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早稻—再生稻栽培模式,具有省工、省种、低成本、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的优势,在山垄田栽培更显优势。该文总结了早稻—再生稻山垄田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深两优5814是利用Y58S与丙4114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10~2012年永安市引进作早稻—再生稻示范种植,表现高产稳产、再生能力强、抗性较强。介绍了深两优5814在永安市作早稻—再生稻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早稻再生稻栽培技术是近几年来水稻耕作技术的一项创新,它是抛秧技术、种子包衣技术与再生稻栽培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发挥各项技术的综合作用,推广前景十分广阔.2001年我区在江山乡建立1000亩早稻再生稻示范片,品种两优2186,经省、市、区、乡、村五级联合验收组进行实割验收,平均每亩头季稻产量620kg,再生稻产量450kg,两季合计产量1070kg,实现超吨粮.与种植两季稻相比该示范片增收334万元.该项技术目前在我区双季稻种植普遍推广,早稻再生稻已占再生稻总面积267%以上,发展势头很好.现将该技术作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早稻再生稻栽培技术是近几年来水稻耕作技术的一项创新,它是抛秧技术、种子包衣技术与再生稻栽培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发挥各项技术的综合作用,推广前景十分广阔。2001年我区在江山乡建立66.7hm2早稻再生稻示范片,品种为两优2186,经省、市、区、乡、村五级联合验收组进行实割验收,平均每667平方米(下同)头季稻产量620公斤,再生稻产量450公斤,两季合计产量1070公斤,实现超吨粮。……  相似文献   

5.
中浙优8号是再生力较强的优质超级稻品种。采用早稻—再生稻—大蒜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进行栽培,头季稻平均产量573.8kg/667m2、再生稻产量267.2kg/667m2、大蒜产量426.1kg/667m2,一年三熟产值达5595.3元/667m2,比当地双季稻年产量850kg/667m2(产值2210元)增收3385.3元,实现稻田一年三熟、稻菜增收,可提高农田种植效益,有效解决山区农田结构调整难等问题。文章详细介绍了中浙优8号早稻—再生稻—大蒜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6.
诏安县早稻-蔬菜模式改为早稻-再生稻-蔬菜模式,可多收一季再生稻,增产粮食3 750~4 200 kg/hm2。总结早稻、再生稻、荷兰豆高产栽培技术,以促进该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诏安县早稻-蔬菜模式改为早稻-再生稻-蔬菜模式,可多收一季再生稻,增产粮食3750~4200kg/hm^2。总结早稻、再生稻、荷兰豆高产栽培技术。以促进该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早稻再生稻-莴苣粮经高效栽培模式在永安市已示范推广5年,该种植模式的早稻再生稻具有省工、省地、节本、避蚊、避寒、高产的优点,并且早稻再生稻比两季稻生育期缩短59d,特别是再生稻比晚稻提早26d,为冬季种植飞桥莴苣提供了条件。5年来永安市早稻再生稻一莴苣栽培模式累计推广4000hm^2,早稻再生稻平均产量15.3t/hm^2,莴苣(飞桥莴苣)平均产量47t/hm^2,平均产值7.3万形hm^2,纯收入5.04万形hm^2。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陵两优268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两系杂交早稻组合,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引入汉寿县作早稻种植,2017-2022年连续6年开展直播再生稻种植。根据汉寿县气候条件,笔者总结了陵两优268直播再生稻在汉寿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推广陵两优268直播再生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软盘抛秧和旱育秧在早稻—再生稻上的增产效果,通过田间简比试验,结果表明:早稻—再生稻应用软盘抛栽和旱育秧技术,能提高秧苗素质,插后大田分蘖力强,增加有效穗和千粒重,每667 m2全年产量分别为842.2 kg和815.2 kg,分别比水秧(旱稻—再生稻全年产量652.1 kg)增产190.1 kg和163.1 kg,纯收入增加264.1元和234.9元,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隆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阐述了隆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总结了隆两优华占在稻瘟病逐年加重趋势下,作早稻和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种子处理、育秧、栽植、施肥管水、病虫害防治、收获和再生稻管理等,以期为隆两优华占在稻瘟区作为再生稻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孙琇华  陈向阳  许奕  朱新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121-10122,10167
再生稻生产既是柯城区粮食生产的重要增产技术,又是改善柯城区稻米品质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愈显突出。培育再生稻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是稳粮增收的有效措施之一。从品种选择、适时播种、科学灌溉、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合理留桩等方面介绍了早稻-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早稻—再生稻—冬种栽培模式是指双季稻或较低海拔单季稻区培植再生稻的一种栽培模式。龙岩市近年来进行了对早稻—再生稻—冬种栽培模式的探索。1999年全市推广这种模式4062亩,头季稻平均亩产524.6公斤,再生稻亩产331.6公斤,两季合计亩产856.2公斤。连城县朋口镇天马村建立示范片518亩。  相似文献   

14.
再生稻种植对于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福建省仙游县运用天优3301作早稻种植,后留桩进行再生稻高产示范种植。本文总结了天优3301作早稻再生稻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正永安市曹远镇农业服务中心通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和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早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在2017年再生稻示范片头季平均亩产干谷791.94公斤,再生季平均亩产干谷379.57公斤,两季亩产1171.51公斤,产值2225.87元。成为该镇农民的增收的又一项产业。曹远镇位于永安市西北,距城区8公里,集镇纳入永安市城区规划,是福建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辖区面积193平方公  相似文献   

16.
利用低割早稻禾茬法免耕栽培种植晚稻,是水稻免耕栽培技术的又一个创新,关键技术是彻底消灭再生稻问题。通过收割早稻时,低割早稻禾茬,及时灌水淹没禾茬,使早稻禾茬处于缺氧状态3~4d后迅速分解腐烂,失去再生分蘖能力,是一种更为省工、节本、抢时、环保、高产高效的水稻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7.
利用粉垄农耕新技术,经粉垄栽培水稻试验表明,粉垄中低产稻田耕作层由传统耕作15—18cm增加到22—25cm,早稻利用超级稻组合种植产量达550—650kg/667m2,比传统耕作增产20%左右;粉垄水稻根系发达,早稻收获后作再生稻栽培,低位分蘖,每667m2产量可达400kg以上。据此分析了在广西双季稻地区尤其是发展秋冬种的地区,粉垄早稻+再生稻实现"一种两收"亩产稻谷1000kg,利用再生稻比晚稻提早成熟收获20—30d发展秋冬种高值种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水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的作为高产增收技术之一,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从水稻再生稻概念及生育特点、水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应该注意的问题两方面,对水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前再生稻栽培技术作为水稻高产增收较好的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推广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对于将再生稻栽培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此本文具体分析了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并从舆论宣传、技术培训以及新媒体传播的角度,对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再生稻旱区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阐述了中浙优1号的特征特性,总结了中浙优1号作为早稻和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破解双季稻改为单季稻的难题、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