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碱茅属植物抗盐性与抗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本文主要概括了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的有关研究结果认为:碱茅(Puccinelliatenuiflora)种子萌动(相对发芽率达50%)时的硫酸盐盐渍度2.5~2.7g/100ml,NaCl为1.6~1.8g/100ml,Na2CO3为0.9~1.2g/100ml。碱茅的抗盐机制为:(1)对Na+、K+的选择性吸收与运输;(2)渗透调节适应;(3)合成积累有机物质的保护作用等多途径。小花碱茅叶片无盐腺组织,纠正了将其划为泌盐植物的观点。在灌溉条件下建植的P.tenuiflora-P.chinampoensis草地,有改良耕层土壤的作用,土壤盐分的下移灌水起主导作用;减少返积盐(向上返盐),草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国雄  李定淑 《草业科学》1996,13(3):41-44,47
用不同浓度地下盐水胁迫多年生黑麦草和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观察发芽率和萌发后幼苗的生长,并计算发芽指数(Gi)和活力指数(VI),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年生黑麦草种子萌发对盐水生境的适应性比草地早熟禾强。多年生黑麦草种子萌发盐胁迫适宜值为0.77g/100cm^3,而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盐胁迫适宜值为0.09g/100cm^3。  相似文献   

3.
张力  卢月香 《中国养羊》1997,17(4):19-20
选用1.5岁甘肃高山细毛羯羊12只,进行了尿素复合添加剂舔砖对绵羊瘤胃液中氨态氮(NH3-N)含量及pH影响的试验,并与试验前测定的数据进行对比。测定结果:在未喂舔砖时绵羊瘤胃液(NH3-N)在每天08:00、11:00、17:00分别为7.70、7.45、6.85mg/100ml,喂尿素舔砖后相应的时间内NH3-N含量分别为8.04、13.62、12.34mg/100ml。表明早08:00未喂前NH3-N含量相差0.34mg/100ml,差异不显著;喂饲后的11:00、17:00相差分别为6.17和5.48mg/100ml,差异均极显著。pH的变化范围喂舔砖后平均为6.82~6.86,喂舔砖前为6.73~6.86,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行距及施肥量对兰引3号结缕草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研究了不同行距及施肥量对兰引3号结缕草种子产量与种穗数量的影响,并对种穗数与其种子产量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10cm,30cm,40cm,50cm和60cm的行距处理中,50cm处理的种子产量和种穗数均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处理,种穗数与其种子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0,r=0.875),种穗数控制了种子产量的76.6%;种子田的施肥量以N——100kg/hm2、P2O5——50kg/hm2、K2O——50kg/hm2最为经济,施肥后兰引3号结缕草生殖枝数量显著增多是其种子产量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黄牛肌注锥-461mg/kg后10、20、30、45min;1、1.5、2、3、4、6、8.12、24h血浆中锥-46浓度。经PKBP-NI程序与3P87程序拟合,锥-46在黄牛体内的代谢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动力学参数为:T1/2α100.9min,T1/2β1291.4min,T1/2Ka7.825min,AUC164.8μg·min/ml,Tp27.41min,Cmax0.339μg/ml。提示黄牛对该药物吸收迅速,消除缓慢,在血液中滞留时间较长,故对伊氏锥虫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6.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穴位针刺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弱毒疫苗经与胃肠道疾病相关的足阳明胃经6个穴位和督脉经后海穴位共7个穴位的穴位免疫筛选试验,证明后海穴接种为3/3保护,是首选的接种穴位。以后海穴取代TGE苗原鼻内途径的第二次接种,免疫4头妊娠母猪,对所产仔猪的保护数为37/41。以小剂量0.1ml及0.2ml后海穴接种3日龄仔猪,保护率分别为60.53%及100%,而口服0.1ml只保护6.67%。针刺1.5cm及3.  相似文献   

7.
