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托拉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tolaasii)是引起食用菌细菌性褐斑病的病原菌,该研究利用平皿对峙和子实体接种的方法,研究了4个不同托拉斯假单胞杆菌菌株对平菇CCEF-99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评价不同菌株的致病能力,为平菇品种抗病性鉴定提供备选鉴别菌株。结果表明:菌株JZB2120025的致病力最弱,病斑面积小,颜色呈淡黄色;菌株JCM21583的致病力最强,产生的病斑凹陷,颜色呈棕褐色,可作为平菇抗病性状检测的备选菌株。  相似文献   

2.
以25个平菇菌株为试验材料,采用涂抹法接种假单胞托拉斯菌株,观察记录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通过病情指数把菌株分为高抗、中抗、中感、易感四种类型。结果表明:供试25个菌株中,高抗3株,占总调查数量的12%,中抗10株,占40%,中感7株,占28%,易感5株,占20%。为平菇抗病育种和抗病材料的选育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种平菇褐斑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将从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褐斑病中分离纯化的240多个菌株中,选出使平菇褐斑病发病快且病情严重的菌株PG1702,对其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PG1702为引起平菇细菌性褐斑病的病原菌;显微形态的观察和扩增出的16S rDNA序列与GenBank比对结果表明菌株PG1702为托拉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tolaasii Paine).  相似文献   

4.
 平菇细菌性褐斑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平菇生产的病害,早期监测和防治是关键。采用平菇细菌性褐斑病病原菌托拉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tolaasii)毒素基因的特异性引物(Pt-1A)/(Pt-1D1),通过扩增条件优化,建立了该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及富集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完成了该菌在平菇表层的动态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托拉斯假单胞杆菌的检测范围为102 ~ 109 cfu ? mL-1,在经过选择性培养基富集后,检测灵敏度进一步提高了100倍。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富集及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在病害症状未显现之前检测到病原菌,为平菇细菌性褐斑病的流行监测和早期防治奠定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精制山杏壳木醋液防治平菇细菌性褐斑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寿研平"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为试材,托拉斯假单胞杆菌为试用菌,采用平板扩散法和田间防效法测定不同浓度的精制山杏壳木醋液对平菇细菌性褐斑病菌的抑菌活性及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筛选得到1.25%、2.50%、5.00%精制山杏壳木醋液均可有效抑制平菇细菌性褐斑病的发生,且可以促进平菇菌丝的生长;在田间施用过程中,可选用1.25%、2.50%精制山杏壳木醋液进行预防,在平菇细菌性褐斑病大面积发生时可用5.00%精制山杏壳木醋液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6.
黄斑病是平菇出菇期最为常见、传播性极强的一种细菌性病害,为筛选抗黄斑病、高产优良平菇菌株,以25个平菇菌株为材料,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实验和出菇抗病性测定,筛选出7个具有较强抗黄斑病能力的抗病菌株;通过栽培出菇试验比较子实体农艺性状和产量,选出1株菌丝抗逆性强、子实体抗黄斑病、生物学效率高,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的菌株XKPL014。  相似文献   

7.
采用在室内进行抑茵毒力试验和菇棚化学防治试验的方法,研究3%中生菌素等药剂对平菇假单胞菌腐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中生菌素300倍液及500倍液的抑茵效果较为突出,抑菌率分别达16.00%及13.89%,水杨酸100倍液及72%硫酸链霉素2 000倍液也有一定的抑茵效果.5种药剂在生产上防治平菇假单胞茵腐烂病均有良好的防效,其中3%中生菌素500倍液校正防效达到96.1%,最适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硫酸链霉素为对照药剂,通过平皿抑菌试验和活体药效试验,对3%中生菌素用于防治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细菌性褐斑病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中生菌素(37.57、5.0 mg/L)与硫酸链霉素(250 mg/L)对托拉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tolaasii,细菌性褐斑病病原菌)的平皿抑制率均为100%;活体药效试验中,3%中生菌素(37.5 mg/L)与硫酸链霉素(250 mg/L)对糙皮侧耳细菌性褐斑病的预防效果均在80%以上,显著优于接种后施药处理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cDNA-AFLP 技术,分析瓜枝孢弱毒菌株诱导黄瓜苗后72 h 内抗病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显示,诱导的基因表达差异始于接种后3 h,接种后6 h 差异表达片段总数达到高峰。8 个取样时间点的诱导性差异表达片段数大于抑制性表达片段数。仅在接种后第12 h 呈现相反趋势。通过回收、克隆、测序和同源性比对,获得的5 个片段分别与拟南芥中病原菌诱导的水杨酸糖基转移酶、梨磷脂酶C编码的基因等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初步推断瓜枝孢弱毒菌株诱导黄瓜抗病可能是通过依赖于水杨酸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诱导黄瓜的系统抗病性(system acquired resistance, SAR),作为胁迫抗性信号传递中的关键酶——磷脂酶C 可能参与了上述过程。经Northern 杂交结果证实,克隆分离的DNA 差异片段是瓜枝孢弱毒菌株诱导表达的特异片段。  相似文献   

