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乙醇脱氢酶是植物香气物质合成的脂肪酸代谢等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对茶叶芳香物质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探究CsADH17基因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与品质提升。以本课题组前期筛选的CsADH17基因为研究对象,克隆CsADH17基因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遗传转化烟草,对转基因烟草非生物胁迫下CsADH17的表达量和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对转基因与野生型烟草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后,转基因烟草植株在干旱胁迫处理下的CsADH17基因相对表达量比野生型植株高。野生型烟草植株和CsADH17转基因烟草植株在干旱胁迫处理21 d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均高于野生型烟草;胁迫处理后,野生型烟草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转基因烟草。香气成分分析,转基因烟草苯甲醛比野生型含量提高了44.4%,而烟碱含量比野生型提高不到5%。CsADH17基因在烟草干旱胁迫下具有抗旱作用,同时影响烟草的香气成分,为进一步揭示CsADH在茶树生长发育以及抗逆响应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笔者阐述了茉莉花香气成分的释放机理,分析了影响茉莉花香气成分的因素,指出茉莉花香气成分的释放主要是酶促反应的进行,是由花香前体物质在温度、水分、氧气等作用下经生物酶水解释放出来,认为品种、花的开放程度、产地、环境因子、提取方法都对茉莉花香气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花的开放程度、环境因子和提取方法最为明显。文章还对茉莉花在食品、茶叶、香烟及其他方面的应用做了概述,最后对茉莉花的理论研究以及开发新产品方面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采用气质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对广佛手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佛手香气成分主要由烯烃类和醛类组成,分别占香气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的24.95%和28.97%。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茶香气成分物质,对各类茶香气成分进行总结,归纳各类茶香气成分共性特点;简要阐述破坏茶香气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在茶深加工中对茶香气成分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茶香气成分物质,对各类茶香气成分进行总结,归纳各类茶香气成分共性特点;简要阐述破坏茶香气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在茶深加工中对茶香气成分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方法,检测了12个品种秋葵籽粒的香气组成成分.结果表明,从12个品种秋葵籽粒中共检出237种香气成分,其中共有香气成分为12种化合物,分别是2-甲基丁醇、3-甲基丁醇、正辛醇、庚烯醛、2-甲基丁酸甲酯、乙酸、草烯、香附子烯、杜松萜烯、庚酸异戊酯、对甲基苯肟、苯乙烯.37号品种检出的香气...  相似文献   

7.
影响烟草香气物质合成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详细叙述了与植物香气物质合成有关的3类主要合成代谢途径,并分别归纳苯丙烷代谢途径、异戊二烯代谢途径和生物碱合成途径中催化主要中间产物形成的关键酶基因功能与表达模式,重点阐述关键酶基因在烟草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目前除了在基因水平上进行表达水平调控、转基因作物改良之外,烟草中亟待进行更为深入的蛋白水平研究和代谢网络互作分析。通过上述分析,对下一步利用代谢工程改良烟草香气品质及其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通过GC-MS分析12种不同柑橘精油样品的香气成分,共得到10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萜烯类43种、酯类11种、醛类13种、酮类12种、醇类23种,化合物总体数量上差异不大,但不同品种精油中化合物含量差异较大,12种精油中挥发性含量差异最大的为萜烯类,表明萜烯类物质对精油的香气具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为给苹果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指导,以2个野生型苹果(小金海棠和新疆野苹果)为试验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了果实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小金海棠香气成分总含量高于新疆野苹果;小金海棠和新疆野苹果分别检测出90和97种香气成分,其中共有的香气成分有88种,2-己烯醛在二者中含量均最高;小金海棠主要香气物质为醛类和酯类,新疆野苹果则为酯类、醛类以及醇类。2个野生型苹果共有成分相对含量的差异和特有香气成分的存在可能是造成两者香味差异较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GC-MS联用技术,对以山西老陈醋传统工艺酿造的燕麦醋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共得到45种香气成分,这些物质的共同作用形成了燕麦醋独特月的风味。分析发现,这些成分主要是酸、酯、醇、酮和杂环类化合物,其中2,3,5-三甲基吡嗪、2,3,5,6-四甲基吡嗪、4-咪唑甲醛、乙酸、乙酸乙酯、3-羟基丁酮、辛酸乙酯、5-甲基糠醛和2,3-丁二酮的含量较高,可能对山西老陈醋的香气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不同烟叶类型中碱性香味成分的差异,利用同时蒸馏萃取的前处理方法和配备氮—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对碱性香味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采用内标法对烟叶中的吡啶、2-甲基吡嗪、2,6-二甲基吡嗪、2-乙酰基吡啶等14种重要的碱性香味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分析方法的重复性好,前处理过程的回收率高,适用于烟叶中碱性香味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波膨胀处理烟梗,将处理前后的烟梗按常规工艺制成梗丝,分别测定了2种梗丝中的8类77种致香物质并对比分析及感官评吸。