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川农90-18是四川农业大学培育出来的大麦新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好,生育期170~175天。株高75~80厘米左右,分蘖力强,株型紧凑整齐。穗子长芒,六棱,白粒,平均穗粒数40粒,千粒重45~48克,皮薄品质好,籽粒饱满,产量高,增产潜力大,一般亩(1亩=1/15公顷,下同)产在400公斤以上,最高亩  相似文献   

2.
小麦新品种川农16与川育16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和四川省区试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川农16主要靠有效穗的大量增加提高产量,而川育16则主要靠大粒导致穗粒重提高而增产,二者在产量构成性状和抗病性上均具有很好的互补性。川农16和川育16均属优质弱筋小麦,二者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1,20和5 10)相同,且均属1BL/1RS易位系,但存在6条醇溶蛋白差异带。  相似文献   

3.
4.
品种来源:荆州农业科学院用赣黑1号作母本,鄂啤2号作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大麦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麦2008003。  相似文献   

5.
优质啤用大麦新品种扬农啤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选育经过 我院自60年代末开展饲用大麦新品种选育,曾育出8023白壳、紫壳和村农1号、2号等多棱饲用(或食用)大麦品种.80年代又开展啤用大麦新品种选育.1994年育成啤用大麦新品种苏农21,1998育成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扬饲麦1号.在新品种选育过程中,我们注重新引进品系的利用与高代品系的改良,1990年以QS(QS318/S 191)为母本,以日本优质啤麦苏引麦2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于1995年育成大麦新品系苏B9607.同年参加院品系比较试验,1996年进入省多点试验,两年表现均突出,综合性状优良.1997~2000年先后参加省大麦区试验和生产试验,因综合性状优良且增产幅度大.2000年8月通过省中间试验并报审,于2000年12月正式审定为"扬农啤2号".  相似文献   

6.
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选育。品种审(认)定编号为鄂审麦2008013。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二棱裸大麦品种。株型较紧凑,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植株中等,叶片中长、下披。穗长方形,长芒。生育期182d。品种比较试验平均公顷产5344.65kg,比对照鄂大麦9号增产1.01%。  相似文献   

7.
荆州市创想农作物研究所选育。品种审(认)定编号为鄂审麦2008012。 特征特性:属弱春性二棱皮大麦品种。株型较紧凑.株高适中,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成株茎秆无蜡粉。穗长方形.长芒、齿芒。抗寒性一般,抗倒性较好。生育期179.6d。品种比较试验平均公顷产5876.25kg,比CK增产11.1%。蛋白质(干基)含量12.9%,粗纤维含量6.7%。田间赤霉病较轻.纹枯病、白粉病、条纹病中等发生。适于湖北省大麦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沙洋监狱管理局农科所选育。品种审(认)定编号为鄂审麦2008009。 特征特性:属春性二棱皮大麦。株型较紧凑,株高适中,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成株茎秆覆蜡粉,叶片中等偏大。穗层欠整齐,长芒、齿芒,熟相较好。抗寒性一般,抗倒性较好。生育期184.5d。品种比较试验平均公顷产量5893.05kg,比对照鄂大麦9号增产11.4%。蛋白质(以绝干计)含量13.5%。田间白粉病发生较重,赤霉病、条纹病、纹枯病发生较轻。适于湖北省大麦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农科院小杂粮研究中心(邮编:030031,电话:0351-7121155)选育的大麦新品种“晋大麦(啤)1号”,前不久通过了山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莆田市农科所选育。品种审(认)定编号为鄂审麦2008010。 特征特性:属春性二棱皮大麦。株型较松散,植株较高.抗寒性较差,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穗长方形.灌浆后期穗颈弯曲.长芒,齿芒,熟相较好。抗倒性较差。生育期180.9d。品种比较试验平均公顷产5842.35kg,比对照鄂大麦9号增产6.62%。蛋白质(干基)含量10.9%.粗纤维含量7.1%。田间白粉病、大  相似文献   

