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尾寒羊虽然终年发情 ,但也必须周密地安排繁殖计划 ,合理地确定配种时间 ,以提高繁殖率 ,做到 1年 2胎或 2年 3胎。1 科学地安排配种小尾寒羊怀胎天数平均为 148 33d ,产后 4 0多天多数母羊可发情配种 ,这样可 1年 2产或 2年 3产。小尾寒羊春秋两季发情较集中 ,所以 1年 2胎在 3~ 4月配种 ,8~ 9月产羔 ;9~ 10月配种 ,翌年 2~ 3月可产第 2胎。 2~ 3月份产的羔羊断奶后 ,正处在青草旺季 ,是培育后备羊的良好季节。 8~ 9月份产的羔羊断奶后 ,经过育肥 ,正是冬季向市场供应羔羊的大好时机。 2年 3胎的羊可在 8~ 9月配种 ,翌年 1~ 2…  相似文献   

2.
小尾寒羊虽然终年发情,但也必须周密地安排繁殖计划;合理地确定配种时间,以提高繁殖率,做到1年2胎,2年3胎。1 科学地安排配种小尾寒羊怀胎天数平均为148.33天,产后40多天多数母羊可发情配种。这样可1年2产或2年3产。小尾寒羊春秋两季发情较集中,所以1年2胎在3~4月配种,8~9月产羔;9~10月配种,翌年2~3月可产第2胎。2~3月份产的羔羊断奶后,正处在青草旺季,是培育后备羊的良好季节;8~9月份产的羔羊断奶后,经过育肥,正是冬季向市场供应羔羊肉的大好时机。2年3胎的羊可在8~9月配种,翌年1~2月产羔;3~4月配种,8~9月产羔…  相似文献   

3.
饲养小尾寒羊虽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但1年1胎的产量令众多养殖户的养殖效益难有新的突破,其实,若能在养殖过程中周密地安排繁殖计划,合理确定配种时间,2年产3胎或1年产2胎的目标并非不能实现。  相似文献   

4.
小尾寒羊虽然终年发情,但也必须周密地安排繁殖计划,合理地确定配种时间,以提高繁殖率,做到一年两胎,两年三胎。一、科学地安排配种小尾寒羊怀胎天数平均为148.33天,产后40多天多数母羊可发情配种,这样可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小尾寒羊春秋两季发情较集中,所以一年两胎可在3~4月配种,8—9月产羔;9~10月配种,翌年2—3月可产第二胎。2—3月份产的羔羊断奶后,正处在青草旺季,是培育后备羊的良好季节;8~9月份产的羔羊断奶后,经过育肥,正是冬季向市场供应羔羊肉的大好时机。两年三胎的羊可在8~9月配种,翌年1~2月产羔;3~4…  相似文献   

5.
2012年6月中下旬,安徽省界首市市场活羊26~28形kg,最高达30形kg,羊肉64形kg,养羊效益好,有力地促进了山羊业快速发展。适度规模养羊户迅速增加,但是山羊繁殖力低,一般波杂羊能繁殖母羊1年1胎或者1.2胎,达到1.5胎的很少。  相似文献   

6.
应用波尔山羊冻配改良本地山羊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波尔山羊冻精改良和提高本地肉山羊生产性能 ,是加快地方肉山羊生产发展的重要途径。1998年我县从山东省农科院引进波尔山羊细管冻精 ,在幸福乡开展冻配改良。 1998年冻配母羊 13只 ,准胎 10只 ,准胎率 77% ,其中情期准胎 9只 ,情期受胎率 69% ,产羔 2 1只 ,产羔率 2 10 %。 1999年冻配母羊 2 5只 ,准胎 2 1只、准胎率 84 % ,其中情期准胎 18只 ,情期受胎率 72 % ,产羔 4 3只 ,产羔率2 0 5 %。 2 0 0 0年冻配母羊 65只 ,准胎 63只 ,准胎率97% ,其中情期准胎 4 8只 ,情期受胎率 74 %。在相同饲养条件下 ,对 3月龄羔羊活体测重 (1999~ 2 …  相似文献   

