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北京园林科研所大花蕙兰组培瓶苗为材料,采用热激法对大花蕙兰叶片外植体进行处理,研究了热激处理对引起大花蕙兰褐变的总酚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对各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探讨热激处理对大花蕙兰组培褐变有效抑制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热激处理明显降低了大花蕙兰叶片外植体组培褐变程度,使总酚含量、PAL和PPO活性降低,POD活性没有明显降低。热激处理因降低了PAL及PPO活性,而抑制了底物酚类物质的合成;降低了酚类物质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速率,从而抑制了醌类物质的生成,最终抑制了外植体的褐变。  相似文献   

2.
棉花诱导抗蚜性与次生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棉蚜与棉花的种间互作关系,本文从次生代谢角度,研究了不同类型品种棉苗在棉蚜为害胁迫下,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多酚含量的变化及其对抗蚜性表现和后期棉蚜种群数量消长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受蚜害诱导后,PAL和PPO活性及多酚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与感蚜品种相比,抗蚜品种上升快,峰值高,防御反应及时有效。这种诱导抗蚜性强弱在不同基因型间存在差异,与蚜害指数高低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牡丹组培褐变与总酚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褐变程度不同的牡丹品种(‘乌龙捧盛’、‘太平红’、‘凤丹白’)为材料,分析了试管苗在增殖过程中总酚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总酚含量及PPO、POD 、PAL 活性与牡丹试管苗增殖过程中的褐变密切相关。褐变越严重的品种,总酚含量和POD活性越低,PPO活性越高,PAL活性与牡丹的褐变程度未能表现出类似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以普通型有毛黄瓜及其无毛突变体,以及二者杂交后代F1为试材,研究了3种黄瓜材料在瓜蚜危害胁迫下,木质素含量、PAL和POD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受蚜害诱导后,无毛黄瓜和F1材料PAL和POD活性及木质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未受瓜蚜危害时,3种类型黄瓜酶活性无明显差异,瓜蚜危害后无毛黄瓜酶活性和木质素含量显著高于有毛黄瓜和F1材料,说明POD、PAL活性和木质素含量对黄瓜的抗蚜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浙贝母鳞茎中酚类物质及相关酶活性与休眠解除的关系。[方法]将浙贝母鳞茎分别在4和10℃条件下保湿贮藏至75 d,贮藏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鳞茎各部位酚类物质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同时比较了发芽鳞茎与休眠鳞茎中酚类物质含量和PAL与PPO活性的差异。[结果]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鳞茎及芽内酚类物质含量均呈降低趋势;10℃处理30~45 d和4℃处理45~60 d是酚类物质减少、解除休眠的关键时期;浙贝母各部位酚类物质含量与其PPO活性均呈显著负相关;顶芽中酚类物质含量与PAL活性呈显著正相关;鳞片中酚类物质含量与PAL活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酚类物质与浙贝母鳞茎休眠有一定相关性,酚类物质含量下降是低温处理解除浙贝母鳞茎休眠的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蝴蝶兰组织培养过程中产生褐变的机理及减少褐变的控制措施,如外植体的选择,温度、光照、p H的最适状态,采用抗褐变剂和热激处理等。  相似文献   

7.
梨外植体褐变与多酚氧化酶及酚类物质的关系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研究了苍溪梨、金花梨外植体多酚氧化酶(PPO)活力、总酚含量和组培褐变率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两品种的PPO活力在1~9月间变化都成一单峰曲线,活力高峰出现在4月份。苍溪梨为111u,金花梨为150u,总酚含量两品种在不同的时期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金花梨总酚含量高峰期出现在5月份,苍溪梨出现在4月份。同期组培褐变率表现为:两品种的褐变高峰均出现在5月份,苍溪梨为54%,金花梨为71%。分析三者的相关性表明:PPO活力、总酚含量与组培褐变率都存在一定的关系,其组培褐变率的高低取决于PPO活力和总酚含量两种因素,在不同的时期由其中之一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贮藏荔枝果皮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与褐变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以“淮枝”的材料,着重研究了分析了荔枝(LichichinensisSom)贮藏过程中果皮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其同工酶谱的变化,结果发现,荔枝果皮多酚氧化酶(PP)和过氧化物酶(POD)均具有游离态和结合态两种形式,它们在果皮褐变过程中活性的变化规律有所差别,随着果皮的褐变,PPO和POD均有新的同工酶带出现,新酶带与酶活性的变化和果皮褐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以丰水梨为研究对象,分别于低温(0~1.5℃)贮藏30 d、60 d、90 d、120 d和150 d测定果实不同组织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总酚、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低温贮藏30~120 d内,丰水梨果皮和果肉的褐变指数均低于4%,且二者间无显著差异;低温贮藏120~150 d内,丰水梨果心和果皮的褐变指数均明显增加,且果心的褐变指数、PPO活性及MDA含量均显著高于果皮,而果心的POD活性和总酚含量则显著低于果皮;整个贮藏过程中(0~150 d)果肉未发生褐变。  相似文献   

