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西藏主要农区青稞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笔者从干旱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灾损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等4个风险因子考虑,采用专家打分法和熵权法确定各因素权重,构建干旱灾害风险综合评估模型,并进行干旱灾害时空格局分析.结果表明:干旱灾害综合风险整体呈现中间低、两边高的态势,高风险区分布比较分散,次高风险区多集...  相似文献   

2.
梁琳 《中国种业》2020,(6):38-4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玉林市玉州区种植的5个早稻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该地区早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关联度。结果表明:水稻农艺性状对早稻产量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结实率抽穗期剑叶长度单株穗数谷粒宽度千粒重谷粒长度茎秆长度剑叶宽度穗长度每穗粒数。在玉林市玉州区水稻高产栽培中,应注重结实率、抽穗期、剑叶长度及单株穗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干旱灾害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49—2019年受灾率、成灾率和因旱粮食损失率3个指标系列,分析了中国干旱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统计结果表明,1949—2000年,中国农业受灾率、成灾率、因旱粮食损失率增加速率分别为1.72%/10 a、1.26%/10 a和0.61%/10 a,2001—2019年,农业干旱灾害呈逐步减缓的趋势;从代际间的变化过程来看,20世纪50年代的受灾率、成灾率和因旱粮食损失率分别为7.4%、2.4%和2.3%;到21世纪初分别增加到16.1%、9.3%和6.8%。空间分布上,东北、西北和黄淮海地区受旱成灾较为严重,受灾率和成灾率均超过15%和10%;华南、西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受旱成灾相对较缓,受灾率和成灾率低于10%和5%。其中,山西、陕西、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甘肃和宁夏等是受旱成灾较为严重的省区。由农业综合干旱指数分析可得,1949—2019年全国发生重旱以上的年份为26年,发生特旱的年份有13年,反映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干旱灾害频发的国家。气候变暖、水土资源不平衡及人类活动导致下垫面改变是农业干旱灾害加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唐山地区种植业干旱灾害特征及模糊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唐山11区、县1991~2005年作物干旱受灾资料,对各区县作物干旱受灾指数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基于信息扩散的模糊数学理论方法,对本地区分区县农业干旱进行风险评价实例研究,定量地分析了唐山各区县种植业干旱受灾率风险水平及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揭示韩江流域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生态安全评估状况,为韩江流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相关科学依据。采用转移矩阵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和驱动力概况,在此基础上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框架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估其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1980—2020年间,建设用地增加1301.61 km2,耕地减少1013.89 km2,是韩江流域变化最显著的2种土地类型,两者相互转化,在空间上主要集中于流域东南部的潮汕平原地区;两大主要因素——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驱动流域的城市化进程,加剧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之间的矛盾;2000—2019年韩江流域的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变化为“较不安全级—不安全级—较不安全级”,土地生态环境呈现恶化后逐渐改善的过程。韩江流域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与土地利用变化密切相关,并长期处于不稳定的态势,需要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格局来缓解土地生态安全压力。  相似文献   

6.
1979—2014年汾河流域干旱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全面分析近年来汾河流域的干旱特征,有效应对干旱风险,笔者采用汾河流域35个气象站1979—2014年的逐月降水数据,以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为干旱评测指标,并采用Mann-Kendall检验等统计方法,获取流域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干旱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6年来,流域年干旱强度和干旱范围呈减小趋势,四季的干旱强度减弱,夏、秋、冬季干旱范围减小;四季中冬季旱情最多且范围最广,夏季区域性干旱最多,秋冬春季发生连旱的可能性最高;多年平均下,干旱主要分布在流域北部,夏季南部干旱也分布较多,春、秋季局地干旱发生频率最高。SPI指数较好地反映了汾河流域近36年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近千年热带气旋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全面了解和认识海南岛历史热带气旋的活动规律,在海南岛984—1948年历史热带气旋灾情数据搜集整理的基础上,通过量化统计分析,并采用热带气旋灾害综合等级公式计算了海南岛历年热带气旋综合灾情D,并按照D的大小进行了分级。