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是一种小型中上层鱼类,广泛分布于黄、东海,是中国近海鱼类中最大的鱼类种群资源。90年代以前基本上没有形成专门渔业生产,仅辽宁省大连地区、山东半岛的威海、牟平沿海和浙江省沿海个别地区夏秋之交有专捕幼鳀的小地拉网、落网和海蜒网作业。渔获物就地加  相似文献   

2.
海蜒俗称“离水烂”,每年8~10月集群索饵洄游于山东沿海,成为半岛近海的地方资源,渔民自古习惯利用各种近海渔具进行捕捞,但渔获产品无人食用仅供做饵料,所以产量虽高,但收入较低,沿海渔民称海蜒是出力不挣钱的水货。为提高产品价值,变低质产品为优质产品并可供人食用,龙口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根据市场需求和人们对水产干鲜品味的追求,在沿海渔工的配合下,于1998年10月进行海蜒加工技术的研究,经过多次试验,工艺去粗取精,试验获得成功,把做饲料的“离水烂”加工成人们喜爱的美味佳肴,海蜒干鲜产品倍受消…  相似文献   

3.
由于近年渤海区的海洋鱼类资源逐渐减少,人们开始重视对贝类资源的采捕,锁链耙拉网就是根据玉螺(当地称海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制作的专项贝类捕捞渔具。它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收益较高、不损害亲鱼、亲医并保持幼鱼资源等优点,因此,深受渔民欢迎,很有发展潜力。锁链耙拉网属于单船底拖贝类渔具,其网身短,浮力小,网四低,在曳行中,铁链、铅块紧贴海底,将半埋在泥沙中的玉螺刮出,掘人网内,而各种鱼类难以进网。一、玉螺的生物学特性玉螺形如脐团儿,与红螺有显著区别,它不仅个体小,而且壳薄光滑,同多数贝类一样没有正起流…  相似文献   

4.
由于近年渤海区的鱼类资源逐渐减少,人们开始重视对贝类资源的采捕,锁链耙拉网就是根据玉螺(当地称海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制作的专项贝类捕捞渔具。它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收益较高、不损害亲鱼、亲蟹并保护幼鱼资源等优点,因此,深受渔民欢迎,很有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海洋渔业》1979,(2):15-15
国家水产总局东海水产研究所为“渔具、渔具材料标准化。的归口单位,7月25~31日在泰州召开了“全国渔具、渔具材料标准化工作座谈会”。参加座谈的有沿海各省市水产部门的代表,水产总局也派代表到会指导。  相似文献   

6.
<正> 近几年,为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国家水产总局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大目网囊对虾拖网的试验研究,并取得显著效果,释放幼鱼数量达60%以上,这对保护鱼类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大目网囊对虾拖网仍破坏相当数量的经济幼鱼.为进一步减少虾拖网对经济幼鱼的损害,我们从1978年底开始着手研制新型捕虾网具,试图在不降低对虾产量的情况下,大幅度减少幼鱼的捕获量.1979年,我们设计了虾拖1号网,于同年秋汛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新安江水库使用流刺网、拉网、“赶拦刺张”联合网及钓具歼捕鳡鱼的渔具、渔法介绍。  相似文献   

8.
<正> 由于近年渤海区的海洋鱼类资源逐渐减少,人们开始重视对贝类资源的采捕,锁链耙拉网就是根据玉螺(当地称海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制作的专项贝类捕捞渔具.它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收益较高、不损害亲鱼、亲蟹并保持幼鱼资源等优点,因此,深受渔民欢迎,很有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
《福建水产》1986,(4):90-90
福建省水产厅于1986年12月17日至18日在泉州主持召开了“台湾海峡枪乌贼资源探捕调查及渔具渔法研究”评审(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省内高等院校,科研和生产单位的代表39人,其中中高级职称20人。  相似文献   

10.
鹿叔锌 《齐鲁渔业》1996,13(5):8-10
渤海捕虾大量兼捕小黄鱼等幼鱼,导致小黄鱼资源濒临绝迹。研究并推广了加裙对虾拖网、以流代拖、毛虾张网等渔具渔法,使小黄鱼资源得到保护和恢复,产量明显回升。从中启迪了保护渔业资源的科研方向。  相似文献   

11.
渔情预报评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渔情预报要求回答预报海区渔业资源的好坏、可捕数量、渔场位置、渔期早晚、洄游路线,持续时间和趋势等问题。是水产行政、生产管理、渔工、渔民所普遍关心的问题。五十年代起,沿海各海洋水产研究所,先后开展了毛虾、  相似文献   

12.
渤海渔场历来盛产多种经济鱼虾,产量可观。自六十年代大力发展拖网渔具及各种因素所致,严重地损害了多种经济幼鱼,以使渔业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如带鱼、花鱼、鳓鱼等鱼类已寥寥无几,在渔业生产上出现了如此局面。这不能不引起广大渔业工作者极大不安和关注。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听79年研制了《虾拖1号网》,一九八○年经鉴定认为设计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二年内的生产试验中,平均网次比现用生产网少捕经济幼鱼60%以上,对虾产量相同或略有增加。根据国家水产总局(81)渔总(科)字  相似文献   

