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植物胚性愈伤组织在植物研究与应用中是一种重要的试材,有很多关于植物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方法研究的报道。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被广泛应用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是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关键因子。阐述了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植物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讨论了其在植物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中的作用、使用方法与原则,为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胚性化诱导等研究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库拉索芦荟叶为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愈伤组织培养细胞结构分化状况.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培养物中芦荟素的含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芦荟组织培养细胞分化程度与芦荟素等有效成分产生的关系.结果表明:以叶为外植体,MS NAA1 mg/L 6-BA 0.5 mg/L培养基适于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细胞分化程度很低的愈伤细胞中芦荟素含量很低.细胞高度液泡化、分化程度高的愈伤组织中芦荟素含量较高.植物生长调节物通过影响芦荟愈伤组织细胞分化程度,进而影响芦荟愈伤组织中芦荟素等有效成分的产生.芦荟素含量与愈伤组织中细胞结构分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白刺花无菌苗叶片为试材,利用双因素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的影响,以期筛选最佳的诱导培养基,为白刺花组培研究提供参考基础。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上,2,4-D与6-BA组合可诱导出较疏松型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表面有瘤状突起且部分愈伤上有绿色芽点;2,4-D与KT组合也可诱导形成愈伤组织,但愈伤组织的生长及疏松度不及2,4-D与6-BA组合效果明显;NAA与6-BA,NAA与KT组合早期培养时在叶片边缘看到部分愈伤的生长,培养45d后愈伤开始褐化;在基本培养基研究筛选上,MB和B_5均能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颜色稍显淡绿。2,4-D有利于白刺花愈伤组织的诱导,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 1.0mg·L~(-1)+6-BA 1.0mg·L~(-1)+蔗糖4%+琼脂0.7%,出愈率75.58%,愈伤组织出愈早,疏松,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4.
不同激素组合对九眼独活嫩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向鸿  侯大斌  赵纳 《北方园艺》2010,(18):161-163
以野生药用植物九眼独活的幼嫩叶片为材料,研究2,4-D分别与KT,6-BA的不同组合对九眼独活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KT和6-BA会明显降低九眼独活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能降低愈伤组织的褐化程度;低浓度的2,4-D在愈伤组织诱导中起着重要作用,并能获得生长状态好的愈伤组织,通过筛选获得诱导九眼独活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即MS+2,4-D0.2mg/L。  相似文献   

5.
愈伤组织是进行植物离体培养与生物技术研究的常用材料。近年来,枣愈伤组织培养及其应用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对枣茎段、叶片、花药和胚等不同组织的愈伤诱导培养体系及其在植株离体再生、多倍体诱导、遗传转化、悬浮细胞系建立、原生质体培养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今后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枣愈伤组织培养的技术优化和科学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复叶槭叶片和茎段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影响复叶槭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结果表明,放置方式与茎段和叶片的出愈率关系不大,但对茎段愈伤组织的大小、形态特性和部位与生根率有关.叶片的出愈率与碳源有关,在白沙糖中最高,蔗糖次之,但在蔗糖中表现最佳.黑暗处理时间的长短也影响叶片的脱分化能力.叶片和茎段的脱分化能力与蔗糖浓度有关,在30g/L时出愈率最大.外植体出愈率的高低和愈伤组织的形态与激素种类或浓度有关.高浓度的2,4-D将导致水渍状或玻璃化的愈伤组织产生,低浓度的2,4-D形成瘤状愈伤组织.随着6-BA浓度的增加,叶片的生根率降低,茎段愈伤组织出现的时间提前,愈伤组织生长的较快,但当6-BA浓度到达2.0mg/L时,愈伤组织出现时间推迟,生长速度下降,褐化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7.
绿花重瓣铁线莲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绿花重瓣铁线莲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2,4-D与6-BA对绿花重瓣铁线莲愈伤组织诱导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生长调节剂单独使用时,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且2种愈伤组织诱导的部位及形态有明显的不同,2,4-D诱导的部位为茎段中部,愈伤组织白色膨松,6-BA诱导的部位为茎段顶端,愈伤组织浅绿色疏松;2,4-D与6-BA配合使用时,相互存在拮抗作用,不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  相似文献   

