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原位转基因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介绍了农杆菌介导的植物原位转基因方法目前的发展状况、技术环节、以及在转化机制上的研究结果,并对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安全选择标记和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植物中选择标记的存在是影响转基因植物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解决转基因植物中选择标记的安全问题,一是选用安全的选择标记,二是构建无选择标记或标记删除转化系统。对目前几种重要的安全标记和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些技术在转基因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植物遗传转化方法及其在棉花品质改良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杆菌介导法、花粉管通道法和基因枪法是植物遗传转化的主要方法,这些转化方法在植物基因工程育种和基因改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遗传转化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棉花抗虫、抗病和品质改良育种实践,并获得了抗虫、抗病等性状良好的转基因植株,有些已经进入商品化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重点综述了这3种应用较广的遗传转化方法及其在棉花抗虫、抗病和品质改良育种中的应用,并讨论了我国转基因棉花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离子束介导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玲玲  那日 《种子》2007,26(6):51-55
对离子束介导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及优点、转基因方法、在农作物育种上的应用、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并对离子束介导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 《种子世界》2012,(9):46-47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重组技术、细胞DNA培养技术或种质系统转化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基因组,并能在后代中稳定遗传,同时赋予植物新的农艺性状的技术。自1996年商业化种植以来,转基因玉米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商业化。到2010年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有29个,其中共有16个国家种植商业化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已达到4680万hm2。1目前应用的转基因技术目前应用较多和成熟的转基因技术主要有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PEG介导法、超声波介导法、电击法、子房注射法等,还有近几年才  相似文献   

6.
水稻常用的遗传转化技术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8年,三个独立的研究小组 率先报道获得了转基因水稻植株(Toriyama等,1988,Zhang,等,1988,Zhang等, 1988)。 十多年来,基因转移技术体系的建立一直是转基因水稻研究的重点。 在遗传转化技术应用方面,前期以采用原生质体为材料的PEG法和电激法为主,但原生质体 培养及再生对基因型依赖很大,转基因株育性较低;中期基因枪法得到了很大发展,迄今还 是单子叶植物首选的基因转化方法之一;而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杆菌介导法在水稻基因转 移中日趋成熟,Hiei等(1994)创造的高效转化技术,首次证实了利用农杆菌转化水稻的 可行性,之后该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水稻转化中应用比较普遍的方法有基因枪介导 法和农杆菌介导法。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技术在大豆育种上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年来,转基因技术在大豆上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建立高效再生体系和稳定地遗传转化体系方面,随着遗传转化技术的发展,我国已获得了抗病、抗虫转基因的大豆植株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笔者就大豆遗传转化在受体系统(器官发生受体系统、体细胞胚胎发生受体系统、原生质体受体系统)以及转化方法(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大豆转基因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前应用于棉花遗传转化的主要转基因技术是农杆菌介导、基因枪和花粉管通道导入外源基因等方法。本研究对这3种方法的技术特点、研究动态及其在棉花分子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杨静 《种子科技》2019,(18):10-12
在植物遗传转化研究的进展中,因根癌农杆菌具有转入的外源DNA结构完整、外源基因表达比较稳定、经济简便、技术仪器要求低等优势,成为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转基因技术。对根癌农杆菌介导单子叶植物的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和提高转化效率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提高单子叶植物遗传转化效率和转化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植物游离小孢子及其培养所获得的组织是植物基因工程中优良的受体,它们具有单倍性和较高胚胎发生能力的特性。因此,以它们为受体构建遗传转化体系可以快速获得纯合的转基因植株。通过综述植物游离小孢子及其培养所获得的胚状体、愈伤组织作为转化受体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轰击法、激光微孔穿刺法、显微注射法、电激法、PEG介导法等转化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对目前游离小孢子作为转化受体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玉米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植物转基因技术开辟了作物遗传改良的新途径。