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工型蕃薯主要特点是淀粉含量高,每100kg鲜蕃薯能)隋制淀粉18-20kg;通过推广培育壮苗、适时栽插、合理密植、施足基肥、适施膨大肥、做好提蔓和病虫害防治等高产栽培技术,鲜薯单产达到3500kg/667m2.鲜薯加工成淀粉,再制作成粉丝销售,实现产值9700元/667m2,为西部山区农民不走出大山实现就地脱贫致富,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能源型甘薯新品种泰中9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型甘薯新品种"泰中9号"是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作,2004年以徐薯18为母本,放任授粉选育而成。该品种参加了2007年-2008年山东省组织的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6个点两年平均鲜薯产量2299.69kg/667m^2,比对照"徐薯18"增产337.71kg/667m^2,增产幅度为17.21%;薯干产量701.39kg/667m^2,比对照增产99.64kg/667m^2,增产幅度为16.56%;2009年参加山东省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4个点平均鲜薯产量2108.93kg/667m^2,比对照徐薯18增产323.65kg/667m^2,增产幅度为18.13%,薯干产量730.34kg/667m^2,比对照增产87.68kg/667m^2,增产幅度为13.66%;增产淀粉19.06kg/667m^2。三年试验的平均烘干率为32.27%,淀粉率为21.74%,属于高产、高干、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可作为能源型的甘薯新种质。2010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高淀粉甘薯新品种"西成薯007"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试验以"西成薯007"原种为材料,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栽培密度和施用氮、磷、钾肥料对"西成薯007"鲜薯和淀粉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鲜薯和淀粉产量的作用顺序为:密度>磷肥用量>氮肥用量>钾肥用量;在较大密度,较多氮、磷肥的前提下,增施钾肥可获得鲜薯和淀粉的高产;"西成薯007"的鲜薯、淀粉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措施:5月下旬至6月上旬栽插密度为3500~4000株/667 m2,667 m2施尿素9~11kg、过磷酸钙10~14 kg、硫酸钾11~14 kg,立冬前后收获,在中等肥力田块种植即可获得鲜薯2000kg/667m2、淀粉500kg/667m2以上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配方施肥随机区组设计,研究陇东旱塬地区有机肥、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旱塬地区马铃薯每667m^2施有机肥4000kg,施N9.2kg,P2O5 4.2kg,K2O14.4kg的处理最优,较无肥对照区增产鲜薯990.6~1056.5kg/667m^2,增产率88.4%~99.6%,每千克纯养份可增产鲜薯35.6~38.0kg;同时农艺性状趋于良性化,较对照无肥单株块茎重提高129.4g,商品薯率提高20.3%,病薯率下降1.2%。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种薯主要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472.3万hm^2,是全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平均单产只有933kg/667m^2,比世界平均水平1070kg/667m^2少138kg/667m^2,低12.9%。其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是种薯病害严重、质量差,而种薯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因此控制病害发生在马铃薯种薯生产中是格外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徐薯22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徐薯22在江苏省甘薯品种联合鉴定、江苏省甘薯品种区试及国家长江中下游甘薯大区区试中薯干产量稳居第一位,平均鲜薯产量2323,0kg/667m^2,与对照相比鲜薯增产5.7%、薯干增产13.8%。该品种淀粉含量和粗蛋白含量高,产量高,适应性广,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淀粉加工型甘薯新品种。研究表明,徐薯22高产形成的主要因子为干物质转化快、净同化率高。  相似文献   

7.
单一种植甘薯、马铃薯因受作物限制.产量较低,667m^2效率也低。近来年,我们在光山县进行两薯套种示范,667m^2效率增收较明显。春马铃薯667m^2产量1500~2000kg,产值1500~2000元:套种甘薯667m^2生产鲜薯2500~3000kg,产值1000~1500元。全年667m^2产值高达3500元以上。此套种技术推广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8.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对毕节地区农科所选育的5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以期选出适宜高寒山区的品种。结果:B9901-56、B9901-51和B9904-17高产、抗病,综合表现好,可在毕节威宁山区推广应用。B9901-56产量居参试品种第一位(2900.0kg/667m^2),大薯率、单株结薯数均较高,但淀粉含量较低(10.827%);B9901-51产量居第二位(2275.0kg/667m^2),淀粉含量一般(14.647%);B9904-17产量较高(2225.0kg/667m^2),淀粉含量居第一位(16.423%),可作为毕节地区自育的一个高淀粉型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应贵州生产应用的甘薯新品种(系),对西南地区选育的11个甘薯新品系在贵州遵义进行连续两年种植鉴定。结果表明:黔薯17鲜薯产量2021年、2022年均最高,分别为3 599.58 kg/667m2、2 043.07 kg/667m2;黔薯17商品薯率2021年、2022年分别为76.31%、87.8%;食味评价2021年为89分,2022年为94分,适宜作为鲜食品种推广种植。2021年Z1824-15淀粉率、淀粉产量最高,分别为24.17%、768.27 kg/667m2;2022年黔薯18淀粉率、淀粉产量最高,分别为27.30%、547.67 kg/667m2。Z1824-15和黔薯18适宜作为加工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稻田免耕马铃薯平衡施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3414”试验设计,对稻田免耕马铃薯进行了平衡施肥研究。结果表明:缺素及N、P、K肥的不同用量配比对其产量有较大影响。其中以施氮肥6kg/667m^2、磷肥20kg/667m^2、钾肥11kg/667m^2的用量配比,马铃薯产量最高,薯块商品性最好,可以较低的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投产比为1:4.54。  相似文献   

