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选用美系和台系杜洛克作终端父本与长大母猪杂交,对其繁殖性能、生长肥育性状、胴体性状指标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繁殖性能方面,美系♂×长大♀组合(美系杂)好于台系♂×长大♀组合(台系杂),窝均产仔总数、窝均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分别高1.04头、1.09头、1.33 kg;生长育肥性状方面,美系杂在30~100kg阶段的日增重比台系杂高52 g,差异显著(P0.05),饲料转化率则是美系杂略优于台系杂,在30~100 kg阶段的耗料增重比分别为2.86︰1和2.94︰1;胴体性状方面,台系杂胴体的瘦肉率比美系杂胴体的瘦肉率高3.05%。说明2个品系的杜洛克公猪各有优势,因根据需要选择最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比较了纯台系和美系杜洛克及其杂交母猪和杂交公猪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繁殖性能,台美系杜洛克母猪与美系杜洛克公猪回交效果显著好于与台系杜洛克公猪回交,与大白公猪杂交效果最好;生长性能,与美系回交效果要比与台系回交效果好.美系杜洛克公猪交配的母猪窝产仔数(11.88头)比用台系杜洛克交配的母猪(11.54头)略高,但差异不显著;窝产仔数,杂交杜洛克并不比纯系好,但杂交杜洛克公猪20日龄窝产仔数和窝重要比纯系公猪好.两种纯系杜洛克公猪的后代平均日增重相近,但含50%美系和50%台系血液杜洛克公猪后代生长更快,其平均日增重比美系杜洛克公猪和台系杜洛克公猪分别高11.04%和10.37%,差异极显著.台系杜洛克公猪后代的瘦肉率最高,杂种公猪后代肌内脂肪含量比纯系公猪后代的高.美系杜洛克公猪后代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台系杜洛克公猪后代(1.57%:1.17%).  相似文献   

3.
VA,VE,Se提高母猪繁殖力效果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锁链  王相平 《养猪》1997,(1):14-15
VA、VE、Se在母猪生产上的应用研究,旨在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及仔猪断乳成活率。同时观察对仔猪初生重、断乳体重及母猪泌乳量的影响。试验母猪在断乳后第3天至妊娠21天、产前1周至产后1周分两阶段口服VA、VE,肌注亚硒酸钠,与对照组猪同等条件饲养。试验结果为,试验母猪平均窝产仔11.8头,仔猪初生重平均1.48千克,断乳体量平均8.63千克,断乳成活率88.7%,母猪产后7天每天平均泌乳量3.63千克;对照组母猪平均每窝产仔10.2头,仔猪平均初生重1.63千克,断乳体重平均8.15千克,断乳成活率79.5%,母猪产后7天每天平均泌乳3.32千克。结果表明,试验母猪窝产仔数平均比对照母猪提高1.6头(P<0.05),断乳成活率提高9.2%,产后7天内泌乳量提高9.3%。  相似文献   

4.
用台、美系杜洛克作终端父本配长大母猪 ,统计其产仔数、断奶重、断奶育成率、日增重、耗料增重比、瘦肉率等。试验结果 ,台系杜♂×长大♀组合 ,窝均产活仔数比美系杜♂×长大♀组合提高 0 2 9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繁殖性能的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 ;育肥试验结果 :小猪阶段的日增重美系杜长大比台系杜长大提高 41克 ,差异显著 (P <0 0 5 ) ,而饲料转化率则是台系杂优于美系杂 ,耗料增重比为台系杂 1 5 7:1 ,美系杂 1 87:1 ;中大猪阶段日增重美系杂比台系杂提高 87克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而耗料增重比为台系杂 2 78:1 ,美系杂 3 0 7:1 ;眼肌面积和瘦肉率 :台系杂比美系杂分别提高 9 63平方厘米 (均值 )和 1 85个百分点 (均值 )。  相似文献   

5.
选取法系大白、长白、台系杜洛克为母本,美系大白、长白、杜洛克为父本,进行系间杂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同品种和不同品种之间的杂交组合产生的后代,其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符合目前国内养猪界的需要。尤其是杜洛克,不仅保持了台系杜洛克种猪“优美”的体型,而且繁殖数量提高近1头。  相似文献   

6.
台美系杜洛克种猪测定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取台系、美系、台美系杜洛克514头进行测定且校正至100kg日龄和背膘厚,两亲本达100kg日龄,美系比台系少6.4天(P<0.01),台美系比对照组(台系、美系)少3.5天(P<0.01);达100kg背膘厚,台系比美系少0.2mm(P>0.05),台美系比对照组少0.15mm(P>0.05)。比较说明,美系有生长优势,台系膘薄,杂交后代达100kgt日龄较对照组下降1.99%,且有显著差异(P<0.01);达100kg背膘较对照组下降0.9%,但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用台系改良美系观察杂交后代生活力强。  相似文献   