10.
葡萄抗感白腐病品种PAL酶、PPO酶和SOD酶活性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抗、感葡萄白腐病品种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动态变化进行测定,结果为抗、中抗品种的PAL酶活性,在病原菌侵染后呈上升趋势,而感病品种呈下降趋势;两个抗病品种的PPO酶活性迅速上升,并保持相当长时间的高活性值,而中抗、感病品种PPO酶活性几乎没有明显变化,或呈下降趋势,抗病品种的健康果粒中的SOD活性低于感病品种的SOD活性,但抗病品种在受病原菌侵染后SOD活性迅速上升,感病品种的SOD活性几乎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1.
旨在分析水分胁迫对小麦叶片抗病相关酶的诱导,探讨水分胁迫诱导抗病性的机制。以水分胁迫可诱导其抗病性的小麦品种-小偃6号为材料,用不同质量分数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采用真空渗透离心法分离胞间隙液以及胞内蛋白,并对不同胁迫时间胞间隙和胞内抗病相关蛋白及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及胞间隙液POD、PPO、PAL(胞间隙除外)、几丁质酶活性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的趋势,复水2 d后下降,但各项测定指标均未恢复至对照水平。由此可知,水分胁迫可诱导小偃6号叶片中各种抗病防卫相关酶活性的增强,表明小麦对水分胁迫的响应与抗病信号转导途经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氮素对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及相关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氮素对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及其相关酶的影响.以"沈椒四号"为试材,在桶栽条件下,研究了5个水平氮素处理的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含量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氮水平(96 kg·hm-2)下,胎座中辣椒素含量及PAL活性最高,而POD和PPO活性最低.氮素处于中等水平(288 kg·hm-2)时,果肉中辣椒素含量及PAL活性最高,而POD和PPO活性较低.表明胎座和果肉对氮素的需求不同,但基于辣椒果实中的辣椒素主要来源于胎座,而低氮处理下胎座中辣椒素含量最高,所以少施氮素有利于辣椒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13.
对3个不同抗性小麦品种接种白粉菌前后,其POD、PPO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前POD活性免疫品种最高,高感品种最低;接种后三者POD活性均有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免疫与高感品种接种1d后POD活性最高,中抗品种接种2d后POD活性最高.3个不同抗性品种接种前PPO活性无明显差异,免疫、中抗、高感品种分别在接种1d、2d、3d后,其PPO活性最高,且高感品种PPO活性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小麦叶片POD同工酶共出现5条酶带,免疫品种接种前后无酶带数目增减,只有一些酶带活性变化,中抗品种接种1d新增1条酶带e5,高感品种接种1d酶带e3缺失;PPO同工酶共出现8条酶带,接种1d时均有不同酶带缺失,接种5d时高感品种的PPO同工酶谱带新增1条酶带且E5和E8酶带变宽.  相似文献   

14.
荔枝果皮花青苷合成与相关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以‘妃子笑’荔枝为试材,研究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中花青苷含量及其生物合成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儿酮异构酶(CHI)、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和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的酶活性变化,同时研究套袋和生长调节剂对花青苷合成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酶中只有UFGT活性与荔枝果皮花青苷合成关系密切。UFGT活性的变化与花青苷含量的变化趋势吻合;随着‘妃子笑’果皮中UFGT活性的增加,花青苷含量上升;套袋处理抑制UFGT活性的同时也抑制花青苷的合成,除袋后UFGT活性和花青苷含量都迅速增加;6-BA处理抑制UFGT酶活性的同时也抑制花青苷合成,ABA和茉莉酸处理提高了UFGT酶活性的同时也促进了花青苷的合成。  相似文献   

15.
测定不同抗性的烟草品种接种赤星病菌后,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峰与抗病性负相关,抗病品种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高峰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峰高于感病品种.这些峰值的大小可作为鉴定品种抗病性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蝴蝶兰组织培养及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蝴蝶兰(phalaenopsis)的组织培养及诱变育种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就当前蝴蝶兰外植体的选择、培养基的选择、原球茎增殖、生根壮苗、炼苗移栽化学诱变几个方面作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王云惠  陈雄庭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827-4830,4868
综述了利用种子、花梗芽作为外植体通过愈伤组织、体细胞胚P、LB、原生质体途径再生植株技术以及基因枪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