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桃无性系砧木扦插不定根形成影响因子,给桃砧木无性系繁育提供技术指导。以桃无性系砧木GF677一年生绿枝为试材,观测了外源激素、插穗性状等因素对生根率和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激素IBA 200 mg/L和组合浓度IBA 120 mg/L+NAA 80 mg/L是最佳扦插浓度,生根率为96.6%和93.3%。插穗长度为15~20 cm,留3~4个半叶,且直径为3.5~5.0 mm的较嫩枝为最佳插穗,生根率保持在92.6%以上。适宜蘸根时间为10 s,基质为纯珍珠岩,或蛭石、珍珠岩、草炭按体积比1∶1∶1配制,生根率是93.5%和89.7%。6月中旬至7月中旬扦插生根率在91.9%以上。综上认为,桃无性系砧木插穗扦插前需对枝条进行连续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 g/kg磷酸二氢钾水溶液5次,长15~20 cm、留3~4个半叶、直径为3.5~5.0 mm的嫩枝插穗在IBA 200 mg/L溶液或IBA 120 mg/L+NAA 80 mg/L溶液中浸泡10 s, 7月中旬扦插在纯珍珠岩或配方基质中(蛭石、珍珠岩、草炭体积比为1∶1∶1),会获得最高生根率。  相似文献   

2.
为创新简捷高效的沙棘硬枝扦插育苗技术,在保证水分的前提下,利用育秧盘开展了沙棘硬枝扦插育苗技术试验研究,探索扦插品种、插穗、生长调节剂等因素对育苗成活率的影响,以及移栽时期与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插穗长度试验中,选取粗度0.3 cm以上的一年生枝条,剪切为8 cm长的插穗,其扦插效果好于其他长度;生长调节剂浓度试验中,采用100 mg/L双吉尔-GGR6生根粉浸泡处理2~4 h,扦插效果比较适宜,平均成活率达91.70%;在不同品种扦插效果对比中,杂交种的成活率明显高于俄罗斯品种,且达到了显著水平;在移栽时间试验中,扦插50 d后进行苗木移栽成活率达98.37%,秋季平均苗高59.86 cm、地径0.42 cm以上、根系5条以上、根长20.64 cm,苗木粗壮,达到了沙棘造林苗木标准,造林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3.
从独活插穗剪取部位及贮藏时间长短2个因素,研究扦插育苗成活率及成活后茎高生长量、新芽个数、侧根数。结果表明:插穗部位以下部扦插成活率、新芽个数、侧根数等最佳,分别为85.6%、2.3个、4.7个,但高生长量最差,为16.5 cm;插穗贮藏时间1 d、3 d、5 d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贮藏7 d后有显著差异,成活率下降至72.3%,贮藏时间越久,成活率越低;贮藏时间长短对新芽的高生长、新芽个数、侧根数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低矮果园自走式风送喷雾机研制与试验   总被引:16,自引:14,他引:2  
针对传统果园株行距普遍偏小、树冠交叉、大型植保机具入园作业困难等特点,该文研制了一种适于低矮果园的自走式风送喷雾机。该机各工作部件独立控制,利用设置在发动机飞轮上的分动箱把动力传递给轴流风机、隔膜泵、液压装置、行走系统等工作部件;风送装置流道型式为R+S级,叶轮直径0.6 m,叶片数为9,后导叶叶片数为11,宽度为0.1 m。通过室内试验和样机田间试验分别测试了风机性能特性和树冠中的雾滴覆盖率及沉积密度,结果表明,风机转速在1 400 r/min时风量为2.7 m3/s,全压效率值为82%,满足风送作业要求;风机转速1 600 r/min时全压效率最高,达到86%;树冠内部枝叶正反面雾滴覆盖率分别为58.76%、19.60%,树冠外层枝叶正反面雾滴覆盖率分别为与69.35%、32.66%,树冠内部枝叶正反面沉积密度为115、79个/cm2,树冠外层枝叶正反面沉积密度为105、96个/cm2,满足病虫害防治雾滴沉积密度要求20个/ cm2;作业效率为0.91 hm2/h。  相似文献   

5.
