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一果农为了将积压的苹果卖出去,打起了玉米皮的主意。他发挥自己的编织特长,将玉米皮编成各式各样的水果篮,并在上面写上“福”“寿”“生日快乐”等字样,然后装上苹果拿到城里市场出售。卖苹果送果篮,他的苹果很快就被抢购一空。买苹果送果篮!山西@陈晋财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30 多年来静宁苹果产业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构建出“静宁苹果文化”核心内涵。“静宁苹果文化”由“初 心不改、使命不怠”的为民宗旨,“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的奋斗意志,“相信科学、依靠技术”的匠心品质,“富有爱心、情 系家国”的人文情怀4 个维度核心特质共同构成,是甘肃优秀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背景下,秉持、传承和 发扬“静宁苹果文化”,对培育县域经济发展优势动能,促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羲皇故里名产──花牛苹果甘肃林校张建勇天水,古称秦州,是“蒙皇故里”。其历史悠久,物产富饶,风光秀丽,人文菩革。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天严寒,夏无酷暑,降水适中,适宜多种果树生长,尤以“花牛苹果”享誉中外。“花牛苹果”原产于甘肃省天水县二十里铺乡...  相似文献   

4.
以1999—2019年苹果产业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综合比较优势、区位熵和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研究了甘肃省苹果生产比较优势和省域竞争力。结果表明,我国苹果生产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且稳定。生产空间布局进一步向黄土高原优势产区和渤海湾优势产区集中,甘肃、陕西、山西、山东、辽宁、宁夏、河南、河北等8个省(自治区)的生产专业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综合比较优势指数与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苹果生产综合优势的“极化效应”提升。甘肃苹果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区位熵、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均为全国第一,表现出显著的区域优势和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陕西、甘肃等省高海拔苹果产区,“元帅”系苹果时常出现水心病,一般年份病果率为20—30%,严重的可达94%。由于水心病果不耐储藏,还会导致内部腐烂,因此,在这些地区,防止水心病发生是苹果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现代科学资料认为,苹果发生水心病与果实缺钙有关。我们在陕西省凤县秦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垦》2019,(2):35-36
一、企业品牌建设情况甘肃条山农工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甘肃农垦集团公司。条山集团的主要产品有“条山牌”优质果品(梨、苹果、杏)、良种及加工型马铃薯、白酒、蜂蜜、杏脯等。其中绿色果品、加工型农产品(马铃薯)、良种繁育加工已发展成为集团三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7.
薛智文 《甘肃农业》2006,(12):67-68
平凉市崆峒区化于甘肃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亚欧大陆桥复线宝中铁路纵贯全境,312国道横跨东西,境内公路纵横,四通八达,是陕甘宁三省的交通要塞,素有“陇东商埠”和“旱码头”之称,是平凉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独特地理条件和自然优势,使我区已发展成为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之一,发展绿色食品红富土苹果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是中国第二大苹果生产省。甘肃生产的苹果品质好,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全国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苹果产业现已成为甘肃省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甘肃苹果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产业是甘肃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农业产业,已成为促进甘肃区域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文章利用SWOT分析法对甘肃苹果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财政扶持战略、科技支撑战略、大品牌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四大战略选择,为甘肃省苹果产业实现国际化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甘肃苹果面积居全国第二位,苹果产业在产区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阐述了甘肃苹果生产现状、发展优势、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水平,分析了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和问题,明确了产业定位和区域布局,提出了现代苹果标准化生产、密闭果园改造提升、良种苗木繁育、避灾减灾、旱作技术集成等今后的重点任务和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分别以山东日照、陕西乾县、甘肃天水、云南昭通、新疆伊犁产区的5年生烟富3号苹果果实为试材,对其外观品质、酚类物质含量、糖酸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产区苹果果形指数没有明显差异;新疆伊犁产区的苹果平均单果重小,酚类物质含量高;云南昭通产区的苹果酚类物质含量仅次于新疆;山东日照苹果平均单果重大,酚类物质含量较少;陕西乾县和甘肃天水苹果平均单果重适中,酚类物质含量适中;不同产区苹果口感甜酸适中。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发掘和提高不同产区苹果的优势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甘肃苹果的产业地位分析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甘肃苹果的产业地位与优势分析 (一)甘肃苹果在我国苹果产业中的地位从总体来看,"全国苹果规划"保持渤海湾和黄土高原两大优势区域不变,但稳定压缩和调整了渤海湾规模,扩大了黄土高原整体规模.渤海湾优势产区包括53个苹果重点县市,其中山东25个,辽宁14个,河北14个,确定该产区2015年重点县苹果面积稳定在43.33万公顷,产量1000万吨,分别占全国的22%和30%.  相似文献   