8.
以生姜离体培养形态发生过程中不同发育时期具有形态建成的愈伤组织和不具有形态建成的愈伤组织为材料,对其不同培养时间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及酶POD、SOD、CAT活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姜愈伤组织的脱分化、再分化和植株再生等阶段与生理生化有密切的联系;同期具有形态建成的愈伤组织的几种生理生化指标均大于不具有形态建成愈伤组织;具有形态建成的愈伤组织的POD和SOD在愈伤组织的脱分化期起主导作用,CAT在愈伤组织的再分化期起主导作用,可溶性蛋白质在愈伤组织的脱分化期表现突出,在再分化期表现到极致,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在愈伤组织的脱分化期表现突出;不具有形态建成的愈伤组织的各种生理生化指标均表现不强。  相似文献   

9.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荔枝三月红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改良的石蜡切片法观察荔枝胚性愈伤组织结构及体胚发生过程,结果显示荔枝的体胚发生经历球形、心形、鱼雷形、子叶形4个过程;荔枝在胚性细胞分裂发育形成体胚之前,出现与周围细胞明显不同的界限,形成细胞间隔离;比较荔枝胚性愈伤组织与非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学特性,发现胚性愈伤组织具有核大、质浓、染色深、细胞排列紧密等特点,与非胚性愈伤组织明显不同。通过系统观察荔枝胚性愈伤组织结构以及胚性细胞分裂、生长方式和体胚发生过程,为胚性愈伤组织的利用提供细胞组织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欧李与其他核果类果树的嫁接亲和性,以欧李和梅、杏、欧洲甜樱桃、毛桃5种核果类果树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采用形态观察法和石蜡切片法,观察比较了其愈伤组织的色泽及质地,测定了愈伤组织细胞的密度、面积、直径等指标,并将不同种愈伤组织进行嫁接,结果显示:欧李与毛桃、杏、欧洲甜樱桃、梅的愈伤组织在色泽、质地及生长速度方面均有较大差异。欧李平均每视野的细胞密度最大,为214个细胞/视野,毛桃平均每视野的细胞密度最小,为110个细胞/视野;欧李与梅、毛桃愈伤组织细胞平均直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欧李愈伤组织与欧洲甜樱桃、杏、毛桃的愈伤组织可形成接合紧密、生长状况良好的嫁接结合体。说明欧李与欧洲甜樱桃、毛桃、梅、杏的愈伤组织在细胞形态、颜色、质地、细胞大小及生长速度上均有差异,但愈伤组织的生长速度可能是影响愈伤组织嫁接亲和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状态的"红地球"葡萄愈伤组织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H2O2对其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H2O2诱导后3种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苷含量为:红色愈伤组织褐化的愈伤组织白色愈伤组织,而白藜芦醇在白色愈伤组织中的含量高于红色和褐化的愈伤组织。2.5μM H2O2诱导红色愈伤组织24h后,白藜芦醇苷含量高达306μg/gFW,而白藜芦醇的含量变化不明显。红色愈伤组织中的白藜芦醇苷响应H2O2的胁迫较为明显,其对H2O2最佳的响应浓度为2.5μM。  相似文献   

12.
以五味子叶片和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因素、愈伤组织发育特征以及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五味子醇甲的积累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5培养基比MS培养基更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根据愈伤组织的发育状态特征可以将其分为4类,其中颜色微黄、质地疏松的C类愈伤组织中所积累的五味子醇甲含量最高.添加1.0 mg/L BA、0.2 mg/L NAA和0.1 mg/L KT的B5培养基上较易诱导出C类愈伤组织,其五味子醇甲含量最高达到4.28 mg/g FW.该研究的初步结果对通过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生产五味子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花烛不同愈伤组织解剖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以花烛(Anthurium andraeanum ) ‘Jolanba’8种不同培养时期或不同激素处理的愈伤组织为材料, 通过显微观察研究了花烛离体形态发生途径和8种愈伤组织离体形态差异的解剖学特点。结果表明,花烛离体形态发生途径以间接器官(不定芽) 发生为主, 且发生于愈伤组织近表层; 同时也存在体细胞胚途径, 发生于愈伤组织表面或内部。8种愈伤组织在结节( nodule) 的类型、分生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等方面存在差异。分生细胞的数量和分布与芽的分化有较好的相关性, 愈伤组织表层分生细胞分布较多, 分化的芽也较多, 而愈伤组织内部分生细胞分布较少, 分化的芽也较少。噻二唑苯基脲( TDZ) 对分生细胞和体细胞胚有较好的诱导作用。愈伤组织的表面划痕和再次切割有利于再生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14.
以宁夏葡萄产业中大量种植的3个葡萄品种为试材建立再生体系.采用花药、茎尖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比较了3种葡萄用花药、茎尖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分化、生根的必须培养条件,获得不定芽分化再生植株.结果表明:葡萄花药愈伤组织形成胚性愈伤组织的能力很低,几乎不能分化成苗;而茎尖愈伤组织形成胚性愈伤组织的能力很高,分化成苗率极高,达100%.B5培养基诱导宁夏葡萄茎尖愈伤组织和分化丛生效果最好;KT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茎尖浓度以0.8~1.0 cm最好.  相似文献   

