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侯马国家基准气候站1981—2010年5—10月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侯马市葡萄各物候期温度、日照、降水等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侯马市无霜期较长,热量条件完全能满足各品种葡萄种植;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对葡萄生长发育和品质积累也非常有利;但3、4月份易出现寒潮、大风等不利气候因素,应注意预防;降水资源明显不足,成为制约葡萄发展的因素。侯马市应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在葡萄生长需水期适时灌溉,尽量种植中晚熟品种,使果实成熟期避开降水较多的7、8月份,避免果实开裂腐烂等,从而获得稳定的产量和较高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利用聊城国家气象观测站大监站1981—2010年、2018、2019年观测数据及2019年气象资料,分析研究了气候条件对木本植物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表明,2019年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聊城地区木本植物的物候期各不相同,同一木本植物不同年份的物候期有所差异,呈现前半年大部分物候期提前、后半年发育期延后的现象,总体呈现物候期延长的趋势。温度为影响木本植物物候期的主要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3.
文章定量地建立了多种类型柑桔物候期变异、分布主柑桔发育过程若干性状指标的气候生态模型,揭示了气象因子对柑桔物候期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贵南地区连续26年蒲公英物候资料的统计,结合历年各物候期气象条件综合分析贵南县气候条件下蒲公英物候期变化规律,以期为研究贵南地区气候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气候变暖对黄土高原城市典型木本植物物候的影响,以临汾合欢为研究对象,采用线性回归、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探讨气温、积温等气候因子对临汾合欢各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变暖,临汾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1983—2021年上升了2.9℃;年降水量存在6年和15年2个周期。临汾合欢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变化趋势不明显,生长季延长。气温和积温对合欢展叶始期和开花始期表现为极显著相关,对果实成熟期表现为显著相关。叶变色始期、落叶末期对气象条件反应不敏感,主要受果实成熟期的出现日期影响。  相似文献   

6.
紫花苜蓿物候期与热量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紫花苜蓿物候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为紫花苜蓿的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有效积温法探讨了紫花苜蓿各生育阶段的下限温度,利用各生育阶段和各茬次的热量指标分析了7个不同秋眠性紫花苜蓿品种物候期热量条件的变化规律。【结果】(1)秋眠性苜蓿品种巨人201返青晚、开花晚、对温度要求较高;非秋眠性品种超级13R返青早、开花早、对温度要求较低;半秋眠性品种路宝、美国杂交熊、牧歌104和超级阿波罗居中。(2)紫花苜蓿从返青到分枝、从分枝到现蕾、从现蕾到开花、从开花到结荚的温度下限分别为(5.68±0.61),(13.95±1.78),(17.37±2.99)和(21.83±0.95)℃。(3)2004年紫花苜蓿一年刈割了4茬,前3茬在开花期刈割,第4茬在分枝末期刈割。全年刈草≥5℃总有效积温为4 570.91(d.℃),间隔时间236.57 d。其中,第1茬苜蓿从返青到刈草≥5℃的有效积温平均为1 036.21(d.℃),间隔时间为75.57 d;第2茬苜蓿需≥5℃的有效积温平均为1 163.80(d.℃),间隔时间为50 d;第3茬苜蓿需≥5℃的有效积温平均为1 515.50(d.℃),间隔时间为61 d;第4茬苜蓿需≥5℃的有效积温平均为855.40(d.℃),间隔时间为50 d。【结论】气温和紫花苜蓿的物候期关系密切,只有气温≥紫花苜蓿某一发育阶段要求的温度下限值,并且有完成该生育阶段所要求的≥5℃有效积温时,紫花苜蓿才能够顺利地完成该生长阶段的发育过程而进入下一生育阶段。  相似文献   