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克隆及其DNA疫苗的免疫原性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禽流感病毒(AIV)的表面结构蛋白血凝素(HA)是其主要保护性抗原。本研究参考已发表的H7亚型AIV的H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H7HA特异引物,以AIVA/Afri.Star./Eng-Q/983/79/(H7N1)(A/Afri.Star./Eng)核酸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出1条1.7kbcDNA片段。将这一片段定向克隆到pUC18中,对其5′端及3′端部分序列测定后,确证其为HAcDNA。将HA基因置于SV40启动子和增强子下游,构建了这一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SVH7。以此质粒100μg肌肉注射免疫3周龄SPF鸡6只,4周后以100倍鸡胚感染剂量(EID)的HA基因同源病毒对所有鸡进行攻毒,1周后以棉拭子进行泄殖腔病毒分离;免疫后1~6周每周对所有鸡翅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检测HI抗体。结果,100μg免疫组鸡病毒分离数为0/6,对照组为6/6;攻毒后1周免疫组鸡HI效价为1∶32~1∶64,对照组为1∶4~1∶16。表明所构建的HA基因表达质粒可作为基因疫苗诱导鸡产生免疫保护反应。  相似文献   

8.
高浓度铁剂对哺乳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随机单位组设计,将16窝的96头哺乳仔猪分为3组,每组32头。试验1组、2组于3日龄分别注射1ml自制的高浓度铁剂“铁血素1号”(含铁150mg/ml)、“铁血素2号”(含铁100mg/ml),3组为空白对照。试验结果:35日龄断奶时,1组和2组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36.76%和32.35%(P<0.01);3日龄时,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各组均在9~10g(P>0.05),到12、25、35日龄时,1组和2组均在12~14g,与对照组的6~9g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1组、2组的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组高36.12%和31.90%。  相似文献   

9.
对鸭瘟、鸭霍乱紧急防治措施作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鸭瘟、鸭霍乱多价卵黄抗体对100个LD50鸭瘟强毒和8.3个C48-1强毒菌的攻击具有100%(8/8只)中和能力,对鸭瘟强毒(100个LD50)和C48-1(8.3个)攻毒后5~6小时注射4倍稀释卵黄抗体2.0ml/只,具有100%(6/6只)保护(口服有83.3%保护);分别以正常量和5倍量的鸭瘟弱毒苗免疫2月龄鸭,5~6小时后攻鸭瘟强毒,结果无一存活,鸭瘟弱毒苗和鸭瘟-禽霍乱二联活苗免疫后3天,对100个LD50鸭瘟强毒攻击获50%(3/6)保护,7天获83.3%(5/6)保护。A群菌苗免疫后6天对C48-1攻击获66.7%(4/6只)保护,12天获100%保护。鸭瘟-禽霍乱二联活苗免疫后3天对C48-1攻击获33.3%(2/6)保护,7天获83.3%保护;巴氏杆菌卵黄抗体和血清抗体能明显抑制巴氏杆菌生长并有溶菌现象出现;复方痢菌净、喹乙醇、庆大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对多杀巴氏杆菌高度敏感(17~41mm)。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认识牛或羊放牧对草地及土壤的影响,进行了这项放牧试验,试验是在低投入,以草地早熟禾为主的天然草地上进行。草地早熟禾与白三叶为主要草种。两年C、CT、CS和S四种处理其土壤容重(g/cc)分别是1.37、1.37、1.27和1.112;0-20cm土壤的穿透阻力分别是9.8、9.3、9.5和6.7(kgcmsecsec),每100g土壤线虫数分别是5333、8705、2810和15208;每  相似文献   

11.
