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项浮士德的交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灌区的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的问题,灌溉渠系和田间灌水的渗漏引起地下水位的上升,地下水通过蒸发从土壤表层散失,地下水和土壤中的盐分将留在土壤中,在地下水位上升和盐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将导致土壤的沼泽化和盐碱化,虽然通过修建完善的排水系统可以降低地下水位,避免土壤根层和灌溉土地表面上积盐,但需要有较大的投资,尽管如此,大部分灌上于排水所带平的盐分小于自灌染引进的盐分,灌区控制仍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埋深对冬麦田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通过6种地下水位控制处理和对照(自然地下水位)冬小麦试验,探讨了不同地下水埋深对冬麦田土壤水分季节变化规律和垂直变化规律、地下水-土壤水界面水分转化量变化过程以及对冬麦田田间土壤水分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对冬麦田0~60cm土壤水分动态有着明显的影响。地下水埋深越浅,麦田表层和主要根层土壤储水量季节变化越强烈,地下水对土壤水分的补给量越大,冬小麦全生育期耗水量也随着增加;土壤排水量大小与灌溉量和降雨量大小有关。地下水位埋深越深,灌溉和降水后的土壤开始排水日期越滞后;无论地下水埋深深浅,冬麦田累计地下水补给量变化规律可分为4个阶段,即稳定增长期、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和趋于稳定期;地下水埋深1.5m时冬小麦产量最高,地下水位太深或太浅产量均下降。水分利用率最高值出现在地下水埋深1.0m的处理。地下水位在1.0m以下时,水分利用效率随地下水深度加深和灌水量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3.
探讨在天然降雨条件下,通过竖井抽排水试验,研究地下水位动态以及土壤脱盐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竖井排水,研究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明显。布设竖井排水的区域土壤盐分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52%;未布设竖井排水的区域土壤表层出现返盐现象,土壤盐分上升41%。可见竖井排水是一种有效的土壤脱盐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农田机械作业与当地气候、土壤、灌水等自然条件有关.45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在麦盖提县东北50公里处的叶尔羌河中游冲积平原上.土壤是草甸、盐碱、风沙土.气候干旱,年降水量50毫米左右,纯属灌溉农业.春季阴天、风沙天气居多.地下水位在春季为1.2~1.5米,因而土壤潮湿,地温回升缓慢.我团棉花单产水平较高,全团平均每公顷皮棉产量1988年上升到1500公斤以后,1992年达到1980公斤.每公顷产皮棉2550公斤以上的高产田从1990年的66.7公顷增加到1992年的120公顷,1990年我团15连农工张斗芝的1.422公顷皮棉平均公顷产量达到3007.5公斤,创全国皮棉单产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5.
商丘试验区属引黄补源灌溉与井灌相结合的灌溉类型区,引黄灌溉对试区土壤及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表明:引黄补源环境效果较为显著,试区地下水位长期下降的趋势得到了遏制;浅层地下水质得到了改善;引黄补源致使土壤盐分下移对作物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河套灌区咸水灌溉的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咸水灌溉对土壤水盐动态、地下水位、地下水质、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灌溉水源为黄河水和高矿化度地下水混合。咸水灌溉期间,土壤盐分有所增加,通过控制咸水灌溉定额,以及进行合理的黄河水秋浇灌溉,可以达到年度内土壤盐分动态平衡。咸水灌溉条件下,作物长势及产量基本不受影响。适宜合理的咸水灌溉不会造成环境恶化,而且对缓解河套灌区水资源紧张的矛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运东平原区1976年以来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运东平原区东光和吴桥县1976—2008年长系列的浅层地下水位观测数据,基于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区域地下水位近33年来的趋势性、突变点、持续性、周期性和主要的气候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年内波动受抽水灌溉和降雨的影响而表现出高度一致性;近33年来,研究区地下水位主要呈现下降趋势,而东光城区则由于浅层抽水量较少而处于上升趋势;各站地下水位赫斯特指数均大于0.5,表现了很强的持续性特征;该区域地下水位在20世纪70年代末、1989年和1996年左右出现了3个拐点;地下水位以大于33年的周期变化为主,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天然周期显著减弱。  相似文献   

