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威县地处冀南平原,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县,年种植地膜棉60多万亩,近年地膜棉花早衰早死现象严重,每年不同程度的早衰早死面积10万亩左右,平均亩减产籽棉50公斤左右,损失严重。根据我县的生态条件和地膜棉花的生育特点,既防止早衰早死,又保证及早成熟的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2.
威县地处冀南平原,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县,年种植地膜棉60多万亩,近年地膜棉花早衰早死现象严重,每年不同程度的早衰早死面积10万亩左右,平均亩减产籽棉50kg左右,损失严重。根据威县的生态条件和地膜棉花的生育特点,既防止早衰早死,又保证及早成熟的主要措施是:1轮作倒茬,清洁棉田  相似文献   

3.
<正> 棉花是遂宁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4万亩左右。80年代后期推行麦套棉和地膜栽培技术以来,棉花产量普遍提高,但发展很不平衡,好的区乡平均亩产皮棉90公斤左右、少数农户亩产皮棉达120~130公斤,差的区乡平均亩产皮棉仅在60公斤左右。自1994年参与四川省棉花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4.
推广移栽地膜棉再创棉花新水平江苏省响水县农业局潘龙天,顾文亮,祁克琳,蒋宝洲,钟文芳移栽地膜棉(即营养钵育苗、地膜覆盖移栽)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开发性新技术。在江苏省响水县作为农业重点工程之一,1995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2万多亩,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增...  相似文献   

5.
西瓜是我场主要种植作物.1984年开始我场种植棉间瓜,面积多达10000亩左右,平均亩产西瓜2200kg,最高亩产可达3000kg,正常年份亩纯收益除棉花收入外可得1500元左右.棉间地膜西瓜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区于1981年在东台县农科所、大丰县丰富公社进行了棉麦两熟棉田地膜覆盖试验,取得了较好成绩.1982年,8个县的重点产棉公社都进行了地膜棉试验示范,面积发展到2.9万亩.其中棉麦两熟棉田地膜覆盖2.22万亩,一熟棉田地膜覆盖7000亩.据十个示范点考察,一般增产2~3成,40%左右的示范户增产4~5成.同年射阳县推广种植两熟地膜棉1.35万亩,平均亩产119.4斤,比露地棉78.7斤增产51.7%.  相似文献   

7.
砀山县具有多年瓜棉套种习惯,2010年全县西瓜种植面积20万亩,以大棚、中棚和小拱棚种植,其中瓜棉套种面积10万亩左右。由于西瓜、棉花市场行情较好。大棚瓜棉套种的亩收入在10000元左右。小拱棚瓜棉套种的亩收入在5000元左右,全县2010年瓜棉套种平均每亩收入在7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8.
盐城市地膜棉栽培是从1981年小面积试种开始.1982年在全市各县大面积试验示范种植.1983年推广种植26.8万亩,占棉田铺地面积的7%.其中两熟地膜棉22.4万亩,亩产皮棉112.9斤,比露地棉89斤增产23.9斤,增26.85%.三年来实践证明,地膜覆盖棉花栽培在全市不同的土壤、气候、栽培水平的地区都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产棉大市的困境与出路—关于棉花生产的几点政策性思考罗洪陔,沈爽(湖北省天门市委431700)1困境天门市素有全国棉花第一市(县)之称。全市共有25万植棉户,86万棉农。常年棉花种植面积64万亩左右,总产5万吨(100万担)左右,分别占全国的1/80,...  相似文献   

10.
据调查统计:受2004年棉花价格下跌,植棉效益下降的影响,2005年河北棉花实际播种面积在上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出现回落。全省棉花实际播种面积为860.2万亩,比上年减少143.5万亩,减幅14.3%。虽然棉花种植面积下跌,但我省种植棉花的科技含量仍比上年有所提高。地膜棉面积占棉田总播面的比重由上年93.9%上升为95.6%,提高了1.7个百分点,抗虫棉种植面积占总播面的比重也有所提高,达到总播面的99%以上。今年河北棉花实际播种面积减少143.5万亩!050081$河北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袁庆芳…  相似文献   

11.
正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率领的科研育种团队,经过6年攻关,成功培育出无膜棉新品系"中棉619"。占全疆地膜使用量60%的新疆棉花,将有望彻底告别地膜、告别白色污染。经专家现场考察和测产,在新疆沙雅县示范种植的50亩"中棉619"无膜棉新品系,吐絮早、畅,优于地膜棉。亩结铃数7万多个,亩均产量365公斤以上,高产地块每亩产量可达400公斤,高于大面积种植的地膜棉,呈现出早熟  相似文献   

