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滨海盐碱地不同造林树种改良土壤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讨滨海盐碱地不同造林树种对土壤改良效果,采用野外取样与室内分析测试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不同造林树种林地及对照荒地为研究对象,运用隶属函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肥力特征和盐碱化特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造林可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肥力;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由中盐化向轻盐化转化,脱盐过程与碱化过程并存;不同造林地土壤的肥力状况为:刺槐林 > 冬枣林 > 杨树林 > 桑树林 > 白蜡林 > 榆树林 > 紫穗槐林 > 柽柳林;盐碱化状况为:紫穗槐林 > 柽柳林 > 榆树林 > 杨树林 > 白蜡林 > 刺槐林 > 冬枣林 > 桑树林。  相似文献   

2.
滨海盐碱地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滨海盐碱地造林影响因子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滨海盐碱地现有造林技术措施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区域盐碱地造林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树种的选择具有绝对重要性,其次为养护管理、施工水平。在树种的选择与措施层分析中,成活率对树种的选择具有决定性。在施工水平与措施层的分析中,种苗来源的贡献率最大;而在养护管理与措施层的关系中,所选造林措施的贡献率最高。通过层次总排序,发现乡土树种的选择、成活率以及生长势对于综合评价层的三个指标的贡献率最大,是盐碱地造林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不同白榆(Ulmus pumila L.)品系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盐分的改良作用及盐分离子在土壤-白榆系统中的分布与吸收特征,筛选适宜在滨海盐碱地造林的耐盐白榆品系,以中度盐渍化生境下4年生的6种白榆品系(1,5,28,30,46,10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野外取样与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Na+、K+、Ca2+、Mg2+等盐离子在土壤及白榆品系各器官(根、茎、叶)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白榆可降低滨海盐碱地土壤中盐离子及全盐含量,不同白榆品系较对照的土壤全盐含量降低了55.0%~63.1%,30号白榆降幅最大。(2)不同白榆品系将Na+、K+、Ca2+、Mg2+优先积累到叶中,且叶中维持较高的K+/Na+、Ca2+/Na+、Mg2+/Na+比值,不同白榆品系通过建立新的离子平衡以适应盐胁迫环境。(3)不同白榆品系的离子吸收选择性系数均为SK,NaSCa,NaSMg,Na,其对K+的吸收选择性大于对Ca2+、Mg2+吸收选择性;种内差异导致不同白榆品系对Na+、K+、Ca2+、Mg2+吸收选择能力不同,28号白榆根系对K+的吸收性最强,5号白榆根系对Ca2+、Mg2+的吸收性最强。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滨海盐碱地土壤与盐生植物养分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滨海盐碱地土壤和植物样品分析结果表明,生长不同盐生植物的土壤含盐量不同,以生长白刺(Nitraria sibirica Pall.)的土壤含盐量最高,达18.5 g/kg,盐地碱蓬(Suaeda salsa L.Pall.)次之,柽柳的最低。盐生植物的生长改变了土壤养分特征,4种生长盐生植物的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光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44%以上,生长木本盐生植物白刺、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的土壤养分含量高于生长草本盐生植物碱蓬、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 Jacq.Parl.)的土壤,且不同盐生植物养分特征不同,白刺、柽柳N和P含量均高于盐地碱蓬、碱茅,K含量则与植物耐盐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滨海盐碱地基盘法造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推广基盘法造林技术在我国沿海盐碱地区的应用,以唐山市南堡盐场重盐碱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基盘育苗、修筑台田、挖排水沟、铺隔离层、客土穴移植树苗等综合措施,探讨滨海盐碱地基盘法造林技术。结果表明:种基盘具有一定阻隔盐碱的作用,其出苗率降序排列依次为Ⅲ、Ⅳ、Ⅱ、Ⅰ,即以客土、草炭、蛭石和珍珠岩体积比为5:1:2:2的种基盘出苗率最高,且蛭石和珍珠岩组合占优势的基盘配方出苗率高于草炭占优势的基盘配方;台田以南北两条“十”字式(炉渣)的排盐阻盐效果最好,炉渣隔离层比建筑垃圾隔离层的排盐阻盐效果要好;客土穴起到了较好的改土阻盐效果,大部分移植树苗成活。研究结果可为滨海盐碱地造林提供改土阻盐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人工林对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分析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以林龄8年的4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未造林空地为对照,对各样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种人工林均能改善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的土壤理化特性。与对照空地相比,人工林的平均土壤容重、含盐量、pH值分别降低了4.8%,44.4%,2.5%,平均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了6.0%,4.7%;(2)不同人工林对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及碱化度的影响效果各异,其碱化度大小依次为:柽柳(27.4%)杜梨(23.3%)对照(19.5%)白蜡(16.0%)盐柳(13.3%)。  相似文献   

8.