7.
试验在葡萄温室大棚中采用双膜促成栽培、单膜促成栽培、避雨栽培3种覆膜模式,记录、比较棚内温湿度数据。结果显示,3种覆膜模式积温依次为1 881、1 829、1 279℃。促成栽培对于葡萄大棚增温保温效果显著,从而直接促使葡萄物候期提前。其中双膜促成栽培效果最显著。在设施栽培中,可同时采用3种不同栽培模式,拉长市场供应期,增加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8.
不同物候期芍药根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DNS比色法,精确测定了不同物候期芍药根中淀粉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芍药出苗到开花期,α淀粉酶活性由低到高,在孕蕾期达到最高峰;β淀粉酶活性变化与α淀粉酶相反,只在苗期具有显著活性。芍药的质量与其粉性有一定关系,且淀粉含量与芍药体内淀粉酶的活性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李晶晶  刘艳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497-4498
利用2001~2010年潍坊几种木本植物物候期观测资料,分析了木本植物物候期变化对气温、降水、日照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10年年平均气温逐渐升高,说明潍坊气候逐渐变暖,年降水量年变化较大,总体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年累计日照时数变化不明显;在各种气候因子相关分析中,气温的影响最显著,日照时数次之,降水量最弱。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气候变化特点及其对物候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新  吕学梅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292-294,296
用1961~2005年山东省各气象站多年平均日平均气温作四季划分,结果表明:各地入冬时间为11月5~13日;入春时间为3月30日至4月22日;入夏时间为5月30日至7月14日;入秋时间为8月28日至9月5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季节交替发生变化,入冬时间大部分地区提前1~2d;入春时间提前1~6d;入夏时间全省大部分地区推迟1~10d;入秋时间推迟1~7d。冬季缩短2~3d;春季延长2~8d,夏季全省大部分地区延长1~3d,秋季缩短2~5d;随着入春时间提前,刺槐发芽物候期也相应提前,二者相关系数为0.53,通过0.05的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11.
利用青海9站10~25年的小叶杨物候和同期的光热水资料,通过SPSS的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和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气候变化是影响青海小叶杨物候期的主要环境因子,冬春季气温升高、界限温度提早是使得小叶杨物候开始期提前的主要相同影响因子,而降水和日照时数各站区有明显的差异,但小叶杨生长期间各地光热水的共同作用使小叶杨物候结束期均推迟。近39年青海日照时数、温度、降水变化使小叶杨物候现象及其生长期延长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各站物候期现象比正常年份范围出现提早10 d、推迟10 d的气候指标因地区而不同。  相似文献   

