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花生品种主要性状的研究——性状表现及类型间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4年以来,我们广泛搜集了国内主要花生产区的品种千余份,占全国花生品种资源目录总数的70%左右,并对其植物形态及主要性状等约60个项目进行了观察和鉴定。  相似文献   

2.
杜鹃花(Rhododendron spp.)是湖南省长沙市市花,有7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全市有春花杜鹃、夏花杜鹃、西洋杜鹃3大类38个适宜露地栽培的品种,其中27个品种引自日本及欧美等国家,有11个为自主选育品种,下面介绍这11个新品种。‘湘晚(Xiang Wan)’大叶大花组单瓣型品种。花瓣5片,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广泛栽培以及保存的杜鹃花园艺品种约二三百种,其中大多数是20世纪初上海、苏州、无锡、丹东等地的杜鹃爱好者从日本引进的。在栽培过程中,通过杂交和芽变筛选,也培育出了一些新品种。由于引种者或栽培者在品种命名时,对引种选育过程、品种性状特征等记录不够规范、翔实,各地育种者也缺乏交流,造成了国内杜鹃花产地普遍存在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的情况,对保护和利用现有品种资源、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4.
《种子》2019,(6):F0002-F0002,4
赵大芹研究院(编委)赵大芹,女,1962年生,中共党员,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生三级研究员,毕业于贵州农学院植保园艺系蔬菜专业。主要从事大白菜杂交一代新品种选育研究及示范推广等。先后主持过国家级省级项目10余项,选育出10个大白菜杂交品种,能满足周年不同生产季节及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5.
正樱花品种十分丰富,尤其是日本樱花品种最多,经过多年来的樱花育种,现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樱花园艺品种系列,据报道日本现有记录的樱花品种就有340余个。有些樱花分类学家按樱花的来源把樱花品种分为樱桃类、寒绯樱类、山樱类、大岛樱类、彼岸樱类、豆樱类等几大类。樱桃类由樱桃和樱花杂交育种产生的品种统称为樱桃系列品种,有‘初美人’、‘启翁樱’、‘子福樱’、‘东海樱’等,另外还包括具有观花价值的樱桃品种。寒绯樱类钟花樱因其花态低垂呈半开状的钟形而命名,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月季飞速发展,新的月季品种不断大量涌现,各国每年都有许多优秀月季新品种获得各种竞赛奖,使国际月季花坛呈现一派繁荣气象。本文特向读者介绍几个国外最新月季品种,以便对世界月季新品种有所了解。 1.赞歌(Sanka)HT 花珊瑚红色,高心卷边,花大型,花瓣约35枚。植株半直立,高大,长势强健,抗病力强。这是日本京成月季园艺社1986年新发表的  相似文献   

7.
<正>楚粳系列品种是云南省滇中温暖稻区粳稻主栽品种,属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选育的常规水稻,目前已选育40余个品种,在滇中及毗邻的四川、黔西适宜稻区种植。其中楚粳27号、楚粳28号已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本文从温室杂交、加代,大田"系圃"选育2个方面介绍楚粳系列常规水稻的选育过程。1配套基础设施先进的温室系统是育种必备的基础设施。温室面积一般在600m2最佳,温室自动化程度对育种效率取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吉尔吉斯斯坦政府批准使用的农作物品种情况,了解其农业生产的品种需求,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吉农作物新品种联合研究与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吉尔吉斯斯坦1991-2017年批准使用的692个农作物品种资料为依据,采用文献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品种结构和其所涉及的作物种类与国别等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吉尔吉斯斯坦农作物新品种培育能力总体较弱,自育农作物品种数量较少,1991-2017年间自育品种数量仅占同期政府批准使用农作物品种总数的10.12%左右。其中,粮食、果树和饲草三类作物的自育品种数量占同期政府批准使用的同类作物品种总数的比重相对较大,在18.33%-57.14%之间,经济作物自育品种数量占10.53%,蔬菜作物自育品种数量比重不足1%,西甜瓜没有自育品种。粮食作物品种主要引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美国和土耳其;经济作物品种主要引自德国、法国、荷兰和土耳其;蔬菜类和经济作物品种主要引自荷兰、德国、法国、日本和意大利,西甜瓜品种主要引自荷兰和日本,果树品种主要引自俄罗斯和乌克兰。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农药生产大国。全国现有2600多家农药生产企业,其中原药企业有723家,生产约250种农药原药,其中年产量超过5000吨的有14个品种。现有农药制剂1000余种,年产量达100万吨左右,除美国外居世界第二位。2004年、2005年行  相似文献   