NaCl胁迫下5种牧草种子萌发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9,自引:5,他引:44  
李昀  沈禹颖 《草业科学》1997,14(2):50-53
对碱茅、黑麦草、野大麦、盐爪爪、碱蓬等5种耐盐及盐生牧草种子在浓度为0、21、66、110、155、200、267、334和445mmol/LNaCl溶液中的萌发进行了研究,分别观测盐溶液对发芽率、发芽指数、相对子叶长和胚根长等萌发指标扔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5个种的发芽率均随盐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1),5个咱在NaCl溶液中萌发的临界浓度分别为267、220、80、267和16  相似文献   

12.
水杨酸对盐胁迫下百日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百日草品种“芳菲1号”为试材,在100 mmol/L NaCl胁迫处理下,研究了不同浓度(0, 0.5, 1.0, 1.5和2.0 mmol/L)水杨酸浸种对百日草种子萌发以及不同浓度水杨酸(SA)注根和叶面喷施对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SA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盐胁迫对百日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其中,0.5, 1.0, 1.5 mmol/L SA处理的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株高、茎粗、根冠比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变高,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表明0.5~1.5 mmol/L的SA处理通过促进百日草叶片叶绿素合成,保护其光合作用,维持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同时,通过调节百日草抗氧化及抗渗透胁迫能力,有效缓解了盐毒害,尤其以1.0 mmol/L效果最佳,2.0 mmol/L的SA处理未见有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保留黏液和去除黏液的车前(Plantago asiatica)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对其进行人工老化处理和模拟的干旱、盐胁迫处理,然后在最适萌发温度下进行萌发测试,旨在从种子生活力保持和萌发抗逆性角度阐释种子黏液对萌发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老化过程中,保留黏液种子比去除黏液种子提前4 d发生萌发率的显著下降;与去除黏液种子相比,保留黏液种子萌发对水势的下降更为敏感,但其萌发率随水势下降的速率却相对缓慢;两种种子萌发在耐盐胁迫方面差异不大,仅在中等浓度盐溶液(75 mmol·L-1 NaCl)培养下,保留黏液种子的萌发速率显著高于去除黏液种子。总之,车前种子黏液物质的存在,一方面不利于种子生活力的保持,加速其老化,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种子萌发对轻微干旱胁迫和盐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索了西藏巴青县野生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种群繁殖扩散机理,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试验在不同光、温、水(PEG6000)、盐处理条件下研究了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光照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恒温25℃和变温20/30℃条件下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速度较快、发芽率较高,而5℃和35℃条件下种子不萌发;在PEG浓度为5%时垂穗披碱草种子发芽率略高于对照(CK),但其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都显著低于对照(CK);在Na Cl溶液浓度为0%~0.4%范围内,种子均能正常萌发,且轻度盐胁迫(0.2%)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上述结果说明,低温是限制西藏巴青地区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成功萌发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5.
不同大小碱地肤种子的萌发耐盐性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中性盐(NaCl)、碱性盐(NaHCO3)处理不同高度碱地肤(株高分别为10,30和50 cm)植株的种子,比较其种子对2种盐分抗逆性差异。结果表明,在无盐胁迫条件下,种子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发芽情况,植株越高,种子千粒重越大,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越高。低浓度的盐碱刺激了碱地肤的发芽,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碱地肤种子的萌发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发芽时间延长,其发芽的趋势随着植株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在相同Na (100 mmol/L)条件下,NaCl处理组中碱地肤种子的活力指数、发芽指数高于NaHCO3处理组。试验结果证实,对于不同大小的碱地肤植株,其种子对盐碱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盐碱胁迫对芨芨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5种盐碱(NaCl、Na2SO4、NaHCO3、Na2CO3及该4种盐按1:9:9:1的物质的量比例配置成的混合溶液)及其在不同浓度处理下对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盐碱处理下,随着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适渐降低,种子萌发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盐胁迫下一氧化氮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谭伊文  许岳飞  周禾 《草地学报》2010,18(3):394-398
