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正常情况下,公猪出生后其睾丸即已降入阴囊内。但也有个别公猪出生后其睾丸在腹股沟管内停留,然后才降到阴囊内。如果公猪生后经过较长时间或到了阉割年龄睾丸仍滞留在腹腔内或腹股沟管内,即为隐睾猪。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CB-HRP法研究了鸡喉内肌运动神经元在脑干内的分布,结果如下:将CB-HRP注入鸡喉内肌后,标记细胞位于同侧中间带和疑核,在疑核内的多位于腹内侧。注射前切断迷走舌咽交通支后标记细胞消失,这表明,发自疑核的喉内肌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出脑后加入迷走神经,尔后经迷走舌咽交通支至舌咽神经,随后者分布于喉内肌。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组织切片采用HE染色,测量并比较番鸭十二指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数量,为番鸭感染呼肠孤病毒后十二指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提供相关论证。试验中正常番鸭在生长过程中,其十二指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较为恒定;感染呼肠孤病毒后,其十二指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先急剧降低,后维持在较低水平。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13.78%、23.73%、33.07%、32.02%、33.68%、30.76%,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结果表明,感染呼肠孤病毒后番鸭十二指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且导致番鸭十二指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不易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正> 八○年上半年我场一队有头奶牛在治病灌药时,因不慎将药液流入在左耳内,不日即出现耳内流脓现象,经用碘伤适量。氧化锌适量,滑石粉适量,(或者4:3:3)混匀,用细筒管将此药粉盛入后吹入耳内,使用一、二次后,耳内脓液全  相似文献   

5.
输精后清洗子宫主要是针对患有轻度子宫内膜炎的母牛。在精子进入后,向子宫内注入药物,清洗子宫,消除炎症,为合子着床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提高受胎率。  相似文献   

6.
1哺喂初乳在奶牛饲养中,犊牛出生后应与母牛分开饲养,所以要对犊牛进行人工哺乳。犊牛出生30分钟内喂给初乳为宜,不能超过1小时。根据犊牛的初生体重和健康状况确定初乳喂量,原则上,首次喂量要多,至少应饲喂2千克,并在出生后6小时饲喂第二次,以便让犊牛在出生后12小时内从初乳中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出生后24小时内共要饲喂初乳3~4  相似文献   

7.
使用呋喃尿素丸剂(Furea Bolus)分别对92头子宫内膜炎及52头屡配不孕水牛进行临床试验。发现有70.65%(92头中65头)的子宫内膜炎患畜,在使用丸剂进行2—3次子宫内灌注后,能够清除感染。被治疗的水牛从开始治疗到进行配种的平均间隔时间为32.30天。对屡配不孕的病例,配种后24小时进行丸剂子宫内灌注,在人工授精后有42%(52头中21头)的母牛妊娠。  相似文献   

8.
观察了人工感染流行性腹泻病毒乳猪的空肠上皮内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琥珀酸脱氢酶和5′—核苷酸酶的动态学变化。结果,肠上皮内碱性磷酸酶对病毒侵袭的反应最敏感,染毒18h后,乳猪肠上皮微绒毛排列整,碱性磷酸酶反应明显降低;45h后,断裂脱落的微绒毛内可见到较弱的酶反应;染毒18h后,肠上皮内的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增强。酶反应见于整个溶酶体,溶酶体数量增多、体积变大,多位于细胞的游离缘和扩张的内质网附近,此种内质网中可见到病毒。染毒45h后,肠上皮的溶酶体内可见到亚细胞碎片。染毒13~45h后,肠上皮内线粒体扩张呈不整圆形、内嵴破损,但其外膜的琥珀酸脱氢酶的反应却增强。肠上皮内5′—核苷酸酶的活性以感染18h为高。以上四种肠上皮内酶反应,在感染96h后活性均明显降低或消失。  相似文献   

9.
母牛分娩后12h内胎衣不能自然排出,称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胎衣不下时由于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可引起子宫内膜炎或子宫炎,影响再孕及泌乳,腐败产物和细菌感染所产生的毒素经子宫吸收后引起败血症,甚至导致母牛死亡。  相似文献   

10.
1注水肉的监督检验与处理注水肉是指临宰前向畜禽等动物活体内,或屠宰加工过程中向屠体及肌肉内注水后的肉。注水方式有多种,直接注水肉,即在宰后不久用注射器连续给肌肉丰厚部位注水;间接注水肉,即往活体动物的胃肠内内连续灌水,然后再行屠宰,或者切开股动脉、颈动脉放血后,通过血管注水或向尚未死亡的畜禽心脏内注入大量的水,使之通过血液循环进入组  相似文献   