13.
人参果     
[新闻链接]《甘肃经济日报》报道:武威市组建“天梯山”人参果产业协会,将人参果高价销往北京、上海等城市。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苹果产业成本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渤海湾产区和西北黄土高原产区作为农业部确定的苹果优势区域,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已经分别占到全国的85%和90%左右。西北黄土高原的核心产区甘肃省苹果种植面积排到了全国第三位,本文对渤海湾产区中的山东省、西北黄土高原产区中的甘肃省以及全国平均的苹果产业的成本构成进行全面比较分析,研究甘肃省苹果产业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了今后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1甘肃苹果生产概况甘肃苹果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初步形成了以平凉为中  相似文献   

15.
不同越冬处理对苹果幼树抽条和黄酮质量分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富士和金富苹果为材料,采用建造阳畦、缠薄膜、“小温室”越冬等方法,调查不同越冬方式对2a生苹果幼树越冬抽条的影响,测定越冬期枝条电导率和黄酮质量分数变化.结果表明,苹果幼树越冬期枝条电导率呈先降再升的趋势,最低值在12月下旬,萌芽前最高,萌芽前枝条电导率的高低与幼树抽条呈正相关;枝条黄酮质量分数则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最高值在2月下旬,萌芽前最低,越冬期幼树抽条率与枝条韧皮部黄酮质量分数变化幅度呈正相关.“小温室”与树体缠膜幼树越冬抽条率低,其枝条电解质渗出率和黄酮质量分数均显著低于阳畦和对照.不同品种间,富士枝条电导率稍低于金富,但变幅较大,其黄酮变幅高于金富.树体缠薄膜和“小温室”方法是目前甘肃沿黄地区苹果幼树安全越冬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运用要素价格分析了陕西苹果产业相对于甘肃和宁夏两省(区)的优势和劣势。结果显示,陕西单位面积(hm2)苹果产量较甘肃、宁夏分别高125%和20%,生产成本较甘肃低5.3%,较宁夏高43.7%;每千克苹果平均售价较甘肃和宁夏分别高0.20元和0.28元,但生产成本较甘肃和宁夏分别低0.64元和0.07元。运用统计指数因素分析陕西苹果的种植状况,2002年单位产品生产成本较1990年提高了32%,增加0.12元/kg,其中由于单位面积产量变化使其降低50%,减少0.45元/kg,由于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变化使其增长147.95%,增加0.57元/kg;单位面积生产成本由于各种费用项目消耗量的变化使其降低20.32%,降低金额为993.30元/hm2,由于各种费用项目价格的变化使其增长211.19%,增加金额为8 224.80元/hm2。文章最后提出了今后陕西苹果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苹果黑点病的发生与症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甘肃天水、陇南苹果产区发生一种新的苹果果实病害--苹果黑点病。该病在在不同苹果品种果产造成的症状不同,归纳为5种病斑类型,即黑点红晕褐斑型、黑点工晕绿斑型、黑点绿斑型、小斑型。  相似文献   

18.
苹果印字后,即称为“文化艺术苹果”、“工艺苹果”或“贴字苹果”。随着果实膨大,果形稳定,贴上字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黑龙江)》2014,(20):I0006-I0006
近日,正值苹果成熟时节,第十三届中国栖霞苹果艺术节开幕。艺术节以“中国好苹果甜美新栖霞”为主题,进一步打造栖霞的苹果、旅游、文化产业。开幕式上,栖霞市被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授予“中国苹果文化之乡”和“中国文学之乡”称号。  相似文献   

20.
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段振“发明”了一种“艺术苹果”——方形、圆柱形的苹果上“长”着京剧脸谱、“八仙过海”、“金陵十二钗”、“清明上河图”等优美逼真的图画,这种“艺术苹果”一上市就大受欢迎,8个苹果一套的“八仙过海”售价8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