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状况,对北京及全国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依据。应用时间序列数据,对1990-2009年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进行分析,并运用基尼系数法,对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组间结构分析和分项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990-2009年间,北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较显著,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杨雪晴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9):152-158
摘要: 为解决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基于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以宁夏地区为例,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选择4种方法,对宁夏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金融运转效能对于城乡所得差异的支撑率最大至近5%,而农村金融运转体量对于城乡所得差异的支撑率相对降低,最高达到1.29%。在其他控制变量中,大约有0~4.5%的波动可以由城市化水平解释,财政支农支出可以解释0~3.5%的波动。说明短时间内农村金融运转体量与金融运转效能的升高会减小城乡所得差异,长时间内城乡所得差异表现为波动性,而城市化指标、财政支出指标、农村特定财产投入在短期内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如果长期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则会产生更加重要的作用。结合以上分析结果,提出完善宁夏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农村金融流动机制、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河北省曲周县城镇与农村住户收入与支出差距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对相对收入差距、绝对收入差距、相对支出差距、绝对支出差距以及生活消费结构等方面的比较研究,主要结论是:(1)曲周县城乡差距有扩大的趋势;(2)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中第一产业占到了约2/3;(3)从生活消费差距结构看,存在3个刚性变化趋势,一是食品消费差距刚性下降,但在生活消费差距中仍然占有23%~74%的份额;二是交通与通讯、文教娱乐和其它消费差距刚性上升,它们是城乡差距的外在表现特征;三是衣着、居住和家庭设备消费差距刚性平稳。  相似文献   

4.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成因、演进与分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龙  何伟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7):151-155
基于1978-2009年以来的省级面板数据,本文首先利用泰尔指数估计了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演进趋势,然后按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进行了分解。结果显示,城乡收入差距占据了整体收入差距的70%以上,三大地区间的收入差距虽较为明显,但并没有地区内的收入差距显著。究其原因,中国收入差距的演进除了内在的经济规律使然外,经济政策也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因此,加快经济发展、强化农村偏向型的经济政策是缩小收入差距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二元结构与三农问题的河南省城乡协调度动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乡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科学评价城乡关系的发展程度和发展状况是研究城乡关系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为着眼点,运用城乡协调度评价模型对河南省进行了动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将多用于环境与经济评价的距离协调度和变化协调度模型创造性地运用于城乡协调度的评价分析,可以较好的判定城乡区域系统乃至各子系统的具体发展情况;以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为基础构建的城乡协调度模型可以准确判定城乡区域系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河南省城乡两大系统总体上是朝着协调发展的方向迈进的,但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速度存在较大差距,城乡协调度在波动中增长,就河南而言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切实解决农业和农民问题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城镇相比,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而且差距还在不断拉大。城乡差距的形成有历史和政策的原因。通过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从农业政策方面分析差距拉大的原因并提出缩小差距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中国总体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工农互促,城乡互补。但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仍然较为悬殊,全员劳动生产率差距很大,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偏低。随着城镇化发展,一些村庄融入城镇,劳动力大量外出,一些村庄出现了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同时,随着重大工程实施等,一些村庄也出现了搬迁撤并等新的情况与问题。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本研究结合欧洲乡村建设发展的情况和特点,针对国内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做有特色的乡村建设规划,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保持乡村活力等一些新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中国总体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工农互促,城乡互补。但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仍然较为悬殊,全员劳动生产率差距很大,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偏低。随着城镇化发展,一些村庄融入城镇,劳动力大量外出,一些村庄出现了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同时,随着重大工程实施等,一些村庄也出现了搬迁撤并等新的情况与问题。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本研究结合欧洲乡村建设发展的情况和特点,针对国内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做有特色的乡村建设规划,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保持乡村活力等一些新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也在不断的扩大。收入差距拉大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现象,可是由于国家的制度安排造成的城乡之间机会的不平等,则会加大城乡收入异化的程度,使社会分配状况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公正原则。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解决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一个出发点就是还农民以国民待遇,形成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民有更多的进城机会,享有平等就业和公平的收入待遇。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京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本研究运用查阅文献法,系统概括城乡一体化的内涵,重点对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作出定性分析,并揭示了存在城乡人口分布不合理、医疗卫生服务存在差距、产业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为推进北京市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出了强化城乡平等意识、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利用信息化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多管齐下提高农民收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查找的新疆1995—2016年的旅游业相关数据,建立以生产总值、国内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人数为指标的VAR模型。通过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了新疆经济发展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旅游业与新疆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显示,新疆经济发展对旅游业发展存在Granger单向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说明,新疆经济增长对旅游业发展有长期促进作用,但旅游业对新疆经济发展的作用较为微弱。  相似文献   

