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陇南地区自 1989年实施“长治”工程以来 ,国家和地方先后投入资金 1 5亿元 ,对全区 3 68条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 ,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90 2 9 3km2 。已竣工的重点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 60 %~ 80 % ,土壤侵蚀量减少 60 %以上。全区新增林地 3 0万hm2 、草地 8 67万hm2 ,林草覆盖率提高 3 0 %~ 40 % ;人均产粮 3 3 0kg ,比治理前增长 40 % ;2 0 0 1年人均纯收入比治理前净增 70 0余元 ,农村贫困面由治理前的 66%下降到 14 8%。介绍了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2.
凌源市在大凌河中游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过程中 ,以符合凌源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松槐带帽 ,果牧拦腰 ,两田穿靴 ,一龙坐底”的“金字塔”模式为蓝本 ,对小流域进行全面规划和综合治理 ,经过 5年连续奋战 ,使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由治理前的 64 6%降到 15 5 % ,年均土壤侵蚀模数由 3 40 6t/km2 降到 65 2t/km2 ,农、林、牧、果占地比例由 1∶0 87∶0 12∶0变为 1∶2 69∶0 2 6∶0 3 5 ,森林覆盖率由 2 2 4%提高到 46 6% ,林、草覆盖度由 2 2 6%提高到 60 9% ,农业收入增加 162 4 2万元 ,不仅显著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而且显著增强了项目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介绍了基本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皇甫川流域重点治理开发的成效与做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皇甫川流域自 1983年实行重点治理 ,至 1999年底共计开展重点小流域治理 75条 ,治理面积 2 0 10 8km2 。据对已验收的 64条小流域进行分析 ,水保措施年拦蓄径流总量为 5 0 82 14万m3 ,年拦截泥沙 1767 0 2万t ,二者分别提高了 7 0倍和 6 0倍。年人均产粮由 2 70kg提高到 886kg ,年人均收入由 2 94元增加到 1774元。重点治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样板作用 ,必将推进全旗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呼斯太河流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实施期为 8年 ( 1994~ 2 0 0 1年 ) ,总投资 85 0 0万元 ,将完成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 0 2 7km2 。截至 1999年底 ,6年共完成治理面积 2 3 5km2 ,提前超额完成了任务 ,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2 4%提高到 72 9%,土地利用率由 3 2 %提高到 82 0 %,植被覆盖度由 2 5 %提高到 72 %,土地生产力由 1741元 /hm2 增加到 3 75 0元 /hm2 ,人均收入由 62 8元增加到 2 485元 ,已显示出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铁瓦河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河南省淅川县铁瓦河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期为 3a(1994— 1996年 ) ,总投资 2 .62× 10 6元 ,已完成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2 .5 1km2 。治理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 91% ,土地利用率由 32 %提高到 91% ,植被覆盖度由 2 2 .9%提高到 82 .5 % ,土地生产力由 175 0元 /hm2 增加到 375 0元 /hm2 ,人均收入由 680元增加到 1710元 ,已显示出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无定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是黄河粗沙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1982年国家在无定河流域实施重点治理工程 ,按照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的技术进行水土流失治理 ,把措施布局、措施的对位配置作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 ,并根据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特点建立综合防护体系。近 2 0年来 ,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 ,林木覆盖率由 5 2 %提高到3 1 46% ,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 ,年人均产粮由 87kg增加到 2 0 7kg ,年人均纯收入由 192元提高到 10 67元 ,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凌源市木匠沟小流域 1998年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小流域后 ,在 5a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 ,以市场经济为契机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积极开展坡耕地退耕还林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建设蔬菜保护地 ,发展高效农业 ,正确处理林牧关系 ,紧密地与农民利益相结合 ,取得了显著的“三大效益”。 2 0 0 2年该小流域累计治理程度达到 79 9% ,林草保存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的 81 4 %。人均年产值由 10 72元达到 2 117元 ,年人均收入由 80 8元增加到 14 4 0元 ,比当地平均水平增长 31%。  相似文献   

8.
世行贷款昕水河流域水土保持项目建设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行贷款昕水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自 1994年正式启动以来 ,共完成投资 180 3 9 5 7万元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3 2 63 9 94hm2 。通过 8年的建设 ,项目区年人均社会总产值由 64 6元上升到 3 884 4元 ,增长 5倍 ;年人均纯收入由 3 91 6元上升到 12 43 81元 ,增长 2 2倍 ;土地利用率由 5 1%提高到 5 6 6%,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项目区植被覆盖率由 3 0 6%提高到 3 7 7%,治理度达到 46 1%。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莒南县是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重点县 ,全县已治理小流域 76条 ,防治水土流失 76 4 6km2 ,水保监管卓有成效。治理区森林覆盖率由治理前的 16 5 %提高到 36 % ,农民人均年占有粮食由 315kg增加到 46 5kg ,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 6 80元增加到 2 5 6 0元。全县逐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0.
泾川县依托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推动了县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2004年与1990年相比,年径流模数、年土壤侵蚀模数分别由68 900 m3/km2、11 330 t/km2降低到54 700 m3/km2、8 275 t/km2;人均产粮、人均纯收入分别由142 kg、420元提高到586 kg、1 803元。其主要经验是:找准小流域治理开发的突破口,配置切合实际的治理措施;立足小流域基本情况,结合小流域区位比较优势,选准小流域开发模式,着力挖掘其资源开发潜力;培育优势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