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玉米苗对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溶液培养的方法,设置4个氮素水平,研究了西南地区9个主栽玉米品种在苗期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与“适中”水平比较,登海1号和农大108在低氮和高氮水平下均有较高的相对氮吸收量;农大3138、川单21号、东单60号和西单2号的相对氮吸收量在高氮水平下较高,而在低氮水平下较低;雅玉2号、成单14号和屯玉2号在低氮及高氮浓度下,其相对氮吸收量都不高。(2)几乎所有参试品种在低氮和极低氮素水平下植株对氮素的利用率都高于适中和高氮水平;农大3138、东单60号、屯玉3号、西单2号等品种在低氮和高氮水平下均有较高的氮利用效率。本试验中还没有发现在苗期对氮素营养既高效吸收又高效利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用溶液培养的方法,设置4个氮素水平,研究了西南地区9个主栽玉米品种在苗期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与"适中"水平比较,登海1号和农大108在低氮和高氮水平下均有较高的相对氮吸收量;农大3138、川单21号、东单60号和西单2号的相对氮吸收量在高氮水平下较高,而在低氮水平下较低;雅玉2号、成单14号和屯玉2号在低氮及高氮浓度下,其相对氮吸收量都不高.(2)几乎所有参试品种在低氮和极低氮素水平下植株对氮素的利用率都高于适中和高氮水平;农大3138、东单60号、屯玉3号、西单2号等品种在低氮和高氮水平下均有较高的氮利用效率.本试验中还没有发现在苗期对氮素营养既高效吸收又高效利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甜菜对不同氮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甜菜的对不同氮素吸收动力学特性不同,试验通过甜7、甜8两个不同品种在人工气候箱的营养液培养试验表明,甜菜子叶期幼苗对NO3-的吸收要经过2 h的适应阶段后才可均匀进行,而对NH4+的吸收要经过7h后才可均匀进行,而且二者对NO3-、NH4+吸收的特性(Km、Im)存在着很大差异。对不同形态氮素比例下甜研七号和甜研八号两个品种的吸收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和最大吸收速率)变化的研究发现,甜菜对NO3-、NH4+的亲和性及其转运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不同品种之间受到影响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应用^15N对棉田生态系统中氮素的吸收利用和去向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应用^15N示踪方法,研究了棉田生态系统中N的吸收利用和去向,证明在等N,P,K条件下,沼肥与化肥配施有利于N向生殖器官转移,其增产效果比单施休肥显;绿肥与化肥配施和单施化肥产量基本持平。各处理棉株对土壤N的依赖性都低于肥料N,约占37.44%-43.66%,但单施化肥高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棉株营养器官累积土壤N的比例各处理都大于生殖器官,而累积的肥料N正好相反,说明棉株生育前期对土壤N的依赖性较高,而后期对肥料N的依赖性较高,为棉花生产重施花铃肥提供了依据。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肥料N在土壤中的残留率为单施化肥2.5-3倍,而损失育后为前的1.4-1.6倍,其生态效益差异十分显。  相似文献   

5.
春玉米需氮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基肥一次性供氮条件下的烤烟优化施氮问题,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探讨了基肥一次性供氮条件下不同化学施氮量对烤烟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基肥一次性供氮条件下,经过一个生长季之后基施的化学氮基本消耗殆尽,48~ 168 kg·hm-2范围内增施化学氮没有促进植烟土壤氮素积累的作用;2)与不施化学氮处理比,48、...  相似文献   

7.
种植密度对稻茬直播油菜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苏油211为材料,测定不同密度水平下油菜初花期和成熟期各器官干重和氮素含量,研究了密度对稻茬直播油菜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吸收量和利用率与密度均呈二次曲线关系,最大氮素吸收量和最大氮素利用率的密度分别为35.1万、27.3万株/hm2。在本研究条件下,密度为33.7万株/hm2能较好地协调油菜对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关系并取得最高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8.
人参床土中氮素肥料去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5N标记尿素对不同生育期参株氮素营养和床土中氮素营养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人参对^15N标记肥料吸收较少,第1年利用率为9.85%,2年累积利用率为19.06%;标记肥料氮回收率较高,第1年为81.59%,第2年为69.78%;氮素肥料损失,第1年为18.41%,2年共损失30.22%。  相似文献   