转基因玉米是植物基因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应用转基因技术已经获得抗虫、抗除草剂和其他有用性状的转基因玉米。在此,就玉米转基因在受体系统、目的基因及转化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近年来玉米转基因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解决途径以及其他类型玉米的转基因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牡丹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组织培养和转基因技术是当今植物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关于牡丹再生体系的建立仍存在再生体系不完善、再生效率低、生根难、褐化率高等问题。而转基因研究是以成熟的再生体系的建立为基础,因此,关于牡丹的转基因研究更为匮乏。为了建立高效的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牡丹组织培养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方法的诱导效率,同时提出了防止褐化,提高生根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综述了目前应用于转基因牛中原核显微注射法、体细胞克隆法、病毒载体法等传统动物转基因技术以及具有应用前景的ZFN技术、TALEN技术和iPS技术等。概述了20年来国内外转基因牛重要的研究进展,并就目前转基因牛在乳腺生物反应器、抗病育种、品种改良主要3个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就目前转基因牛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以促进转基因牛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抗虫棉发展战略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对国内外转基因抗虫棉发展历程的回顾,分析了我国抗虫棉研究取得的成就,指出了有关基础研究的差距、抗虫棉品种的主要问题及产业化的不足,从科技体制、研究方向等方面提出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RNAi技术在作物中的应用及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悦  付伟  翟勇 《作物杂志》2018,34(1):9-4
RNA干扰(RNAi)技术在基因功能研究方面应用广泛。近年来,RNAi被认为是具有应用潜力的育种新方法。具有良好抗虫性状的RNAi转基因作物已研究成功,预示其商业化应用成为可能。RNAi转基因作物如何监管成为人们关注的新问题。本文介绍了RNAi转基因作物的发展现状,分析了RNAi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及传统转基因技术之间的不同点,总结了RNAi转基因作物的潜在风险,并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总结了RNAi转基因作物的监管态度,最后分析了RNAi转基因作物存在的监管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我国对RNAi转基因作物的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水稻食用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考虑概述了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的选择和应用,共转化法、位点专一性重组法、转座子介导重组法和双右边界T-DNA载体法等从转基因植株中剔除标记基因的原理和具体操作过程,荧光标记基因、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阿拉伯糖脱氢酶基因等作为正向选择生物安全标记基因的应用情况,以及AtSTP3、Rubisco、Wx等特异表达启动子在安全性方面的最新研究.并对实现转基因水稻规模化生产的可能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为了高效率地发现罗勒烯信号传导途径上的各信号传递成分,本研究拟采用正向遗传学的策略,即利用EMS诱变与荧光素酶-荧光素活体荧光成像检测技术体系相结合的方法筛选突变体。为此,构建了指示基因启动子PR1pro::Luciferase和PDF1.2pro::Luciferase质粒并转化拟南芥;通过抗性筛选与PCR检测,鉴定获得了T3代转基因纯合子植株。同时,购买了合适的高灵敏CCD相机、暗箱与软件,通过组装调试,成功制造了一台自制的、经济适用的活体荧光检测仪。转基因纯合植株经过茉莉酸、水杨酸或罗勒烯处理和喷施荧光底物后,放到荧光检测仪中,成功观察到了诱导后的转基因植株释放出高亮荧光,说明活体荧光成像检测系统构建成功。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利用正向遗传学的方法高效筛选罗勒烯信号传导途径中各成分的突变体植株,以及阐明罗勒烯诱导的防御反应的作用机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大豆遗传转化及转基因大豆安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转基因大豆是世界上最早商品化、推广应用速度最快的转基因作物,但其遗传转化仍然是基因工程领域的难点之一,如何建立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是转基因大豆的研究重点,同时随着转基因大豆走上人们的餐桌,关于其安全性也引起了人们的质疑。为此,概述了大豆遗传转化的几种方法,对转入大豆的外源基因进行了分析,并从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两大方面探讨了转基因大豆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旨在获得转淀粉分支酶反义SBEⅠ基因的‘华南木薯8号’转基因植株,为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木薯淀粉品质打下基础。在建立了木薯从胚状体子叶到完整植株的再生体系的基础上,用块根特异表达启动子Sporamin驱动的木薯淀粉分支酶SBEⅠ反义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华南木薯8号’进行遗传转化。共接种‘华南木薯8号’子叶517块,获得7株生长良好的转化再生植株,转化再生频率达到1.35%。经PCR检测,其中5株转化再生植株扩增出目的条带,初步证实木薯淀粉分支酶SBEⅠ反义基因已整合进了‘华南木薯8号’基因组中。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可以将淀粉分支酶SBEⅠ反义基因导入到‘华南木薯8号’基因组中,获得了5株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