试验观察了不同规格甘草插穗与扦插基质对甘草扦插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枝条中插穗的扦插苗株高、生根率与根长等指标相对其余部位插穗的扦插苗较为优良,长度为2个腋芽的插穗生根率较高,斜口插穗的生根率明显高于平口。有叶的插穗生根率低于无叶的插穗,但差异并不显著。草炭、蛭石、田园土体积比为1 ∶ 7 ∶ 2的基质插穗的生根率最高。建议在甘草种苗扦插繁育中选择带2个腋芽、枝条的中间部位不带叶且斜面切口的插穗。  相似文献   

6.
在温床条件下试验观察了不同浓度萘乙酸(NAA)处理对枸杞插穗生根成苗的效果。结果表明,用浓度为 7.5、15.0、25.0、50.0、75.0、100.0 mg/L的NAA浸泡15 h枸杞插穗基部,经过10 d 22 ℃温床处理,可形成愈伤组织和不定根。以NAA 15.0 mg/L处理的愈伤组织形成效果最佳,愈伤率83.33%,愈伤周长比0.54;以NAA 25.0 mg/L处理的插穗生根效果最优,生根率78.32%,生根量1.93条/插穗。温室扦插育苗结果表明,以NAA 25.0 mg/L处理的成苗效果最好,成苗率88.33%,株高16.76 cm、径粗1.51 mm,总体生根和成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彭阳县为了巩固和扩大淤地坝建设成果,在淤地坝建设中坚持"建管并重"的思想理念,在淤地坝后期管理探索出了沙柳锥孔扦插栽植绿化坝坡技术。此技术的特点是先用钢筋或用木棒开孔,开孔的深度应比插穗长度小5 cm为宜,然后插入插穗,比直接扦插技术成活率显著提高,为同类型地区的坝坡生物绿化树立了典型和样板,适宜在我国干旱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8.
黄土丘陵区山桃灌木林地土壤水分过耗与调控恢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程积民  万惠娥  王静 《土壤学报》2003,40(5):691-696
在黄土丘陵区的荒山荒坡采用工程整地措施 ,进行灌草合理布局与立体配置。研究结果表明 :山桃灌木林生长到第 4年 ,根系的分布深度达 3 2 0~ 3 60cm ,0~ 5 0 0cm土壤含水量比造林前降低了2 1~ 3 3个百分点 ,土壤干层厚度为 1 5 0cm ;生长到第 8年 ,根系的分布深度达 480cm以上 ,土壤干层由第4年 1 5 0cm扩大到 3 0 0cm ,含水量最低为 4 2 % ,最高为 8 4% ;生长的第 1 2年土壤干层明显 ,尤其是 5 0~40 0cm土壤含水量最低为 5 0 % ,最高为 8 6% ,土壤干层厚度达 3 5 0cm ;生长的第 1 6年土壤干层的分布深度在 5 0~ 3 5 0cm ,土壤含水量最低为 4 3 % ,最高为 6 6% ,土壤干层厚度达 3 0 0cm。但通过水平阶、水平沟和鱼鳞坑整地调控 ,0~ 1 0 0cm土壤含水量分别比荒山提高 0 7~ 6 3个百分点 ;1 0 0~ 3 0 0cm提高 0 6~ 4 6个百分点 ;3 0 0~ 5 0 0cm提高 1 4~ 4 6个百分点 ,这充分表明采用合理的整地措施造林 ,土壤水分调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大字杜鹃扦插生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大字杜鹃扦插生根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浸泡时间,本试验以引种驯化的大字杜鹃半木质化枝条为插穗,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配比和不同浸泡时间对大字杜鹃插穗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IBA对大字杜鹃的生根作用优于NAA,植物生长调节剂浸泡时间对其生根作用不明显;植物生长调节剂NAA 100 mg·L~(-1)+IBA 400 mg·L~(-1)生根效果最好,插穗生根率达到76%,生根数量也多;NAA50 mg·L~(-1)+IBA 400 mg·L~(-1)效果次之,插穗生根率达到69.00%。