滨海重盐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水盐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盐碱地的水盐特征对盐碱土的性质及其合理利用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黄河口附近东营市利津县毛坨村的盐碱荒地、柽柳地、草地、棉花地和葡萄地等利用方式的6月份土壤水分、盐分离子0-190cm土壤剖面的特征变化研究,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土的合理施肥、科学灌溉、改良以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盐碱荒地的水分含量低,而pH恰好相反;水分含量均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呈增加趋势。滨海盐碱地离子构成以Cl-、Na+为主,SO42-、K+普遍缺乏,属于氯化物型,总体为Cl-Na+HCO3-Ca2+Mg2+SO42-K+CO32-。东营滨海盐碱地盐分和8大离子在0-190cm土壤剖面垂直分布呈现"V"型,即随着土体深度增加呈先急剧减少后缓慢增加趋势。长期种植农作物,可以提高盐碱土pH,有效减少盐碱地水分、盐分含量,改良盐碱地盐分构成,使盐碱化程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滨海盐碱地基盘法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以唐山市南堡盐场重盐碱地为例,采用基盘育苗、台田整地、客土穴移植树苗等措施,探讨滨海盐碱地基盘法造林技术。结果表明:基盘具有一定阻隔盐碱的作用,客土、草炭、蛭石和珍珠岩体积比以5:1:2:2的种基盘出苗率最高,且蛭石和珍珠岩组合占优势的基盘配方出苗率高于草炭占优势的基盘配方,基盘苗早期受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较大,不同配方的基盘对基盘苗的根系发育和地上部生长量的影响大小还有待研究。台田的排盐阻盐效果以南北两条“十”字型(炉渣)的最好,炉渣隔离层比建筑垃圾隔离层的排盐阻盐效果明显。客土穴具有较好的阻盐效果,大部分移植树苗成活。研究结果可为滨海盐碱地造林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树种的耐盐性形态指标,为黄河三角洲中度盐碱地造林树种选择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对中度盐碱地上营造的试验林中的12个树种在保存率、生长势和盐害程度(盐害指数)等几个耐盐性形态指标上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各树种的相对耐盐力。[结果](1)不同树种的保存率差异较大,最低保存率为19.3%,最高保存率为96.7%;(2)除美国红叶白蜡和沙柳2个树种外,其余10个树种的生长表现(生长势和盐害程度)与保存率变化一致,即保存率高的树种,其生长表现亦好(生长旺盛、叶片受到的盐害程度小);(3)综合几个耐盐性指标对12个树种的聚类分析,其耐盐力可划归为强、中、一般3类。[结论]通过中度盐碱地不同树种耐盐性形态指标的评价,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不同树种耐盐能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11.
