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幼兔是指从断乳到3月龄的小兔。一般来说幼兔最难养(凡养过兔的都有深刻体会),因这阶段最容易得病,一旦发病却又难治,特别是在断乳到60日龄间,发生死亡的数量占死亡总数的70%左右。但在生产中,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疫病防制措施抓得好,幼兔的成活率可达到90%左右,甚至可达到98%,商品兔出栏时的体重也能达到理想的标准。如果管理不好,死亡率可达到30%~40%;如果兔群暴发球虫病、巴氏杆菌病,或发生饲料中毒等,死亡率将达到60%~70%,甚至高达90%;如果兔群感染疥癣病,特别是未断乳的仔兔,死亡率可提高到20%~30%,而出栏时间要推迟一个月。只有抓好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制工作,才有可能取得较高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这是养兔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此,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谈些个人观点,供同行参考。1造成幼兔难养的原因1)幼兔阶段是家兔一生中增重最快的时期,在良好的条件下,日增重可达30~40g,高的可达到50g以上。这就要求营养丰富而全面。就目前而言,对家兔营养的研究还较少,均衡营养的供给不如猪、禽等精确,所以容易造成营养不均衡,而导致某些营养素的缺乏。2)幼兔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胃内缺...  相似文献   

2.
养兔场提高幼兔成活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初生到断奶阶段的小兔称为仔兔,从断奶至75日龄的小兔称为幼兔。这两个阶段的兔子因其生命力弱、抗病力差,如果饲养管理不善,则死亡率高,经济损失大。如何提高其成活率,是目前农村发展养兔业生产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要提高其成活率,必须抓好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断奶幼兔是指从断奶到90日龄的小兔。养兔成活率高低的关键在幼兔阶段。这一阶段的小兔生长发育快,但各器官机能发育还未健全,抗病力差,对外界环境敏感,对饲料条件要求高。再加上仔兔断奶后正处于换毛期,若此期间饲养管理不当,不仅生长发育慢,死亡率高,从而严重影响养兔农户的经济效益。如何养好幼兔及提高幼兔成活率,农户在日常养兔生产管理中,  相似文献   

4.
福建黄兔是福建省地方优良肉兔品种,因它全身披黄色短毛故名。该兔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泌乳力强、肉质好等优点,备受消费者和养殖户青睐。但是在福建黄兔幼兔阶段,由于其消化器官仍处于发育阶段、消化机能尚不完善、肠道黏膜自身保护机能尚不健全,因而抗病力差,易受多种疫病的侵袭,导致成活率低。笔者自2007年开始进行福建黄兔科研生产实践工作,通过对福建黄兔幼兔阶段的科学饲养管理,大大提高了福建黄兔幼兔的成活率,幼兔的成活率从70%左右提高到90%。现就仔兔饲养、幼兔营养需要、幼兔疫病预防以及提高幼兔成活率提出几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福建黄兔是地方优良肉兔品种,因其全身披黄色短毛而得名.该兔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泌乳力高、肉质好等优点,备受消费者和养殖户青睐.但是,福建黄兔幼兔(断奶到3月龄的小兔)的消化器官仍处于发育阶段,其消化机能尚不完善、肠道黏膜自身保护机能尚不健全,因而抗病力差,易受多种疫病的侵袭,导致其成活率低.笔者自2007年以来开展福建黄兔科研与实践,通过对福建黄兔幼兔阶段的科学饲养管理,提高福建黄兔幼兔成活率,福建黄兔幼兔的成活率从70%左右提高到90%,达到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现对提高福建黄兔幼兔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加以阐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断奶幼兔是指从断奶到90日龄的小兔。养兔成活率高低的关键在幼兔阶段。此阶段小兔生长发育快,但各器官机能发育还不健全,抗病力差,对外界环境敏感,对饲料条件要求高。再加上仔兔断奶后正处于换毛期,若此期间饲养管理不当,不仅生长发育慢,死亡率高,而且严重影响饲养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养好幼兔,提高幼兔成活率,饲养者必须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切实抓好以下  相似文献   

7.
断奶幼兔是指从断奶到90日龄的小兔.断奶后的小兔死亡率较高,从而严重影响养兔农户的经济效益.如何养好幼兔及提高幼兔成活率,农户在日常养兔生产管理中,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技术饲养管理环节.  相似文献   

8.
一般仔兔是指哺乳期的兔 ,幼兔是指从断奶到90日龄的兔仔。仔、幼兔统称为小兔 ,此期是死亡率很高的时期 ,尤其是幼兔的死亡率比仔兔的死亡率更高。因此 ,必须抓好以下饲养护理措施。1 提高仔兔成活率的措施(1)加强怀孕后期母兔的饲养管理。由于 90 %以上胎儿的体重是在怀孕最后 10d左右增加的 ,“娘壮儿才能肥”。要从怀胎 2周开始添喂配合饲料 ,每天喂料不少于 6 0 g左右(2 )作好接产准备事项 ,保证全产全活。家兔不需特别接产 ,待胎儿产到阴门口时 ,母兔自已会用嘴拖出 ,一般 2 0~ 30min能产完。在低温时节 ,如到了预产期 (家兔怀…  相似文献   