9.
以北丰-14为供试品种,采用五因素三水平实施方案,系统研究了大豆在不同密度、施肥量处理下,对氮素吸收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大豆生长发育进程的推进,大豆各器官N素浓度的变化,除籽粒呈上升趋势外,其它各器官均呈下降趋势,且叶片的氮素含量始终高于茎杆和叶柄;最高吸收速率出现在结荚至鼓粒期,其数值为15.17mg/(株·d)。  相似文献   

10.
秸秆还田时烤烟氮素的吸收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烤烟于移栽后5、7、9周小麦秸秆还田对烤烟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及肥料氮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移栽后5~ 9周秸秆还田处理烟株的干物质积累、总氮积累和肥料氮素积累量降低,肥料的氮素利用率降低;但随着秸秆还田时间推迟,其对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影响逐渐减小.烤烟生长期进行秸秆还田应适当推迟还田时间或增加氮素用量.  相似文献   

11.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烤烟于移栽5周、7周、9周后小麦秸秆还田对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及肥料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烤烟于移栽后5~9周期间还田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量降低,肥料的氮素利用率降低;但随着秸秆还田时间的推迟,对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影响逐渐减少。因此烤烟生长期采用秸秆还田,应适当推迟还田时间或增加氮素用量。  相似文献   

12.
以云母、硫磺、石膏、草炭、褐煤为辅加材料,试验对水稻吸氮和生长的影响,硫磺和石膏效果较好,特别是石膏,吸氮量达到3068.36mg/盆,比追肥增加10.6%;与追肥相比较,硫磺和石膏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2.2%和9.8%,产量提高2.6%和13.5%,并且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3.
 7条件下不同化学施氮量对烤烟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一个生长季之后48.00, 108.00, 168.00kg/hm2的不同化学氮处理均不能显著地促进土壤氮素积累;传统施氮量(108.00kg/hm2)、高化学氮施用量(168.00kg/hm2)处理显著促进了烤烟的氮素吸收,烤烟产量分别较不施化学氮处理增加43.14 %,49.25 %,并显著地提高了烤烟产值(P<0.05),试验供氮范围内增施氮对降低烤烟氮肥利用率和氮素农学利用率的效应不明显(P>0.05);增施氮有降低烤烟总糖、还原糖含量和提高烟碱含量的趋势但不显著,试验供氮范围内烤烟糖碱比皆在在合理范围。在广东南雄烟区,在70%化学氮作追施时,108.00kg/hm2的化学氮施用量可有效满足烤烟产量和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扬油6号为材料,设置不同施氮水平,通过测定初花期和成熟期各器官干重和氮素含量,研究了不同施氮条件下稻茬直播油菜氮素吸收和利用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素利用率随氮素吸收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氮素吸收量与初花期、成熟期生物产量以及花后干物质积累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氮素利用率则相反,但未达显著水平。(3)氮素吸收量与角果数和总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氮素利用效率与各产量构成因素均相关不显著。(4)籽粒产量随氮素吸收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随氮素利用率的提高呈下降趋势,但相关不显著。(5)增加氮素吸收量对提高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增加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增加库容量也都是通过增加油菜对氮素的吸收量而提高产量;提高氮素利用率对提高产量也有一定的正效应,但其负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15.
禾本科作物开花后是产量形成的最主要时期。水稻抽穗至成熟期的物质积累量占产量的50%~90%,开花后叶片量和质动态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又决定于开花后氮素的吸收和分配。花后氮素的吸收与运转还与氮素的生理效率密切相关。作物生长模拟技术在描述作物生长发育和生理生态动态过程和作物管理决策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该研究就作物花后氮素吸收与分配的生理生态、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动态模拟以及开花后氮素吸收、转移与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监测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基本营养元素,在植物吸收的大量元素中占重要的地位。