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关岭自治县为例,讨论了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分区原则,阐明了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分区的方法,将关岭自治县划分为2个一级区和5个二级区;在总结各二级分区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各二级分区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方向,以引导关岭自治县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活动向可持续、有序、合理分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生物多样性保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工程特点,从工程的总体规划布局、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等方面探讨了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工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有机结合,通过在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中引入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有机地植入土地整理项目的前期设计,旨在通过结合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整理行为,达到改善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和治理石漠化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AHP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运用AHP,从社会、经济、生态和景观4个方面构建了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湖南省5个土地整理项目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江华县涛圩镇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较好,应尽快实施;其他4个项目综合效益一般,可根据实际情况择优实施.  相似文献   

4.
周密  葛霖 《安徽农业科学》2015,(16):300-302
为打破新时期喀斯特山区城镇建设发展所面临的用地瓶颈,实现农村闲置土地开发整理效益最大化,分析了喀斯特山区农村闲 置土地资源开发整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喀斯特山区土地开发整理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地力因素、地形因素、农业基础设施类3个二级指标层和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地形坡度、垦殖率、交通条件等8个指标因子建立了3层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了各指标因子相对准则层及目标层的指标权重.构建的3层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喀斯特山区今后开展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可行性评选,计算出各计划项目可行性的综合得分,按照高分优先的原则进行开发整理,最大限度地保证喀斯特山区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6.
针对当前中国土地整理效益分析研究薄弱的状况及应用需要,从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三方面对土地整理项目效益评价进行系统的论证,根据实际调研,收集资料以及用特尔斐咨询法逐次确定建立影响土地整理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合模糊数学的原理最终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以云南省丽江市拉市乡土地整理为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所建体系科学合理。该研究对于定量化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的研究和实践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撒拉溪喀斯特土地整理区动植物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撒拉溪示范区动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使其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得到有效地保护,对该区域的动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本底调查,其中动物调查集中于脊椎动物。结果表明,该区域共有脊椎动物89种,植物129种,且分布有1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和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相似文献   

8.
以山东省商河县龙桑寺镇东高村、西高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运用成分分析法(AHP)、模糊评价法等方法,从经济、社会、生态、景观四方面入手,构建由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和景观效益指标组成的土地开发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龙桑寺镇东高村、西高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该研究对土地开发整理的效益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助于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顺利实施,并有助于达到预期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构建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效益评价体系,为项目立项、项目验收及后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对比法及层次分析法。[结果]从社会、生态、经济效益3个准则层及22个指标层构建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效益评价体系。[结论]评价指标符合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特点,评价指标体系的判别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评价结果具有可对比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是对土地整理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估,评价实际效益是否达到项目实施前的设计要求。【方法】以犍为县舞雩乡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个方面选取15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值,以物元分析理论为基础,通过经典域、节域、待判物元的确定以及关联度的计算构建出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模型。【结果】运用模型计算出其综合效益的总和关联度分值为0.024,属于"优秀"范畴。【结论】评价方法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结果也可为效益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影响山东省生态脆弱性的主要因素出发,建立生态潜在脆弱性-人为干扰脆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运用层次分析法定权的基础上,将综合指数法和GIS相结合形成生态脆弱性的综合评价方法。根据生态脆弱分级标准,将山东省17个地市的生态脆弱性分成4类,即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脆弱。评价结果显示,山东省强度脆弱区共有5个市,占全省总面积的17.1%,多层次的评价分析对于各地区有针对性采取措施降低生态脆弱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付标  祝桂兰  贺传阅  郭艳  张焱  程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72-173,217
以土地整理的概念与内涵、基本模式简要介绍为基础,分析了土地整理环境影响,并提出了土地整理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2016年的江西省国家级开发区的土地利用集约情况,为未来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方向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多因素分析法从土地利用状况、利用效益和管理绩效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西省20个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得到江西省20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分值,并进行排序。[结论]江西省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基本为集约度较高和集约度中等。  相似文献   

14.
孙艳  刘瑞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705-8706
从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农村社会、农业经济4个方面选取了25个指标,构建了江苏省射阳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对射阳县农业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利用3S技术,开发出土地整理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系统,实现了空间数据库和专业计算模型的友好链接,并且设计了评价指标因子的互动选择和基本定量分析算法.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望都县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土地整理生态效益是指因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项目区的土壤、微地形地貌、水文、植被等生态环境因子变化带来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的变化。土地整理能够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其结果直接影响有效耕地面积和耕地质量,同时对区域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评价和分析土地整理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北省望都县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将耕地质量指标、植被防护指标、土地利用指标中的7个指标分别定量,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本次评价中耕地质量指标、植被防护指标、土地利用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24、0.623、0.137,建立生态效益评价模型,得到耕地质量指标、植被防护指标、土地利用指标的量化评价结果。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能够客观、有效地反映土地整理项目生态效益,提出提高土地开发整理生态效益的对策和建议,为土地整理实践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分别以农地和林地两种用地情况占主要因子,通过分析各区的土地利用特点,为研究区农业区划及土地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层次分析的饲料配方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饲料配方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中各影响因素的权重集。主要针对配方评判模型中的影响因素集,结合相关领域专家对影响配方质量的任意两个因素关于某一准则的相对重要性程度定量赋值,使用1~9标度法,按层次结构,建立判断矩阵,计算各层权重及总权重。  相似文献   

18.
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经济、社会、生态、景观4方面对石柱县3个土地整理项目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前的土地整理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景观效益;重田间道路、农田水利工程,轻土地平整工程;重耕地面积的增加,轻耕地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南充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璠  冉瑞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3037-3040
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分别对指标体系的准则层与指标层进行确权,利用土地生态安全模型对南充市2004~2009年土地生态安全的发展动态进行横向评价与分析,并且利用协调度模型对该区域2009年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土地生态安全系统的协调度与潜力度,从而对南充市土地生态安全现状进行纵向评价。结果表明,2004~2009年南充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是南充市土地生态安全系统还处于不太协调的状态,有较大的挖掘潜力。  相似文献   

20.
解决城市土地空置和低效利用根本途径是内部挖潜,提高土地集约利用。该文从福建省土地利用的现状分析入手,总结了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福建省九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利用ARCGIS实现集约水平的空间差异展布。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呈阶梯状分布,靠近沿海的南部城市厦门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高,福州市次之,漳州市、三明市、龙岩市、莆田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处于中度利用水平,南平市、宁德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文章最后给出造成土地集约利用差异的原因,以期为实现城市规模有序扩张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