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关于中国企业导入SA8000认证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9月8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工资待遇长期徘徊、劳工权益缺乏保障、企业用工迅速扩张、经济增长模式面临变革等多种原因造成局部地区民工短缺。9月21日,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节目也对东莞等地的民工短缺问题进行了专题报道。一时之间,“民工荒”成为各媒体最热闹的话题。而此前不久,世界零售商联盟首席财务官何思信先生在上海透露,欧美部分国家将从2004年5月1日起强制推行“社会责任SA8000标准认证”,年销售额达9000亿美元的世界零售商联盟的成员也将逐步推行这一标准。这一消息,对我国正…  相似文献   

2.
《油气储运》2004,(11):44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显示:工资待遇长期徘徊、劳工权益缺乏保障、企业用工迅速扩张、经济增长模式面临变革等多种原因造成局部地区民工短缺.……  相似文献   

3.
透视中国民工荒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4年年初以来,福建、广东、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相继出现了民工短缺现象,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民工短缺形势相当严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有近200万的缺口,缺工比率约为10%。曾经被认为廉价劳动力接近于“无限供给”的中国,却发生了较大范围的民工荒现象。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的"用工荒"."用工荒"并非劳动力供给数量不足,而是供给的结构性失衡,民工短缺实际上是权利和制度的短缺,"用工荒"预示发达地区廉价劳动力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用工荒"预示沿海、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因此,后金融危机时期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要加快发达地区产业升级与转移,要进行制度创新,要加强农民工的培训,要统筹城乡就业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进城务工农民状况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轮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4):272-274,286
2004年春以来,广东省许多地区出现了“民工短缺”现象。通过对广东进城务工农民状况的调查及分析,论证进城农民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城农民工分布与广东产业结构的密切关系。通过对广东进城农民工职业状况的分析,指出了进城农民工文化素质及职业技能状况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由此产生“结构性民工短缺”。提出进城农民工问题,必须从广东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升级来考虑,进城农民工的结构性短缺使职业培训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媒体广角     
受欧盟影响爱沙尼亚牛奶将上涨30%据爱沙尼亚"俄罗斯广播"9月13日报道,近几个月来,欧盟市场牛奶短缺,价格上涨,消费需求旺盛,  相似文献   

7.
过去人们常听到的一句顺口溜是"东西南北中,打工到广东",但是,2004年年初以来,我国南方珠江三角洲一带,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出现缺工现象.人们印象中的珠江三角洲是打工者云集的地方,源源不断南下的打工者形成了每年春节后壮观的"民工潮",那么眼下企业缺工的原因是什么?民工短缺的背后又到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正>为确保春节期间企业生产所需,避免因春运期间铁路运力紧张而造成原料发运困难以及民工短缺而装卸紧张、铁路延时费增加等现象,自2014年12月份开始,磷复肥行业企业加大了磷矿、磷酸一铵、氯化钾等大宗原料的采购力度,以提高原料库存,确保春节期间生产需求。图为1月3日,江西六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卸磷矿现场。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两年在中国出现的民工短缺现象,不仅牵涉到民工的待遇及法律制度问题,更涉及到深层次的国内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本文从分析中国“民工荒”的原因入手,提出了对“民工荒”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外出务工就一直成为我国突出的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和社会现象。涌入城市的大量农民工已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04年年初,广东东莞首次出现民工短缺。之后,迅速波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并且有向中西部地区蔓延的趋势。近几年,"民工荒"的现象更是愈演愈烈。从"民工荒"的现状,成因以及应对"民工荒"可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9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21世纪论坛"2010年会议上表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唯一途径是科技进步,大幅提高单位土地的粮食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2.
金言 《百姓》2006,(2):51-53
黑色幽默迭出 2005年10月10日,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中华路上的白领大厦门前,一位民工举着块牌子,上面一行大字:"急卖判决书."下面一行稍小的字:"653万元急卖550万元."据媒体报道,这笔款子是开发商拖欠承建公司的工程款,法院判决后一直未能得到执行,承建公司因此无法向建筑民工们兑现工资.无奈之下民工们打算自己亏出一百万元换个现金救急.  相似文献   

13.
有梦想,就有未来 2008年9月5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郑州市庙里村街道上灯火辉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郑州市第三建筑丁程公司的民工马志斌在路边一个僻静的角落,翻看<郑州晚报>,不时看一眼眼前的繁华.  相似文献   

14.
"孔雀东南飞"一语是描述候鸟式的迁徙,中国劳动力似乎也受到了当前最恶劣经济气候金融风暴的冲击——民工返乡潮提前拉开序幕。据广州火车站提供的最新数据,2008年10月11日至27日,广州站共发送旅客117.4万人,同比增长了12.9万人,其中很大一部分增量就来自返乡民工。  相似文献   

15.
《四川农业科技》2005,(4):42-42
2005年春季,中属“民工荒”从珠三角蔓延到长三角,从东南沿海蔓延到中西部城市。有些传统的劳动力输出地如今也说民工短缺了,要动员民工留在本地打工了。有人预测。中国劳动力市场正在出现拐点: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但有专家预测。  相似文献   

16.
如今,城市对民工的门槛逐渐降低,用工单位对求职者的身份和户口不再限制,但对技术素质、能力的要求却提高了。"素质门槛"成为民工进城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据青岛、烟台等城市608家用工企业的一项调查表明:用工企业对民工的素质要求为,85%以上的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其中25%的岗位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6%的岗位要求达到初级工以上水平,其中12%的  相似文献   

17.
袁燚 《百姓》2004,(2):12-15
2003年10月24日,重庆农妇熊德明考察的温家宝总理求助"讨薪"的事件发生后,一场"讨薪风暴"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成千上万为讨要回自己的血汗钱不惜以"跳楼"、"自焚"这样的极端手段来维权的民工为此受益.  相似文献   

18.
笑木 《百姓》2005,(1):53
有一个地方流行一句口头禅:"你别把我当民工整啊."听起来令人心酸.有一位社会学家说,民工就像一只烤熟了的地瓜,别人随便一脚就将它踏得稀巴烂.这话听起来刺耳,但并非没有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讲,民工已成了弱者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9.
楚天 《百姓》2005,(3):44
不管承认与否,珠三角"民工荒"都是一个已经存在的事实.春节后民工弃南北上,到北京和长三角的外来民工数量增多,与此同时,珠三角用工缺口至少200万.  相似文献   

20.
"民工荒"的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廉价劳动力丰富的背景下出现的以发达地区为主的“民工荒”现象,运用供需均衡模型,从经济学角度对引起劳动力供需变化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我国不少地区出现的民工短缺问题,实际上是需求方对劳动力素质要求及其出价与劳动力供给方的素质及其期望与要价不相称的结果,这不是劳动力不足,而是当前价格水平上的劳动力不足.同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途径为:提高民工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完善劳动力市场功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