筛选出半木质化枝条扦插的有效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配比,为大字杜鹃的扦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植被措施下排土场边坡细沟发育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恢复年限植被措施对煤矿排土场边坡水土流失的防治效应,采用样方调查法,以内蒙古准格尔旗永利煤矿矿区排土场边坡为研究对象,以裸露边坡(CK)为对照,研究不同恢复年限(1a、3a、5 a)的沙柳方格+沙棘+沙打旺(SHA)和沙柳方格+沙打旺(SA)2种措施对细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1a时CK、SHA与SA措施细沟宽度均集中分布在4~8 cm,细沟深度均集中分布在2~4 cm;3 a时CK、SHA与SA措施细沟宽度则集中分布在4~8 cm、8~12 cm、4~8 cm,细沟深度均集中分布在4~6 cm;5 a时CK与SHA措施细沟宽度均集中分布在8~12 cm,而细沟深度则集中分布在4~6 cm和8~14 cm;(2)CK(1~5 a)、SHA措施(1~5 a)和SA措施(1~3 a)的细沟平均宽分别为7.57~11.35 cm、7.58~13.31 cm和5.57~6.14 cm,细沟平均深分别为3.38~6.23 cm、4.19~10.34 cm、2.59~4.24 cm,三者的细沟平均宽深比分别为2.39、2.12和2.05,平均细沟密度分别为1.52~5.25 m·m...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灌溉制度对土壤贮水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墒条件下冬小麦播种时200cm土体总贮水量为619.6mm,有效贮水量为329.5mm。冬小麦播种~拔节期主要消耗0~100cm土层内土壤有效贮水;由于有效贮水能满足作物需水,因此拔节期不出现土壤水分亏缺。拔节~开花期对照(CK)耗水深度为200cm土层,起身期灌1水(Ⅰ-1)处理为160cm,其他处理为130cm;至开花期CK和Ⅰ-1处理0~60cm土层内已呈现一定程度的水分亏缺。开花~成熟期各处理200cm 土体内土壤有效水含量均呈不同程度下降,但主要供水层为0~130cm土层;冬小麦成熟期除春后起身~孕穗~灌浆期(Ⅲ-1)、拔节~开花~灌浆期(Ⅲ-2)灌3水和起身~拔节~开花~灌浆期(Ⅳ)灌4水处理外,大部分处理0~80cm或0~60cm土层内均呈明显的水分亏缺。随灌水次数或灌水量的增加,土壤贮水利用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地埂花椒林根系分布及力学强度测定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地埂花椒林根系水平分布呈现出阶梯型分布,其中20~150 cm为集中分布区,占总根重的70%,150~210 cm为次集中分布区,占总根重的22.72%,210~250 cm为根系的少量分布区,占总根重的7.2 8%,根系的垂直分布呈现“V”字型分布,其中0~60 cm为根系集中分布区,在该土层中,0~20 cm土层根系分布最多,密度最大。在0~60 cm土层中,<1 mm根集中分布于0~20 cm土层中,占总根长的56.73%,且随深度的增加,其数量大幅度减少,1~3 mm根随深度的增加趋于减少,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大花绣球“马雷夏尔”最佳扦插部位及扦插基质,将插穗分为顶芽和非顶芽插穗2种,分别插入泥炭土、黄泥和沙3种不同的基质中,比较了“马雷夏尔”不同部位插穗在不同扦插基质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3种基质中,顶芽插穗均比非顶芽插穗长势更好,顶芽插穗和非顶芽插穗生长的最佳基质均为泥炭土。顶芽插穗在基质泥炭土中的生根率和生根指数最高,分别为84.375%和10912.66,非顶芽插穗在基质黄泥中的生根率最高而在基质泥炭土中的生根指数最高,分别为65.625%和3307.91。  相似文献   

14.