10.
在分离和纯化唐山地区平菇细菌性褐斑病菌的基础上,在试验室内对生产上常见的16个平菇品种进行了抗性分析。结果表明,16个平菇品种对唐山平菇细菌性褐斑病菌的抗性水平差异显著,F803的抗水平最高,达到85%,其次为1500、雪美和2026,抗性水平分别为73%、64%和59%,其它12个品种的抗性水平均较低。  相似文献   

11.
平菇褐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褐斑病给我国平菇生产造成的损失日益严重。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菌盖表面出现褐色斑点;如果湿度过高,菌盖表面能形成菌脓;如果感染原基或幼菇,会导致子实体畸形或停止发育。从病斑组织分离出病原细菌T3,根据Biolog自动鉴定系统鉴定结果、16S rDNA序列分析以及嵌套PCR检测结果进行了综合鉴定,确认该病原细菌为Pseudomonas tolaasii。  相似文献   

12.
黄斑病是严重影响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产量和品质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本研究从山西省糙皮侧耳生产区采集的黄斑病样品中分离到病原菌菌株HB-1,对其进行了形态观察、分子鉴定与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并研究了醋酸杆菌菌株BA15发酵液对该病原菌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与公认的糙皮侧耳病原菌托拉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tolaasii)不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醋酸杆菌BA15发酵液对HB-1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为糙皮侧耳黄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适于房山地区栽培的耐高温平菇菌株,在日光温室内开展了袋料栽培比较试验,对10个供试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农艺性状和生物学效率等项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早秋4号菌株菌丝长速快,菇体美观,生物学效率最高,达38.82%,整体表现良好,建议在房山区高温季节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白平菇优良菌株选育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从 4株白平菇供试菌株中 ,通过生物学测定、出菇试验、品种对比试验等方法 ,选育出一个优良菌株———yt- 3菌株。yt- 3号菌株菌丝生长旺盛 ,抗杂能力强 ,生产周期短 ,生物转化率高 ,是供推广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5.
白平菇不同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分析及优良菌株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个白平菇菌株yt-1、yt-2、yt-3、yt-4的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yt-4是由yt-1经一定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后产生的新菌株。出菇试验结果表明,yt-4是一个性状好、产量高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6.
鉴定了山东省糙皮侧耳主要侵染性病害褐腐病和褐斑病的症状和病原菌,并分别确定了其优势病原菌。  相似文献   

17.
通过比较16个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现原基时间、转潮时间、出菇温度、菇体颜色、菇片厚度、菇柄大小、单产量、抗病虫害等农艺性状,筛选适合云南陆良地区周年化生产的平菇品种.结果表明,CCEF89、99、12、17、平2、平3、平5、4142、4195、茶39、丰平王、早丰7号综合...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秸栽培平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玉米秸栽培平菇的试验中,对玉米秸的粉碎粒度,发酵处理方法以及适合玉米秸栽培的平菇品种的筛选都做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以孔径15mm筛子粉碎料的效果最佳;发酵料料水比为1∶16,采用开放式发酵法效果最佳;适合玉米秸栽培的平菇品种以青丰3号和PL3两个品种最好,生物学效率达12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