在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选取耕层土壤初始含水量有较大差异的两个地块,于春季利用当地高矿化度咸水(10~15 g·L~(-1))进行灌溉和地膜覆盖,以探究地膜覆盖对春季咸水灌溉条件下滨海盐渍土水盐动态的影响。设不灌咸水不覆膜(对照,CK)、不灌咸水覆膜(PM)及3月29日和4月13日灌咸水不覆膜(SE、SL)、灌咸水后覆膜(SE+PM、SL+PM)6个处理探讨不同咸水灌溉和覆膜对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另在耕层土壤含水量≥20%(海兴县小山乡)和20%(海兴县农场)两个地点分别设灌咸水后覆膜(SE+PM)和不灌咸水不覆膜(CK)处理,探讨初始土壤含水量对咸水灌溉下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灌水量均为180 mm,灌溉咸水来自排水渠,矿化度分别为12.12 g·L~(-1)和11.53 g·L~(-1),咸水入渗后,播种油葵。结果表明:春季咸水灌溉后覆膜能有效降低耕层土壤盐分,并且该项措施实施的时间越早越好,脱盐深度和脱盐率均较深和较高,本研究中,脱盐效果最优的为SE+PM处理,该处理在油葵收获后0~5 cm脱盐率为58.93%,土壤含盐量由1.15%降至0.51%。此外,脱盐效果也受到土壤初始含水量的影响,耕层土壤含水量20%时,春季咸水灌溉覆膜处理对土壤盐分的淋洗效果较好,平均脱盐深度大于40 cm,保证了油葵正常生长,油葵出苗率和产量分别为73.9%和920 kg·hm~(-2),至油葵收获时,0~2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由灌溉前的1.93%降低至0.32%,脱盐率达84.07%;而当耕层土壤含水量≥20%时,脱盐速度慢、深度浅,至油葵播种时,土壤盐分依然较高,导致油葵出苗率低,最终绝收。本研究通过利用春季高矿化度咸水灌溉和地膜覆盖措施,在春季干旱和土壤严重积盐条件下有效降低了耕层土壤盐分,为作物播种出苗提供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和低盐环境。  相似文献   

12.
滨海盐土遥感监测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晨  吴绍华  周生路 《土壤学报》2011,48(5):1072-1079
重点阐述国内外滨海盐土遥感监测内容与监测技术的进展,指出尚存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滨海盐土遥感监测,在空间识别上,从基于影像光谱及色相特征的目视解译向计算机自动判读逐渐演变;在盐土性质反演上,由离散样点的统计建模逐渐扩展为空间连续的智能反演;在盐渍化程度监测方面,正由单纯通过土壤理化性质表征盐渍化程度向滨海生态系统的综合监测方向发展。滨海盐土遥感监测深受水分、植被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反演精度、模型通用性以及数据管理上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滨海盐土遥感监测正向时效性、动态性、智能化方向发展,建立多尺度空间的滨海盐土质量通用反演模型以及有效的海量盐土遥感数据管理机制将是未来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新围砂涂土壤盐分和养分的定位观测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 1 992~ 1 998年近七年的新围砂涂土壤盐分和养分的定位观测及研究表明 :随着垦种年数的增加 ,砂涂土壤盐分含量有下降趋势 ,但受到气候、利用方式、地形高低等因素的影响 ,脱盐速度不尽相同 ,脱盐率高的达 80 .2 % ,低的仅 2 7.7% .土壤碱解氮含量有所增加 ,从 1 992年的 34 .7mg/kg增至1 998年的 4 4.7mg/kg ,但仍处于很低的水平 ;有效磷含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从 1 992年的 4 .3mg/kg增至 1 998年的 8.7mg/kg ;速效钾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 ,下降幅度为 9.8~ 51 .5% .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滨海盐土土壤盐分预测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目前尚存盐渍土0.35亿hm2,潜在盐渍化土壤0.17亿hm2,15 m等深线以内的浅海和滩涂有0.14亿hm2,黄河河口及长江口以南诸省的滨海盐土都有逐年递增的趋势[1]。因此,对盐渍化土壤盐渍化程度的连续、实时监测尤为重要。然而,我国在区域盐渍土制图、分区及全国性的监测预报体  相似文献   

15.