(1)扦插基质的准备。一般用中粗的河沙即可,在使用前用清水冲洗几次。(2)插穗的选择。通常结合摘心工作,把摘下来的粗壮、无病虫害的顶梢作为插穗,直接用顶梢扦插。(3)扦插后的管理。①温度:插穗生根的最适温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土壤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剖面垂直分布规律,量化了广东鹅凰嶂季雨林不同空间位置的0~10、10~30、30~60和60~100 cm土层的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他理化因子。结果表明:鹅凰嶂季雨林土壤4个土层平均总有机碳含量为22.73 g·kg-1,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为2.96 g·kg-1。0~10与10~30 cm土层土壤的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有显著差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在土壤剖面表现的大小关系为:0~10 cm(30.60 g·kg-1)>10~30 cm(19.44 g·kg-1)>30~60 cm(16.31 g·kg-1)>60~100 cm(15.63 g·kg-1)。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的大小关系为:0~10 cm(3.16 g·kg-1)>10~30 cm(2.34 g·kg-1)>30~60 cm(0.81 g·kg-1)>60~100 cm(0.40 g·kg-1),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呈现随土层加深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稳定性优于0~30 cm土层的土壤。坡向和坡度对土壤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影响均不显著。土壤含水量、土壤全磷含量对土壤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影响极显著(P<0.01),土壤全氮含量与土壤总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易氧化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揭示了土壤有机碳与易氧化有机碳存在不一样的空间横向分布规律,可为该区域准确估算森林土壤碳储量和资源合理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辽西主产区葡萄的根区土壤养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摸清辽西葡萄园根区土壤养分状况,2009年4月~5月,在辽西葡萄主产区选择34个代表性的葡萄园分3层采集0~60 cm根区土壤,测定了其养分含量。结果表明:辽西葡萄根区0~20 cm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20.37 g kg-1、2.0 kg-1、162.7 mg kg-1、164.0 mg kg-1和393.6 mg kg-1;20~40 cm层分别为:14.75 g kg-1、1.6 g kg-1、121.1 mg kg-1、124.3 mg kg-1和293.5 mg kg-1;40~60 cm层分别为:14.34 g kg-1、1.4 g kg-1、96.8 mg kg-1、87.6 mg kg-1和205.4 mg kg-1。总体来看,辽西主产区葡萄园根区土壤有机质处于中等水平,全氮、有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处于高水平或过量水平,存在潜在的环境风险。同时,由于多年传统施肥习惯,导致养分在根区土壤表层大量累积,其中土壤有效氮含量三层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0~20 cm土层的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与20~40 cm和40~60 cm土层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20~40 cm和40~60 cm土层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土壤有效磷含量0~20 cm土层与40~60 cm土层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0~20 cm与20~40 cm土层和20~40 cm与40~60 cm土层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利用黑塑膜覆盖进行太阳能消毒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以无覆盖处理为对照,研究了夏季平铺黑塑膜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研究显示,黑膜覆盖可使5cm、10cm、15cm、20cm、30cm、40cm的土壤温度达到30.4~48.6℃、29.9~43.4℃、30.2~39.3℃、31.3~36.6℃、29.8~33.4℃、29.0~31.9℃,比对照分别提高4.8~13.0℃、4.1~10.1℃、4.4~9.0℃、3.5~6.4℃、2.7~5.1℃、1.7~4.2℃,平均提高9.8℃、8.0℃、6.6℃、5.0℃、4.1℃、3.3℃。随土壤深度增加,覆盖的增温效果下降。就温度持续时间而言,40d覆盖使5cm超过40℃~48℃的累积时间分别达到173.2h、133.0h、98.3h、57.3h、29.5h、12.3h、7.5h、5.0h、2.0h;10cm超过40℃~43℃的累积时间依次为32.7h、11.5h、6.8h和3.0h;15cm超过34℃~39℃的累积时间依次为289.8h、198.5h、106.7h、39.7h、10.3h和3.8h;20cm超过34℃~36℃的累积时间依次为142.8h、43.3h和3.7h;20cm以下的土层,土壤温度不能达到34℃。在5cm、10cm、15cm、20cm、30cm、40cm土层,晴好天气土壤温度为阴天土壤温度的1.6倍、1.45倍、1.3倍、1.15倍、1.03倍和0.96倍。覆盖使土壤日温差加大,并随深度增加而递减。5cm、10am、15cm、20cm、30cm、40cm土层的日温差为5.1~20.6℃、3.2~14.2℃、2.8~11.3℃、2.5~6.2℃、1.7~3.6℃、0.9~2.3℃,其中5cm和10cm分别有85%和82.5%的覆盖时间日温差在15.0~20.6℃和10.0~14.2℃之间。根据以往研究初步推断,太阳能消毒在0~20cm土层将  相似文献   

18.
