划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结合新形势、新要求,确定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和经营措施,以编制好新一轮森林经理期的县级森林经营规划。  相似文献   

3.
加强森林的可持续科学经营,是增加森林资源数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的主要措施,是协调林业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发挥,推进林业生态、产业"两大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在不断完善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如何建立健全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监测评价体系,不断提升林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成为现在国有林场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确认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 ,是开展森林经营活动的基础。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体系可分解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目标和可持续经营的森林目标四个部分。森林经营目标取向的现实差异 ,要求政府建立起适当的协调机制 ,在保障森林经营者、部门 ,乃至全体公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 ,实现林业可持续经营的森林目标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目标的协调  相似文献   

5.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水平,并服务于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其分区的原则和依据是由分区的尺度、目的及其对象的特点决定的。县域范围的森林经营管理是森林经营管理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其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既与全国分区一脉相承,又是当地森林经营管理决策的依据,具有较高的实践指导意义。以浙江省龙泉市为例,对开展县级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的相关技术路线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类型组的划分依据进行了探讨,并就龙泉市森林资源状况和经营管理现状提出分区、分类措施要点,以期为县域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和县级森林经营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09年4月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全国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我省于8月在20个县启动了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其中,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最终实现森林采伐由指标控制向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转变"。但如何才能可持续的经营森林?怎样的经营过程才是可持续的?如何评价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经营状况?这就是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才能回答的问题。1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是指导森林经营的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森林经营逐步进入多功能森林经营阶段,多功能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任务日渐紧迫,多功能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作为多功能森林经营方案制定的基础和关键,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本研究从多功能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体系入手,研究多功能可持续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理论和关键技术,包括多功能森林经营区划、森林作业法设计、可持续采伐量计算、多功能森林经营的投入产出等关键技术。将"功能区划-作业法设计–效益分析评价"这个支撑森林经营方案的底层结构和算法模式串联起来,提出与经营目标和作业方法一致的结构化整体进程模型,并集成到软件系统中,形成多功能森林经营方案辅助设计系统。提出了多功能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关键技术,梳理了技术体系,完成了辅助设计系统。研究的结果为多功能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提供了技术规范及辅助工具,是多功能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集成的有益尝试。同时对支持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管理、推进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和实施、确保编制成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如何可持续地经营森林成为新一代森林经营方案的中心内容。为了科学、合理、有序地经营森林,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森林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编制的森林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中长期规划,是国有林场依法管理和经营森林的依据。为了拓展森林经营方案的深度和广度,解决森林经营中的有关技术问题和经营管理问题,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逐步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林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林口林业局是我省5个小老穷局之一。抓好基础工作是解困的根本出路。 1 编制好森林经营方案,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森林经营周期长,在开发利用时, 必须始终考虑森林资源的培育和永续利用,实行科学造林、育林并不断提高森林质量。关键措施是编制好森林经营方案并认真做好实施的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10.
利用森林经营方案这个平台,可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不断提高科学经营森林的水平,从而更好地实现“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的方针与目标。利用森林经营方案这条纽带,可以有效地衔接森林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扎实做好森林分类区划、立地质量调查与评价、林业数表编制与检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基础工作,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促进我国各级森林资源管理水平跃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通过对现实和潜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经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活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过程,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森林产品及其环境服务功能的需求,保障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文章对雨城区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做好雨城区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鉴于REDD+国际法律机制面临的理论和实践困境,有关林业碳汇的国际法律机制有从REDD+向可持续森林管理过渡的趋势。文中提出,必须用国际规则和协议的方式从碳交易、融资方式、利益攸关方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4个方面对可持续森林管理加以规制,我国应尽快完善与国际林业谈判相适应的林业碳汇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3.
人工林经营与森林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环境与资源这一热点问题 ,论述人工林经营与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首先提出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概念 ,并结合蒙特利尔进程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方案 ,阐述了我国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其与育林学之间的关系 ,认为生态系统管理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手段 ,进而提出营养管理是生态系统管理的核心这一新观点  相似文献   

14.
对芦溪岭林场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在建设、发展、改革中,林场存在着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内部管理不够规范、经营管理机制不活、发展环境脆弱等问题。由此提出,林场必须大力培育森林资源,以人为本强化内部管理体制,协调各方关系创造良好的周边发展环境等对策,从而实现对林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森林可持续经营保障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内涵认识的基础上指出,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的实现,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保障体系去约束规范森林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文章重点从理论上探讨了构建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动力、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内涵和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平原地区林木采伐管理政策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河北省平原地区林木采伐利用的主要特点,提出将其森林资源分成经济林木、防护用材兼用林木和用材林木三大类,每类分别采取不同的采伐管理改革政策。  相似文献   

17.
主要阐述了广东省森林经营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提出在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后 ,广东省森林经理工作应围绕国家林业局提出的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这个中心工作。一要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管护与建设 ,充分发挥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 ;二要给予优惠政策 ,多渠道筹集资金 ,对商品林实行适度放开经营 ,促进商品林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和市场化 ,充分提高商品林单位产出  相似文献   

18.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是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它是一个包括了森林微观经营管理和宏观管理的综合森林经营管理体系。据此进一步探讨了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和宏观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现代林业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林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林业;培育新型务林人推进林业;提高林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素质和效益。作者对现代林业的历史、内涵、特征和基本理论进行了评述。现代林业的基本理论包括:木材培育论或森林永续经营理论;近自然林业论;新林业理论;林业分工论;生态林业理论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作者建议:起草“山东省现代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借鉴“近自然林业”的森林培育理念与方法;处理好永续利用与分类经营的关系;选择适宜的现代林业发展模式;要明确现代林业空间布局、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提出林权制度改革、生态补偿机制、科技创新体系等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