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湖南永州地区蓖麻不同密度种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蓖麻在不同种植密度下,株高、叶面积系数、净同化率、产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800株/667m~2的种植密度,产量为250~300kg/667m~2,灌浆成熟期株高230~240cm,花果期叶面积系数2.0~2.5,开花期净同化率为7.9~8.4g/m~2·d为宜。  相似文献   

2.
浅山干旱地区冬小麦不同种植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连公 《耕作与栽培》2002,(5):17-18,30
冬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是小麦栽培技术的重大突破,在小麦生产上台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该技术已形成地膜穴播、地膜沟穴播、膜侧沟播等多种形式,这些不同种植模式特色明显,增产效果各异。为了进一步确定陇东南地区旱地农业主要推广模式,为旱地小麦增产增收提供科学依据,在浅山干旱地区进行了冬小麦不同种植方式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小麦是我国种植范围最广的粮食作物,在长城以南种植的小麦被称为冬小麦,当前我国小麦种植以冬小麦为主。小麦播种技术和产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为提高我国小麦产量,研究播种技术极为必要。文章从冬小麦的播种流程入手,分析选种、整地、施肥、播深、镇压造墒、查苗补种以及冬季管理等环节,总结冬小麦播种技术要点,以此为基础,进行常规条播和宽幅精播的对照试验,从个体结构和产量等角度分析宽幅精播的优势,以期为相关农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限水条件下冬小麦高产或稳产的种植模式,于2015-2016年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和灌溉方式相结合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耗水特性、表层土壤水分含量、株高、最大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变化的影响。试验设秸秆覆盖,微喷灌(T1);全膜覆土穴播,微喷灌(T2);全膜覆土穴播,滴灌(T3);全膜覆土穴播,不灌水,肥料一次性施入(T4);免耕宽幅沟播,微喷灌(T5);微喷灌对照(T6);畦灌对照(T7);常规种植,不灌水,肥料一次性施入(T8);空白对照,不灌水,不施肥(不种小麦,T9)共9个处理。结果表明,T2处理籽粒产量最高,其次为T3处理,二者较T6处理分别增加5.0%和3.3%。千粒质量和穗粒数高是其产量高的主要原因,T2、T3处理千粒质量较T6处理分别增加6.3%和7.2%,较T7处理分别增加13.1%和14.1%;T2、T3处理穗粒数较T6处理分别增加11.5%和10.2%,较T7处理分别增加7.3%和6.0%,差异均显著。T1、T5处理总耗水量较T6处理分别减少17.3%和16.1%,土壤水消耗量较T6处理分别减少32.0%和29.8%,差异均显著。小麦生育前期免耕沟播种植模式显著增加耕层(0~20 cm)土壤含水量,全膜覆土穴播模式显著增加21~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在本年度气候条件下,秸秆覆盖种植模式有减产趋势,而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模式有增产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鉴定冬小麦包衣种子的增产效果,掌握其技术特性及抗逆性变化情况,为今后在我县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2002~2003年度,我们设点进行冬小麦包衣种子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种植密度普遍不足是限制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准确掌握玉米高产栽培最佳种植密度,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园区旱田试验区域安排玉米种植密度试验。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供试品种供试品种:德美亚一号。1.2试验地基本概况试验设在八五九农场19作业站进行,供试土壤为草甸型白浆土,土壤质地黏性、肥力中等。1.3试验设计  相似文献   

7.
三年室内外越冬试验结果表明,室内越冬蜂平均死亡率为8.30%,室外越蜂冬平均死亡率为14.63%。室内越冬平均饲料消耗量为3.59 kg,室外越冬平均饲料消耗量为4.77 kg,室内越冬蜂的死亡率和饲料消耗量都显著低于室外越冬蜂群。室内、室外越冬的蜂群春繁都能正常进行,且室内越冬蜂群发展较好;室内外越冬温湿度记录情况看,室内温度变化不大,蜂群能够安静结团越冬,而室外温度变化较大,蜂群在越冬期间结团、散团,蜂团不稳定,越冬蜂寿命缩短。通过试验充分说明在天水地区蜂群采用室内越冬效果优于室外越冬,室内越冬是西北越冬期漫长地区较好的越冬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讨论复合微生物肥料在冬小麦上的肥料效应,开展同等地力条件下,冬小麦使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含有机质)和测土配方研制的小麦专用配方肥(大量元素肥料)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含有机质),对改善冬小麦的农艺性状、增产增效等均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玉米科学研究所试验地。试验用地面积为400m2。1.2播种方法开沟条播。1.3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一组内设计3次重复,4行小区,小区长4m、宽2m、小区面积8m2。  相似文献   

10.
着重对10种冬小麦品种进行试验,分析了其抗旱性及其管理措施,达到提升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不同海拔种植的藜麦籽中营养成分与海拔之间的关系,为滇西北的藜麦规范化栽培和产品原料来源提供科学依据。选取4个不同海拔高度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海拔对藜麦籽中的蛋白质、灰分、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藜麦籽的总糖、灰分、锰、钾、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精氨酸和氨基酸总含量是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增加;粗纤维、棕榈酸、α-亚麻酸、铜含量是随海拔增加而下降。藜麦营养成分的含量与种植海拔有密切关系,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种植。  相似文献   