10.
武胜县种子市场现状及监管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胜县位于四川盆地中东部,是典型的农业县,粮食生产以水稻、玉米为主。"两杂"种子年用种量达400余t。常年经营农作物品种数量在200个左右,经营户在220户左右,生产公司在10个左右,表现出农作物品种生产经营主体多、品种多、量大、面广、质量监管难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目前国内美国红枫扦插育苗难度较大、苗木稀缺的问题,以红花槭‘夕阳红’新梢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激素种类对其扦插生根、发芽、生长和幼苗期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500 mg/L)、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ABT1#、吲哚丁酸、萘乙酸、吲哚乙酸+萘乙酸)处理下,‘夕阳红’槭扦插的生根、发芽、枝叶生长和光合指标均好于对照,如生根率分别比对照高53.5%、50.1%、41.3%和51.1%,成活率分别比对照高53.5%、49.8%、41.3%和51.2%,新梢长度分别比对照高37.9%、23.4%、16.8%和31.1%,幼苗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高43.32%、26.87%、24.38%和42.14%。其中以ABT1# 500 mg/L和吲哚乙酸+萘乙酸500 mg/L对‘夕阳红’槭扦插繁殖的生根、发芽、生长和光合作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几种槭属植物亲缘关系的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槭属植物的8个种(含变种)核糖体 DNA 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分析,扩增出约750bp左右的的序列(包含完整的ITS1、5.8S和ITS2序列及部分18S和26S rRNA基因片段。各样品的 ITS1长度为221~236 bp,ITS2 为 231~237 bp,含有多个特异性信息位点。并利用 ITS 序列为依据对8种槭属植物系统发育进行分析,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8种槭属植物的亲缘关系,为挪威槭嫁接生产中适宜砧木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旨在明确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共441份水稻种质的恢保关系和强恢种质分布地区,为高效选育恢复系、保持系提供优异亲本。用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明218A’为母本与外引种质测交配制441份测验种。以自然结实率为指标,鉴别恢保类型。鉴定出恢复型种质53份,保持型种质43份,半恢半保型种质333份。分析53份恢复种质的分布地区,结果表明来源于亚洲国家(地区)种质最多,达到了33份,占恢复种质的比例为62.3%;筛选出美国强恢种质6份,占来源美国种质31.6%;来源于欧洲种质仅2份,占来源于欧洲种质的比例为5%,欧洲恢复种质相对较少。对53份强恢种质测交F1与测交父本7个重要性状均值进行相关分析,其中株高(r=0.97**)、千粒重(r=0.934**)和穗长(r=0.747**)3个性状达极显著相关,而其余的4个性状的相关不显著。相关程度的大小顺序为:株高>千粒重>穗长>有效穗>穗总粒数>穗实粒数>自然结实率。野败型不育系强恢的种质5大洲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亚洲的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美国。恢复系的株高、千粒重以及穗长对杂交种F1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针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川、渝麦区育种方向及审定品种与生产实践需要之间的矛盾,从生产发展、市场经济和人民需要出发,分析了当时审定小麦品种较多而推广应用较少的现象,总结了小穗小粒红皮种推广速度慢,农民不愿种植,大穗大粒白皮种推广速度快的原因。提出了“选育商品型高产优质抗病大穗大粒耐穗发芽白皮小麦新品种”的育种新方向。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培育出了‘绵阳25’、‘绵阳26’、‘绵阳27’、‘绵阳28’、‘绵阳31号’、‘西科麦1号’、‘西科麦6号’等白皮小麦新品种,这些品种成为了四川省小麦第6次大更换的当家品种。为四川省和中国的小麦育种、小麦生产及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以上品种的推广种植,表明白皮小麦品种在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不亚于红皮小麦品种,而在商品价值、推广速度方面明显优于红皮种。由此认为,突破传统红皮小麦品种容易选育审定的束缚,将市场经济、人们需求、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选育商品型高产、优质、抗病、大穗大粒耐穗发芽小麦新品种将是西南麦区小麦育种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干旱胁迫对3个品种红花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讨干旱梯度对不同红花品种发芽的影响,以3个红花品种‘吉红1号’、‘新红4号’和‘裕民无刺’种子为试材,采用不同渗透势的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观测红花种子发芽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的干旱梯度对红花种子发芽率有影响。当水势≤-0.4 MPa时,红花种子的萌发受到抑制,它不仅降低了发芽率,而且延迟了发芽时间,导致发芽指数的降低;随着水势升高,抑制作用增强。不同品种间受到的抑制程度有显著差异。3个品种红花种子发芽中,PEG胁迫耐受能力大小排序为:‘裕民无刺’>‘吉红1号’>‘新红4号’。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贵州山地茶园无性系良种比率,建立优质、高效茶园,2008年底,从福建、浙江、安徽、湖南、四川引进20个无性系茶树良种与贵州省茶叶研究所新培育的7个新品系,以国家级绿茶标准品种‘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其移栽成活率、树冠性状、定型修剪枝叶重、品质性状与耐寒性进行田间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贵州山区栽培的茶树品种。结果表明,试验各品种(系)修剪枝叶重均超过对照,预示有高产潜力,但耐寒性均未超过对照品种;特异品种品质突出,但其他性状表现较差;综合性状好的品种(系)有‘中茶108’和‘苔选03-22’。综合考虑认为,适宜贵州种植的特早生品种有‘龙井43’、‘乌牛早’,早生品种有‘苔选03-22’、‘中茶102’、‘中茶108’、‘中茶302’、‘龙井长叶’、‘浙农117’,中生品种有‘苔选03-10’、‘槠叶齐’等品种(系),‘白叶1号’等可在特定茶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钾对不同品种大白菜生长、品质及钾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在有限钾素资源条件下充分利用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pekinensis)遗传性状获得高产和高质,对不同品种大白菜(‘德丰1号’、‘德高8号’、‘丰抗70’、‘大江78’、‘巨龙83-24’和‘义和秋’)幼苗在低钾和高钾2种钾水平下生长及品质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低钾条件下‘德丰1号’的生物量和钾积累量都是最高;除‘德丰1号’外,高钾处理的大白菜生物量明显高于低钾处理;与低钾处理相比较,高钾处理明显提高大白菜的钾积累量,但不同品种变化程度不一,‘德丰1号’变化幅度最低。施钾提高所有大白菜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表明施钾促进大白菜幼苗生长,提高营养品质,‘德丰1号’对低钾环境的适应性最强。  相似文献   