不同地面覆盖对土壤性状和秋播大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旺  周世洋  刘敏  蒋芳玲  彭怡琳  吴震 《土壤》2021,53(2):305-312
为探究秋播大蒜适宜的地面覆盖类型及其对大蒜产量的影响机制,从而为地面覆盖在大蒜高产高效栽培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麻江红蒜'为试验材料,以不覆盖处理为对照,分别设置白色地膜、黑色地膜、银灰色地膜、1~2cm和3~4cm稻草、1~2cm和3~4 cm稻壳共7种地面覆盖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量、温度和酶活性以及大蒜...  相似文献   

19.
以茂县大红袍花椒硬枝为试验材料,将生长激素萘乙酸(NAA)设置为不同的浓度进行花椒硬枝扦插育苗试验,以便探索出快速、高效培育花椒优质苗木的新方法。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萘乙酸(NAA)对茂县大红袍花椒插穗的生根均有促进作用,以NAA 600 mg·L~(-1)处理效果最好,生根率为79.3%,比对照组高13.7%。不同浓度萘乙酸(NAA)对花椒扦插生根数有显著差异,其中600 mg·L~(-1)浓度处理生根数最佳,900 mg·L~(-1)处理次之。一年生花椒扦插苗与实生苗相比,苗高、地径、侧根数量和根鲜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扦插苗的平均株高为119.3 cm,比实生苗增加了41.0 cm,为实生苗的1.52倍;平均地径0.84 cm,比实生苗增加了0.25 cm;2 mm以上粗度的侧根数是实生苗的7.72倍;根的鲜重是实生苗的2.19倍。  相似文献   

20.
不同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有机质及氮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姬景红  张玉龙  张玉玲  虞娜  白玉 《土壤通报》2007,38(6):1105-1109
分层采集连续7年分别用渗灌、滴灌和沟灌灌溉的保护地0~80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有机质、全氮及无机态氮和有机态氮含量,研究灌溉方法对土壤氮素形态及其数量剖面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灌溉处理0~80cm剖面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范围为8.47~36.48 g kg-1,渗灌与滴灌有机质剖面分布相似,二者与沟灌差异较大;沟灌除30~40cm层次有机质含量低于渗灌和滴灌外,其它层次有机质含量均高于渗灌和滴灌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变化范围为0.72~3.97 g kg-1,在0~20cm土层不同灌溉方法之间差异显著,渗灌最大,沟灌次之,滴灌最小。无机硝态氮、铵态氮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9.16~1442.06 mg kg-1和0~15.28 mg kg-1,在0~20cm土层各处理之间差异较为明显,以渗灌最大,沟灌次之,滴灌最小。有机态氮含量的变化范围为683.79~2512.87 mg kg-1,各处理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0~30cm土层,其中0~10cm土层以渗灌处理有机态氮含量最高、沟灌次之,滴灌最低,10~30cm沟灌处理有机态氮含量却高于渗灌和滴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