11.
川农20系由四川农业大学任正隆课题组以78-5035×DH5015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高产、白皮、重粒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3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2004年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获独家生产经营权。一、特征特性该品种系春性,全生育期186天左右,比对照川麦28晚3~7天。幼苗半直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加工专用若叶大麦新品种扬农啤8号和云啤11号在江苏省泰州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及其对大麦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2018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试验基地进行了2个若叶大麦新品种密度栽培试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性状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5~6叶期和7~8叶期2个大麦新品种基本苗密度处...  相似文献   

13.
荆州市创想农作物研究所选育。品种审(认)定编号为鄂审麦2008012。 特征特性:属弱春性二棱皮大麦品种。株型较紧凑,株高适中,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成株茎秆无蜡粉。穗长方形,长芒、齿芒。抗寒性一般,抗倒性较强。生育期179.6d。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南麦区的冬季温度较高、小麦苗期常年干旱,灌浆成熟期常常潮湿阴雨,使得小麦产量低、品质差,病虫害严重而多变:由于常年阴天多,光照少,大穗大叶型品种在迄今育成的小麦品种中占主导地位,小麦栽培中的群体结构较差。针对上述问题,任正隆课题组提出“小麦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理论”,使用染色体工程新方法把黑麦、簇毛麦和偃麦草的有利基因引入小麦,并按照新选育方向,培育了“川农”系列小麦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与西南麦区传统小麦品种的株型很不相同,它们在保持与西南麦区大穗型小麦品种相似或更大的穗的情况下(见封2E图).突破了西南麦区小麦栽培中的“生态穗容量”极限.成穗数比传统的品种多10-30%(见封2左下图),生物产量显著较高。这种穗重和穗数较为协调的新品种被命名为“协调型”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南方大麦新品种在武昌的产量及品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甫超  李梅芳  董静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4):71-72,137
通过对来自南方大麦区域5省市的12个大麦新品种的产量和品质的比较分析,有6个品种较2个对照均增产。根据参试品种的品质测定结果,将它们分为啤用型、啤饲兼用型和饲用型三类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青海省小寨良种试验站,为了促进冬小麦新品种的引进和冬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使小寨园区真正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样板,新品种展示的平台,从不同区域共引进8个冬小麦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通过  相似文献   

17.
采用随机排列法,对保山市隆阳区23个大麦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6-J42、16-J31、16-J45、16-J24、16-J6品种产量高,病害轻,整齐度好,建议进入下年品种区域试验;有12个品种产量在6 000~7 485 kg/hm~2之间,建议下年继续试验观察;产量在6 000 kg/hm~2以下的6个品种产量低,建议淘汰。  相似文献   

18.
华中农业大学选育。品种审(认)定编号为鄂审麦2008011。 特征特性:属春性二棱皮大麦。株型较紧凑,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成株蜡粉少,剑叶中等大小。穗纺锤形,长芒、齿芒。对酸性反应敏感,抗倒性一般。生育期180.2d。品种比较试验平均公顷产量5755.50kg,比对照鄂大麦9号增产11.4%。蛋白质(以绝干计)含量12.9%。田间白粉病发生较重,纹枯病中度发生,赤霉病、条纹病发生较轻。适于湖北省大麦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一、特征特性“杨农啤5号”属弱春性、早熟二棱皮大麦品种,主茎总叶片数为11张,幼苗直立,株高85厘米左右,叶色较绿,株型紧凑,分蘖性强,成穗率高,667平方米(1亩)有效穗50万~55万.每穗实粒数24粒左右,千粒重40克左右。籽粒外观品质及内在品质优,据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测定,该品种麦芽蛋白质含量为10.1%,微粉浸出率为79.8%,糖化力为377单位。  相似文献   

20.
黄淮海区域的小麦种植面积很大,一些小麦新品种尤其是专用型小麦品种的推广和应用,使该地区小麦单产和总产量逐年增加,也大大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但如在小麦生长中后期田间管理不善,则会造成小麦减产和品质下降,从而影响农民收入,因此抓好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是小麦获得高产优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