18.
5个美国山核桃优良品种开花等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安徽地区美国山核桃品种少、产量低等问题,连续13年对引种的美国山核桃实生品种对比观察,筛选出‘安农1号’等5个优良适生品种。并对这5个品种的新枝及叶萌发生长节律、雌雄花开花物候、花期长短等特性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5个品种新枝平均长度差异达到6.5 cm,叶平均长度差异3.3 cm;枝梢、叶、雄花序生长量最大均为温度最高日期;5个品种雄花盛花期持续时间相差不大;‘安农5号’雌花盛花期持续10天,比其他4个品种长3~5天;‘安农1号’、‘安农3号’、‘安农5号’均为同时型品种,‘安农2号’为雄先型品种,‘安农4号’为雌先型品种。  相似文献   

19.
福建地区火龙果种质资源调查及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摸清福建地区的火龙果种质资源分布情况,了解其亲缘关系,对福建地区火龙果种植情况进行调查并取样。用ISSR技术对收集的20份火龙果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0条ISSR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条适合的引物,扩增获得142个位点,多态性比率为74.65%。Jaccard聚类分析显示,20份种质间相似系数(GS值)在0.487~0.937,平均值为0.646,当GS值为0.559时可分为3类。初步揭示了福建地区火龙果种质资源的分布情况和亲缘关系,‘白巨龙’、‘洛红’和‘红仙蜜1号’适合在福建推广,为火龙果栽培选种和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黑叶’大白菜抗根肿病雄性不育系转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选育抗根肿病大白菜新品种,根据“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及大白菜对根肿病的抗性由一对显性核基因控制的结论,以抗根肿病大白菜甲型雄性不育“两用系”的不育株为抗源和不育源,以‘黑叶’大白菜为轮回父本,经过杂交、连续回交、自交、测交、兄妹交和抗病接种筛选鉴定等方法,将抗根肿病基因和核不育基因导入‘黑叶’大白菜中,获得抗根肿病‘黑叶’大白菜新甲型雄性不育“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抗根肿病的大白菜雄性不育系的育成,为抗根肿病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