12.
更正     
《农家致富》2005,(23):23-23
如东县 2005年棉花种植面积10万亩,其中,高品质棉科棉3号种植面积6.5万亩,占总面积的65%。该县掘港镇天星村24组棉农严汉其,从事棉花种植10多年,植棉经验丰富。2005年种植高品质棉新品种科棉3号4亩,9月26日如东县作栽站测产显示,该户棉花种植密度行距为106.56厘米,株距32.3厘米,每亩密度1933株,平均单株成铃39.6个.每亩总铃76547个,亩产籽棉450公斤,产量喜人。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2005,(22):24-24
邳州市地处黄淮棉区南端,雨量充足,光照资源丰富,温光水资源对棉花生长较为有利,土壤系黄泛冲击平原,适宜发展棉花生产。棉花是该市大宗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均在10万亩以上。从2002年起该市引进种植科棉系列品种以来,产量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5年该市高品质棉种植面积为5万亩。  相似文献   

14.
棉花高产立体间作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生产效益的有效措施。河北省威县常年植棉面积60万亩左右,其中棉花间作面积达20万亩,间作模式有:棉花一西瓜、棉花一园葱、棉花一土豆、棉花一枣树等。为了持续提高棉田生产效益,近几年来在省农科院的大力协助下,我们积极探索棉花高效生产,筛选了一批效益好的生产模式,其中棉花一白萝卜间作模式平均亩产白萝卜4000余公斤,棉花平均产皮棉80公斤。2003年亩效益达2000元以上,比纯作棉亩增效益900元以上,且投入少,易管理,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现总结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5.
如东县棉花苗期双子叶杂草发生规律探讨桑芝萍,曹炳和,丁兰兰,陈迎春,陈斌(如东县植保站226400)(如东县掘东区农技站)如东县位于黄海之滨,常年种植棉花50万亩左右,其中旱粮棉区(即沿海连作纯棉区)植棉11万亩左右,稻棉轮作区植棉38万亩左右。棉花...  相似文献   

16.
<正>馆陶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常年棉花种植面积8万亩左右,其中棉麦间作是当地一种主要种植模式,面积一般在2万亩以上,核心区面积1000余亩。经实际测产,小麦平均单产425kg,平均亩产籽棉315kg。下面就馆陶县棉麦套种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棉种和麦种的选择首先要符合棉麦配套原则,棉花品种优先选择高产潜力大、抗逆性强、中后期  相似文献   

17.
邢台是全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和全国优质专用棉花生产基地,素有冀南棉海之称,棉花面积一般在280万亩左右。2011年,邢台市共承担部级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7个,涉及6个县市,总计落实面积7.143万亩,市农业局在9月20日组织有关专家对7个棉花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棉花进行了实地测产,7个棉花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皮棉109.2公斤,较全市平均亩产高30.7公斤,单产最高达143.07公斤(威县枣园乡东张庄村刘占兴)。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正> 1982年全省麦棉套种(以下简称麦套棉)自然面积达392.87万亩.这类棉田在棉麦共生期间,由于争水、争肥、争光矛盾突出,缺苗、迟发、贪青晚熟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品质的提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近年大力推广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初步缓和了这些矛盾,获得麦棉较好产量.1982年又进一步对麦套棉进行地膜复盖栽培试验示范.据周口、开封两地区和新乡、民权、睢县统计,麦套棉地膜示范4686亩.现将试验示范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唐山市丰润区李钊庄等镇地膜豆角-夏玉米-棉花两年三熟栽培模式播种面积有2万余亩,在稳定了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增加了经济效益。地膜豆角平均亩产1750公斤,效益3000元左右;玉米亩产500公斤左右,效益600元左右;棉花亩产籽棉300多公斤,效益2000元左右。三茬合计亩效益5600元,平均年亩效益2800元。其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印度是世界上植棉面积最大的国家,棉花是其最主要的经济作物,近年全国棉花的种植面积在1.13亿亩左右。印度棉花栽培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在世界上唯一同时种植棉花属中陆地棉、海岛棉、亚洲棉和非洲棉4个栽培种的国家;二是在世界上种植杂交棉面积最大的国家,其种植面积已达3200万亩,约占棉花总种植面积的1/3。由于该国杂交棉的迅速推广,有效地提高了棉花的单位面积产量,并大大改善了品质,扩大了棉花的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