13.
为合理利用我国北方海区对虾资源,每年秋季在渤海使用机动渔船双拖网捕捞生产。由于渤海既是主要的对虾渔场,又是多种经济鱼类产卵繁殖和幼鱼生长的良好场所。在拖网捕虾的同时,大量捕到当年的幼鱼,损害渔业资源。因此,在1974—1977年研究一种能够多捕对虾、大量释放幼鱼的新型双拖网。新型网的主要特点如下:它的天井网比原型网长一倍左右,并增加侧网使网口的覆盖面积和网高相应扩大,防止对虾接触网具后弹跳逃逸;将囊网网目放大到50毫米,以释放网内的幼鱼。试验效果较为满意。在模型网水槽试验中,新型网的主要优点是阻力较小、网口较高和网口前方覆盖面积较大。捕捞生产试验证明可以增产对虾40%以上,少捕幼鱼不少于60%。  相似文献   

14.
黄海太平洋褶柔鱼种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年来我国主要海洋渔业公司和群众渔业单位,在黄海拖网生产专捕和兼捕太平洋褶柔鱼的统计资料,结合多年来渔业生产经验,对鱿鱼的洄游分布状况作了具体分析。同时根据2004-2006年5次对山东近海渔业资料调查中的渔获统计及生物学测定,研究近年来黄海鱿鱼资源变动规律,并利用扫海面积法估算整个黄海海域的资源量。结果表明目前黄海鱿鱼资源利用较充分,并提出资源开发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5.
花鳝延绳笼     
“花鳝”,属鳗鲡目Anguilliformes、海鳝科Muraenidae、裸胸鳝属Gymnothorax,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花鳝肉滑味美,营养价值较高,深受人们的欢迎,产品供不应求。花鳝延绳笼是专捕花鳝的杂渔具,在硇洲岛有较长的历史。笼体过去用竹篦编织而成,现在已为黑色硬塑料所取代。  相似文献   

16.
<正> 为了减少渤海沿岸架子网、樯张网等定置渔具对经济幼鱼虾的损害,降低生产成本并增加捕获量,1990年唐山市对李景芝主持研制的八片式架子网通过了技术鉴定。该网的定型式样为,主体网衣是机织网片加上释放幼鱼虾的大目条网,达到了增产近50%、少捕幼鱼60%、降低成本40%的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的良好综合效果,并获得了国家专利。但近两年来,渤海沿岸竟发展起比原来  相似文献   

17.
渤海秋捕对虾期间,大量的损害经济幼鱼,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七年,平均每捕一吨对虾,就要损害经济幼鱼零点五二吨。这样成鱼、亲鱼也就越来越少,由此又导致幼鱼减少的后果,往复循环,经济鱼已处于严重衰退的状态。这不仅影响到渤海渔业的生产发展,甚至还影响到黄海。在近几年期间,水产行政领导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规定各种捕虾作业工具的开捕期;控制各  相似文献   

18.
<正> 杂色蛤是我国沿海常见的底栖经济贝类,它不仅肉细味美,营养丰富,而且肥美度也好,它自然繁殖力较强,也能利用浅海滩涂人工养殖。随着海洋鱼类资源的逐渐减少,人们开始重视对它的采捕。杂色蛤耙拉网是根据它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制作的专项捕捞渔具。它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收益高、不损害幼鱼资源等优点,经曳拉实验单网捕获量较高,并且解决了深水捕捞的难题,从目前看很有发展潜力,并受到渔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姜祝飞 《内陆水产》2001,26(12):25-25
香鱼(Plecolossusdtivelis)属鲑亚目、香鱼科、香鱼属。香鱼体细长而侧扁,头小而吻尖,身体上侧绿色,背缘黑色,两侧及下侧为白色。香鱼地方名:海胎鱼、秋生子,日本人称为鲇鱼,因能散发出诱人香味而得名。香鱼体长10~30厘米,重50~60克,最大的可达500克左右。1生物学特性1.1洄游习性香鱼多为一年生。每年的2~5月,当河水水温逐渐上升到10~15℃(接近于海水温度)时,在海里越冬的幼鱼(体长2~3厘米)便进入河口上溯,幼鱼在河川中生长发育。性腺发育成熟,又向河川下游洄游,在9~11月产卵。随着仔…  相似文献   

20.
吴新波 《内陆水产》2000,25(5):48-48
1外湖渔业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 ,洞庭湖渔业资源衰退日益严重 ,产量下降 ,名贵经济鱼类种群减少 ,冬捕形成不了渔汛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1捕捞强度过大有害渔具渔法屡禁不止我市现有专、副业渔民6000余人 ,90 %以上的是害业 ,“布围子”、“电毒炸”等有害渔具、渔法达18种。尤其是电鱼船 ,1996年前全市仅100多艘 ,1999年已达1500~2000艘。这些有害渔具、渔法把“爷孙鱼”一起抓 ,严重破坏了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1999年5月8日莲花坳村一渔民捕捞一头因伤势过重死亡的中华鲟 ,经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