11.
1哺乳仔猪应激和生理特点1.1出生应激仔猪出生是一生中受到的最大应激,其原因:1.1.1从靠血液到靠肺进行呼吸出生前,仔猪生活在母体子宫内的羊水中,靠胚胎的血液流动获取O2、排除CO2,而仔猪出生后必须依靠自己的肺呼吸。1.1.2环境温度从恒定到变化母猪子宫内环境温度保持在39℃~39.5℃较恒定的范围内,而仔猪出生后温度随时都在变化。1.1.3从无菌环境到细菌丛生的环境母体子宫内是无菌的,而出生后受到各种微生物侵袭,甚至出生后1~2h肠道内就有大肠杆菌定居。1.1.4吸收营养从被动到主动出生前物质通过母子胎盘的血液循环供给,出生后即转为…  相似文献   

12.
<正> 尿结石是水貂肾脏、膀胱及尿道内出现矿物质沉淀的疾病。结石形成后,在尿路内造成局部创伤、尿流梗阻和并发感染。此病多发生于断奶后的育成水貂中,  相似文献   

13.
胎衣也就是胎盘。在母牛产犊后,胎盘没有在正常生理时限内排出,即为胎盘停滞或胎衣不下。在正常情况下胎衣在产后3~5h内排出,个别的在10h左右。如果超出12h胎盘还未排出,就会开始腐败,子宫内  相似文献   

14.
仔猪死亡多发生在出生后一周内,因此抓好仔猪出生后一周内的饲养与管理非常重要.加强仔猪一周内饲养管理不但可以减少仔猪死亡率,增加仔猪体重,还可对仔猪后期的生长状况带来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盐酸环丙沙星在子宫内膜炎奶牛乳腺排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子宫内灌注盐酸环丙沙星,采用内标法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4头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乳汁中盐酸环丙沙星的药物浓度。研究表明,在奶牛给药后0 h~24 h,血药浓度大于乳药浓度,在24 h后,乳药浓度大于血药浓度。在48 h内盐酸环丙沙星的乳药浓度值均高于MIC值,所以仍具有抑菌作用,这对乳房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来,在西德发生了一种称之为猪出血症的疾病。这种病在仔猪断奶后2周内发生。一半以上的断奶幼猪出现内外出血症,这是本病的最典型症状。出血可发生在争斗后的伤口、肛门、鼻孔、乳头及耳尖。在针  相似文献   

17.
<正>胎儿在腹内死亡,即预示着子宫内已产生炎症或是即将产生炎症,胎衣在腹内体温、细菌感染和细菌毒素的作用下,随时有可能腐烂,引发子宫感染,乃至全身感染,导致严重后果。胎衣一般在母牛产出胎儿后4~6小时内由子宫内自行排出。如果12小时后仍未排出或排出不全,则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运用了 3种不同的日粮 ,即对照组 (低纤维日粮组 ,C)、麦麸纤维组 (高不可溶性纤维日粮组 ,W)和甜菜纤维组 (高可溶性纤维日粮组 ,S) ,以及 6头装有胃瘘管的怀孕母猪 ,采用了两种相同的 3× 3拉丁方设计 ,研究了日粮对猪采食后不同时间 (0h(即饲喂前 )、1/ 2h、1h、2h、3h和 5h)胃内pH值、大肠杆菌、乳酸菌、乳杆菌、肠球菌以及酵母菌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猪胃内pH值于采食后 1/ 2h时达最高值 ,而与采食日粮类型无关 ;猪采食 1/ 2h后 ,随着时间的延长 ,胃内pH值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尤其于采食后 1/ 2~ 2h期间 ,这种变化趋势表现的更为明显 ;猪胃内大肠杆菌总数、乳酸菌总数、乳杆菌总数、肠球菌总数以及酵母菌总数均于采食后 1/ 2h时达最高值 ;所有细菌在胃内的变化趋势与pH值的变化趋势相一致 ;采食后 1h时的猪胃内大肠杆菌总数 ,甜菜纤维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麦麸纤维组 (P <0 0 5)。这些结果表明怀孕母猪胃内pH值是在不断变化的 ,于采食后 1/ 2h胃内酸度水平最低 ,此时胃内大肠杆菌、乳酸菌、乳杆菌、肠球菌以及酵母菌亦最活跃。此后 ,随着胃内酸度水平的升高 ,胃内细菌活性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19.
Ferket等人研究了火鸡种蛋内注入营养素对其发育和孵化后生长的影响。试验共进行3次,每次试验使用100枚火鸡种蛋,均在进入孵化器后20~23日向种蛋胚胎的羊膜内注入营养素。试验1,向蛋内注入2ml碳水化合物(麦芽糖、蔗糖和糊精)溶液。结果,试验组  相似文献   

20.
在冬季低温情况下,微量采血时,血液流出血管后,容易凝固,不易流入微量采血管内,所采的血液不易分离到血清,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微量采血时采用兽用三棱针或兽用8、9号针头刺破血管,针在血管内稍微停留,拔针后,从血管内涌出的血液一般有绿豆大。在用塑料管采血时,我们把塑料管的一端切成45~50°斜角;这样,流出的血液则较易引流到微量采血管内.分离血清时,我们采用:1、加热法:采血后,把微量采血胶管在50~60℃容器内隔水浴;2.离心法:采血后,把微量采血胶管于2000转/分离心15分钟左右,可以得到理想的血清。析出后的血清,应立即倒出,放入冰箱待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