12.
北五味子物候的观测及气象要素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物候与气象因子相结合的同步观测方法,对长春地区北五味子的生长特性和影响其生长率的气象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五味子返青前候平均气温在-5℃时可视为返青期即将开始的温度指标.日平均气温在-2℃时枝条开始返青.候平均气温≥5℃或≥5℃的有效积温高于20℃可作为进入树液流动期的温度指标.≥5℃的有效积温100℃是进入展叶期的温度指标.北五味子果实发育到成熟要求平均气温20℃以上,≥10℃有效积温1500℃以上.幼果膨大期是北五味子的水分临界期,此间降水量在70~80mm就可以满足植株生长的需要.日平均温度24℃为北五味子生长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13.
气候条件对浮萍放养体系净化养猪场废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946-6949
[目的]考察模拟气候条件对浮萍放养体系净化养猪场废水的影响。[方法]设置浮萍单种和浮萍-水花生、浮萍-水葫芦混养3种体系,并以不加入植物的各水样为对照组,监测各体系中植物的生长情况及供试植物对污染物去除的贡献。[结果]结果表明,浮萍单种体系及混养体系对养猪场废水的处理效果受气候条件影响,但程度不同,前者较为明显。冬季低温条件下体系中污染物的总去除率出现较大下降,浮萍均呈现一定程度的减重;混养体系中污染物的总去除率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降幅不大,尤其是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其对供试废水COD、NH4+-N和TP的总去除率维持在80%左右。提出宜根据季节变化选用不同浮萍放养体系。[结论]该研究为浮萍污水处理系统在全年气候条件下的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葡萄在南方某些区域不能正常打破休眠,破眠剂(单氰胺)可以适时打破葡萄休眠,促进萌发且萌芽整齐,但目前生产中对此药剂缺乏规范、合理化的使用方法。为此,笔者于2016年以福州基地避雨设施栽培5a生的‘红亚历山大’葡萄为试验材料,采用单氰胺不同浓度涂抹其冬季修剪后的枝条芽眼,观察对物候期、萌芽、果枝率、果皮着色及果实内外在品质等的影响,为南方地区破眠剂的正确使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均对促进‘红亚历山大’内外在品质积累具有积极意义,以单氰胺30倍液处理效果最优,可使‘红亚历山大’葡萄果实成熟期较对照提早19d,萌芽整齐,萌芽率达到81.2%,果皮着色更早更均匀,果形更美观,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达到18.17%,总糖质量浓度0.178g/mL,维生素C质量浓度0.236mg/mL,固酸比值42.45,均极显著优于对照组,在提升果实内外观品质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密集烟叶烤房气流方向的分析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烤房的气流运动方向对烟叶烘烤有一定影响。详细分析了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条件下气流上升式和气流下降式烤房的工作原理,并对其优点和缺点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强制通风条件下,气流上升式和气流下降式烤房的差别并不明显。作者认为,只有通过科学的计算模拟,再配合实际烘烤试验,才能对这2种烤房做出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密集烤房变频控制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笃忠 《农学学报》2012,2(9):41-43
为了进一步完善密集烘烤自控技术,实现节能提质的目的,对密集烤房自动控制装置与变频器和风机等装置连锁的自控变频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变频控制技术有利于节约用电,其中根据装烟室上下棚干球温差值进行自控与变频连锁调速,可使干筋期的叶间风速明显降低,节电效果明显;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有所改善,橘黄烟叶较多,颜色较深,化学成分更趋协调。  相似文献   

17.
利用统计和突变分析方法,对贵南地区1978—2018年气候和4种植物物候(1992—2018年)的趋势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植物关键物候期与温度、降水的相关性以及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趋势。结果表明,贵南地区温度、降水、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与气候变化基本相一致,温度呈上升趋势,降水呈增加趋势,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物候期变化受当地气象条件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温度、降水、日照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气象因子。草本植物展叶盛期推迟明显,开花盛期趋势倾向率的变化幅度比展叶盛期要小一些,果实或种子完全成熟期变化趋势差异较大,黄枯普遍期一致提前;木本植物春季展叶盛期、落叶始期推迟的趋势不明显;果实或种子成熟期提前的趋势不明显。贵南地区年平均温度在1996年后开始逐步上升,突变发生在1994—1996年,植物全物候期突变点都发生在温度突变以后。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比较敏感,掌握当地气候和物候变化规律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监测、治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2010年3~5月春旱期间,针对贵州茶区有一定栽培面积的福鼎大白茶、黔湄601、黔湄419、黔湄701、黔湄502和黔湄809等6个国家级茶树品种进行了由鳞片展至1芽4叶展期6个物候期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除黔湄809外,干旱未导致各茶树品种萌动期推迟,物候期间隔天数增加。  相似文献   

19.
小麦冬前生长期气象条件对冻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不同小麦品种不同播种期种植试验,研究里下河地区小麦冬前气象条件对冬后冻害程度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农业气象试验和统计方法,选择里下河地区的当家品种扬麦158、苏麦6号、宁麦9号进行种植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同样气象条件下,不同品种冻害影响程度不一样,差异较大。冬前的温、光、水等气象条件都与冬后的冻害程度相关显著,尤其是出苗到越冬期间更明显。10月20日~11月4日播种,穗粒结构相对随播种期变化波动较小,产量较高。[结论]江苏省里下河腹地的小麦常年播种期安排在10月20日~11月4日,以适当迟播为宜;加强灾害影响和救灾措施研究,在栽培管理上做到适期播种,施足基肥和苗肥,培育壮苗越冬,做好以施好腊肥为主的冬季田间管理工作,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对减轻灾害影响的程度、提高产量和品质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