为探讨盐胁迫下草坪草种子萌发如何受到其他外源物质的影响,于2009年9月采用TP发芽法,研究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对盐胁迫下的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100μM的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可提高盐胁迫下高羊茅2个品种的种子发芽率和生物量,Arid3分别提高107.6%和24.5%,而Houndog5则提高94.5%和14.4%;施用0.1%的NO清除剂牛血红蛋白(Haemoglobin)具有削弱外源NO供体促进种子的发芽率和生物量的作用;NO供体SNP的另一光分解产物亚硝酸钠(NaNO2)没有提高盐胁迫下高羊茅种子的发芽和生物量。因此,盐胁迫下外源NO对高羊茅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8种山蚂蝗种子萌发期耐盐耐旱性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不同山蚂蝗(Desmodium Desv.)种子萌发期耐盐耐旱性差异,本研究选用8种山蚂蝗种子为材料,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观测了NaCl和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处理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和胚芽的影响,并探讨了8种山蚂蝗种子在萌发期耐盐耐旱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山蚂蝗种子对NaCl胁迫较敏感。当NaCl浓度为50 mmol·L-1时,发芽指数均明显下降;当NaCl浓度为100 mmol·L-1时,胚根和胚芽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当NaCl浓度≥150 mmol·L-1时,胚根胚芽均不能正常生长,甚至出现腐烂。低浓度的PEG胁迫对山蚂蝗种子发芽无显著影响,但可促进胚根和胚芽生长。在PEG浓度≤15%时,山蚂蝗种子均能正常萌发且生长良好;当PEG浓度为20%时,种子萌发和生长均显著受到抑制;当PEG浓度为25%时,仅糙伏山蚂蝗发芽率为86.00%,其它种子不能萌发。在8种山蚂蝗种子中,山蚂蝗、赤山绿豆和异果山绿豆耐盐性较好,糙伏山蚂蝗和异叶山蚂蝗抗旱能力较强,南美山蚂蝗耐盐性和抗旱均较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基于MS培养基的盐节木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最佳NaCl浓度,及初步探讨NaCl渗透胁迫作用(使用MS盐消除了NaCl的离子毒害作用)促进根生长的机制, 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Cl(0~700 mmol/L)对贮存7年的盐节木种子在三角瓶中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并用光学显微镜对适宜盐浓度促进盐节木根伸长的初步机制进行了根尖形态与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 1)储藏7年的种子仍有活力,对照组的活力指数和萌发率分别为3.36和74.46%,但萌发时间与前人比较有所延迟。2)盐节木种子的萌发具有不同步性,初始萌发天数为6~8 d,萌发可持续到25~30 d。3)基于 MS培养基盐节木种子萌发最佳浓度为100~200 mmol/L,与对照比可使萌发时间提早2 d,且盐害率为负值。4)幼苗生长适宜的NaCl浓度范围为100~300 mmol/L,最佳浓度为200 mmol/L;盐对幼苗表型的影响是MS0和NaCl>300 mmol/L的MS培养基中生长的幼苗在1个月内能促进多数幼苗下胚轴变红,3~4个月后多数幼苗同化枝变红,而附加100~200 mmol/L NaCl的培养基植株大多数呈绿色。5)根尖细胞学观察可知:MS附加100和200 mmol/L NaCl促进根生长的原因是:NaCl促进了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与成熟区细胞的伸长,因而加速了根冠细胞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表现为根冠细胞脱落加快。本研究为盐节木耐盐机理的继续深入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2014年9月采用纸上发芽法(TP),研究盐胁迫下硝普钠浸种对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硝普钠浓度的升高,草地早熟禾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和胚根长、幼苗鲜重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硝普钠对草地早熟禾种子的萌发具有低浓度促进而高浓度抑制的双重效应,在盐胁迫下SNP溶液浸种浓度为0.25mmol/L时抗盐效果最佳,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为44.7%,25.3%和12.2%,活力指数为0.224 7、0.938 5,胚芽和胚根长为1.12cm、1.08cm,幼苗鲜重为0.020 8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