8.
[译者的话] 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灌区的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灌溉渠系和田间灌水的渗漏引起地下水位的上升.地下水通过蒸发从土壤表层散失,地下水和土壤中的盐分将留在土壤中.在地下水位上升和盐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将导致土壤的沼泽化和盐碱化.虽然通过修建完善的排水系统可以降低地下水位,避免土壤根层和灌溉土地表面上积盐,但需要有较大的投资.尽管如此,大部分灌区由于排水所带走的盐分小于自灌渠引进的盐分,灌区控制范围仍将处于积盐状态.灌溉水所带来的盐分,一部分将随灌溉水的渗漏进入深层,导致土壤和地下水含水层矿化度的增加,另一部分将被地下水输送至灌区内的洼地、非耕地和荒地,使盐分在这些地区聚积,在以河流湖泊等水体为容泄区的情况下,高矿化度和含有一定有毒物质的排水将导致水环境的恶化,给野生动物、甚至人类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也威胁着灌区的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以节水为中心的大型灌区改造工作,解决盐碱问题是灌区续建配套和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特选译Sandra Postel所著"沙柱-灌溉奇迹能够持久吗?"一书中有关解决盐碱问题的第5章,供有关部门进行灌区改造规划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绪言和其他灌溉方法相比,喷灌受土壤、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制约较少,适用范围广,所以近几年已在旱地灌溉中大量采用,以致于逐渐在大面积普及,特别在象日本西南部地区果树园那样有复杂地形的坡地上,由于便于控制灌溉水、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及利于防止土壤浸蚀等被重视,而作为高效率的灌溉方法。于是,尽管对此  相似文献   

10.
河套灌区秋浇定额合理优选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秋季储水灌溉是内蒙古河套灌区一种特殊的灌水制度,它牵涉到在黄河水紧缺的条件下,如何节约水量,进行合理灌溉的问题,通过土壤含水率,土壤盐分,地下水位的变化与秋浇定额关系的试验研究,确定出切实可行的秋浇定额,实施科学,合理的秋浇制度。  相似文献   

11.
<正> 日本的园艺渗灌有多种形式。在特定地下水位埋深情况下,利用毛细管作用的毛管作用灌溉法;在对多孔管施加较小的负压,靠管中水与管周围土壤产生的负压差进行自动灌溉的负压差灌溉法以及对多孔管施加0.1MPa以上的正压,在一定时间里,对作物间歇灌水的有压间歇灌溉法等。由于有压间歇灌溉需要较高的供水水头和较大的设施容量,并且要在较短时间里供给较多水量,这样,不仅成本高,水量损失大,而且与连续灌溉相比,还需增加用水管理劳力。负压差  相似文献   

12.
洛惠渠位于陕西省关中东部,自黄河的支流北洛河引水,灌溉大荔、蒲城、澄城三县的77.7万亩农田.洛河常年流量为10~12立米/秒,平均1立米/秒的流量负担7万多亩耕地,供需矛盾突出;水源洪枯流量变幅很大,且汛期受泥沙干扰,含沙量高达68.4%(重量比),年输沙率9千余万吨;灌区土壤含盐量大,地下水矿化度高,有原生盐碱地4.75万亩.灌区于1950年灌溉受益,由于开灌初期的大水漫灌,地下水位急剧上升,造成次生盐渍化的发  相似文献   

13.
宝山农场地下水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求宝山农场地下水动态规律,为宝山农场引江灌溉水资源平衡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宝山农场11 a地下水位资料,分析了宝山农场地下水位年内变化规律,利用双向回归结合降水指数(SPI)分析了地下水位年际变化规律,并通过R/S分析法分析了地下水位变化趋势。【结果】水稻生育期内抽取地下水灌溉,致使地下水位下降0~2 m,在非生育期内可以恢复正常水平,宝山农场特征时间点的地下水位在年际间变化有明显的突变趋势;地下水位与SPI具有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R=0.824 9;R/S分析结果表明,提水灌溉不会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结论】降水和灌溉是影响宝山农地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因子;宝山农场目前的地下水资源采补相对平衡;引江灌溉过程中要密切观测地下水位变化。  相似文献   