结果显示:微波处理烟梗制成的梗丝与常规梗丝相比,醇类和酯类致香物质相对含量无显著性差异;酚类和烯烃类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0.98%和10.33%;醛类、酮类、酸类和杂环类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分别为27.54%、12.99%、39.15%和30.83%;感官品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烟草的香味物质是烟草研究的热点。综述了烟草香味物质及香味物质的提取、分离和分析方法。展望烟草香味化学的研究是未来烟草加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烤烟香气质与化学成分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对河南、湖南、津巴布韦和巴西不同产地的烤烟烟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与香气质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香气质正面影响较大的因素有还原糖含量、氯离子含量和钾氯比;而负面影响的因素有糖碱比和烟碱含量,适当提高还原糖、氯离子含量和钾氯比及降低糖碱比和烟碱含量,有助于香气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不同产地烟叶特征香气物质含量的差异,采用GC/MS测定方法,对国内8个烤烟产地初烤烟叶样品的6类烟叶致香物质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产地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烤烟香型相同的产地之间,其特征香气物质的含量没有明显的趋同性,但还是有规律可循。(2)清香型烤烟产地的烟叶表面分泌物降解产物、醇类香气物及其他香气物的含量高于浓香型和中间型烤烟产地的烟叶。(3)烟叶表面分泌物降解产物、醛类香气物及叶绿素降解物的含量,以清香型烤烟产地的威宁为最高,6类致香物质中威宁有3种含量为最高值,居8个产区之首。  相似文献   

16.
不同烤烟品种香型风格与多酚类物质含量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测定红塔集团大理差异化原料基地5个主要栽培烤烟品种烟叶中6种主要多酚物质,通过对香型风格进行量化赋分,研究分析不同品种的香型风格与多酚类化合物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绿原酸和芸香苷占烤烟多酚类物质的92%以上,是主要的多酚类物质;不同部位与不同品种烟叶间的多酚含量均存在较明显差异;不同品种的清香型风格显著性与烟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红大’的多酚总含量明显高于其他4个品种,清香型风格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自育浓香型烤烟品种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南省自育的浓香型烤烟品种及资源进行了筛选,对选出的10个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抗性、品质、栽培及烘烤要点的介绍和分析,为河南省浓香型烟叶品种的选择和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烟叶致香成分建立烤烟香型分类模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基于烟叶致香成分数据建立烤烟香型分类的最优模型,以便于较好地对烤烟的香型进行正确分类。首先对142 个烤烟烟叶样品中的45 个指标采用行业标准进行检测,然后采用逐步回归法筛选出14 个烟叶致香成分,依据这14 个指标采用判别分析法、Logistic 回归、高斯混合模型、分类树、K最邻近法、人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7种方法进行建模。通过对不同方法建立的模型采用100次随机抽取训练集样本和测试样本计算错误分类率,选择错误分类率较低的模型作为优选模型。结果表明,线性判别法和高斯混和模型建立的2 种香型函数能较好地对未知样品的香型进行正确分类,且效果较好(正确率可达90%以上)。研究筛选出的2种优选模型对于烤烟香型分类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内标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技术,以常规烟叶作对照,研究了有机初烤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组分及其含量.结果表明:有机烟叶和常规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却有较大差异,且部位间也有明显的差异,在所测定的28种主要中性致香物质中,总量均表现为上部叶>下部叶>中部叶;有机烟叶除上部叶中苯丙氨酸类致香物质略低于常规烟叶外,类胡萝卜素类、类西柏烷类、棕色化产物类致香物质和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在3个部位均高于有机烟叶,其中,以中部叶提高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烟丝气流干燥过程中工艺参数的变化对烟丝糖苷类致香成分的影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GC/MS法分析了烟丝中的糖苷类致香成分,并进行了感官品质评吸。结果表明:①糖苷类致香成分总量与超级回潮机出口烟丝含水率及干燥机混合风温度呈负相关性;②改变气体流量,对糖苷类致香成分总量没有显著影响;③卷烟感官品质香气项得分随着糖苷类致香成分总量的增大而提高。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有针对性地调节气流干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尽可能多地保留烟丝中的糖苷类致香成分,优化卷烟香气品质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