7.
以台系、美系杜洛克进行正反交试验,对四个组合的繁殖、肥育等项目进行测定并经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系间杂交组合在配种受胎、产仔、肥育性能等方面表现出较大杂交优势,且台美组合为最优,其正常分娩率、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窝重的杂交优势率分别为7.2%、21.1%、32.3%、36.4%和40.8%。日培重、耗料增重比的杂交优势率分别为:10.8%、-7.5%。可见,台美组合表现出良好的配合力,可作为生产杜长大(或杜大长)杂交繁育体系终端父本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台系杜洛克母猪重复力遗传参数在国内的适应性,充实完善台系杜洛克猪产仔数的重复力,继续选育提高杜洛克猪育种水平及经济效益。通过采用组内相关的方法,对某大型种猪企业的台系杜洛克猪1~8胎次产仔数的重复力进行估测。结果表明:台系杜洛克猪1~8胎次的平均产仔数分别为8.6头、9.65头、9.35头、9.00头、8.30头、8.80头、7.65头;台系杜洛克猪8个胎次平均产仔数为8.44头;台系杜洛克猪产仔数的重复力为0.42。  相似文献   

9.
丹系与美丹大白、长白和杜洛克母猪的胎产活仔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志超  谭岳华  江科  张超  彭兴  周玉 《猪业科学》2018,(11):116-117
文章主要通过比较丹系和美丹系的大白、长白和杜洛克母猪的胎产活仔性状,分析不同品种的丹系和美丹系产仔性能的差异,从而为品系的培育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整理了2017年1-11月广西某种猪场丹系和美丹系的大白、长白和杜洛克的繁殖记录,共2 301窝,其中美丹系196窝,丹系2 105窝,并对胎产活仔数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丹系大白、丹系长白和丹系杜洛克母猪的平均胎产活仔数分别为(15.37±0.76)头、(14.30±0.54)头和(7.63±1.06)头。美丹大白、美丹长白和美丹杜洛克母猪的平均胎产活仔数分别为(12.35±1.48)头、(11.66±1.33)头和(8.59±1.06)头。丹系和美丹大白母猪差异显著(P 0.05),丹系和美丹长白母猪差异极显著(P 0.01),而丹系和美丹杜洛克则差异不显著(P 0.05)。丹系大白和长白母猪的产活仔性能优于美丹大白和长白母猪,而美丹杜洛克母猪的产活仔性能则强于丹系杜洛克母猪。研究为品系的培育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场于1996年12月从台湾引进一批台系杜洛克种猪,经过两年的选育表明,该品种猪具有瘦肉率高、饲料报酬高、日增重快、外貌及体型优秀等优点。为了充分发挥其终端父本优势,1998年9月,分别以台系杜洛克公猪和匈系杜洛克公猪为终端父本,长大杂母猪为母本进行杂交组合研究,为育种和商品猪的生产提供参考数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猪的选择 选择胎次、日龄相近,公母各半,体重40千克左右的(台系)杜长大96头为试验组,(匈系)杜长大96头为对照组。1.2 试验饲料 饲料均采用同一饲料配方与营养水平(见表1…  相似文献   

11.
湖北天种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原黄陂外贸良种场为核心的基础上组建的。公司为武汉市农业产业化13个龙头企业之一.占地面积1000多亩,总资产达8000多万元,协作企业多家。引有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优良种猪:杜洛克、大约克夏及长白。!99!年美系杜洛克新品系在我场选育成功并通过国家级鉴定验收。公司生产父母种猪群达2400多头,其中美系杜洛克种群300头,台系杜洛克种群150多头,英系大约克夏种群1800多头,丹系长白种群150头。年可提供种猪2万多头,即可为商品猪场提供社泪克公猪和长大杂交母猪,也可为兄弟种猪场补充提供杜洛克…  相似文献   

12.
提高仔猪育成率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可兵 《养猪》2002,(2):17-18
问题的提出 :死亡 1头仔猪的损失有多大 ?一头体重 1 5 0千克的母猪年产两窝共产活仔 2 0头 ,计需ME3 1 76兆卡 ,折合 1 1 3 4千克饲料 ,每头仔猪初生时即分摊 1 60兆卡 ,折合 5 6 7千克饲料。所以 ,死亡 1头 (或少生 1头 )初生仔猪即损失 5 6 7千克饲料 ,60日龄内死亡 1头平  相似文献   

13.
美系杜洛克种猪引进属国家“948”项目。旨在引进美系杜洛克种猪在江西饲养驯化,进行适应性研究,观察其繁殖性能、生长发育的表现。结果表明,种猪各项生产性能指标优越,平均初产仔数10.17头.日增重907g,瘦肉率68%,料重比2.53:1。  相似文献   

14.
选择美系汉普夏 (H)、美系杜洛克 (D)、加系长白 (L)、撒坝系 (B1-4 ) 4世代公猪各 3头 ,分别随机各与 10头撒坝系 (B1-4 ) 4世代母猪杂交 ,平均产仔数分别为 10 .6 9头、10 .78头、11.10头、11.42头 ;平均产活仔数分别为 10 .36头、10 .5 4头、10 .76头、11.15头 ;2 8日龄断乳窝重分别为 6 2 .97kg、6 4.96kg、6 2 .6 8kg、5 4.5 4kg ;6 0日龄育成窝重分别为170 .6 8kg、175 .85kg、16 2 .6 4kg、138.2 7kg。最佳杂交组合为DB1、HB1,其次为LB1。  相似文献   