14.
1 甘蔗需要灌溉根据广东省农业发展计划,要利用广东优越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甘蔗生产。在广东西部,那里的土壤、气候十分适宜种植甘蔗,在珠江三角洲,历来就是甘蔗高产区。由于国  相似文献   

15.
丘陵梯田由于长期受不同水、气、热条件的形响,形成了土壤肥力差异,造成了梯田各部位间作物产量相差悬殊,严重影响丘陵地区粮食作物的均衡增产。通过塑料暗管的埋设,有效地控制了田间地下水位,土壤含水量明显下降,土温上升,促进土壤养分的矿化,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和作物生长环境,收到极其明显的增产改土效应。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多年观测资料,对济南引黄灌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二十年济南引黄灌区地下水位年际变化趋势主要受引黄灌溉水量的影响,2002-2013年来地下水位波动下降明显;多年月均地下水位变化出现两个峰值,主峰值主要受汛期降水的影响,次峰值主要受春季引黄灌溉的影响。2对地下水位多年序列和季节序列进行M-K趋势和参数特征分析表明,灌区2000年以后地下水位呈下降趋势,且在2012年以后下降趋势较显著;春季和夏季地下水位总体上无明显趋势,而秋季和冬季分别在2003年和2006年以后呈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3由于秋季灌区引黄供水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水量,为缓解地下水位下降,应适当增加秋季引黄量。  相似文献   

17.
1 现代地下灌溉技术概要国内外从事节水灌溉的多数著名学者认为:地下灌溉不仅在机理上、技术上、经济上而且在生态环态保护、水资源保护等方面都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灌溉技术之一。尽管现在还有不少问题需进一步实践研究,但已可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1.1 地下灌溉技术类型与特点地下灌溉是指在地表以下作物根层土壤中建立一人工供给水分湿润带,通过土壤毛管运动满足作物根部吸水要求的灌溉技术。通常是用两种方法建立根区水分湿润带,一是在地下水位较浅地区,干旱季节利用沟渠节制闸等提高地下水位,以便藉毛管上吸作用供给作物水分,称为地下水…  相似文献   

18.
玉米播前水播前灌溉的主要作用是储水保墒,增加地力,使作物苗全苗旺为丰产打下良好基础。在灌水之前深翻土地和增施肥料,随即进行储水灌溉,灌水量要大,灌透灌匀,在深翻1.5市尺的深度灌水量每亩60—100公方,翻深超过1.5市尺的灌水量要适当的增加,但以不超过150公方为宜。灌水量的多少要看土壤的干湿,土壤的类别,地下水位的深浅而定,原来土壤含水量大的,或系沙性土壤,地下水位又较高的,灌水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张掖市为典型内陆河流域城市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张掖市地下水位上升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方面,受气候变暖以及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影响,黑河径流量和降雨量均有显著增加,导致对地下水的入渗补给量相应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张掖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影响了原有的地下水循环条件,导致地下水径流畅通性降低.张掖市为应对地下水位上升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可为类似的内陆河流域城市开展地下水水位上升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泥沙级配对浑水灌溉下土壤水分增长过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测坑中开展灌溉条件下2种含沙量4种泥沙级配组合下的浑水灌溉入渗试验,发现泥沙级配对土壤水分增长过程的影响显著:泥沙级配越细,相同灌溉入渗历时的累积入渗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增加量越小,与清水灌溉试验结果的差异性越大。同一含沙量浑水灌溉,泥沙级配越细,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始变历时和增长拐点历时更长;同一泥沙级配浑水灌溉,含沙量越大,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始变历时和增长拐点历时更长。相同入渗历时,浑水灌溉下的累积入渗量和土壤含水量变化量均较清水灌溉的小,土壤水分增长较清水缓慢;由于浑水中泥沙的阻渗和减渗作用,同一含沙量条件下,泥沙级配越细,灌水后相同入渗历时的土壤含水量变化量和累积入渗量越小;同一泥沙级配浑水,含沙量越大,灌水后相同入渗历时的土壤含水量变化量和累积入渗量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