结果表明:7—9月为海南热带气旋灾害的高发期;热带气旋灾害多发地带集中在海南岛的北部和东北部,而在海南岛南部次之,西部记录最少;根据热带气旋灾害综合等级值,将海南岛111年有热带气旋灾情记录的年份进行了综合灾度的划分(D≤1.1轻灾;1.1<D<1.5,中灾;D≥1.5,重灾),其中重灾有13年、中灾有52年、轻灾有46年;热带气旋灾害存在多个多发期,如1678—1700年、1848—1864年、1887—1900年,但也不排除该时间段是记录比较详细的阶段。由于历史记录问题,有些时间段内的资料存在很大缺失,使得研究难免存在一定的偏差。但这些已有的历史记录,能被记录下来,从一定的程度上说明当时被记录的热带气旋的灾情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这些宝贵的资料也为人们了解海南岛长时间序列热带气旋灾害时空分布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综合评估玉米新品种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王桂跃  张朝新 《种子》1998,(1):25-28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我所1996年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的考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与品种实际表现基本一致。证明由于各性状时品种的重要性不同,在给出不同的权重系数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玉米新品种进行多性状综合评估比单纯依靠产量结果对参试组合进行评估更具科学性。此法可作为玉米品比或区试中对参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估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双黄连对犬肝细胞对乙酰氨基酚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胶原酶两步灌流法分离犬的肝细胞,对乙酰氨基酚(AP)制备犬肝细胞损伤模型,不同浓度的双黄连处理,测定培养上清液中ALT和AST的活性。Western blot法测定犬肝细胞中细胞色素酶 P450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6mM AP作用12h可引起肝细胞内ALT和AST的含量显著升高,说明16mM AP是导致犬肝细胞损伤的最适浓度。1-5mM双黄连处理损伤的犬肝细胞,ALT和AST的活性显著下降。处理48h时,CYP450的表达随双黄连浓度的增加而升高,1-5mM时表达最佳。说明1-5mM双黄连具有很好的保护对乙酰氨基酚所致的犬肝细胞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综合评估小麦新品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勇 《小麦研究》1999,20(2):24-26,F004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我所1998年小麦新品种予鉴试验的考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此方法简便易行,而且综合全面,证明由于各性状对品种的重要性不同。在给出不同的权重系数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小麦新品种进行多性状综合评估,比单纯依靠产量结果对参试组合进行评估更具科学性。此法可作为小麦新品种予试和区试中对参试组合进行综合评估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水稻常用保持系穗期耐旱性测评及育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陶龙兴  符冠富  宋建  乐明凯  王熹 《作物学报》2009,35(12):2296-2303
以负压式土壤湿度计和取土烘干法双重监控盆栽试验的土壤水势变化,观测我国15个常用水稻保持系的穗期耐旱性和育性特征。结果表明,K22-B、金23-B及II-32-B等保持系为穗期干旱胁迫钝感材料,而珍汕97-B、中9-B及协青早-B等为穗期干旱胁迫敏感材料;参试保持系在开花期(花粉粒充实期到小穗灌浆初期)比孕穗期(花粉母细胞分裂期到花粉粒充实期,15 d)对干旱胁迫更敏感;保持系孕穗期干旱胁迫主要伤害颖花育性,其胁迫指数与空壳率正相关(r = 0.6988**), 开花期干旱胁迫不仅伤害颖花育性并影响小穗充实,其胁迫指数与空壳率正相关(r = 0.7660**),也与秕谷率正相关(r = 0.5230);穗期耐旱性与其正常生育条件下的穗部结实性状不具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水稻抗旱性能鉴定方法及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抗旱性水稻材料的鉴定筛选是培育抗旱性水稻的一个重要方面。概述了国内外评定水稻抗旱性的常用鉴定方法与评价指标,综合分析了各研究方法的优劣性。并根据前人们对各种抗旱性指标的研究结果,指出了使用单一的抗旱性评价指标的局限性,应构建形态、生理、生化等方面筛选的综合性指标体系来正确评价水稻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3.
转ppc基因水稻苗期抗旱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方立锋  丁在松  赵明 《作物学报》2008,34(7):1220-1226
通过C4转基因技术改善C3作物光合作用, 以期提高作物产量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 目前关于转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对水稻的光合作用、产量和抗旱性的影响及其调节机理仍不很清楚。本研究以T4代转ppc基因水稻为材料, 进行产量和苗期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 在旱作栽培条件下, 两个转ppc基因株系(T1, T2)单株产量分别比未转基因的对照(WT)增产28%和42%, 分蘖增加27%和40%; T1和T2可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 干旱胁迫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 T1和T2 SOD活性增幅(+25%)都显著高于WT(+9%), 而MDA含量增幅显著低于WT, 表明转ppc基因水稻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T1和T2比WT具有较高的脯氨酸含量和渗透势下降幅度, 说明转PEPC基因水稻的渗透调节能力高于对照。PEG-6000处理下, 得到的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14.