7.
小尾寒羊虽然终年发情,但也必须周密地安排繁殖计划,合理地确定配种时间,以提高繁殖率,做到1年2胎,2年3胎。1科学配种小尾寒羊妊娠平均为14833天,产后40多天多数母羊可再次发情配种,这样,1年可产2胎或3胎。小尾寒羊春秋两季发情较集中,所以,1...  相似文献   

8.
张润霞  吴先华 《养猪》2019,(3):38-40
文章通过统计广西某规模化猪场2015—2017年母猪繁殖情况,探讨母猪妊娠期不同饲喂餐数对各胎次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为该场制定出提高母猪生产性能措施提供参考。通过KF系统提取出2016—2017年两年的母猪生产数据记录,对不同饲喂餐数对各胎次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1)妊娠母猪饲喂1餐在胎产健仔、产仔合格率方面显著高于饲喂2餐(P<0.05);2)在配种受胎率、配种分娩率方面,1胎母猪显著高于2胎母猪(P<0.05),其他各胎次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胎产健仔方面,1胎、3~5胎母猪显著高于6胎及以上(P<0.05);在合格率方面,1胎、2胎显著高于6胎及以上(P<0.05);在死胎率方面,1胎、2胎、3~5胎显著低于6胎及以上(P<0.05)。结论:为了提高该场母猪的繁殖性能及提高劳动效率,可建议妊娠母猪实行1餐饲喂。  相似文献   

9.
一般来说 ,肉牛双胎率最高只有 2 .88%。三胎很少 ,四胎未见报道。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种畜场饲养的德系西门塔尔牛 86 10号 ,于 2 0 0 0年 9月 2 7日流产。早晨 5点钟发现该牛娩出三胎 ,两母一公 ,胎衣一个。胎尸各器官齐全。唇上和眼皮上有长毛。其它部位无毛。当日该牛留在舍内 ,没有放牧。在上午10时又发现该牛娩出一头母胎 ,胎衣一个。根据胎牛情况判断是营养不良造成的流产。三个母胎较大 ,10 .5kg,一个公胎较小 8.5kg。该头母牛于 1999年 11月 11日肌注 5支乙烯雌酚 ,2 0 0 0年 2月 2 6日受精 ,已经妊娠 7个月 ,所用冻精是太原 37号…  相似文献   

10.
虽然小尾寒羊终年发情,但也必须周密地安排繁殖计划,合理地确定配种时间,以提高繁殖率,做到一年两胎,两年三胎。1 科学地安排配种。 小尾寒羊怀胎天数平均为148.33天,产后40多天多数母羊可发情配种,这样可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小尾寒羊春秋两季发情较集中,所以一年两胎可在3~4月份配种,8~  相似文献   

11.
繁殖力是指羊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代的能力,它是肉羊生产的一项重要指标。要提高母羊生产力,一是增加母羊每胎的产羔数;二是缩短母羊各胎的间隔期。1影响繁殖力的因素1.1遗传品种不同,遗传力也不同。小尾寒羊1年2胎或2年3胎,每胎双羔常见,多的产4只  相似文献   

12.
波尔山羊具有繁殖力强、生长快、体格大、产肉多、肉质好、皮板优、遗传性稳定、适应性广和杂交改良地方山羊效果显著等特点。6月龄即可配种受胎,2年产3胎,也可1年产2胎,每胎产1~3只,有时高达4只,平均产羔率每胎达200%左右,每年达300%  相似文献   

13.
畜牧摘讯     
安徽省岳西县星星农业社。女社员刘艮针家的1口种母猪。已饲养了9年。除第一年只生了2胎,其余8年平均每年生了3胎,从1948年7月生第一胎,到1956年11月共生了26胎,最多的1胎产仔24个,最少的1胎产仔10个,一般的产仔都在16个左  相似文献   

