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白菜的三个朝鲜栽培品种作试材,经由农杆菌介导,将B.r.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1C)转入其下胚轴中。以潮霉素为筛选剂,其转化效率为5%m9%。Southern,Northern杂交分析,PCR检测及对其后代的测试都证明外源基因已被导入。许多顶端紧实型的转基因植株在离体条件下能开花,50多株具潮霉素抗性的植株被成功地移栽到地里。转基因植株及其后代对世界范围内十字花科的主要害虫菱纹背蛾(DBM),及银纹夜蛾、菜青虫均具有抗性.并能控制具CrylA抗性的菱纹背蛾的危害。本实验所采用的高效再生转化体系,对以后把农业上其它重要基因转入白菜可能具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农杆菌介导Cry1Ac基因转化菊花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用农杆菌介导法, 以茎段(节间) 为外植体, 将含有苏云金芽孢杆菌(Bt) 毒蛋白Cry1Ac基因的植物遗传载体导入菊花(切花菊) 品种‘日本黄’中, 得到126株抗性植株, PCR检测及基因组DNA的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Cry1Ac基因已整合到菊花总DNA中, 共获得6株转基因植株。利用棉铃虫做转基因植株的盆栽和叶片平皿试验, 发现其中2株对棉铃虫具有很高抗性, 校正死亡率达90%以上; 1株对棉铃虫具有高抗性, 校正死亡率达80%以上; 3株对棉铃虫抗性较明显, 校正死亡率44.7%~60.9%。  相似文献   

3.
根癌农杆菌介导寒富苹果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寒富苹果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利用植物表达载体上含潮霉素抗性基因的根癌农杆菌EHA105(pCAMBI-A1301)和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根癌农杆菌EHA105(pCAMBIA2301)对影响寒富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寒富叶片对潮霉素反应敏感,在附加潮霉素的培养基上寒富叶片褐化较为严重。潮霉素和卡那霉素适宜的筛选质量浓度分别为4 mg.L-1和25 mg.L-1。农杆菌介导寒富苹果转化体系的建立以MS+TDZ 2.0 mg.L-1+NAA 0.5 mg.L-1培养基为叶片离体再生芽培养基。适宜的转化条件为:菌液浓度D 600nm=0.5、叶片外植体在菌液浸泡8 min、共培养时间为3~4 d、推迟4 d进行筛选培养。抗性基因对转化效率具有明显的影响,EHA105(pCAMBIA2301)的平均抗性芽再生率(0.96%)比EHA105(pCAMBIA1301)的平均抗性芽再生率(0.58%)高出几乎50%,EHA105(pCAMBIA2301)的抗性芽再生率最高达1.87%。GUS组织化学染色和PCR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获得了寒富苹果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4.
以芥蓝品种小香菇为试材,分别采用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将Bt抗虫基因Cry2Aa2转化到芥蓝中,并对两种转化方法进行了优化和比较。结果表明:基因枪法在轰击距离为6cm、轰击次数为1次时转化效率最高,为0.43%;农杆菌介导转化法以带子叶下胚轴为外植体、预培养2d、侵染10min、共培养2d、抑菌培养5d后转入筛选培养基为最佳参数,转化效率为0.37%。经PCR和PCR-Southern鉴定,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均成功将目的基因导入芥蓝基因组中。经抗虫性表型鉴定,T_0代转基因芥蓝植株对甘蓝夜蛾幼虫的抗性高于非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5.
Bt cry1Ia8抗虫基因对结球甘蓝的转化及其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 ) 的下胚轴和具柄子叶为外植体, 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 efaciens) 介导法将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1Ia8导入结球甘蓝中, 共获得38株卡那霉素抗性植株。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证实cry1Ia8基因已经成功导入并整合到甘蓝的基因组中; RT2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 cry1Ia8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有一定的表达; 转化植株叶片离体饲喂敏感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和对Cry1Ac蛋白表现抗性的小菜蛾的试验表明, 该基因不仅对敏感小菜蛾有很强的抗性, 对抗性小菜蛾也具有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6.
几种杀虫剂对金纹细蛾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纹细蛾是苹果树的主要叶片害虫之一。以幼虫潜入叶背表皮下取食叶肉 ,造成下表皮与叶肉分离 ,叶背面形成一皱褶 ,叶正面虫斑呈透明网状虫疤 ,外观呈泡囊状。严重时一个叶片上有虫斑 1 0余个 ,造成叶片枯黄皱缩 ,早期脱落 ,对树势及正常生长发育影响很大。由于连年使用菊酯类农药 ,导致金纹细蛾产生了一定的抗性。为筛选防治金纹细蛾的良药配方 ,特进行了本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试材与方法试验设在临汾市乔李果园 ,品种为红富士 ,树龄 6年生 ,株行距 2 .5 m× 4.5 m,金纹细蛾发生比较严重。试验共设 8个处理 :1 80 %敌敌畏乳油1 0 0…  相似文献   