微咸水滴灌条件下不同盐分离子在土壤中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开展田间试验研究微咸水滴灌条件下不同盐分离子在土壤中的分布特征。试验采用5个水平的微咸水灌溉处理:电导率分别为1.1 dS/m(K1),2.2 dS/m(K2),2.9 dS/m(K3),3.5 dS/m(K4)和4.2 dS/m(K5),重复3次,按随机区组布置。试验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各种盐分离子的迁移速度与分布特性不同,Ca2+、Mg2+与SO2-4易于被灌溉水分淋洗,主要分布在湿润体外围,而HCO-3、Na+与Cl-主要分布在湿润体内部。生育期内土壤剖面上的平均盐分含量没有增加,但对土壤结构与作物有重要影响,Cl-、Na+、HCO-3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河北滨海盐碱区暗管改碱技术的降雨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河北滨海盐碱荒地和盐碱低产田开展暗管改碱技术面临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灌溉条件差的问题,降水资源的利用对于该区域暗管改碱技术实施效果的影响很大。本文以河北省黄骅市为研究区域, 对河北滨海盐碱区的降水特征及其对暗管改碱技术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当土壤含盐量<0.3%时, 年内次降水量可完全满足土壤初次淋洗脱盐过程需要; 当土壤盐分含量>0.3%但<0.5%时, 在较容易淋洗的土壤上, 暗管埋深合适时, 脱盐需要的次降水量仍可基本满足; 但当土壤含盐量达到0.5%左右时, 仅靠自然降水不能保证土壤脱盐需要。暗管埋设条件下, 雨季(6~9 月)降水量对大面积的轻度盐碱地淋洗脱盐效果非常显著; 但重度盐碱地却不能达到理想脱盐效果。从年降水量的变化情况看, 研究区域降水量逐年降低的趋势比较明显, 干旱年份多于洪涝年份, 且旱情较为严重。因此未来推广实施暗管改碱工程时有必要考虑亏缺灌溉对自然降水淋盐的补充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天津滨海盐渍土客土改良后的土壤理化性质与持水特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为了解天津滨海新区盐渍土采用客土法改良后的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该研究选取滨海新区汉沽区的滨海盐渍土以及采用客土改良后历经5 a的土壤(配制客土)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这2种土壤0~60 cm不同土层土样的基本理化性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探讨了理化性质和土壤水分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客土改良后历经5 a的配制客土电导率远低于未改良的滨海盐渍土,降幅约为97%,有效含水量以及田间持水量明显低于滨海盐渍土。有机质质量分数和阳离子交换量分别增加了29.65%和8.36%,pH值和容重变化不大。综合分析后认为,滨海盐渍土经配制的客土改良后,盐渍化程度减弱,有机质增大,但持水特性和物理性质却没有明显的改善。土壤质地黏重是影响该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复合改良物料对滨海盐土的改土降盐效果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实现泥质滨海盐土低成本快速脱盐后种植经济作物,本研究以磷石膏、牛粪、腐殖酸和玉米秸秆为复合改良物料的原料,利用了"深翻耕、浅改良、高垄作、少滴灌"农艺措施和耐盐植物梯次种植的生物措施,采取L16(45)正交设计开展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不同复合改良物料对泥质滨海重盐土的改土降盐和对经济作物黄蜀葵的增产效果;应用模糊数学评判原理与方法,综合评价了各复合改良物料的改土降盐与增产效应,确定出适合滨海泥质盐土应用的优选复合改良物料。结果表明:在"翻耕40cm,改良30cm,起垄15cm,滴灌土壤基质势控制在?10kPa,前茬种植田菁"的综合农艺措施条件下,本研究中物料成本在2.55~6.01元?m?2的各复合改良物料对泥质滨海盐土均有显著的改土降盐效果,0~10cm土层土壤盐分含量均由10.86g·kg?1下降到2.0 g·kg?1以下, 10~20 cm土层土壤盐分含量下降到2.5 g·kg?1以下; 0~1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增加到12 g·kg?1以上,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提升明显,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增加2.41~7.62倍。以土壤盐分含量、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微团聚体为评价指标,结合物料成本,筛选出适宜于滨海泥质重盐渍土的最优复合改良物料:22 500 kg·hm?2磷石膏+105 m3·hm?2有机肥+3 750 kg·hm?2腐殖酸+45 m3·hm?2玉米秸秆,该最优复合物料应用两年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181.87%和130.52%,物料施用成本仅4.05元?m?2。  相似文献   

19.
滨海盐碱地人工刺槐白蜡混交林的根际土壤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河三角洲人工刺槐白蜡混交林为对象,在调查林分长期生长特征的基础上,以林地非根际土为对照,研究了刺槐和白蜡根际土的理化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等土壤特性。结果表明,刺槐和白蜡根际土壤pH值较林地非根际土显著降低,白蜡根际土壤中的盐分出现明显的富集现象。刺槐根际土壤中碱解氮含量虽然高于白蜡,但白蜡根际土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明显高于刺槐,总体肥力较高。除脲酶活性外,白蜡根际土的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刺槐。刺槐和白蜡的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均大于非根际土壤,三者的大小顺序为:白蜡根际土>刺槐根际土>非根际土。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白蜡根际土壤质量总体上明显优于刺槐根际土,这可能是白蜡在滨海盐碱地上生长状况相对较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