15.
湖北天种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原黄肢外贸良种场为核心的基础上组建的。公司为武汉市农业产业化!3个龙头企业之一.占地面积1000多亩,总资产达8000多万元,协作企业多家。引有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优良种猪:杜洛克、大约克夏及长白。1991年美系杜洛克新品系在我场选育成功并通过国家级鉴定验收c,公司生产公母种枯群达2400多头,其中美系杜洛克种群300头.台系杜洛克种群匕0多头.英系大约克夏种群1800多头,丹系长白种群150头。年可提供种精2万多头,即可为商品猪场提供社洛克公话和K大杂交母猪,也可为兄弟种猪场补充提供杜洛克…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比较扬翔华系杜洛克三元杂商品猪与培育所用素材美系杜洛克三元杂商品猪在生长性能方面的差异。试验选取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健康状况良好的杜洛克三元杂商品猪共479头,其中美系杜洛克后代三元杂商品猪366头,扬翔华系杜洛克后代三元杂商品猪113头,按相同饲养标准进行饲养管理,试验期间自由饮水,自由饮食,并进行仔猪初生重、断奶重等相关生长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扬翔华系与美系杜洛克后代三元杂商品猪的哺乳期生长性能(初生重、校正28日龄断奶重和日增重)与部分育肥期生长性能差异均不显著(P 0.05)。与美系杜洛克后代三元杂商品猪相比,扬翔华系杜洛克后代三元杂商品猪的校正100 kg眼肌面积极显著提高了7.00%(P 0.01),而校正100 kg背膘厚显著降低了5.10%。总体而言,扬翔华系杜洛克公猪配种后代三元杂商品猪生长性能略优于美系杜洛克。  相似文献   

17.
李家骅  程国彬 《养猪》1997,(2):33-34
江西东乡良友畜牧有限公司于1994年从美国引进的长白猪,经过两年多的观察,与80年代初从丹麦引进长白猪进行比较,在体质外形上有一定差异,生产性能也有不同。美系体质更为健壮、结实,前躯更宽深,四肢较粗壮,肢蹄病和繁殖障碍发生串要低得多。产仔数美系和丹系分别为10.03头和9.3头,美系要多0.73头,同时泌乳性能也要好些。肥育猪美系和丹系日增重分别为722克和684克,料室比分别为2.86和3.02美系日增重要高5.7%,料重比要低5.2%。两品系胴体品质都很理想,胴位瘦肉率都在65%以上。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进行了三个世代丹麦系长白猪纯种选育,经性能测定表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了预期目标。瘦肉率为63%,日增重728.50克,肉料比1:2.82,饲养169天体重达90千克,每窝产活仔数9.8头。在选育的同时,向区内外推广优质种猪3276头。使广大的养猪生产者从本项目的选育成果中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养猪》2019,(6)
杜洛克公猪作为终端父本,其生长速度、屠宰性能等对商品肉猪具有很大的影响。研究选取扬翔华系杜洛克10个家系22头公猪与73头长大二元杂种母猪配种,从后代中选择198头商品猪开展饲养试验,其中12头开展屠宰试验。所有商品猪提供相同的饲粮、饲喂方式、充足的饮水,并在同一养殖场进行饲养。结果显示,以扬翔华系杜洛克公猪作为终端父本,其后代商品猪平均达100千克体重日龄为155.61天,达115千克体重日龄为171.38天,30~100千克日增重达0.88千克,30~115千克日增重达0.99千克,屠宰率达到71%以上,瘦肉率达到65.99%。以上结果表明,扬翔华系杜洛克公猪作为终端父本,其后代商品猪生长速度和屠宰性能均能达到较高的水平,不同家系公猪后代商品猪性能存在差异性(P0.05)。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养猪业的发展,养猪规模越来越大,其繁殖效率也就越容易受到影响而下降,进而影响生产效益,然而提高生产效益的两个关健因素就是精液品质和母猪繁殖力。为了探讨精液品质对母猪繁殖力的影响,本试验统计了河南省驻马店诸美种猪场2006~2013年母猪配种、产仔记录,分析了猪精液质量(精子活率和精子密度)与母猪繁殖力(窝产仔数和初生窝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产仔性能最好的是长白猪,大白猪次之,杜洛克猪最差,三个品种的平均窝产仔数分别是10.52头、9.96头、9.05头;第3胎达到最大值,其产仔数分别为11.25头、10.23头、9.57头。(2)精子活率与杜洛克、长白、大白种猪的窝产总仔数、初生窝重呈极显著相关(P0.01)。(3)精子密度与杜洛克、大白种猪窝产总仔数和初生窝重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长白种猪的没有显著相关(P0.05),表明影响母猪繁殖成绩的关键因素是精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