9.
自断奶至3个月龄的称为幼兔,此阶段生长发育快,对饲料要求较高,对疫病的抵抗力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容易得病,是比较难饲养的阶段。特别是断奶后l~3个月内,更容易发病,一般死亡率可达到20%~50%。因此这个阶段是养兔过程中关键阶段,一定要把好幼兔断奶关。饲料不能突变,要多样化,营养要全面,容易消化。  相似文献   

10.
从断奶到3月龄的小兔称幼兔.此阶段的幼兔生长快,对饲料条件要求高,抗病力差,易患病死亡.同时,由于幼免刚刚断奶,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不仅影响幼兔的生长发育、降低成活率,而且还关系到良种特性能否充分表现和巩固提高.因此,养兔场应特别注意加强幼兔的饲养管理与疫病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1.
王勇 《畜牧兽医杂志》2009,28(3):119-119
断奶幼兔是指从断奶到90d龄的小兔,根据国内外报道,断奶后的小兔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养兔生产的经济效益。要养好断奶幼兔,提高成活率,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兔球虫病是家兔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不分品种、年龄、性别都易感。尤其夏暑湿热季节2—3月龄幼兔的发病和死亡率更高,若饲养管理不善死亡率可达80—100%,耐过的病兔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开展兔球虫病的防制是发展养兔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幼兔是指从断奶到3月龄以内的兔子,是兔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兔子生长快,食欲旺盛,对饲料的要求高,但由于体内各器官的发育尚不完全,故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及消化能力较差,若饲养管理不当,会造成幼兔疾病的发生,使体质下降,甚至死亡,不仅降低了成活率,而且影响了幼兔的生长发育,最终影响到良种性能的表现、巩固和提高。所以,搞好幼兔阶段的饲养管理(包括疫病预防)工作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兔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幼兔如果饲养管理不当 ,不仅降低成活率和生长发育 ,也关系到良种特性能否充分表现和巩固提高。因此 ,加强幼兔时期的饲养管理对兔群的发展 ,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为此 ,笔者把几年来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的能有效降低幼兔死亡率、促进幼兔生长发育的几点措施作一总结。1 加强仔兔的饲养管理 ,增强仔兔体质1 1 抓好补料关 仔兔开眼后因生长发育很快 ,母乳满足不了仔兔需求 ,因此肉、皮用兔一般在 1 6日龄、毛用兔在 1 8日龄即开始补料。补饲能使仔兔的消化器官与机能得到锻炼 ,促进胃肠发育与机能的健全。饲料要求容易消化、营养丰富 ,…  相似文献   

15.
<正> 兔球虫病是由肝球虫和肠球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多发生在1~4月龄幼兔,死亡率很高。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采用柳树枝叶防治兔球虫病历时3年,对2500多只幼免进行防治观察,杜绝了球虫病的发生,成活率达90%以上。例如东海县牛山乡一养兔专业户,自1986年以来,采用柳树枝叶饲喂幼兔1500余只,从未发生球虫病,成活率达91%,仅1988年纯收入达3500多元。防治方法是:自幼兔开食起,每3天饲喂一次柳树枝叶,每只幼兔喂100克左右;对已患病的幼兔,用量加倍,无副作用。平时应注意:1.保持兔舍、用具清洁卫生,兔窝兔笼向阳、通风良好、保持干燥并定期消毒。梅雨季节采用小兔挂篮。2.幼兔、成兔分开饲养,饲料要多样搭配。柳树抗寒力强。据有关资料介绍,柳树枝有清  相似文献   

16.
兔球虫属孢子虫纲,球虫目,是严重危害兔的寄生虫,对3日龄内的幼兔危害更大。据报道,在饲养管理不当的情况下,兔死亡率可达80%~100%,而且愈后兔的生长发育缓慢,带虫现象也十分普遍。  相似文献   

17.
<正> 兔的一生可分为仔兔期、幼兔期、青年兔期和成兔期四个阶段。要想饲养好幼兔就应根据不同的生育期进行饲养和管理。①仔兔期:系指初生至45日龄的兔。20日龄开始吃草,30日龄左右逐日到外界采食。这个时期要给营养多,易消化的精料。喂给的青草要鲜嫩而干净,要少喂勤喂,日  相似文献   

18.
仔兔是指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小兔。仔兔的抗逆性差,平均死亡率在20%左右。仔兔对饲养管理条件极为敏感,刚一出生就必须要创造最佳的饲养环境和精心护理.这样才能有利于仔兔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提高其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规模化兔场仔幼兔应激反应的综合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四川养兔业的迅猛发展,养兔生产已从过去零星、分散的传统家庭饲养,逐步发展为规模化、专业化的商业生产,养殖技术要求高,尤其是仔幼兔的饲养成为规模化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此,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养兔研究所经多次试验,采取综合防制措施,降低仔幼兔阶段应激反应,提高其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幼兔指1—3月龄的小兔,在这段时间幼兔发病率、死亡率高达80%。面对其过高的死亡率.许多的饲养户在饲养幼兔时感到最棘手,往往是辛苦一场,毫无收获。怎样才能提高幼兔的成活率,笔者认为需要搞好饲料、防疫、球虫、外界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