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麦品种混杂一般分为生物学混杂和机械混杂,大田生产上,种子混杂主要为后者.孔显民等选用一个高纯度小麦高产品种掺上中低产品种,人为造成不同纯度后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纯度每降低1%,产量随之减少2.43 kg/667 m2.生产上小麦种子纯度检验能防止种子混杂退化,提高种子品质,使良种种性充分发挥,不断提高农作物产量.现阶段种子纯度检验主要包括:形态学鉴定、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庄玉秀 《种子科技》2006,24(1):52-52
农作物良种繁育保纯主要是防止种子机械混杂和人为混杂。由于种子混杂,不仅直接影响到种子的纯度,同时还会增加天然杂交的机会,加速品种混杂、退化的进程,严重影响种子质量。因此,防止种子在生产中混杂是良繁工作中的重点。根据笔者多年繁种经验,种子防杂保纯要特别注意把好以下六关:  相似文献   

3.
方丽 《中国种业》2003,(11):39-40
品种混杂退化是指一个新选育或新引进的品种,经一定时间的生产繁殖后,会逐渐丧失品种原有的典型性优良特性,以致最后失去使用价值。在园艺作物生产中,品种混杂退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优良种性,才能发挥良种在生产上的作用。1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1.1机械混杂是指在良种繁育过程中,例如,种子的收获、脱粒、晾晒、接穗的采集、种苗的生产和调运等环节,不按良种繁育技术规程办事,操作不严,使繁育的品种混进了异品种。此外,不合理的轮作和田间管理、前作和杂草种子自然脱落以及施用混有作物种子或杂草…  相似文献   

4.
1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 1.1机械混杂是指作物在大田栽培或良种繁育过程中,因为播种、收割、运输、脱粒(轧花)、扬晒、装袋、入仓等作业而发生的混杂。机械混杂不仅直接影响种子的纯度,还会增加天然杂交的机会,加速品种混杂退化的进程,使品种过早丧失其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5.
1油菜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油菜品种混杂退化是互作的两种现象。混杂往往是引起退化的原因之一,而退化后又常表现出混杂现象。品种混杂是指在一个品种内混入了其他品种甚至其他作物的种子,从而失去原品种的一致性,造成了品种不纯。品种退化是指一个优良品种在其栽培过程中由于受外界不良条件和天然“串花”的影响,导致了种性变劣、降低或丧失原品种的典型性和丰产性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玉米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个优良的玉米品种,在生产上可以连续几年发挥其增产作用,但任何一个品种的种性都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品种繁殖世代的增加,就会出现纯度降低,性状变劣,抗逆性、适应性减退,产量、品质下降等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品种发生了混杂退化.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止措施,来保持品种的优良种性,延长品种的利用年限.  相似文献   

7.
小麦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杂保纯关键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种家育成审定的小麦品种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但经一定时间的推广种植,逐渐发生纯度降低、种性变劣等不良变异,导致出现小麦品种失去原有形态特点、抗逆性减弱、产量和品质下降等混杂退化现象混杂退化的小麦品种田间表现为植株高矮不齐、成熟早晚不一、生长势强弱不同、病虫危害加重、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减弱、穗小、粒少等经济性状变劣,其中典型性下降和生长不整齐是小麦品种混杂退化的主要表现,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是小麦品种混杂退化的  相似文献   

8.
朱美容 《种子》1999,(1):54-55
对四川及重庆一带的萝卜品种混杂退化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萝卜地方品种和推广品种的混杂现象严重,并见有逐年递增的趋势,1995年是最为严重的一年,给生产带来极大影响,本文通过对萝卜品种混杂退化原因的分析,提出克服途径。  相似文献   

9.
1.1机械混杂 主要是蔬菜种子在收获、脱粒、清选、晾晒、贮藏、包装、运输过程中,导致品种混杂。机械混杂还会发生在不合理的轮作和田间管理的条件下,它虽然不改变品种的遗传性,但是如果不及时清除,其混杂程度逐年加大,会进一步引起生物学混杂。  相似文献   

10.
江苏南通地区的干红辣椒曾以其红亮、皮薄、小巧、辣度高而闻名海内外,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然而,这几年该地方品种却出现了果实变大、果型不整齐、辣度下降等退化现象,严重影响了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地位,价格下降,经济效益降低.我们通过几年的调查考察,初步摸清了该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止办法.  相似文献   