11.
以金山57为对照,进行甘薯新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中,宁薯6号的鲜薯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为3 132.4 kg,比对照增产28.81%;泉薯76的薯干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为794.4 kg,比对照增产22.81%。  相似文献   

12.
棉花“3414”配方施肥田间试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棉花肥效试验,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其中氮16.37kg/667m^2、五氧化二磷1.42kg/667m^2、氧化钾14.68kg/667m^2,最佳产量223.25kg/667m^2,综合分析不同的施肥量,东至县中等肥力田氮、磷、钾推荐量分别为16.37kg/667m^2、1.42kg/667m^2、14.68kg/667m^2。  相似文献   

13.
冬闲田免耕利用稻草实行全生育期覆盖栽培马铃薯,改“埋薯”为“摆薯”,“挖薯”为“捡薯”,不仅省去了翻耕整地、中耕除草和翻土挖薯多道工序,而且鲜薯产量在1500kg/667m^2以上.是充分利用稻草,减少稻草焚烧,不需使用农药治虫防病,无污染开发冬闲田的有效途径.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益阳市资阳区香铺仑乡黄家仑村是远近闻名的马铃薯专业村,  相似文献   

14.
费乌瑞它(Favorita)荷兰品种。株高60cm,分枝少,茎紫褐色,株型扩散,复叶大下垂,叶缘有轻微波状,生长势强。花冠蓝紫色,易天然结果。早熟,生育期65d。块茎长椭圆形,皮色淡黄。肉色深黄,表皮光滑,芽眼少而浅,结薯集中,块茎大而整齐,块茎膨大速度较快。块茎对光敏感。一般产量1700kg/667m^2,高产量可达3000kg/667m^2。块茎淀粉含量12%~14%,干物质17.7%,  相似文献   

15.
烟紫薯337是烟台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紫甘薯新品种,具有产量高、色泽诱人、品质好等优点,其鲜薯产量2500kg/667m^2以上,薯干产量870kg/667m^2以上,花青素含量61.6mg/100g,硒含量4.53×10^-2mg/kg。烟紫薯具有防癌、防止动脉硬化、预防高血压等特殊的保健功能,而倍受关注,且其花青素的提取等深加工市场前景广阔,是紫薯品种中的佼佼者,2007~2008年市场售价达10~14元/kg,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开县厚坝镇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重庆市开县厚坝镇通过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宄了在紫泥田田中配施不同的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采表明,氮磷钾三要素对株高、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影响较大,对穗长、结实率影响不大。根据回归模型得出:水稻最大产量配方方案为施氮、磷、钾分别为10.0kg/667m^2.9.0kg/667m^2、4.5kg/667m^2。可使水稻产量达到629.57kg/667m^2;最佳经济效益方案为施氮、磷、钾分别为10.0kg/667m^2、9.0kg/667m^2、0kg/667m^2,可使产量达到600.12kg/667m^2;适用配方方案为施氮、磷、钾分别为12.5kg/667m^2、4.5kg/667m^2、7.5kg/667m^2。可使产量达到586.13kg/667m^2。  相似文献   

17.
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高产繁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脱毒微型原原种的特点 微型薯是利用茎尖脱毒、组织培养和无土栽培方法,在防蚜虫的条件下生产出来的直茎3~15mm,重量1.5克左右的小种薯。这种小种薯属生物技术产品,健康优质,没有病毒病、细菌和真菌性病害,其使用价值高,具有大薯的特征特性,可以在田间直播,每667m^2播种量7.5~10kg,比大种薯每667m^2用种量125kg减少用种95%以上,出苗率可达100%,用微型薯生产的原种667m^2产量可达2000kg(二季作地区),一季作地区667m^2产量可达3000kg。  相似文献   

18.
早选3号是最新育成的早毛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早熟、大粒等优良性状,在2000年、2001年江苏省区域试验中平均鲜荚产量757.98kg/667m^2,比对照1合丰35、对照2台湾292分别增产21.04%和10.28%.最高鲜荚产量1300kg/667m^2。该品种还具有稳产、耐病毒病等优点,适宜江苏省范围内种植。  相似文献   

19.
甘薯新品种莆薯41的选育与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莆薯41经杂交选育、抗病性鉴定、省品种区试和生产示范等,表现迟熟、高产、中优质、高抗蔓割病兼抗薯瘟病等。我省各地生产利用,一般早薯每667m^2产鲜薯3500-4000kg,高产可达5000kg,晚薯产鲜薯2500-4000kg,较当家种金山57增产20%,重病区增产更显著。晒干率25%-26%,出粉率11%-12%,煮食味软甜,适口性好,薯干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20.
通过杂选l号油菜不同肥力条件下施用氮、磷、钾肥与产量的关系效应研究,获得杂选l号油菜在中等肥力条件下产量与N、P、K三因素的回归数学模型。对模型的分析得出:最高产量施肥量N10.07kg/667m^2.P2O57.678kg/667m^2,K2O10.353kg/667m^2;最适施肥量为N8.654kg/667m^2,P2O56.282kg/667m^2.K2O6.45kg/667m^2,并获得了杂选1号高产150kg以上的优化施肥技术方案。同田对比试验结果,平均产量达175,68kg/667m^2,比农户习惯施肥平均增产30.19kg/667m^2,增产20.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