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土壤养分含量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沂地区连续引种茶树已有二十多年历史,现有茶园面积四万余亩。本地区所产的茶叶据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鉴定,茶叶鲜叶的主要化学成分都高于南方,其特点是:“叶片肥厚、肉质很好、滋味浓、香味高、耐冲泡。”我们根据临沂地区茶园土壤调查有关数据及临沂地区茶叶试验站的有关资料,对土壤养分含量与茶叶品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棉花产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控制,在多种不可控制的因素下,精确的施肥量和合理的施肥日期成为决定棉花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此,本文主要从高、中产田棉花整个生育期内土壤各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中,找出不同产量下养分需求的基本规律及其主要障碍因子,以提出最佳的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3.
蔬菜日光温室施肥与土壤养分状况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 要:以陕西咸阳蔬菜种植区代表性日光温室为对象,调查分析了施肥和不同种植年限温室土壤养分、盐分及PH情况。结果表明:蔬菜日光温室普遍存在有机肥施用量不足、化肥偏施和超量施用,施肥方法限于传统,施肥效益不高;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偏低,而硝态氮(NO3-)含量较高,磷和钾富集,土壤养分失衡;土壤盐分增加,PH降低相伴发生。建议对策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优质有机肥料,改进施肥方法,选用新型专用肥料和加强栽培管理等。  相似文献   

4.
南疆膜下滴灌棉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相关性,为棉田土壤质量评价提供生物学指标。以南疆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棉田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土壤过氧化氢酶、酸性转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达到极显著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全氮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子;有机质、全氮、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是反映土壤肥力和质量的主要组分。用过氧化氢酶、酸性转化酶、碱性磷酸酶作为评价棉田土壤肥力水平的敏感生物指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沈阳东陵古松根区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古松的纵向和横向研究了沈阳东陵不同深度古松土壤磷酸酶活性及与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距树干4m处可能是古松根系吸收养分较强的地方,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全磷都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速效磷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磷酸酶可以表征古松根区土壤中磷素的含量状况;古松根区不同深度土壤中的磷酸酶活性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南平市植烟土壤pH状况及其与土壤有效养分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南平市植烟土壤普查资料,分析土壤pH现状、演变趋势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pH平均为5.19,CV仅7.90%;烤烟生长最适宜pH(5.5~6.5)的土壤样本占16.49%,适宜pH(5.0~7.0)的土壤样本占70.21%.各县(市)土壤pH平均值差异不大,但烤烟生长适宜pH土壤比例却差异很大,浦城、...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油茶林地土壤养分特征与种仁品质性状关系,以浙江省不同油茶栽培区7个试验点的‘长林’系列良种林分为对象,分析了林地土壤养分特征以及种仁含油率、脂肪酸组分和角鲨烯、维生素E、谷甾醇等活性成分含量。结果表明,浙江省不同油茶栽培区林地土壤养分特征差异较大,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异系数在32.66%~142.26%之间,土壤有机质和水解性氮含量间、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间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有机肥和磷钾肥平衡应用是提升油茶林地土壤营养供给能力的重要措施。此外,土壤氮磷比与油茶种仁含油率、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多不饱和脂肪酸、角鲨烯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氮磷比是影响品质性状形成的重要因子,比值在7.60~26.92之间,有利于促进油茶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本研究可为油茶林地土壤高效营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高、中产棉田棉花整个生育期内植株、土壤养分变化与棉花产量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最佳的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烟台苹果产区果园土壤现状和为苹果园土壤施肥管理提供依据,笔者通过对烟台苹果产区3354个苹果园进行土壤采样,分析该产区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分布特征及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该产区土壤pH平均为5.21,31.88%的苹果园土壤pH处于适宜苹果生长的5.51~6.50,56.46%的苹果园土壤pH低于5.50。该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9.78 g/kg,58.31%的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10.00 g/kg。土壤pH与有效锌和有效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全氮、有效铁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质除与速效磷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外,与其他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防止土壤进一步酸化和提升有机质水平是烟台苹果产区实现果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0.
  欣等 《科学种养》2014,(2):20-21
<正>山桐子为大风子科山桐子属速生落叶乔木,产果量大,果实含油量高,享有树上油库的美称。每到冬季,万木凋零,而山桐子却满树红果,鲜艳夺目,且挂果期长,极具观赏价值,因此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经济林木。1.山桐子在北京的引种情况在我国,山桐子主要分布于西南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纳板河自然保护区不同季节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酶活性与养分进行研究,探讨季节变化对保护区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酶活性及养分含量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季节变化对酶活性与土壤肥力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季节变化对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养分指标和酶活性随季节和土层深度变化表现出不同程度变异性,变异系数由0.1~1.5不等;季节变化对各养分指标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具有显著影响,随季节变化相关关系发生改变;土壤酶之间的相互关系受季节影响较小,相关性随季节变化不明显;保护区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与酶活性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肥力对酶活性的直接影响力随季节变化发生不同程度改变。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油松、虎榛子不同林型中微生物区系的变化及功能多样性变化规律,揭示在自然森林生态系统中虎榛子的存在对油松促生作用机制,笔者以油松、虎榛子不同林型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分离方法和BIOLOG分析技术对其不同林型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以及功能多样性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油松、虎榛子混交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最多、分布较均匀,稳定性最好;油松、虎榛子混交林根际土壤功能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2种纯林。  相似文献   