12.
杨彬如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9):252-257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社会与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其中,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造成的城乡教育不平衡发展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中国城乡教育失衡由城乡教育资金投入差距、城乡师资力量差距和城乡教育机会差距这3方面原因造成。教育的城乡差距反过来又在经济方面造成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形成了“经济滞后——教育落后——经济滞后”的恶性循环。在就业方面,造成农村人才不足的同时城市就业压力过大。在社会发展方面,造成农村的人口、法制、文化等方面落后于城镇的水平。最后提出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从教育机会分配的优惠政策、提高教育资金投入和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这3个方面入手,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相似文献   

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旅游互动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乡旅游互动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旅游互动发展动力机制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城乡旅游互动模式。研究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以南昌市为最大客源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导向模式,以南昌市为最大旅游目的地着力推进城市即旅游模式,促进城乡旅游互动模式的形成,实现城乡一体化,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发展区域经济,永保鄱阳湖一湖清水。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不同收入等级的农村居民消费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进一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有针对性的对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提供科学的依据,本研究以2009年重庆市不同收入等级的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构成数据为分析样本,运用SPSS中的“Correspondence Analysis”过程进行对应分析,得到了不同收入等级户之间、消费结构指标之间以及消费支出结构与不同收入等级户相互间关系的信息。结果表明,前2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6.9%,其中第一主因子达到51.7%,主要以食品支出;交通通讯支出;衣着支出;教育文化娱乐及服务支出;医疗保健支出为表征。同时做出重庆市不同收入等级的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对应分析平面点聚图,从中可以看出不同收入等级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吸引物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刘沙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9):312-316
中国乡村旅游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于90年代中后期。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生活观念和消费结构的转变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推动了休闲生活方式的变革和需求。乡村旅游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与乡村作用体系中必然的产物,是中国解决“三农”问题而产生的一项新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文章针对乡村旅游开发规划的重点--旅游吸引物进行研究,简述了乡村旅游与旅游吸引物的关系,并从旅游者的感知和旅游要素集成2个方面讨论了乡村旅游吸引物体系的构建,希望能为乡村旅游的规划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这在资源依托型特色村表现更为突出。以祁杨村为例,在乡村产业振兴视角下研究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基于该村的现状,分析了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在深入发掘该村乡村旅游资源、市场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祁杨村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可通过整合提升旅游产品、丰富完善乡村旅游吸引物、优化空间布局、完善旅游设施与服务等措施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7.
增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能力 突出解决“三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不同层面描述了城乡差距、形成城乡关系失衡的危机意识。必须认识城乡统筹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规律的必然体现,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造成城乡分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政策造成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值得借鉴;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实现城乡关系平等、协调、融合、发展是增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能力、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展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梳理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脉络,总结目前国内乡村旅游的产生背景、发展现状及发展模式。乡村旅游主要研究问题导向表现为乡村旅游的定义、乡村旅游的消费、乡村旅游业的地位与估算、乡村旅游的行为、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政府层面对乡村旅游的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旅游影响与社区参与、古村落旅游开发等方面,乡村旅游的本质是在乡村经济基础上的乡村文化。国内乡村旅游问题、成绩同时存在,问题值得重视,需要完善提高,成绩值得肯定。讨论认为:(1)促进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地方本土经验挖掘,实现旅游发展与文化传承的融合。(2)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建设、环境各方面共同发展,才是根本目标,是发展城乡旅游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熊龙  马月伟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4):309-314
近年无景点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备受相关学者的关注,但关于无景点旅游市场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因此,笔者以昆明市为研究区域,对昆明市无景点旅游市场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收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从众多变量中筛选提取出了3个主因子,即第1主因子:调查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和收入,第2主因子:出游目的、尝试原因和尝试意愿,第3主因子:出游方式、年出游次数和有无类似经历。研究结果表明:第1主因子、第3主因子对被调查者选择无景点旅游的影响最大。同时,通过研究进一步了解现阶段昆明市无景点旅游的发展状况,为昆明市无景点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加工番茄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加工番茄‘亚心98-1’和‘里格尔87-5’2个品种的子叶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对其出愈和诱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对加工番茄外植体出愈率的影响没有差异,但是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形态和不定芽存在差异,ZT与IAA组合对不定芽的诱导效果高于6-BA与IAA组合,不定芽诱导率最高的培养基为MS+ZT 0.5 mg/L+IAA 0.2 mg/L。品种之间存在差异,‘亚心98-1’比‘里格尔87-5’更易产生较高比率的正常芽。再生芽在1/2MS + 0.1 mg/L IAA生根培养基上能正常生根,并发育成完整的小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