氮素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最多的元素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介绍植物对氮素的吸收与分配,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植物高效吸收氮素的生理机制与分子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植物氮素吸收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氮是植株生长发育所需求的第一大矿质营养元素,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吸收获得。因此,了解植物吸收氮素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对明确氮素吸收机理,提高氮素吸收利用,促进植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土壤中的氮素主要以无机态氮(NO-3、NH+4)和小分子有机态氮的形式存在,其中植物所能吸收利用的主要是NO-3态氮素。该研究介绍了植物对氮素的需求、NO-3吸收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这对认识氮素吸收机理、提高氮素吸收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施氮量对膜下滴灌棉花氮素吸收、积累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2004年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0、180、270、360 kg/hm2对膜下滴灌棉花氮素的吸收、累积和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以显著提高棉花的生物和经济产量及地上部分总吸氮量,但过量施用氮肥对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增产不显著,各施氮处理氮肥利用率在27.6;~33.8;,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植株中氮素含量随生育延长而降低,氮素累积总体呈增加趋势,施氮量对棉花氮素吸收有显著影响,同一生育时期,氮素含量和累积量都随着施氮量增加而提高.试验条件下,棉花的合理施氮量应控制在27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9.
北方地区不同黄瓜品种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北方地区栽培黄瓜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为氮高效黄瓜品种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华北型黄瓜品种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氮素营养水平为主区,设低氮素(3.5 mmol·L-1)和高氮素(11.0 mmol·L-1)两个水平;以品种为副区,设32个水平,进行水培试验。测定含氮量、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并划分品种营养效率类型。【结果】供试黄瓜品种在两个氮素水平下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的相关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两氮素水平下的植株干物重(CV N3.5 21.49%和CV N11 18.51%)、氮素吸收效率(CV N3.5 19.90%和CV N11 19.94%)和氮素利用指数(CV N3.5 25.49%和CV N11 19.25%)均有较大的品种差异。干物重与茎叶氮素累积量和氮素利用指数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rN3.5 0.933**和rN11 0.925**,rN3.5 0.964**和rN11 0.941**。氮素吸收效率与茎叶氮素累积量和氮素利用指数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N3.5 0.986**和rN11 0.963**,rN3.5 0.809**和rN11 0.768**;氮素利用效率与茎叶含氮量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N3.5 -0.909**和rN11 -0.886**。以两个氮素水平下的植株干物重平均值为标准,对黄瓜品种的氮素营养效率进行分类,干物重大于平均值的为高效型,小于平均值的为低效型,可将32个华北型黄瓜品种分成4种氮素营养类型,即双高效型、高氮高效型、低氮高效型和双低效型。其中低氮高效型品种数量最少,占供试品种的15.6%。通径分析显示,氮素吸收效率在两氮素水平下对氮效率(植株干物重)的贡献率远大于利用效率,二者对氮效率的通径系数分别为qN3.5 1.069和qN11 0.931,qN3.5 0.347和qN11 0.361。【结论】黄瓜苗期的氮效率存在品种差异。植株干物重可作为同一供氮水平下苗期氮效率评价的首选指标,茎叶氮素累积量、茎叶含氮量和氮素利用指数可作为氮效率选择的次级指标。植株氮素吸收效率是品种苗期氮效率高的主要因素。水培试验可有效地反应不同黄瓜品种苗期氮素营养效率差异,为黄瓜品种苗期氮素营养效率的批量筛选和快速鉴别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水平下的水稻氮素吸收和积累的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下的水稻各生育期氮素吸收比例移栽至幼穗形成期为24~32%,幼穗形成期至齐穗期为57~69%,齐穗期至成熟期为5.7~10%,稀植群体的后期吸氮量高于密植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