13.
覆膜方式对坡耕地春玉米产量、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覆膜对宁南山区坡耕地春玉米栽培的可行性,寻求合适的覆膜方式。在宁南山区坡耕地条件下,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裸地平作(CK)、垄沟不覆膜(NM)、垄沟全覆膜(WM)和垄沟半覆膜(HM)4个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CK处理,WM和HM处理能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分别提高了65.4%和62.5%。WM和HM处理也能增加0~80 cm土壤含水量和储水能力,提高土壤氮磷钾速效养分含量,较好地维持土地生产力。综合考虑春玉米产量、土壤储水保水能力和土壤肥力维持等因素,在宁南山区坡耕地春玉米植种中,垄沟全覆膜和垄沟半覆膜都是较好的覆膜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设高效的水源涵养林、正确评价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笔者在广东省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对0~1 m厚土壤层的孔隙贮蓄水分与现实吸持水分能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潭保护区中,现实贮蓄水分数量受到土壤总孔隙贮蓄、毛管孔隙贮蓄和非毛管孔隙贮蓄的显著影响,而可有效吸收数量仅受到非毛管孔隙贮蓄的显著影响。在各显著回归关系中,除现实贮蓄水分数量与非毛管孔隙贮蓄表现为负的相关外,其余均为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夏玉米乳线位置与粒重及机械化收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黄淮海夏玉米乳线位置与粒重及机械化收获的关系,选用推广面积较大的8个品种(A、B、C、D、E、F、G、H)作为处理,测定其灌浆速率、百粒重、含水量及乳线位置等性状,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乳线位置在90%时籽粒灌浆已经结束,百粒重出现峰值,最高为43.02 g,灌浆时间与百粒重程正相关,乳线完全消失后,百粒重最大可降低8.66%;在粒重上升期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下降期处理D、E、H与其他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脱水速率处理C、A与其他6个处理间差异显著;籽粒含水量与乳线位置呈负相关,乳线下移至90%,籽粒含水量在30%以下。影响夏玉米机械化收获籽粒的关键因素是收获时间,而不是品种;乳线位置下移至90%是夏玉米收获的最佳时间,收获过晚产量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不同坡位米老排人工林生长量与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阐明坡位对米老排人工林生长量及生物量的影响,采用相对生长法分3个坡位对广西大青山28年生米老排人工林生长量及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坡位对米老排人工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影响显著,且呈现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的规律;人工林群落及各组分生物量和乔木各器官生物量均受坡位的影响,且差异显著,下坡位生物量最高,中坡位居次,上坡位最低。  相似文献   

17.
赤松(Pinus densiflora)是山东省重要的乡土树种之一,研究其叶片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林分特征和土壤养分的关系,对于了解赤松林分健康状况及开展施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8—9月以山东省20块代表性赤松林林地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生长调查并采集叶片和0~20 cm土壤样品,分析赤松林林分特征,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和土壤养分含量,探讨叶片化学计量特征与林分特征和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赤松叶片C、N、P平均含量分别为636.35、12.80、0.82 g/kg,C:N、C:P和N:P平均值分别为50.74、800.48和15.93。相关性分析显示,叶片N含量与胸径和林龄呈显著正相关,与林分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叶片C:N与林龄呈显著负相关,叶片C含量和C:P均与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叶片N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叶片C:N与土壤养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赤松林叶片N含量与林分特征、土壤养分呈显著线性相关,P元素是山东省赤松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子。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不同马尾松复层林伴生树种的生长及土壤环境效益,在浙江开化研究了马尾松林下5个伴生树种[黄檀(Dalbergia hupeana)、红茴香(Illicium henryi)、乌冈栎(Quercus phillyraeoides)、红豆树(Ormosia hosiei)和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生长状况及土壤养分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5种伴生树种中黄檀和红茴香保存率较高,黄檀和红茴香树高、胸径和冠幅显著大于其他3个树种;马尾松复层林的构建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尤其是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得到显著提高。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5种伴生树种对改善林地土壤养分效果为乌冈栎>红茴香>红豆树>黄檀>浙江楠,综合来看,红茴香更适宜构建马尾松复层异龄林。  相似文献   

19.
以北京市中山公园古侧柏为试验对象,对其生长地土壤和植物体内营养元素含量进行取样测定,分析了元素含量与树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长势古侧柏的树木其周边土壤的pH、水分含量、N、P、K、Ca和Mg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古侧柏根系中除了休眠期的K含量在不同长势的古侧柏群体的差异达到显著外,其余大量营养元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的古侧柏叶片中Ca含量在生长期差异显著,其他大量元素和叶绿素及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在生长期和休眠期差异均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古树的植物营养水平来表征古树的健康状况在目前有一定困难,古树的健康判断仍将长期依赖目视判断法。  相似文献   

20.
大棚辣椒连作土壤养分和离子变化与酸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研究江苏淮安地区塑料大棚辣椒连作土壤养分和离子含量变化与酸化的关系,选取不同连作年限的辣椒大棚土壤和相邻露地小麦-辣椒轮作田(对照),测定大棚辣椒不同连作土壤的pH、养分和离子含量,通过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研究大棚辣椒连作对土壤养分和离子含量的影响及其与连作土壤酸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辣椒连作年限增加,土壤pH呈降低趋势,并且均低于对照(CK);辣椒连作土壤养分和离子含量高于对照土壤,并且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钾、Cl-、SO42-、NO3-与pH显著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连作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钾、Cl-、NO3-、SO42-影响土壤酸化水平。因此,大棚辣椒连作会引起土壤酸化,而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钾和Cl-、SO42-、NO3-积累是引起辣椒连作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