11.
<正>向日葵常规品种的繁育工作是向日葵育种工作的延续和发展,更是向日葵育种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是应用和服务向日葵农业生产的纽带和桥梁。为了确保向日葵品种的优良性状不退化,防止品种混杂,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向日葵常规品种繁育体系。1繁育基地的建立根据品种适应的生产区域、种植面积,科学合理地选择建立繁种基地的数量和规模,保证良种繁育和大田生产的用种量。  相似文献   

12.
以凡  林自安 《作物学报》1965,4(2):177-186
我国甘薯栽培中一直存在着由于品种本身的变异和品种间混杂而产生的退化现象。近年来,退化和混杂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据北京地区典型调查,种植面积最多的胜利百号的退化率,已由1956年的60%左右上升到90%以上。为了研究甘薯品种变异、混杂与退化原因及共防止措施,我们于1958年开始,对几个由于产生长蔓低产类型而导致退化的品种和生产上由于品种混杂致使一个优良品种在短期内即被淘汰的实例,进行了分析。所用材料,在研究品种变异方面有胜利百号、华北166、早熟红(遗字108)、护国和遗字278等、在品种混杂方面着重研究了胜利百号、华北166、护国、宁远30早、浏阳红皮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栽培稻种的五级系统分类法对山东省地方稻种进行了整理和归类。1.山东地方稻种主要是粳稻,籼稻较少,本省籼粳稻的特性与外地的有些不同;2.山东地方稻种均属于早中季稻群;3.山东水陆稻地方品种可以互换环境种植;4.山东糯稻地方品种中粳陆型较多,粳水型较少,糯稻在生产中急需防止混杂退化。  相似文献   

14.
搞好棉种选留、贮藏,防止棉花品种混杂退化,保持其优良特性,是来年取得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不同生态的棉区,一般都会结合当地的生产实践.选留在本地区有产量和质量优势的棉花当家品种。无病棉区会选用常规的丰产品种。枯黄萎病严重的棉区,会选用抗病品种。棉铃虫多发区.会选用既抗病又抗虫的棉种。但选好了优良的当家棉种.并不等于就有了优良的棉种质量。各地棉区当家品种选定之后.仍要认真把好质量检验和贮藏关。留种不严,使品种纯度、  相似文献   

15.
周金仙 《种子》2007,26(1):71-73
阐述了烟草品种混杂退化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性,全面分析了烟草品种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系统概括了烟草品种科学防杂保纯的对策,对做好烟草种子工作,克服品种混杂退化,提高烟叶生产经济效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随着转基因抗虫棉良种的选育成功 ,棉农的植棉积极性逐年提高 ,抗虫棉的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导致抗虫棉抗虫性减退和种子混杂退化现象日趋严重。如何避免和杜绝这些现象已成为当前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主要有 :天然杂交 棉花是常异交作物 ,其天然杂交率在 5 %~ 10 %左右 ,如果抗虫棉良繁田与其它常规棉种植田相邻过近 ,极易造成天然混杂。机械混杂 原种纯度的高低、播种机械的混用、籽棉收贮和加工等诸多环节中的任一方面出现疏漏 ,都会人为造成品种的混杂。自然…  相似文献   

17.
王小波 《科学种养》2009,(12):56-56
在农业生产中,农民朋友除了杂交种子必须购买外,也经常根据需要自己选留部分常规种子。实践证明,自留种子不仅可以节省购种成本,还可防止品种混杂退化,有利于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白沙1016一直是辽宁省种植面积最大的花生品种,长期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天然杂交、机械混杂等不良因素影响,品种退化严重、不良单株增多、经济性状变劣、抗逆性下降、适应性减弱、病虫害加重,导致单产和产品质量不同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优良品种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如不注意防杂保纯工作,就会由纯变杂,由优变劣,良种的增产作用会逐年下降,甚至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品种的混杂退化。造成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主要有五方面,即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品种自身的变化和环境条件的影响、选种中的人为作用及使用非种子田的种子用于生产。针对这五种原因,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采取提纯复壮。亚麻提纯复壮的基本方法是三圃提纯技术。所谓三圃即单株培育选择圃,株行鉴定圃,混系高倍繁殖圃。  相似文献   

20.
一、品种混杂退化的概念品种混杂退化是指优良品种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等原因,生活力逐渐衰退,以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如棉花衣分降低,纤维长度变短,铃重减轻,短绒率增加,产量下降,植株各部分形态发生各种变异等。二、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1.机械混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