12.
分期播种对豫北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因素结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确定小麦适宜播种期,为豫北大力发展优质小麦生产提供科技支撑和理论依据。通过采用EXCEL等软件和其他数理统计方法,对豫北不同优质小麦品种不同播期的产量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北-8901’品种的不同的播期处理对它最后产量的影响度相对较小,而‘郑麦-9405’和‘郑麦-9023’不同的播期则表现出了较大的波动。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以小麦-玉米轮作方式的地段最好在适时播种的条件下多采用半冬性品种,而对于部分以小麦-旱稻轮作方式的地段播种春性品种为宜,且应在10月15—25日内完成播种。  相似文献   

13.
Potential potato yields of nine spring and five autumn seasons at elevations ranging from 150 to 2650 m asl in subtropical China were assessed by a simple growth model and compared with attainable and experimental (actual) yields. Generally, both potential and actual yields were higher at higher elevation because of cooler temperatures and longer growing periods. The spring crops showed higher potential and actual yields but had lower light use efficiencies than the autumn crops, especially at higher altitudes. Specific relationships were given for relevant potential and attainable yields over altitudes and seasons. Light use efficiency declined with ascending elevation during the autumn season. The ratio actual: potential yields (range0.25–0.56) and the ratio actual: potential light use efficiency (range 0.34–0.70) were low because of drought stress, hot temperatures in the low elevations, presence of diseases and pests, low quality seed, and lack of adequate fertilization.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不同种植形式对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冀中南山前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研究了小麦的缩行种植(10cm等行距)与常规种植(16.5cm:16.5cm:26.4cm)两种种植形式对产量与田间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生态区域内,应用缩行种植技术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三要素的优化构成,最终表现为作物产量的提高;有利于水分的经济利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小麦缩行种植是实现高产、节水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不同HMW-GS小麦品种在不同地区种植品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不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类型小麦品种在河南省不同纬度、不同经度地区种植的品质表现,结果表明,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评分与小麦加工品质密度相关,根据评分可大致评价不同小麦品种的加工品质。在试验区域内,随纬度降低,不同HMW-GS类型小麦品种的主要品质指标均有所下降,但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评分较高的品种受生态环境条件影响较小,在纬度相近、经度不同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品质表现不尽一致。研究还对供试小麦品种的加工利用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棉花不同配置方式群体光能分布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试验在黄淮地区棉麦两熟不同配置方式的棉田进行。测定表明,7月底封行期叶面积系数(F 或 LAI)为2.16~4.40,日光强和层次光强不同配置方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中低产与高产田的六二和三一式(常规密度)群体消光系数(K)值大且不稳定,宽行过宽群体光浪费严重;四二式和高密度的群体 K 值小且稳定,光能分布合理。研究指出,两熟配置宜适当缩短行距以增加群体密度。7月底封行期最适 F 为3.5~4.0,实现这一指标,育苗移栽宜选用四二式配置方式,标准带幅宽150cm;采用密植密管促早栽培,每公顷密度75000株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7.
在大田条件下,进行了播种方式和追肥时期的运筹对黑龙江冬小麦旗叶叶绿体荧光参数及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适量追肥有利于提高旗叶PSⅡ的潜在活性(Fv/Fo)、光化学的最大效率(Fv/Fm)、实际量子产量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减小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从而提高产量。其中,以在垄播条件下返青期追施75kg/hm2尿素+拔节期追施75kg/hm2尿素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研究了烯效唑(S-3307)干拌种浓度对冬小麦生育后期叶、茎和穗中氮含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提高了小麦生育后期叶、茎和穗中的含氮量,且对主茎的影响大于分蘖,随其拌种浓度的增加,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加大。烯效唑改善了籽粒中蛋白质的组分,对清蛋白、球蛋白的含量及其和均以20 mg/kg拌种处理效果最好,随其拌种浓度的升高,对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及其和的影响越明显。烯效唑通过对氮源的调控而对蛋白质进行了调控。  相似文献   

19.
郑单958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单958于2000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2008年我省肇州、肇源、肇东、双城等市县种子管理部门统计推广面积达13.67万hm^2。为了探索郑单958在我省种植的适宜播种日期和最佳种植密度,我们在2005年和2007年做了这组试验。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不同播种量处理对甘肃省3个不同生态区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分别以陇中2号、兰天36号和铜麦6号为材料,设置5个播种量水平,低温半干旱区和半湿润易旱区为150.0、187.5、225.0、262.5和300.0kg/hm2,半干旱区为112.5、150.0、187.5、225.0和262.5kg/hm2。研究了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群体结构的变化特性和不同区域产量差异。结果表明,低温半干旱区、半湿润易旱区和半干旱区适宜播种量依次为187.5、225.0和225.0kg/hm2,最高产量分别是5 472.0、5 730.0和7 271.4kg/hm2。随种植密度的升高,各生态区小麦产量、穗数均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穗粒数随之减小,千粒重无明显变化;基本苗和分蘖成穗率随密度的变化趋势与产量变化一致;地上部生物量随密度增大呈增加趋势,半湿润易旱区和半干旱区不同播种量间地上部生物量差异显著;在相同的播种量下(150.0和225.0kg/hm2),不同区域的产量差异较大,以半干旱区平均产量最高,半湿润易旱区次之,低温半干旱区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