减氮对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源库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大田条件下氮肥水平(常规施氮肥(187.5 kg/hm2)、减氮28%(135.0 kg/hm2)和不施氮肥(0 kg/hm2)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粤晶丝苗2号、桂香占、华优8305和天优998)的源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氮不会导致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产量显著降低在于其能维持或促进水稻的源库协调性。与常规施氮比较,减氮28%有利于提高粤晶丝苗2号、桂香占及华优8305的产量,增幅分别为11.99%,5.51%,6.46%,主要归因于减氮28%能增强后期叶片光合或茎鞘转运而有利于稳定高产形成。减氮28%有利于提高粤晶丝苗2号和桂香占库容和粒叶比,提高华优8305库容有效充实度,而对天优998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苎麻基因型抗旱性差异及其早期鉴定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抗旱指数(RI)等指标对苎麻基因型抗旱性进行了鉴定。 结果表明: 圆叶青、 沅江黄壳 早和沅江稀节巴为抗旱性较强的基因型, 抗旱性较弱的基因型包括资兴绿麻和新宁箭杆麻 。 苎麻扦插(45天)苗在渗透胁迫4小时后的RWC(相对含水量)、 POD(过氧化物酶)、 Prolin e(脯氨酸)与抗旱指数呈正相关, 而RPP(细胞膜透性)、 MDA(丙二  相似文献   

16.
水稻和陆稻品种抗旱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产量性状、外部形态和生理生化3个方面多个指标中选出11项有代表性的指标,采用其旱/水比相对值(划分评分标准)和权重计分法对4个水、陆稻品种(组合)进行了抗旱性综合评价,综合评分以TANGARA最高(4.06分)明显高于其他3个品种,IAPAR9(3.33分)次之,稍高于新香优80(3.21分),R80最低(2.59分)。表明TANGARA有较强的抗旱性,IAPAR9和新香优80抗旱性相差不大,R80较差,与生产实际表现基本一致。表明此项方法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强寒潮天气南方塑料大棚防御冰冻灾害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通过对安装在南方地区常见塑料钢管大棚内的自动气象站和棚内栽培作物生长状况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以对比在强寒潮天气背景下,大棚2层保温膜+增温补光灯+遮阴网(Ⅰ)和3层保温膜+遮阴网(Ⅱ)2种保温措施的增温效果优劣。结果表明,采用保温措施(Ⅰ)和(Ⅱ)可分别将棚内温度提升(8.6±2.5)℃和(6.2±1.1)℃,措施(Ⅰ)增温效果更显著。同时,对近3年冬春季多层覆盖大棚的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当外界气温降至-5~0℃以下时,2层棚膜保温可使棚内作物冠层(0.5 m)增温6.1~6.5℃,3层棚膜保温可使棚内作物冠层(0.5 m)增温6.9~7.2℃,可保证夜间大棚内温度在0℃以上。综上分析,结合设施大棚作物生理特性,构建了一套南方塑料大棚抵御低温冰冻灾害的气象指标和防御技术措施集。  相似文献   

18.
水稻品种苗期抗旱性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比较黑龙江省主栽粳稻品种苗期抗旱性,通过苗期反复干旱胁迫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水稻苗期各形态性状及反复干旱存活率等指标的影响,并通过聚类分析筛选抗旱性强的品种。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后的株高、叶干重、叶鲜重、根数、根长、根干重等形态指标相对值均小于100%,幼苗存活率明显下降,不同品种下降幅度不同。通过对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得出株高、叶干重、根长及根干重可以作为水稻苗期抗旱性鉴定的形态指标。经反复干旱存活率和聚类分析,筛选出‘东农426’、‘松粳6’、‘五优一’、‘松05-274’和‘松05-276’5份苗期抗旱性较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南方稻区早籼区试品种产量分析及育种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六五”至“八五”期间南方稻区早籼区论资料分析表明,南方稻区早籼育种取得了明显进展,产量水平大约每5年提高4%~6%。产量水平得以提高的主要因素是每穗粒数和粒重的增加。但优质品种产量水平偏低,其主要原因是粒重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