7.
RNAi沉默BcMF3基因对菜薹花粉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乐承  向珣  曹家树 《园艺学报》2007,34(1):125-130
根据从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var. communis) 核雄性不育两用系中分离到编码果胶甲酯酶( PME) 的雄性不育相关基因BcMF3 cDNA序列设计引物, 从白菜花蕾cDNA中扩增出一短一长两个片段, 分别反向和正向连接至双元载体pB I12 l中, 得到了RNAi (RNA interference) 植物表达载体pB I2B3R, 并导入农杆菌LBA4404菌株中; 通过组织培养途径转化菜薹(B.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var.parachinensis) , 分子检测证明B cM F3片段单拷贝整合到转基因菜薹的基因组中; 50%转基因菜薹植株的花粉畸形, 花粉离体萌发率为32。3% , 出现畸形花粉植株的花药PME活性降低了13。5%。这一结果从转基因植株后代的表型和酶活性上证明, 采用RNAi技术沉默BcMF3基因, 可能通过影响PME活性而引起转基因菜薹植株部分花粉的败育, 从而证明BcMF3基因在普通白菜和菜薹等植物的花粉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Bt cry1Ia8 抗虫基因转入早熟春甘蓝自交系F2011 中,共获得37 株卡那霉素抗性植株,其中23 株经PCR 检测呈阳性;Southern blot 检测结果表明,cry1Ia8 基因已成功整合到甘蓝基因组中;RT-PCR 和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表明,cry1Ia8 基因在RNA 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均得到表达;对转基因植株进行ELISA 检测,其Bt 毒蛋白含量在201.9~241.3 ng·g-1(FW)之间;离体饲虫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对敏感小菜蛾和Cry1Ac 抗性小菜蛾均具有较好的抗
性,且Bt 毒蛋白表达量越大,植株抗性越强。  相似文献   

9.
甜瓜反义酸性转化酶基因对甜瓜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子房注射法将甜瓜反义酸性转化酶基因导入厚皮甜瓜自交系‘0123’果实, 应用PCR和Southern Blot对后代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 330株甜瓜转化植株中, 有2株为阳性转基因植株, 转化率约为0.6%。进一步研究发现, T0代转基因甜瓜植株生长势减弱, 果实比对照小30%左右, 但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提高了52%。PCR和PCR - Southern Blot鉴定表明, T0-1的自交后代没有基因丢失, 反义酸性转化酶基因已在转基因植株中稳定遗传。T1代转基因植株生长势也明显减弱, 但成熟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提高了26% , 蔗糖含量比对照提高了2.5倍, 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略有降低, 酸性转化酶活性比对照明显降低。这些结果表明, 反义酸性转化酶基因通过降低酸性转化酶活性, 调控了甜瓜果实蔗糖代谢过程, 改变了甜瓜果实糖分组成, 同时抑制了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0.
MAR序列介导野苋菜凝集素基因在白菜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丰顺’白菜带柄子叶为转化受体, 用带有MAR (Matrix Attachment Region) 和不带MAR的两种植物表达载体进行农杆菌介导转化野苋菜凝集素基因(Amaranthus viridis L. agglutinin, AVA ) 获得转基因的抗蚜小白菜。分析MAR序列介导对转基因表达的影响。表明利用MAR序列介导AVA 基因表达,获得转基因植株的数量比对照提高29.63%; 转AVA基因白菜对桃蚜(Myzus persicae) 的群体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平均抑制率为55.8%; MAR序列介导AVA 基因表达的转基因植株中, 该基因的表达水平比对照高, 并且不同转基因单株间AVA基因表达差异比对照小。  相似文献   

11.
 为了获得既抗虫又抗病毒病,又对人体和环境安全的转基因辣椒(Capsicum annuum L.)材料,将启动子CaMV35S、终止子Nos-ter 及缺失无毒型商陆抗病毒蛋白基因PamPAP 一起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Cry2Aa2-PMI 的多克隆位点上,构建双价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辣椒中,并用PMI/甘露糖筛选体系对转化植株筛选。经PCR 扩增和Southern 杂交检测,结果表明Cry2Aa2和PamPAP 已经整合到辣椒基因组中。进一步经RT-PCR 分析,证实Cry2Aa2 和PamPAP 在T0 代转基因辣椒植株中共表达。经抗虫性、抗病毒病表型鉴定:T0 代转基因辣椒植株对黄瓜花叶病毒(CMV)和斜纹夜蛾幼虫的抗性均显著高于非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12.
拟南芥花期基因FT转化切花菊‘神马’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RT-PCR方法从拟南芥叶片中克隆FT基因,经过测序分析、酶切之后,连接到植物表达载体Super1300+,构建植物重组载体FT-Super 1300+,运用农杆菌介导法将FT基因导入切花菊'神马'中,鉴定其在转化植株体内的整合和表达.扩增得到的基因片段经测序分析与GenBbank上的FT基因同源性为100%;构建的植物表达载体经过酶切分析证实外源基因已经正确插入;转化后得到了29株抗性植株,PCR和PCR-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8株抗性植株为阳性,说明外源基因整合到转化植株的基因组中.RT-PCR鉴定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在转化植株叶片中表达.其中转FT基因的一个株系在组培条件下分化出花芽,表明转基因植株花芽分化不受光周期影响,花期可以提前.  相似文献   