15.
宋小义 《北方园艺》2010,(6):138-140
利用微直流处理接种于培养基中的西伯利亚百合叶片外植体和继代培养的西伯利亚百合愈伤组织。结果表明:0.5μA和1.0μA的微直流可使叶片愈伤组织的形成时间明显提前,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提高;1.0μA和1.5μA的微直流具有明显促进愈伤组织生长的效果;超过此范围的微直流,则推迟叶片愈伤组织的形成时间,使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下降,且电流强度越大,抑制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接上期第40页) 细胞培养。很多植物器官在实验条件下能长出愈伤组织,切下这些愈伤组织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震荡培养,愈伤组织的细胞就会脱落分散在液体培养基中并分裂增生。收集这些分散的细胞置于固体培养基中培养,这些细胞通过多次分裂重新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上可  相似文献   

17.
胡萝卜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胡萝卜"七寸人参"为试材,探讨了不同外植体、激素、培养基、光照对胡萝卜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胡萝卜愈伤组织的诱导以下胚轴为外植体为宜;在添加2,4-D1.0mg/L和KT 0.5mg/L的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为100%,且愈伤组织生长良好,增殖快速;光照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没有影响,但却进一步阻碍了愈伤组织的增殖生长。  相似文献   

18.
牡丹愈伤组织分化率低和组培苗生根困难一直是其再生体系建立的两大制约因素。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对‘凤丹’非胚性与胚性愈伤组织、未生根与生根组培苗的DNA甲基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非胚性和胚性愈伤组织的DNA甲基化水平均以全甲基化水平较高,二者的超甲基化位点数相差较大,与非胚性愈伤组织相比,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引起由全甲基化转变为超甲基化的占比多达33.45%;与未生根组培苗相比,组培苗生根过程是以去甲基化模式占比最多,为38.41%。因此推测,‘凤丹’胚性愈伤组织分化较少,可能与其超甲基化的形成有关;而组培苗生根可能与其去甲基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陈超  王桂兰  邸智勇 《园艺学报》2008,35(10):1484-1490
以红掌叶片诱导出的4类愈伤组织和气生根根段诱导的再生团块为试材,研究糖和蛋白质在愈伤组织衰老与再生团块发生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经石蜡切片PAS和汞溴酚兰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发现,糖主要以颗粒状存在于愈伤组织细胞中,并有明显的围绕核的现象,蛋白质主要集中于细胞核及其周围。糖和蛋白质的含量在黄绿愈伤组织中有明显的从外向内减少的梯度变化;深绿愈伤组织中梯度不太明显。糖在金黄色愈伤组织中含量很低,没有梯度;在褐色愈伤组织中散乱分布。蛋白质含量变化在金黄色愈伤组织中由外层细胞向内层细胞有一定的梯度但不明显;在褐色愈伤组织中没有梯度。刚形成的再生团块的糖和蛋白质含量在由外向内的细胞中有明显的梯度变化,在再生团块膨大生长过程中两者含量少,没有梯度变化。分化期再生团块中的糖主要集中在分裂旺盛的分生细胞团和维管组织周围,蛋白质则集中于分生细胞团的细胞中。在各类愈伤组织和再生团块中均出现各种特化细胞。糖的含量及其梯度变化是愈伤组织和再生团块分化的重要内在条件,蛋白质含量以及核形态是否完整是愈伤组织和再生团块分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石刁柏花药培养与染色体倍性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石刁柏花药离体培养中采花药的时期、培养基激素配比与愈伤组织诱导的关系;BA及活性炭对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的作用;愈伤组织与茎尖染色体的非单一化倍性表现及激素不同配比浓度对倍性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