14.
虽然小尾寒羊终年发情,但也必须周密地制定繁殖计划,合理地确定配种时间,以提高繁殖率、做到一年两胎、两年三胎。 一、科学地安排配种 小尾寒羊怀胎天数平均为148.33天,产后40多天多数母羊可发情配种,这样可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小尾寒羊春秋两手发情较集中,要做到一年两胎,可在3~4月份配种,8~9月份产第一胎;  相似文献   

15.
马龙县某养猪场2005年8月先后发生2例母猪产后卧地不起、食欲废绝、全身性高热症状。经问诊,母猪均为长约杂品种,分别为第2胎、第3胎,已产出仔猪4头和5头,不见胎衣脱下。椐此初诊为母猪分娩不完全(依据母猪第2、3胎次的产仔数一般不会少于6头及胎衣不下判断),全身性发热属胎儿死于子宫内引起体衰而卧地不起。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子宫捻转是乳牛较常见的产科疾病,发病原因复杂。如诊断有误或方法不得当,就会造成母子双亡。我从65年—86年这20年的实践工作中,遇到的子宫捻转的难产病例共12头,且多发生子青年母牛,其中第一胎2头,占16.5%。第二胎5头,占42%。第三胎2头,占6.5%。第四胎2头,占16.50%。第五胎1头,占8.50%。而这些病例多发生在一季度和四季度。  相似文献   

17.
(一)配种时间小尾寒羊怀胎天数平均为148天,产后40多天多数母羊可发情配种,这样可1年2胎或2年3胎. (二)配产安排小尾寒羊春秋两季发情较集中,所以1年2胎可在3-4月份配种,8-9月份产羔,9-10月份配种,2-3月份可产第2胎.2-3月份产的羔羊断奶后,正处在青草旺季,是培育后备羊的良好季节;8-9月份产的羔羊断奶后.经过育肥,正是冬季向市场供应羔羊肉的大好时机.2年3胎的羊可在8-9月份配种,1-2月份产羔;3-4月份配种,8-9月份产羔;10-11月份配种,3-4月份又产羔.  相似文献   

18.
《北方牧业》2007,(4):11-11
<正>农民饲养小尾寒羊比饲养其他品种绵羊经济效益要高出3 ̄4倍,因小尾寒羊一年两胎或两年三胎,每胎2 ̄3羔,其他品种绵羊一年仅生一胎,一胎一羔,双羔极少。小尾寒羊不但产羔多,而且生长发育快。  相似文献   

19.
大熊猫的繁殖,恐怕是世界难题之一。难到什么程度呢?先公布一个全世界动物园和自然保护区繁殖大熊猫的八年统计: 1984年:共产5胎8仔,成活1只。其中包括美国1胎1仔,未成活。 1985年:共产5胎7仔,成活4只。其中包括墨西哥1胎2仔,成活1只。 1986年:共产12胎17仔,成活9只。其中包括日本1胎1仔,成活1只。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胎间距对丹系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以某原种丹系种猪场2021年的3 023条繁殖数据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了2胎不同胎间距对丹系母猪主要繁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丹系母猪2胎胎间距主要集中在140~160 d(群体平均值为155.79 d)。不同品种2胎胎间距分析结果显示,长白母猪的2胎胎间距(151.38 d)显著短于大白母猪(154.51 d)以及杜洛克母猪(155.49 d)。繁殖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胎间距与总产仔数以及健仔数等繁殖性状呈弱相关,与初生窝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胎间距与丹系母猪繁殖性能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大白母猪胎间距为150~160 d时,其总产仔数、健仔数以及初生窝重高,而弱仔数、死胎数、畸形数以及木乃伊数较低;长白母猪胎间距为140~150 d时总产仔数、健仔数以及初生窝重较高,而弱仔数、死胎数以及木乃伊数较低;杜洛克母猪胎间距为150~160 d时,总产仔数以及健仔数最高,而弱仔数、死胎数较低。胎次与胎间距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胎胎间距与3胎胎间距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4胎胎间距与5胎胎间距呈显著负相关(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