13.
根据Cry2Aa2的保守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而扩增出完整的Cry2Aa2序列,连接到含有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pmi)的表达载体pCAMBIA1301-PMI上,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辣椒,利用甘露糖筛选体系对辣椒转化体进行筛选,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和抗虫试验,72h后统计抗虫情况。结果表明:获得了含有Cry2Aa2转基因植株;食用转Bt基因辣椒叶片和果实的斜纹夜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高于阴性对照,且大多表现出僵化和厌食的状态,对转基因的辣椒伤害较小,说明Bt基因成功导入辣椒中。  相似文献   

14.
农杆菌介导的BnCS基因对黄瓜遗传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为受体,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同源克隆的抗冷基因BnCS转入黄瓜,建立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获得转化的抗性植株;对抗性植株和后代进行PCR鉴定,证明BnCS基因已经转入黄瓜.对T0种子和T1植株进行耐冷性鉴定.结果表明:后代耐冷性有所增强;试验获得的耐冷材料已应用于育种中.  相似文献   

15.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TuMV-CP基因导入结球大白菜中,建立了高效的大白菜离体再生体系、遗传转化体系,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证实得到的再生植株为转基因植株,目的基因已在部分植株上表达.同时,对转基因植株的后代进行检测,分析该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稳定性以及基因表达情况,为大白菜基因工程抗病毒病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黄河蜜甜瓜CMV CP基因转化及其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整合有CMVCP基因及NPT-II基因的改建质粒pBim438,以农杆菌为载体,对黄河蜜甜瓜子叶进行转化,以75mg/L卡那霉素筛选转化体,获得了完整的转基因植株。Southern杂交证明转化植株整合了CMVCP基因,Western杂交证明转基因获得了表达。温室CMV攻毒试验及病毒含量测定表明,转基因甜瓜对CMV的侵染表达了较高的抗病性,能够推迟系统症状显症发生,减轻病害发生程度,转基因植株体内病毒含量低于对照。转基因植株抗病性存在差异,筛选出的2个抗性株系中,TM0-1抗性高于TM0-2。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利用Cecropin B(CB)抗菌肽基因提高柑橘对溃疡病的抗性,人工合成了两个含有信 号肽的Cecropin B 抗菌肽基因PR1aCB 和AATCB。洋葱表皮瞬时表达分析表明,与非分泌型CB 抗菌肽 相比,PR1aCB 和AATCB 抗菌肽在细胞间隙中优势积累。进一步构建了CaMV 35S 调控 PR1aCB 和AATCB 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塔罗科血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上胚轴,获得转基因植株。GUS 组织化 学染色、PCR 和Southern blot 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已成功整合入柑橘基因组。Real-time PCR 定量分析表明, 抗菌肽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成功表达。柑橘叶片离体抗性分析表明,转PR1aCB 和AATCB 基因植株的抗 性显著强于非转基因植株,其抗性水平与高抗品种‘南丰蜜橘’(C. succosa Hort. Ex Tan)和‘四季橘’ (C. madurensis)相当。  相似文献   

18.
基因枪法遗传转化双孢蘑菇菌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2793为试材,采用基因枪法对其菌褶进行遗传转化,相对转化率为2.69%,转化子经PCR检测表明,外源潮霉素B抗性基因已经被转入到菌丝体中.  相似文献   

19.
MLO是一类新发现的抗病基因,一些双子叶植物隐性突变的mlo基因使其获得了广谱高抗的抗病性。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亚细胞定位试验,对前期克隆获得的月季MLO进行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RhMLO1和RhMLO2均为主要分布于细胞质膜、液泡膜和细胞核的跨膜蛋白,与预测结果相符。构建了RhMLO1的正义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月季‘白玉’植株体细胞胚进行遗传转化。利用PCR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分子检测,表明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植株中。分别利用离体鉴定法和显微镜观察法对转基因植株和对照植株进行对白粉病菌(Podosphera pannosa)抗性鉴定,结果一致显示:正义载体的导入降低了转基因植株对白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20.
转AtDREB1A基因地被菊杂交后代优株耐寒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携带逆境诱导转录因子AtDREB1A基因的地被菊‘秋艳’转化株系‘1805’为母本,以观赏性状好、应用广的品种‘亚冬之光’为父本,人工授粉杂交,获得杂交后代158株。PCR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外源AtDREB1A基因能够在有性繁殖过程中稳定地遗传给后代,且在低温胁迫下能在杂交后代植株中增强表达。与非转基因对照植株相比较,携带AtDREB1A基因的杂交后代植株在低温环境下的脚芽扦插繁殖能力显著增强,在冷冻条件下的存活率明显增高。生理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温环境下,携带AtDREB1A基因的杂交后代植株的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对照植株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